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時尚產業的印尼聲音

2017年印尼國際時裝週上,華裔印尼模特陳康莉身穿頗有中國蒙古族風情的禮服為時裝秀開場

“Sandang Pangan Papan”。清晨5點不到,樓下的清真寺已沉浸在齊整的誦唱聲中。我將這句印尼俗語敲入電腦,意思是“衣服第一,食物第二,房子第三”。

“你知道嗎,在蘇拉威西島的萬鴉老,當地人寧可沒房子住、沒東西吃,也得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印尼知名華裔設計師獲得者迪迪一臉嚴肅地說,“對不少印尼人來說,時尚就是生命”。作為印尼創意經濟有機組成部分的時尚產業,其發展夢想將如何與整個國家經濟騰飛相結合?而在“一帶一路”和“東盟10+1”合作框架下,中印尼時尚界的首次牽手將在何時何地,又將並肩走向哪裡?

“這個要從印尼時尚的獨特性談起”,印尼時尚設計師委員會的創始人兼主席伊薩認為,印尼文化的多元性決定了時尚產業最基本的元素——布料和設計的差異性和豐富性,也賦予了印尼時尚發展之路以濃郁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印尼設計師協會的主席波比則表示,印尼多元時尚文化的要義就是融合和包容,這已成為支撐印尼在國際時尚大潮中自成一派的歷史遺產和現實基礎,“印尼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每個島嶼都有千差萬別的民族、宗教和與之相關的文化,此外,印尼歷史上還先後受到馬來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阿拉伯文化、歐洲文化、日本文化的影響。因此,印尼時尚設計師更應該用好用足我們的文化遺產,同時也要充分汲取跨文化部分中的各類元素,並通過時尚產業將其發揚光大、走向世界。”波比說。

印尼的手工藝文化經過上百年的傳承,已形成了獨一無二又門類齊全的工藝體系,“用雙手創造美麗”是印尼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時尚傳統。印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近年來引領伊斯蘭世界時尚文化的能力逐漸增強,越來越多其他伊斯蘭國家的職業買家每年都要多次往返雅加達。因此,重點打造“時尚工藝之都”和“伊斯蘭時尚之都”已然是印尼時尚界不懈努力的方向。不過,迪迪認為,時尚界長期以來唯西方馬首是瞻,但印尼時尚產業絕不能成為西方的附庸,必須建立健全設計體系和商業模式,“時尚產業是否強大,不能只靠軟實力,而要看是否有過硬的產品和成熟的產業體系,要看能否實現產業精細分工和規模經濟效應”。

印尼時尚產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之路在何方?印尼時尚設計師委員會主張,最緊迫的任務是在堅持獨特性和高品質的前提下增強市場競爭力和適應力,這需要從一開始就培養以硬實力為基礎的市場意識和市場能力,以及鍛造由高標準、精工藝支撐的獨有品質,“我們仍在為追求這一品質而奮鬥,同時還要確保自己的文化遺產在時尚領域不萎縮、不褪色,其中加快完善本土時尚產業配套體系尤其是人才的培養和歷練是重中之重,這方面巴黎可是用了幾百年來打磨。但是,只要我們熬過了冬天,春天就不會遠了”。

印尼設計師協會則主張,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任何時代裡,年輕人總是對時尚最具熱情的群體,他們不僅將時尚穿在身上,也將時尚融入其生活方式。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年輕的設計師、買手、博主有了更多、更快、更直接、更低成本獲取、傳播、研究和運用時尚信息的渠道和空間,推動時尚產業從內容到形式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印尼時尚能否真正發展為獨具潛力的朝陽產業,還得看年輕人”。

“1月份我剛去重慶參加了國際模特大賽,我今年還想到北京、上海去看一看、學一學、闖一闖”,印尼的“時尚偶像”依克桑就是這群年輕人中的典型代表。談及中印尼時尚界加強合作他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在高端定製、特色手工藝和穆斯林服飾等領域,印尼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但印尼時尚產業較其他國家仍處於起步階段,特別是成衣領域尚不具備整體競爭力,所以,在產業現代化、規模化、品質化方面,中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早在1997年我有幸參加了香港國際時裝週,當時就對中國時尚產業技術的先進性、市場的成熟性和融資的便利性歎為觀止”,作為印尼“時尚教主”的波比在這個問題上看得更遠些,“中國已進入工業發展的成熟期和技術創新的加速期,中國時尚產業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卓越的生產能力,這要歸功於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務周到,尤其是對中小企業、初創企業的關照。這讓印尼時尚界大受啟發,時尚是藝術與產業的結合。當前創意經濟在印尼國民生產總值中比例已達到7%,解決了400萬人口的就業問題,故必須改變‘政府在時尚產業中無能為力’的錯誤觀念,發揮其引領產業發展、服務產業發展的主導作用。”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設計師泰克斯。他認為,中國的製造能力有口皆碑,如能幫助印尼提高產能,對雙方均是有利的,“中國可參照美歐企業做法,通過特許生產和經營來投資並扶持印尼時尚製造和加工業、來幫助印尼增加時尚產業的附加值。我的一些設計現在就授權中國工廠生產或加工,希望中國設計師也能向印尼生產商授權”。他還建議,兩國應通過強化協作來更好地服務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國家品牌走向世界、亞洲國家融入全球時尚產業價值鏈高端的歷史進程。

“我們何不攜手打造‘亞洲時尚’品牌、共建跨國產業體系尤其是專業人才隊伍和價值鏈標準?體育上有亞運會,為何不能有時尚界的‘亞運會’?我們完全可以協調步伐、共同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時尚週’,今年北京,明年雅加達,一起向世界發出時尚文化和產業的亞洲聲音。”泰克斯建議。(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田 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