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句麗,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過的一個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和扶余人,其王室是扶余人,漢族人在高句麗國內也佔一定比例,後又吸收了靺鞨人、三韓人等。由於高句麗國土橫跨今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韓國,三國均有學者聲稱高句麗是本國的原始民族。

"

高句麗,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過的一個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和扶余人,其王室是扶余人,漢族人在高句麗國內也佔一定比例,後又吸收了靺鞨人、三韓人等。由於高句麗國土橫跨今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韓國,三國均有學者聲稱高句麗是本國的原始民族。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現在的我國東北地區乃至朝鮮半島,很早就已經是古代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區域。周武王滅商時,商朝後裔箕子率領部眾向東遷移,在今朝鮮建立“朝鮮”國,得到周武王冊封,成為周的一個地方政權,學界一般稱之為“箕子朝鮮”。西漢初,原燕國人衛滿滅箕子朝鮮取而代之,學界稱為“衛氏朝鮮”。由於其一直採取擴張政策,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將衛氏朝鮮消滅,並且把朝鮮改為直屬政區,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史稱“漢四郡”,朝鮮半島成為中國領土。

扶余是古代生活在今我國東北地區中部的一個民族,他與當地其他民族聯合,建立了一個弱小的少數民族政權。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室不和,逃離扶餘國,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一帶)建國,故稱高句麗國,初期都城在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不久後遷都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

由於高句麗政權勢力弱小,開始並未被漢王朝重視。王莽時代對周邊部族實行歧視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紛亂,高句麗被更名為“下句麗”,高句麗王被貶為下句麗侯,又調下句麗軍隊攻打匈奴。下句麗軍隊叛逃,還殺了王莽委派的遼西太守,引發王莽的殘酷鎮壓,下句麗侯騶被殺。

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3年),下句麗遣使朝覲,光武帝令下句麗複名高句麗,恢復高句麗王號。東漢年間,高句麗對外不斷兼併周圍的部落,對內劃分行政區,實行集權化統治,走上了崛起之路。對遼東發動攻勢,擺脫了漢朝的控制。到東漢末年,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對周邊部族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政權。漢朝滅亡後,遼東被地方豪強公孫氏控制,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合攻打遼東。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國滅公孫氏,高句麗隨即終止了與魏國的合作,並攻打遼東郡。魏厲公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和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派大將毌丘儉兩次征討高句麗,焚燬丸都城,使高句麗遭到滅頂之災。

"

高句麗,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過的一個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和扶余人,其王室是扶余人,漢族人在高句麗國內也佔一定比例,後又吸收了靺鞨人、三韓人等。由於高句麗國土橫跨今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韓國,三國均有學者聲稱高句麗是本國的原始民族。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現在的我國東北地區乃至朝鮮半島,很早就已經是古代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區域。周武王滅商時,商朝後裔箕子率領部眾向東遷移,在今朝鮮建立“朝鮮”國,得到周武王冊封,成為周的一個地方政權,學界一般稱之為“箕子朝鮮”。西漢初,原燕國人衛滿滅箕子朝鮮取而代之,學界稱為“衛氏朝鮮”。由於其一直採取擴張政策,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將衛氏朝鮮消滅,並且把朝鮮改為直屬政區,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史稱“漢四郡”,朝鮮半島成為中國領土。

扶余是古代生活在今我國東北地區中部的一個民族,他與當地其他民族聯合,建立了一個弱小的少數民族政權。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室不和,逃離扶餘國,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一帶)建國,故稱高句麗國,初期都城在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不久後遷都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

由於高句麗政權勢力弱小,開始並未被漢王朝重視。王莽時代對周邊部族實行歧視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紛亂,高句麗被更名為“下句麗”,高句麗王被貶為下句麗侯,又調下句麗軍隊攻打匈奴。下句麗軍隊叛逃,還殺了王莽委派的遼西太守,引發王莽的殘酷鎮壓,下句麗侯騶被殺。

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3年),下句麗遣使朝覲,光武帝令下句麗複名高句麗,恢復高句麗王號。東漢年間,高句麗對外不斷兼併周圍的部落,對內劃分行政區,實行集權化統治,走上了崛起之路。對遼東發動攻勢,擺脫了漢朝的控制。到東漢末年,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對周邊部族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政權。漢朝滅亡後,遼東被地方豪強公孫氏控制,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合攻打遼東。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國滅公孫氏,高句麗隨即終止了與魏國的合作,並攻打遼東郡。魏厲公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和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派大將毌丘儉兩次征討高句麗,焚燬丸都城,使高句麗遭到滅頂之災。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魏軍摧毀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由於還要和南方的蜀國、吳國交戰,所以很快撤兵。但不久後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國力逐漸恢復。公元311年,趁西晉永嘉之亂、中原混戰之機,襲取了遼東西安平。313年進佔樂浪郡、帶方郡故地,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樂浪郡故地統治中心在現在朝鮮平壤附近。高句麗進入平壤一帶後,就和北上擴張的百濟相遇,兩國爭戰不斷。與百濟作戰的同時,高句麗不斷西進,與遼河流域新興的慕容鮮卑長期作戰,爭奪遼東郡和玄菟郡。相較之下,慕容鮮卑更勝一籌。342 年,高句麗都城丸都被慕容鮮卑攻陷,高句麗王被迫嚮慕容鮮卑稱臣納貢。

經過這兩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高句麗政權開始轉變戰略,一方面和中原地區的眾多政權保持稱臣納貢的關係,暫不西擴,另一方面大力經營朝鮮半島,抵制百濟、新羅的北進。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

南北朝時期,中原長期戰亂,高句麗得以恢復實力,經過較長時間的恢復與發展,高句麗牢牢控制了平壤地區,並開始再次進攻遼東。在好太王時代,高句麗終於完全佔據遼東(約 405 年)。至此,高句麗吞併了西漢以來所設置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的廣大轄區,國土南到朝鮮半島中部,北抵今吉林省中部,西達遼河平原、東至日本海。高句麗通過控制遼東半島和黃海東部的交通,展開“越境外交”,與南北對立的中原王朝同時建立聯繫,並且遠通北亞草原的柔然和突厥,甚至和中亞的粟特人也有聯繫。5世紀,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確立了在東北亞的強國地位。“東夷高麗國,西與魏虜接界……三年,遣使貢獻,乘舶泛海,使驛常通,亦使魏虜,然強盛不受制。”

6世紀末,隋帝國終結了華夏長達4個世紀的分裂,統一是中國歷史進程的必然趨勢,但高句麗依然想保持割據狀態。597年,高句麗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此舉引發隋文帝大怒。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又發生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威海)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死亡十之八九。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

這次出征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戰爭,但為今後的大規模征伐埋下了引線。當時的隋朝已經完成了對西、北、南多族的征討,國內經濟也達到了鼎盛,而繼任的隋煬帝楊廣又是一個野心極大的人,對高句麗的戰爭是箭在弦上。

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為由,下詔征討高句麗,命天下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各路隋軍總計113萬人 ,號稱兩百萬,由水陸兩路向高句麗進軍。大業八年(612年)三月底,隋軍抵達遼河。在付出較大傷亡後,擊敗高句麗軍,渡過遼河,包圍遼東城。但遼東城久攻不下,其他遼東城鎮也在高句麗的堅守下未能攻克。與此同時,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水陸軍登陸攻打平壤,也遭遇慘敗,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等九

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30.5萬人,敗退時只剩2700人 。隋煬帝第一次徵高句麗以慘敗而告終。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正月,煬帝下詔徵集天下兵集於涿郡,還開始召募百姓為驍果。楊玄感因為楊廣的猜忌而決定造反。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拋棄大量武器裝備班師回朝。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隋煬帝下詔攻打高句麗。這是隋朝國內已經大亂,所徵之兵在路上相繼逃亡,高句麗也困弊,遣使請降,但只是詐退隋軍的緩兵之計。而“自負才學”的楊廣,對此卻未能識破,下令班師還朝。

隋煬帝對高句麗連年征戰,並且橫徵暴斂,引起國內人民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徵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農民起義,至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農民起義終使隋朝統治土崩瓦解。

隋唐易代後,唐朝初年,曾與高句麗互派使者聯絡。但高句麗對於繼起的唐朝仍然敵視,在遼東建千里長城以防止唐朝的進攻,並與突厥聯盟。當時朝鮮半島上並存三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保持朝貢關係。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司農丞相里玄獎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徵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御駕親征。此戰大敗高句麗,殲滅高句麗軍十餘萬,李勣軍攻克遼東城,以其地置遼州。唐軍陣亡近2000人,馬匹死了8000匹,戰果遠大於損失。

二十一年,唐太宗決定再徵高句麗。朝議認為高句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命牛進達和李勣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此戰再敗高句麗,高句麗王被迫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二十二年,古神感率唐軍渡海,薛萬徹率唐軍渡過鴨綠江兩路攻高句麗,均獲勝。③高句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決定在二十三年徵發30萬大軍一舉滅掉高句麗,但由於唐太宗隨即病逝,東征之役遂罷。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

唐高宗調整了針對朝鮮半島的戰略,先派兵渡海,與新羅聯手打打擊百濟。渡海軍在半島取得立足點後,再與遼東唐軍南北夾擊高句麗。顯慶五年(660年)三月初十,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船隊載13萬大軍從城山(今山東榮成)啟航,橫渡黃海,至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唐軍先鋒搶灘登陸,上山結陣,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登陸,百濟軍一觸即潰,唐軍直搗百濟都城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境內),百濟滅亡。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獨裁者泉蓋蘇文死,其後代出現內訌,長子泉男生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唐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嚮導;命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句麗。二年,唐軍攻克遼東多座重鎮,並乘勝渡過鴨綠江,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十二攻克平壤,高句麗滅亡。唐分其境為9都督府42州,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

唐經過長期對高句麗的騷擾作戰,使高句麗國力衰弱,又攻滅百濟,使高句麗失去盟軍,隨後抓住高句麗內亂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奪佔其戰略要地,終將高句麗消滅。

唐兩朝連徵高句麗的原因

高句麗立國700年,期間遭遇數次重大打擊卻未滅亡,還抗擊了隋唐——前後兩個超級帝國半個多世紀的進攻,並且拖垮了隋帝國——因為與高句麗之間戰爭的失敗,引發國內社會矛盾激化,導致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兩朝四代帝王,究竟為何都不惜以傾國之力遠征高句麗?

探究這一問題,必須要考慮到隋唐時期的氣候。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處於一個溫暖期,遼東地區氣候比現在還要更加溼潤,高句麗因為兩面臨海,地處東北亞地區,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所以降水豐沛。高句麗還控制了廣袤的遼河平原,這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災害相對較少,可以種植玉米、水稻等高產作物。良好的自然條件當然就可以養育眾多的人口。而在古代,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看現代社會這樣的工業實力,而是人口的多少。越多的人口,就有越多的勞動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就有更多的兵源來應對戰爭。這些使得高句麗具備了成為強權的條件。實際上,隋文帝時期高句麗還試圖向西進攻中原擴大勢力。

而且,高句麗和古代長期與中原王朝為敵的匈奴、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政權不同,高句麗是一個農耕文明政權。遊牧民族的生存特點使得他們的政權具有很大的侷限性,他們逐水草而居,對良好自然條件的依賴比農耕文明更強,一旦氣候突變、自然災害頻發,他們就被迫要遷徙、征戰。相比之下,作為一個農耕文明政權,高句驪國力的發展就比較穩定,依靠遼河平原和朝鮮半島,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後勤保障度高,每當中原政權出現動亂就伺機而動,逐步向西蠶食擴大實力,潛在的威脅性極大!

外加東北平原的外圍,就是面積巨大的丘陵山區,綿延起伏的山脈,就好比是天然的長城,類似於秦國崛起的關中平原一樣,進可攻,退可守。與此同時,高句麗還修建了大量的山城,隋唐軍隊要想突破防線,就得把山城一個個攻破,如此一來,戰事必然會被拖久,對遠征的中原王朝的後勤物資供給也形成了難題。

"

高句麗,是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過的一個民族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和扶余人,其王室是扶余人,漢族人在高句麗國內也佔一定比例,後又吸收了靺鞨人、三韓人等。由於高句麗國土橫跨今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韓國,三國均有學者聲稱高句麗是本國的原始民族。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現在的我國東北地區乃至朝鮮半島,很早就已經是古代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區域。周武王滅商時,商朝後裔箕子率領部眾向東遷移,在今朝鮮建立“朝鮮”國,得到周武王冊封,成為周的一個地方政權,學界一般稱之為“箕子朝鮮”。西漢初,原燕國人衛滿滅箕子朝鮮取而代之,學界稱為“衛氏朝鮮”。由於其一直採取擴張政策,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將衛氏朝鮮消滅,並且把朝鮮改為直屬政區,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史稱“漢四郡”,朝鮮半島成為中國領土。

扶余是古代生活在今我國東北地區中部的一個民族,他與當地其他民族聯合,建立了一個弱小的少數民族政權。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室不和,逃離扶餘國,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一帶)建國,故稱高句麗國,初期都城在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不久後遷都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

由於高句麗政權勢力弱小,開始並未被漢王朝重視。王莽時代對周邊部族實行歧視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紛亂,高句麗被更名為“下句麗”,高句麗王被貶為下句麗侯,又調下句麗軍隊攻打匈奴。下句麗軍隊叛逃,還殺了王莽委派的遼西太守,引發王莽的殘酷鎮壓,下句麗侯騶被殺。

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3年),下句麗遣使朝覲,光武帝令下句麗複名高句麗,恢復高句麗王號。東漢年間,高句麗對外不斷兼併周圍的部落,對內劃分行政區,實行集權化統治,走上了崛起之路。對遼東發動攻勢,擺脫了漢朝的控制。到東漢末年,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對周邊部族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政權。漢朝滅亡後,遼東被地方豪強公孫氏控制,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合攻打遼東。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國滅公孫氏,高句麗隨即終止了與魏國的合作,並攻打遼東郡。魏厲公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和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派大將毌丘儉兩次征討高句麗,焚燬丸都城,使高句麗遭到滅頂之災。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魏軍摧毀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由於還要和南方的蜀國、吳國交戰,所以很快撤兵。但不久後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國力逐漸恢復。公元311年,趁西晉永嘉之亂、中原混戰之機,襲取了遼東西安平。313年進佔樂浪郡、帶方郡故地,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樂浪郡故地統治中心在現在朝鮮平壤附近。高句麗進入平壤一帶後,就和北上擴張的百濟相遇,兩國爭戰不斷。與百濟作戰的同時,高句麗不斷西進,與遼河流域新興的慕容鮮卑長期作戰,爭奪遼東郡和玄菟郡。相較之下,慕容鮮卑更勝一籌。342 年,高句麗都城丸都被慕容鮮卑攻陷,高句麗王被迫嚮慕容鮮卑稱臣納貢。

經過這兩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高句麗政權開始轉變戰略,一方面和中原地區的眾多政權保持稱臣納貢的關係,暫不西擴,另一方面大力經營朝鮮半島,抵制百濟、新羅的北進。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

南北朝時期,中原長期戰亂,高句麗得以恢復實力,經過較長時間的恢復與發展,高句麗牢牢控制了平壤地區,並開始再次進攻遼東。在好太王時代,高句麗終於完全佔據遼東(約 405 年)。至此,高句麗吞併了西漢以來所設置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的廣大轄區,國土南到朝鮮半島中部,北抵今吉林省中部,西達遼河平原、東至日本海。高句麗通過控制遼東半島和黃海東部的交通,展開“越境外交”,與南北對立的中原王朝同時建立聯繫,並且遠通北亞草原的柔然和突厥,甚至和中亞的粟特人也有聯繫。5世紀,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確立了在東北亞的強國地位。“東夷高麗國,西與魏虜接界……三年,遣使貢獻,乘舶泛海,使驛常通,亦使魏虜,然強盛不受制。”

6世紀末,隋帝國終結了華夏長達4個世紀的分裂,統一是中國歷史進程的必然趨勢,但高句麗依然想保持割據狀態。597年,高句麗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此舉引發隋文帝大怒。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又發生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威海)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死亡十之八九。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

這次出征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戰爭,但為今後的大規模征伐埋下了引線。當時的隋朝已經完成了對西、北、南多族的征討,國內經濟也達到了鼎盛,而繼任的隋煬帝楊廣又是一個野心極大的人,對高句麗的戰爭是箭在弦上。

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為由,下詔征討高句麗,命天下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各路隋軍總計113萬人 ,號稱兩百萬,由水陸兩路向高句麗進軍。大業八年(612年)三月底,隋軍抵達遼河。在付出較大傷亡後,擊敗高句麗軍,渡過遼河,包圍遼東城。但遼東城久攻不下,其他遼東城鎮也在高句麗的堅守下未能攻克。與此同時,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水陸軍登陸攻打平壤,也遭遇慘敗,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等九

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30.5萬人,敗退時只剩2700人 。隋煬帝第一次徵高句麗以慘敗而告終。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正月,煬帝下詔徵集天下兵集於涿郡,還開始召募百姓為驍果。楊玄感因為楊廣的猜忌而決定造反。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拋棄大量武器裝備班師回朝。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隋煬帝下詔攻打高句麗。這是隋朝國內已經大亂,所徵之兵在路上相繼逃亡,高句麗也困弊,遣使請降,但只是詐退隋軍的緩兵之計。而“自負才學”的楊廣,對此卻未能識破,下令班師還朝。

隋煬帝對高句麗連年征戰,並且橫徵暴斂,引起國內人民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徵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農民起義,至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農民起義終使隋朝統治土崩瓦解。

隋唐易代後,唐朝初年,曾與高句麗互派使者聯絡。但高句麗對於繼起的唐朝仍然敵視,在遼東建千里長城以防止唐朝的進攻,並與突厥聯盟。當時朝鮮半島上並存三個國家,北部為高句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保持朝貢關係。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司農丞相里玄獎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徵高句麗。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御駕親征。此戰大敗高句麗,殲滅高句麗軍十餘萬,李勣軍攻克遼東城,以其地置遼州。唐軍陣亡近2000人,馬匹死了8000匹,戰果遠大於損失。

二十一年,唐太宗決定再徵高句麗。朝議認為高句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命牛進達和李勣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此戰再敗高句麗,高句麗王被迫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二十二年,古神感率唐軍渡海,薛萬徹率唐軍渡過鴨綠江兩路攻高句麗,均獲勝。③高句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決定在二十三年徵發30萬大軍一舉滅掉高句麗,但由於唐太宗隨即病逝,東征之役遂罷。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

唐高宗調整了針對朝鮮半島的戰略,先派兵渡海,與新羅聯手打打擊百濟。渡海軍在半島取得立足點後,再與遼東唐軍南北夾擊高句麗。顯慶五年(660年)三月初十,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船隊載13萬大軍從城山(今山東榮成)啟航,橫渡黃海,至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唐軍先鋒搶灘登陸,上山結陣,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登陸,百濟軍一觸即潰,唐軍直搗百濟都城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境內),百濟滅亡。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獨裁者泉蓋蘇文死,其後代出現內訌,長子泉男生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唐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嚮導;命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句麗。二年,唐軍攻克遼東多座重鎮,並乘勝渡過鴨綠江,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十二攻克平壤,高句麗滅亡。唐分其境為9都督府42州,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

唐經過長期對高句麗的騷擾作戰,使高句麗國力衰弱,又攻滅百濟,使高句麗失去盟軍,隨後抓住高句麗內亂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奪佔其戰略要地,終將高句麗消滅。

唐兩朝連徵高句麗的原因

高句麗立國700年,期間遭遇數次重大打擊卻未滅亡,還抗擊了隋唐——前後兩個超級帝國半個多世紀的進攻,並且拖垮了隋帝國——因為與高句麗之間戰爭的失敗,引發國內社會矛盾激化,導致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兩朝四代帝王,究竟為何都不惜以傾國之力遠征高句麗?

探究這一問題,必須要考慮到隋唐時期的氣候。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處於一個溫暖期,遼東地區氣候比現在還要更加溼潤,高句麗因為兩面臨海,地處東北亞地區,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所以降水豐沛。高句麗還控制了廣袤的遼河平原,這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災害相對較少,可以種植玉米、水稻等高產作物。良好的自然條件當然就可以養育眾多的人口。而在古代,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看現代社會這樣的工業實力,而是人口的多少。越多的人口,就有越多的勞動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就有更多的兵源來應對戰爭。這些使得高句麗具備了成為強權的條件。實際上,隋文帝時期高句麗還試圖向西進攻中原擴大勢力。

而且,高句麗和古代長期與中原王朝為敵的匈奴、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政權不同,高句麗是一個農耕文明政權。遊牧民族的生存特點使得他們的政權具有很大的侷限性,他們逐水草而居,對良好自然條件的依賴比農耕文明更強,一旦氣候突變、自然災害頻發,他們就被迫要遷徙、征戰。相比之下,作為一個農耕文明政權,高句驪國力的發展就比較穩定,依靠遼河平原和朝鮮半島,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後勤保障度高,每當中原政權出現動亂就伺機而動,逐步向西蠶食擴大實力,潛在的威脅性極大!

外加東北平原的外圍,就是面積巨大的丘陵山區,綿延起伏的山脈,就好比是天然的長城,類似於秦國崛起的關中平原一樣,進可攻,退可守。與此同時,高句麗還修建了大量的山城,隋唐軍隊要想突破防線,就得把山城一個個攻破,如此一來,戰事必然會被拖久,對遠征的中原王朝的後勤物資供給也形成了難題。

簡述高句麗歷史及隋唐徵高句麗原因

歷數中國古代史,在今中國東北地區發展起來的政權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隱患之一,佔據了東北平原,就擁有了逐鹿中原的“入場券”。後來的契丹、女真、滿族,都是在東北興起,能夠與中原王朝抗爭上百年,有的還成功入主中原。所以,中原王朝一旦有能力時,必然要以打擊、分化、離間等多種手段來削弱位於東北地區的政權。凡是一統中原,奠定開國基業的統治者,對內必然要加強控制,對外必然要尋求建立一個無邊患外敵的地緣安全體系。國土安全邊界劃在長城內的,則生民有難,國勢衰微。強勢之時,必要求安全邊界劃在長城以外,越遠越好,並且要將所有潛在的威脅都盡力消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