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哲學 宇宙 稻盛和夫 倫理 跳槽那些事兒 歷史 股權激勵商學院 2019-07-16
"


"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複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裡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明代思想家呂新吾。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備以上三個資質。這三個資質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時的價值高於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

"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複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裡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明代思想家呂新吾。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備以上三個資質。這三個資質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時的價值高於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忽視自己而利於他人,致力於後自己而先天下。一旦產生這種利他之心,人類就能不受世間慾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煩惱的毒素才能消失,慾望的汙穢才能被消除而顯露出“美麗的心靈”,美好的願望才得以描繪。如果是遠離自己利益和慾望的美好願望,那麼願望一定能夠實現,而且能夠持久實現。

我認為人類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悅的是工作。也許有人反駁一個勁兒地工作枯燥無味,他們認為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 但是,所謂興趣和玩樂,只有在工作充實後才能體會得到。工作不認真即使能夠在興趣和遊玩的世界裡得到快樂,那也只是暫時的快樂,一定不能體會到從心底湧現出來的喜悅。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別的,絕對不是遊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後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佈施就是具備為世間為他人的利他之心。為他人謀利,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人需要經常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通過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個修養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宇宙的“智慧”,即參悟的境界。那個時候,就可以靠近制約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換言之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智慧。

勞動時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悅,在單純勞動中加進自己的創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強制的“被動工作”,而是自己成為勞動行為主體。把勞動當作只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食糧的物質手段是錯誤的。

為家人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誠、細小的利他行為一點點延展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那樣的大規模的利他行為。人類原本具備希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什麼的善良之心。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

"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複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裡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明代思想家呂新吾。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備以上三個資質。這三個資質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時的價值高於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忽視自己而利於他人,致力於後自己而先天下。一旦產生這種利他之心,人類就能不受世間慾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煩惱的毒素才能消失,慾望的汙穢才能被消除而顯露出“美麗的心靈”,美好的願望才得以描繪。如果是遠離自己利益和慾望的美好願望,那麼願望一定能夠實現,而且能夠持久實現。

我認為人類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悅的是工作。也許有人反駁一個勁兒地工作枯燥無味,他們認為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 但是,所謂興趣和玩樂,只有在工作充實後才能體會得到。工作不認真即使能夠在興趣和遊玩的世界裡得到快樂,那也只是暫時的快樂,一定不能體會到從心底湧現出來的喜悅。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別的,絕對不是遊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後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佈施就是具備為世間為他人的利他之心。為他人謀利,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人需要經常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通過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個修養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宇宙的“智慧”,即參悟的境界。那個時候,就可以靠近制約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換言之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智慧。

勞動時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悅,在單純勞動中加進自己的創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強制的“被動工作”,而是自己成為勞動行為主體。把勞動當作只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食糧的物質手段是錯誤的。

為家人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誠、細小的利他行為一點點延展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那樣的大規模的利他行為。人類原本具備希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什麼的善良之心。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的利他精神——即謀求公共利益甚於私利的精神——曾經是初期資本主義的倫理規範。“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的工作是一個人最崇高的行為”。為了不停留在低層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養成更廣視角看事物,立足更大範圍對待自己的個人行為。

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追求利潤並非罪惡。但是,方法必須是符合人道的。並不是不管幹什麼,只要能賺錢就行,為了獲取利潤必須走正確的道路。“真商人須思客立則己立”。“動機善則事必成”。

人生受“看不見的手”的駕馭。而且,“看不見的手”有兩隻。第一隻手是命運。另一隻手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不是宿命,能夠通過因果報應的法則而改變。上天決定的命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不斷思善事、做善事,因果報應的法則就能發揮作用,就能度過一個比命運好得多的美好人生。

"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複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

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裡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明代思想家呂新吾。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備以上三個資質。這三個資質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時的價值高於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忽視自己而利於他人,致力於後自己而先天下。一旦產生這種利他之心,人類就能不受世間慾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煩惱的毒素才能消失,慾望的汙穢才能被消除而顯露出“美麗的心靈”,美好的願望才得以描繪。如果是遠離自己利益和慾望的美好願望,那麼願望一定能夠實現,而且能夠持久實現。

我認為人類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悅的是工作。也許有人反駁一個勁兒地工作枯燥無味,他們認為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 但是,所謂興趣和玩樂,只有在工作充實後才能體會得到。工作不認真即使能夠在興趣和遊玩的世界裡得到快樂,那也只是暫時的快樂,一定不能體會到從心底湧現出來的喜悅。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別的,絕對不是遊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後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佈施就是具備為世間為他人的利他之心。為他人謀利,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人需要經常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通過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個修養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宇宙的“智慧”,即參悟的境界。那個時候,就可以靠近制約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換言之就是釋迦牟尼所說的智慧。

勞動時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悅,在單純勞動中加進自己的創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強制的“被動工作”,而是自己成為勞動行為主體。把勞動當作只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食糧的物質手段是錯誤的。

為家人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誠、細小的利他行為一點點延展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那樣的大規模的利他行為。人類原本具備希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什麼的善良之心。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的利他精神——即謀求公共利益甚於私利的精神——曾經是初期資本主義的倫理規範。“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的工作是一個人最崇高的行為”。為了不停留在低層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養成更廣視角看事物,立足更大範圍對待自己的個人行為。

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追求利潤並非罪惡。但是,方法必須是符合人道的。並不是不管幹什麼,只要能賺錢就行,為了獲取利潤必須走正確的道路。“真商人須思客立則己立”。“動機善則事必成”。

人生受“看不見的手”的駕馭。而且,“看不見的手”有兩隻。第一隻手是命運。另一隻手是“因果報應的法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不是宿命,能夠通過因果報應的法則而改變。上天決定的命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不斷思善事、做善事,因果報應的法則就能發揮作用,就能度過一個比命運好得多的美好人生。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行善而不見其益,猶如草裡冬瓜,自行暗長”。因果報應需要時間。牢記這句話,不要為暫時沒有好的結果而焦躁,每日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積累善行,最終一定會有好結果的。

宇宙自身具備使一切更好的意志,促使從屬於它的一切萬物成長髮展。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斷成長、發展是必然的,我們人類也不例外。如果思維方式、生活態度與宇宙的意志相同,工作和人生必定都會通暢順達。

免責聲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