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首先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禎的執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毫無疑問崇禎是個勤勞的皇帝,每天從雞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沒有休息日,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並不能挽救瀕臨崩潰的王朝。

崇禎極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錯誤,而且還時常用砍頭來威脅大臣。部下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出半點問題,這就導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乾脆不做的官場風氣。顯然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如此官員與官場。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首先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禎的執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毫無疑問崇禎是個勤勞的皇帝,每天從雞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沒有休息日,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並不能挽救瀕臨崩潰的王朝。

崇禎極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錯誤,而且還時常用砍頭來威脅大臣。部下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出半點問題,這就導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乾脆不做的官場風氣。顯然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如此官員與官場。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另外崇禎還喜歡甩鍋,有大臣提出治國設想他就立即拍板定案,要是辦砸了,不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是讓出主意的的人完蛋。十七年間,被崇禎弄死的一品二品大員有二十餘人,更有首輔大學士兩人,更換了五十個首輔。長此以往沒人再為國家盡心盡力,皇上您自己玩去吧,保命要緊,我們怕背鍋。

外交政策上也是一塌糊塗,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首要外交任務就是安撫蒙古人不要再增戰事。但對於蒙古,崇禎反覆無常沒有一個長久堅決的外交政策,以至於破鼓萬人捶,蒙古人也開始趁機作亂。以崇禎不成熟的政治經驗來看,其並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首先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禎的執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毫無疑問崇禎是個勤勞的皇帝,每天從雞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沒有休息日,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並不能挽救瀕臨崩潰的王朝。

崇禎極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錯誤,而且還時常用砍頭來威脅大臣。部下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出半點問題,這就導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乾脆不做的官場風氣。顯然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如此官員與官場。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另外崇禎還喜歡甩鍋,有大臣提出治國設想他就立即拍板定案,要是辦砸了,不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是讓出主意的的人完蛋。十七年間,被崇禎弄死的一品二品大員有二十餘人,更有首輔大學士兩人,更換了五十個首輔。長此以往沒人再為國家盡心盡力,皇上您自己玩去吧,保命要緊,我們怕背鍋。

外交政策上也是一塌糊塗,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首要外交任務就是安撫蒙古人不要再增戰事。但對於蒙古,崇禎反覆無常沒有一個長久堅決的外交政策,以至於破鼓萬人捶,蒙古人也開始趁機作亂。以崇禎不成熟的政治經驗來看,其並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再者,崇禎年間財政已經崩潰,各地天災人禍,既要賑災又要打仗,都是要用錢的。國家的收入大部分來自稅收,明末時期,土地兼併問題已經不可收拾。明朝疆域遼闊,但很多地方是不收稅的,例如親王封地,少數民族居住地,能徵收的也就是兩京十三省而已。碰巧崇禎時期這些地方天災嚴重,極端地域顆粒無收,餓殍遍地,這也是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窮的崇禎自己的衣服都打補丁,連肉都捨不得吃。饒是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難以填補那麼多的財政窟窿。在當時的局勢下,缺錢的人是打不了勝仗的。

第三,在崇禎凌遲處抗清棟樑袁崇煥,孫承宗兵敗自縊,盧象升、孫傳庭等名將謝幕之後,忠於崇禎的軍事力量已然殆盡。失去這一批脊樑的大明王朝,任是太祖復活也難以挽救危局了。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首先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禎的執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毫無疑問崇禎是個勤勞的皇帝,每天從雞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沒有休息日,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並不能挽救瀕臨崩潰的王朝。

崇禎極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錯誤,而且還時常用砍頭來威脅大臣。部下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出半點問題,這就導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乾脆不做的官場風氣。顯然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如此官員與官場。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另外崇禎還喜歡甩鍋,有大臣提出治國設想他就立即拍板定案,要是辦砸了,不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是讓出主意的的人完蛋。十七年間,被崇禎弄死的一品二品大員有二十餘人,更有首輔大學士兩人,更換了五十個首輔。長此以往沒人再為國家盡心盡力,皇上您自己玩去吧,保命要緊,我們怕背鍋。

外交政策上也是一塌糊塗,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首要外交任務就是安撫蒙古人不要再增戰事。但對於蒙古,崇禎反覆無常沒有一個長久堅決的外交政策,以至於破鼓萬人捶,蒙古人也開始趁機作亂。以崇禎不成熟的政治經驗來看,其並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再者,崇禎年間財政已經崩潰,各地天災人禍,既要賑災又要打仗,都是要用錢的。國家的收入大部分來自稅收,明末時期,土地兼併問題已經不可收拾。明朝疆域遼闊,但很多地方是不收稅的,例如親王封地,少數民族居住地,能徵收的也就是兩京十三省而已。碰巧崇禎時期這些地方天災嚴重,極端地域顆粒無收,餓殍遍地,這也是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窮的崇禎自己的衣服都打補丁,連肉都捨不得吃。饒是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難以填補那麼多的財政窟窿。在當時的局勢下,缺錢的人是打不了勝仗的。

第三,在崇禎凌遲處抗清棟樑袁崇煥,孫承宗兵敗自縊,盧象升、孫傳庭等名將謝幕之後,忠於崇禎的軍事力量已然殆盡。失去這一批脊樑的大明王朝,任是太祖復活也難以挽救危局了。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各地軍閥林立,都在隔岸觀火。京城被破前崇禎號令各地勤王,命各地大軍馳援帝都,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各地將領心懷鬼胎,一路上磨磨蹭蹭,李自成輕鬆攻陷北京。在外將軍都在趁機充實實力等待天下大變,至於皇帝死不死,京城破不破,他們並不在意。所以縱使崇禎南遷,很大概率也會被這幫軍閥架空,淪落傀儡而已。崇禎雖然執政能力有限,但皇家的尊嚴還在,真能做了傀儡,其悲慘結果顯而易見,又有何面目去見明朝十五代先帝?

最後,清軍一直無法逾越的關寧防線,被吳三桂大開城門引入關內。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一個月後撤出,滿人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佔據北京,並趁勢南下拿下中原。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滿人一邊大肆屠殺反抗勢力,一邊籠絡招降漢人官員。在恩威並施之下滿人已經牢牢把控住了天下局勢。此時就算太祖、成祖在世也只能望北興嘆。

"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帝都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明朝276國祚就此終結。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鐵骨錚錚。但倘若崇禎在北京被破之前南遷留都南京,再從長計議能否光復北域?這是一個理想化的設想,顯然沒有可行性,原因讓我們細細分析。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首先作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崇禎的執政能力不算高超。《崇禎遺錄》:“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毫無疑問崇禎是個勤勞的皇帝,每天從雞叫工作到深夜,常常被累倒。沒有休息日,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並不能挽救瀕臨崩潰的王朝。

崇禎極為多疑,容不得臣子犯錯誤,而且還時常用砍頭來威脅大臣。部下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工作出半點問題,這就導致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乾脆不做的官場風氣。顯然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需要的不是如此官員與官場。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另外崇禎還喜歡甩鍋,有大臣提出治國設想他就立即拍板定案,要是辦砸了,不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是讓出主意的的人完蛋。十七年間,被崇禎弄死的一品二品大員有二十餘人,更有首輔大學士兩人,更換了五十個首輔。長此以往沒人再為國家盡心盡力,皇上您自己玩去吧,保命要緊,我們怕背鍋。

外交政策上也是一塌糊塗,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首要外交任務就是安撫蒙古人不要再增戰事。但對於蒙古,崇禎反覆無常沒有一個長久堅決的外交政策,以至於破鼓萬人捶,蒙古人也開始趁機作亂。以崇禎不成熟的政治經驗來看,其並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再者,崇禎年間財政已經崩潰,各地天災人禍,既要賑災又要打仗,都是要用錢的。國家的收入大部分來自稅收,明末時期,土地兼併問題已經不可收拾。明朝疆域遼闊,但很多地方是不收稅的,例如親王封地,少數民族居住地,能徵收的也就是兩京十三省而已。碰巧崇禎時期這些地方天災嚴重,極端地域顆粒無收,餓殍遍地,這也是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窮的崇禎自己的衣服都打補丁,連肉都捨不得吃。饒是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難以填補那麼多的財政窟窿。在當時的局勢下,缺錢的人是打不了勝仗的。

第三,在崇禎凌遲處抗清棟樑袁崇煥,孫承宗兵敗自縊,盧象升、孫傳庭等名將謝幕之後,忠於崇禎的軍事力量已然殆盡。失去這一批脊樑的大明王朝,任是太祖復活也難以挽救危局了。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各地軍閥林立,都在隔岸觀火。京城被破前崇禎號令各地勤王,命各地大軍馳援帝都,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各地將領心懷鬼胎,一路上磨磨蹭蹭,李自成輕鬆攻陷北京。在外將軍都在趁機充實實力等待天下大變,至於皇帝死不死,京城破不破,他們並不在意。所以縱使崇禎南遷,很大概率也會被這幫軍閥架空,淪落傀儡而已。崇禎雖然執政能力有限,但皇家的尊嚴還在,真能做了傀儡,其悲慘結果顯而易見,又有何面目去見明朝十五代先帝?

最後,清軍一直無法逾越的關寧防線,被吳三桂大開城門引入關內。李自成在攻陷北京一個月後撤出,滿人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佔據北京,並趁勢南下拿下中原。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滿人一邊大肆屠殺反抗勢力,一邊籠絡招降漢人官員。在恩威並施之下滿人已經牢牢把控住了天下局勢。此時就算太祖、成祖在世也只能望北興嘆。

李自成兵圍北京前,如果崇禎同意南遷,明朝是否還有復國希望?

綜合一系列因素,縱使崇禎南遷也無法改變其悲慘命運。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參考資料:《明史》,《崇禎遺錄》,《明通鑑》】

本文撰寫者:琥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