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區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同發展

職業教育 三農 農村 農業 新華網 2017-05-05

近年來,安定區按照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30%的要求,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投入,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地方配套經費足額到位。2015年以來,區財政撥付城市教育費附加600多萬元,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定西理工中專校園面積,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建成計算機、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工、中餐烹飪、機械加工等專業實訓基地,努力將定西理工中專建設成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

全區還積極籌措資金,改善鄉鎮文化站設施,設置農家書屋,遠程教育資源覆蓋鄉鎮、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為開展鄉鎮分級培訓創造了條件。同時,按照“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原則,大力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統籌,依據生源規模,調整高中階段招生比例,優化高中階段教育結構,保障成人教育與其他類型教育協調發展。各獨立初中、九年制學校增加了職業技術教育內容,開設學業規劃與升學指導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成才觀,農村中小學在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的同時,充分利用師資、設備、場所支持開展農民教育培訓。

我區青嵐山鄉大坪村建成“大坪村社區學習中心”,聘請現年80多歲的剪紙藝人楊梅芳老人為社區學習中心的剪紙老師,在景愛琴的帶動下創建定西市大坪剪紙農民專業合作社,並有效利用大坪小學閒置教室,吸納60多名農村婦女走上了就業致富的道路。《中國青年報》、《定西日報》等相繼報道了大坪社區學習中心建設工作,其中《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被人民網等國內各大網站轉載,農村社區學習中心搭建了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立交橋,有力促進了新農村建設進程,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基礎;該鄉還在馬鴻程的帶動下籌建了青嵐山鄉文化志願者協會,先後組建書法、美術、剪紙、地方小曲等活動小組,自編自演體現當地民俗文化風情的小曲,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優惠政策,該組織在2016年全國“百姓學習之星”和“終身學習品牌項目”評選中被評為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張鴻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