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道教思想中的自然觀:事物根據自身的邏輯,保持自如的態勢

在西方哲學中,“自然”廣義指物理學的宇宙、物質世界以及物質宇宙,狹義則是指自然界的現象,以及普遍意義上的生命。但無論廣義還是狹義,自然是作為一個名詞概念出現的,代表著宇宙萬物。

而在中國道教的語境中,“自然”是以一個動詞短語的形式出現,“自”在短語中作副詞,有“自發”,“親自”“躬自”之意,“然”在短語中兼作動詞與形容詞,有“成為那樣”的含義。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因此,道教經典《道德經》中的“自然”指的是事物根據自身存在和變化的邏輯,保持或恢復自如的態勢。可以說,相比於西方語境,中國哲學特別是道教哲學在對自然理解上更勝一籌,因為它不僅對宇宙萬物的本質做了分析,還分析了宇宙萬物運動趨勢與發展態勢,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

作為一種本體論的自然觀,融合了唯心與唯物

所謂本體論,即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質的哲學理論。在西方哲學思想中, 本體論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派別,即精神本體與物質本體。而產生於中國本土文化的道教則融合了唯物與唯心的觀點,認為萬物本源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精神的部分稱為“道”,物質的部分稱為“氣”,“氣”依據“道”而化生萬物。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首先,就“道” 的方面而言,道教思想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生成存在的根源,是天地萬物生滅變化的主宰,是天地萬物發展運動的準則。

《道德經》與《太平經》中對“道”有著精彩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夫道之生天,天之有道也,乃以為凡事之師長”體現了“道”是萬物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體現了“道”是萬物主宰。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者,乃天地所常行,萬物所受命而生也”體現了“道”是萬物準則。

隨著道教的不斷髮展,為了加強其宗教色彩,“道”的精神性實體意義轉化為人格的神,“道性不為惡事,故能神,無所不作,道人當法之”,為後來道教建立並發展自己的神仙譜系奠定基礎。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其次,就“氣”的方面而言,道教思想認為宇宙中一切都是由“氣”構成,並且“元氣”是根本之氣。《太平經》裡提到:“一氣為天,一氣為地,一氣為人,餘氣散備萬物”,“天地開闢貴根本,乃氣之元也”。

“元氣”分為“天、地、人”三體,天為“太陽”,地為“太陰”,人為“中和”,分化出整個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所有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由氣相交通,不同性質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質的“氣”,氣分正邪善惡,四時五行,甚至等級貴賤。

道教還指出了元氣的運動與事物狀態的關係,其中就人的個體而言,“精”“氣”“神”三者有機合一則延年長生;就人類社會整體而言,“天”“地”“人”三者有機合一則天下太平。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從生態的角度而言,以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實際上揭示了天地人萬物的同根同源,其中蘊含了天地人萬物的一體性和平等性觀念。

道教將天地人萬物視作從道化生、一氣化生的一體共生關係,對我們今天認識人與天地萬物的內在生命關聯,認識人與天地萬物的一體性,認識人類中心主義的偏頗狹隘,依然具有啟迪意義。

作為一種態勢論的自然觀:把焦點放在事物的發展態勢上

在西方哲學中,對一個事物的研究往往從研究它是否存在開始,進而衍生出概念、特徵等,雖然這種思維方式有助於在理性層面的分析,但由於其邏輯上靜止的特點,這種形而上學顯得僵化和刻板。

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更多地把焦點放在事物的發展態勢上,這在道教哲學中體現得尤為深刻。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中國的道教思想認為萬事萬物無時不刻不在運動,從流動性與不確定性角度來講,事物既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事物的“有”和“無”,“存在”與“不存在”是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處在“成為自己”和“去自己化”兩種趨勢的鬥爭當中,道教的代表性標誌陰陽魚太極圖就深刻地反映了這一特點,它代表著構成萬物的陰陽二氣,陰陽二極作為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是相生相剋而又互不分離的。

在《道德經》中,老子在其第一章就闡明瞭自己一種關注態勢的自然觀。該章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一章已經表明了老子對萬物的根本“道”是什麼已經認為無法與言語上描述和確定,但又把“道”置於“萬物之母,天地之始”的地位上,表達了老子認為萬物最高地位的道是神祕的,它處於名實之間,亦有亦無。

而後一句的“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則反映出老子認為人認識亦真亦幻的“道”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只有在“有欲”與“無慾”兩種矛盾的心態下共同觀察宇宙萬物,通過對“妙”的宏觀把握與對“微”的微觀把握才得以發現在“道”的存在。

實際上,老子在《道德經》中把道更多視為是動態的存在,並多次反映出老子對於宇宙萬物根本態勢的描述,“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講出了宇宙萬物根本態勢是一個大循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出了自然運動態勢的方向。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講出了道在政治社會領域的發展態勢。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講出了人們應當如何觀察、辨析並抓住事物的演變態勢,並因勢而行。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老子認為,自然是事物的最佳態勢,因為自然是萬物因自己本性而發展的,是在“道”的規定下達到最佳狀態,而這個最佳狀態不是靜止的,而是仍然在道的引導下動態平衡,在不同事物之間平衡。

“知和曰常,知常曰名,益生曰祥”,老子認為“常”體現了萬物正常的狀態和秩序,是萬物達到和諧的基本條件,相比於人道的偏私與極端,自然生態是公正的,平衡的,具有自動迴歸“常”的能力,這是大自然生態的偉大力量 。

總之,道教對於生態自然的認識與把握既有靜止的抽象的成分,也有運動的具象的成分,既研究萬物的本質本源,也研究萬物的發展態勢,在道教眼中,自然既代表人類社會之外的廣闊空間與萬物,也是一種特殊方式的運動,它代表著萬物和諧穩定的最佳狀態

道教思想中的科學觀:既肯定又否定

與西方現代生態哲學對科學技術主要持批判態度不同,道教思想對科學技術的態度是辯證的,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評的一面。

從積極方面來講,道教對符合“道”的要求,反映“道”的思想的科技發明給予讚揚。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是《道德經》第十一章所敘述的內容,老子以造車、製陶、築房三種技術為例,闡述了“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關係,認為這些發明中不僅實體存在的器物於人有利,連器物中“空”的部分也有其自身價值。

它恰恰是反映器物自身特點,與其他事物分開的必要條件,實在的發明器物代表“有”,器物中的空間縫隙代表“無”,任何事物都是“有”和“無”的統一。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在《莊子·天道》中,莊子認為“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認為道是超越技術層面的東西,技術在道之下,為道之所屬,並通過庖丁解牛、輪扁斫輪、傴僂承蜩等生動形象的故事比喻道與技的關係。

從消極方面來講,道教從兩個方面進行批判,一是對產生科學技術的人類的智力行為進行批判。認為以發展科技為目的的智慧是“小知”,而形而上的有關自然規律等真理性的知識才是“大知”“真知”。

老子認為所謂的“知”是人們遠離“道”之後出現的,提出這些“知”是社會紛爭的源頭,提出“絕聖棄智”的觀點。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因為萬物既無生命也無智慧,所以萬物不會違背自然本性,依天道而行,只有具備生命且有智識的人類才最有可能因自身的無窮慾望而做出違背道德之事,且人類智慧本身存在的侷限性無法認知“周行而不殆”的天道,那些沉迷和得意於所謂“智慧”的人只能離道愈遠。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二是對科學技術本身帶來的影響進行批判。道教認為科學技術本身會使人的功利之心增強而悟道之心減退,人們會在奇技淫巧的誘惑下使矇蔽本心,從而遠離天道。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明確指出國家動亂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科學技術所創造的“利器”“伎巧”,且器愈利,國愈亂。

莊子同樣引用寓言故事深入地解釋了他對技術否定方面的看法,通過講述孔子學生子貢與一位老農爭論是否應該使用新的灌溉技術的故事提出了“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的結論,表現了莊子對科技發展而使人們原先淳樸本性喪失的擔心。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總體而言,道教對科學技術是一種揚棄的態度,其反對“道技分離”,主張“道技合一”的科技觀既讚美符合天道自然之美的科技發明成果,又對科技造成人的異化進行深刻反思,體現了技術憂患意識。

道教思想中的生命倫理觀:人與自然是平等的關係

首先,道教認為“物無貴賤、萬物平等”。

道教先哲老子和莊子從“道”出發,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道”派生的,所以它們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一樣的,沒有貴賤的差別,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

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莊子雲:“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已。”“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太平經》講“天、地、人三統,相須而立,相形而成”可見,天、地、人三者是一個整體,人類不能以統治者的地位來俯視這個自然界,不應把自己的主觀價值強加給自然,人類和其他萬物在“道”的層面都是平等的。

其次,道教認為“生死輪迴,天命所歸”。老子從矛盾的對立統一角度出發,認為生與死是事物存在的兩種狀態,萬物的生死是緊密相連的,任何一種生物在出生時就包含了死的潛在因素,而在“死”到來的同時也是新生命馬上要誕生轉化的開始,這是辯證的關係。

莊子則將老子的生死觀進一步發展,並結合自己提出的相對主義論,認為“生死一線”“生死俱善”,主張跳出“好生惡死”的世俗觀點看待死亡,並認為生命依其自然法則由生向死是一個快樂幸福的過程。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於是,在這兩種生命觀的影響下,道教提出了“戒殺護生”、“清虛自守”的道德規範,並在後來道教的發展完善中轉化成為信眾的戒律。

所謂“戒殺護生”,即積極地保護生命促使生命不息的繁衍,不得殺戮殘害物種的生命,“戒殺”是有強制意味的規定,它的作用是從源頭上保護生命;“護生”則帶有提倡意味的,需要人們一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的。

歷史上,很多記載道教戒律規範的文獻中,都可以找到有關於道教制定的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動物生命等與生態倫理相關聯的記載

道教經典《三天內解經》中說:“真道好生而惡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於眾生,生可貴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也中有很多條款都是要求人們保護生態環境和愛惜動物植物的。如“第四戒者,不得殺傷一切;......第十四戒者,不得燒野田山林;......第十九戒者,不得妄摘草花”。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覺世經注證》中講到了放生的原則:“但欲放不可稍遲,恐物不耐其困也。欲放不可假人,恐物又受其害也。且放之,不可有定期,恐貪利者因此而預捕也。放之不可有定地,恐貪味者探此而往取也。唯於目睹之頃,隨意而買放焉!曠野之間,隨處而縱放焉!則放生而物得生矣!”

客觀而言,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是離不開自然資源的,不得殺傷一切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道教強調這一點,主要目的就是告誡人們,在沒有充分必須必要的情況下,儘量避免殺傷生命,對自然生態環境中的生命持敬仰的態度。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所謂“清虛自守”,則要求修道者克服自身的貪慾,注重清靜、恬淡、素樸等德性的修養,以“無為”的心態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道教中所推崇的一種人生境界。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裡的五色、五音、五味都象徵著人們的物質慾望,老子認為,物質慾望會對人們的心靈造成一種無形的傷害,會干擾人們的視覺聽覺,混淆視聽,左右人的內心。

因此,在面臨繁多的慾望之時,人們要保持內心的清淨簡樸,保持冷靜的剋制態度,不過分追求物質滿足,保持內心的寧靜,積極追尋精神生活的滿足

一些教派在指導信徒修煉實踐的過程中,也提倡要摒棄種種的雜念和慾望,排除偏執和干擾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夠順利的達成理想人格的修煉目標,甚至能像道教中的先哲那樣“得道成仙”。

以全真教為例,道門中人的日常生活是十分簡易樸素的,其宴請客人的飯菜不可超過五種,並且在天黑之前宴會就要結束;道士們的住所以茅草屋為主,不倡導居住在富麗堂皇的宅院之中。這種樸素簡單的生活方式體現了道教對貪婪慾望的自覺剋制和對“清虛自守”的不懈追求。

道家哲學的高明之處:人類從生到死是個快樂的過程

總之,“眾生平等”與“恬淡生死”反映了道教獨特而深刻的對生命的觀念,教導人們如何理解生命與敬畏生命,而“護生戒殺”與“清虛自守”則是修道者對道教生命思想的重要實踐。前者體現的是修道者對外界生命尊重,後者體現的是修道者對自我生命的尊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