驚世發現:越南人設計建造的的明朝北京紫禁城和天壇!

中國古代史 天壇 故宮 明朝 天涯何處是華夏 天涯何處是華夏 2017-10-09

十多年前,聽到一越南朋友說,北京故宮和天壇是越南人做的,當時哈哈大笑,說,胡說八道。

於是問題留在了心裡, 一留就留了十多年, 直到有一天讀到 《明史》: "阮安有巧思,奉成祖命營北京城池宮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工部奉行而已。正統時,重建三殿,治楊村河,並有功。景泰中,治張秋河,道卒,囊無十金。"

. . . . . .

讀到這,筆者眼鏡差點掉地上——原來不止天壇 , 1406年(永樂四年)明成祖營建北京城,特地委任安南人阮安負責紫禁城和天壇的設計施工。這些新建的建築群,佈局勻稱嚴謹,氣魄輝宏壯麗,使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城市。

驚世發現:越南人設計建造的的明朝北京紫禁城和天壇!

紫禁城

驚世發現:越南人設計建造的的明朝北京紫禁城和天壇!

天壇 祈年殿 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也稱為祈谷壇,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

驚世發現:越南人設計建造的的明朝北京紫禁城和天壇!

山本讃七郎 攝於1906年

摘一段資料:

明永樂年間(1403~1424),交趾總兵官張輔先後三次網羅交趾人才一萬六千多人到南京,參與南京城的建設工作。其中包括胡朝皇帝胡季犛的兒子黎澄(火炮專家)在內。

明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開始營建北京城,阮安擔任總設計師一職, 許多在華的越南工匠(主要是占城人)參與其中。明郎瑛(仁寶)撰《七修類藁》卷十三四《國事類》“本朝內官總能”條載:“阮安,交趾人,清介善謀,尤長於工作之事,北京城市九門兩宮三殿五府六部及塞楊村驛諸河凡諸役一受成筭而已。”

明初大北京城的建設無論是在草創時期或是完成時期,阮安始終是一個負責全部工程的最主要人物。當時的重點工程是興建紫禁城(即宮城)和皇城。由阮安設計的紫禁城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其中有前三殿(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建極殿初名謹身殿,嘉靖時改名建極殿,清順治時改名保和殿)和後三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他在短短的四年當中初步完成了這項繁重的工程。

明正統五年(1440),明英宗下令重建北京宮殿中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個宮殿。該項工作仍然由阮安設計。阮安在已有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精思擘畫,重建後的三大宮殿比原來的建築更為雄偉、壯觀。

阮安實是東方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史書上說他“手自指畫,形見勢立”,“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巧思神算,令人歎服。

越南建築師阮安在明初主持北京城的設計建造,並且大量越南工匠參與建造, 一方面表現了越南(主要是占城)具有高超的建築技術,另一方面說明了中越建築技術交流密切, 更說明了明朝初期中國也是在效法先朝,藉助不斷的對外引進取得長足發展。

這正契合筆者所要察明的主題:華夏中國從來都不是"獨立自成",商周秦漢直到明清到現代 , 域外的先進技術與文化,一直是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重要來源和原動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