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鍼灸 穴位 中醫 艾灸 悅讀中醫 2019-07-30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2.操作方法

中脘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針手法;足三裡、陰陵泉(向陽陵泉方向進針)均針1.5~3寸,提插捻轉手法,要求針感放射到足部;樑丘直刺1.5寸,提插捻轉手法,針感放射到髖或腹部;內關直刺0.5~1寸,捻轉提插手法,針感可上行至肩或胸前;公孫向湧泉方向刺1~1.5寸,曲池直刺1~1.5寸,餘穴亦用提插捻轉手法。持續行鍼至疼痛消失後,再間歇行鍼30分鐘,10分鐘行鍼一次。虛寒型,中脘加艾灸30~60分鐘;實熱型,可刺膕窩和肘窩淺靜脈出血。

方二

1.取穴

足三裡、陰陵泉。

陰陵泉: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2.操作方法

中脘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針手法;足三裡、陰陵泉(向陽陵泉方向進針)均針1.5~3寸,提插捻轉手法,要求針感放射到足部;樑丘直刺1.5寸,提插捻轉手法,針感放射到髖或腹部;內關直刺0.5~1寸,捻轉提插手法,針感可上行至肩或胸前;公孫向湧泉方向刺1~1.5寸,曲池直刺1~1.5寸,餘穴亦用提插捻轉手法。持續行鍼至疼痛消失後,再間歇行鍼30分鐘,10分鐘行鍼一次。虛寒型,中脘加艾灸30~60分鐘;實熱型,可刺膕窩和肘窩淺靜脈出血。

方二

1.取穴

足三裡、陰陵泉。

陰陵泉: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2.操作方法

患者仰臥,下肢伸直,醫者雙手同時拿揉患者雙側穴位,拇指對應陰陵泉,其餘四肢按揉足三裡部位,操作時務必使患者有酸脹沉重感,捏拿3~5分鐘,胃痛即可消失或減輕。此法為指針療法,一般用於輕症或怵針者,多1次而愈。

【按語】

胃痙攣屬中醫“胃脘痛”範疇,鍼灸治療立竿見影,效果顯著。編者觀察到,鍼灸治療該病止痛作用取遠端穴位優於局部穴。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合穴,現代醫學證實針刺足三裡穴,可有效解除賁門、胃及幽門痙攣;樑丘為胃經郗穴,有傳導經氣,調理內腑的功能。實驗研究證實,針刺樑丘穴可減緩胃蠕動。胃肌電圖觀察,急性胃脘痛患者在針刺止痛的同時,胃電圖有相應改善。這說明鍼灸疏通經絡,調達氣機,緩急止痛等作用是有客觀生理病理基礎的。

幾根針,幾個穴位,搞定諸多疾病。

鍼灸好神奇,可是經絡、穴位太難記了。

別怕別怕,小編帶來了一本鍼灸歌訣類書籍,將知識容於歌訣之中,學習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小 編 導 讀

胃痙攣,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現的一種強烈收縮狀態,臨床較為常見。胃痙攣發作時,患者多疼痛難忍,想要快速緩解其症狀,鍼灸之法不可少。找準穴位扎幾針,緩解痛苦展歡顏,具體操作方法見下文。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胃痙攣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為脘腹部持續或斷續劇烈疼痛,疼痛明顯者拒按,伴噯腐脹滿,或噁心、嘔吐,或伴發熱。痛勢緩者可伴有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大便稀薄等症。

【治療】

方一

1.取穴

主穴為中脘、內關、足三裡。屬實熱者加樑丘、曲池;虛寒者加陰陵泉、公孫。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2.操作方法

中脘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針手法;足三裡、陰陵泉(向陽陵泉方向進針)均針1.5~3寸,提插捻轉手法,要求針感放射到足部;樑丘直刺1.5寸,提插捻轉手法,針感放射到髖或腹部;內關直刺0.5~1寸,捻轉提插手法,針感可上行至肩或胸前;公孫向湧泉方向刺1~1.5寸,曲池直刺1~1.5寸,餘穴亦用提插捻轉手法。持續行鍼至疼痛消失後,再間歇行鍼30分鐘,10分鐘行鍼一次。虛寒型,中脘加艾灸30~60分鐘;實熱型,可刺膕窩和肘窩淺靜脈出血。

方二

1.取穴

足三裡、陰陵泉。

陰陵泉: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2.操作方法

患者仰臥,下肢伸直,醫者雙手同時拿揉患者雙側穴位,拇指對應陰陵泉,其餘四肢按揉足三裡部位,操作時務必使患者有酸脹沉重感,捏拿3~5分鐘,胃痛即可消失或減輕。此法為指針療法,一般用於輕症或怵針者,多1次而愈。

【按語】

胃痙攣屬中醫“胃脘痛”範疇,鍼灸治療立竿見影,效果顯著。編者觀察到,鍼灸治療該病止痛作用取遠端穴位優於局部穴。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合穴,現代醫學證實針刺足三裡穴,可有效解除賁門、胃及幽門痙攣;樑丘為胃經郗穴,有傳導經氣,調理內腑的功能。實驗研究證實,針刺樑丘穴可減緩胃蠕動。胃肌電圖觀察,急性胃脘痛患者在針刺止痛的同時,胃電圖有相應改善。這說明鍼灸疏通經絡,調達氣機,緩急止痛等作用是有客觀生理病理基礎的。

幾根針,幾個穴位,搞定諸多疾病。

鍼灸好神奇,可是經絡、穴位太難記了。

別怕別怕,小編帶來了一本鍼灸歌訣類書籍,將知識容於歌訣之中,學習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只需幾針,痛苦立緩——胃痙攣的鍼灸治療

《 經典鍼灸歌賦全集 》

學習中醫者,歷來都有誦讀中醫歌訣的習慣,因醫學知識枯燥乏味,強記誠難,若融書本內容於韻律優美之歌訣中,則韻味頓生而膾炙人口。一經熟讀,歷久而不忘。一本優秀的鍼灸歌賦書,是鍼灸教學和臨床工作的重要工具。該書從大量古代醫籍中輯錄了比較實用和常用的鍼灸歌訣、歌賦,分為經脈篇、腧穴篇、刺灸篇、診療篇和流注八法篇分類介紹,並加以簡單註釋。主要特色:①收錄最全,並且做了歸納、對比、糾錯和修補;②歷代關於鍼灸禁忌日、子午流注、八法針法的典籍形式、流派多而雜,本書系統整理後做到了清楚瞭然;③有評述,諸歌賦的作用做了精簡的評述,便於初學者掌握;④對初學者列出了最低背誦量,便於他們迅速入門、立竿見影,本書是普及和提高相結合;⑤吸納了日本學者對中國鍼灸的研究成果,首家繪製出經絡診察治療圖。(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孫學全鍼灸治療手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孫學全 馬良志 高楠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