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今年還有3條(段)地鐵通車 未來21條線路構建地鐵大時代

鄭州 交通 投資 新鄭 樂居網鄭州 2019-05-21

鄭州1~6號地鐵線路圖

5號線建成通車後,在今年年底前,還將有三條(段)地鐵建成通車。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批覆,同意鄭州在2019~2024年間,規劃建設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10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14號線一期等7個項目。這7個項目建成後,鄭州市將形成總長326.54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300公里時代,意味著全市“地鐵生活圈”正式成形,軌道交通出行比例佔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65%,基本實現公共交通現代化。而根據鄭州市軌道交通遠景年線網方案,鄭州將建成21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長 970.9 公里。用一個網友的話說:屆時,不用糾結哪裡是地鐵房,全城都將是地鐵房。

三條(段)地鐵年底前建成通車

在今年的鄭州交通運輸工作會上,鄭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翟政表示:今年將有4條(段)地鐵建成通車。

這4條(段)分別是地鐵5號線、2號線二期、14號線市民文化服務區段、城郊鐵路二期。

資料顯示,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工程為2號線一期工程的北延線,從一期的終點站劉莊站向北,至開元路後一直向西,到達天山路附近,共設車站6座,分別為天山路站、古樹苑站(與規劃3號線換乘)、金河路站、黃河迎賓館站(與規劃7號線換乘)、田園路站和金達街站(與規劃20號線換乘)。建成後的2號線二期工程,將與2號線一期工程實現“零換乘”對接,從惠濟核心片區直通機場,將與鄭州市南四環至鄭州南站城郊鐵路一起組成縱貫鄭州城區的南北客運大動脈,進一步完善鄭州軌道交通線網“十字”骨架功能,還將使惠濟區結束不通地鐵的歷史,大大助力北區的開發建設。

地鐵14號線市民文化服務區區段共有6個站點在建,其中,鐵爐站與地鐵1號線交叉換乘。今年9月份,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鄭州舉辦,地鐵14號線將成為到達主場館奧體中心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

今年將要通車的第四條軌道交通線路是城郊鐵路的二期,城郊鐵路二期從一期的終點站新鄭機場站向東南延伸,共有4個站點在建,至高鐵鄭州南站。城郊鐵路二期預計年底通車,它對於鄭州建設全國重要交通樞紐、鄭州航空港區的開發都會產生很好的助推作用。

目前鄭州共有8條地鐵新線在建

地鐵對於城市品質的提升、對於公共交通出行網絡的構建,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未來鄭州地鐵的建設格局如何,還將修建哪些地鐵線路呢?

記者從鄭州地鐵集團獲悉,鄭州市於2000年啟動了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工作。2004年,依據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局部調整方案,對線網規劃進行了局部調整。2007年10月,依據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了線網規劃。鄭州市政府於2007年12月批覆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根據規劃,軌道交通線網由6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全長202.53公里,在中心城區將形成“三橫兩縱一環”的棋盤放射狀結構。

在2007版線網規劃修編的基礎上,立足城市發展狀況和現實需求,2009年11月組織開展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鄭州市政府於2012年6月批覆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根據規劃修編,至遠期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都市區快線網和市區普線網兩個層次共9條線路組成,整體呈“一環、兩縱、三射、三線”的網絡佈局形態,總里程為301.2公里。全網設站總數198座,其中換乘車站26座。

記者瞭解到,除了今天通車的地鐵5號線外,目前鄭州共有8條地鐵新線在建,分別是2號二期、3號、4號、6號、10號、14號、17號和城郊鐵路二期,這些線路多數已經全線在建,100多個建設站點遍佈鄭州市。

三期規劃還將開建7條地鐵

除了建設中的地鐵線路外,還有7條線路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批覆,准予建設。

記者瞭解到,為落實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撐鄭州都市區空間結構佈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國家發改委於2019年3月批覆《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發改基礎〔2019〕599號文)。此建設規劃包含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10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14號線一期共7 個項目,總長159.6 公里。

那麼,這些線路具體經過哪裡呢?記者瞭解到:

3號線二期工程:自航海東路站至經南十五路站,線路長6.1公里,設車站4座,投資37.46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3年。

6號線一期工程:自賈峪鎮站至姚砦站,線路長36.5公里,設車站24座,投資293.04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6年。

7號線一期工程:自東趙站至侯寨站,線路長26.9公里,設車站20座,投資211.58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5年。

8號線一期工程:自銀屏路站至綠博園站,線路長43.3公里,設車站23座,投資271.93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5年。

10號線一期工程:自鄭州西站至鄭州火車站,線路長21.3公里,設車站12座,投資138.23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4年。

12號線一期工程:自郎莊站至龍子湖東站,線路長17.2公里,設車站12座,投資119.85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4年。

14號線一期工程:自元通大道站至星空路站,線路長8.3公里,設車站6座,投資66.84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3年。

此次獲批的7個地鐵項目,線路主要採用A型車6輛編組,其中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工程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7、8、10號線一期工程最高運行時速100公里。12、14號線一期採用B型車6輛編組,最高運行時速100公里。

國家發改委在批覆文件中提到,在本期規劃實施階段,支持進一步優化車型、速度等主要技術標準和運營組織方案,為發展預留空間。

A型車和B型車有啥區別?以即將開通的5號線所使用的A型車為例,其車身總長達140米,比1、2號線B型車長20米;車身寬3米,比B型車寬20釐米;每節車廂單側有5個門,比B型車(4個車門)多一個。

根據批覆方案,新建項目總投資1138.94億元,項目建成後,鄭州市將形成總長326.54 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300公里時代,意味著全市‘地鐵生活圈’正式成形,軌道交通出行比例佔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65%,基本實現公共交通現代化。”鄭州地鐵集團一負責人表示。

21條線路帶鄭州進入“大地鐵”時代

鄭州地鐵建設的藍圖還在繼續繪就。

記者瞭解到,按照國務院批覆的《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 年)》和《航空港區發展規劃》提出的總體要求,鄭州市組織編制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概念性總體規劃(2013-2040)》,為適應新時期鄭州市發展的需要,都市區格局重新進行了整合,提出了“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的新格局。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在此背景下重新進行了修編,並於2016年得到鄭州市政府批准。最新的鄭州市軌道交通遠景年線網方案由21 條線路組成(主支線按一條線路統計),其中中心城普線8 條,外圍組團普線5 條,市域快線8條(含2 條支線),總里程970.9公里,共設車站523座。

在鄭州地鐵集團的官網,遠景規劃圖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縱橫交織的地鐵線路,用一網友的話說,屆時地鐵成網,無縫換乘,就不需要糾結哪裡是地鐵房,全城都將是地鐵房。而屆時的鄭州出行,必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