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直陪伴的王立確同學人小鬼大機靈聰明,他不斷地與老師、家長和醫生交流,為我開脫和證明此案不是”故意殺人“。我嚇得不輕,來交醫藥費的老爸與醫生嘀咕一陣居然說:“不是打架就好!”可嘆方國進同學傷好後有點“結丁”,個子長得不理想,但聰明絕頂,也許一鋤激活?他下鄉自學成才成畫家,考學命中畢業當了公務員!何時相見,必須給個遲到的道歉!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直陪伴的王立確同學人小鬼大機靈聰明,他不斷地與老師、家長和醫生交流,為我開脫和證明此案不是”故意殺人“。我嚇得不輕,來交醫藥費的老爸與醫生嘀咕一陣居然說:“不是打架就好!”可嘆方國進同學傷好後有點“結丁”,個子長得不理想,但聰明絕頂,也許一鋤激活?他下鄉自學成才成畫家,考學命中畢業當了公務員!何時相見,必須給個遲到的道歉!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同學)半個多世紀沒見面的感覺實在令人懷念依依,同學們發起了班級微信群,著手籌備聚會引發呼應潮。一晃五十四年,相見共持淚眼!回憶太多暢想,故地忘返流連。百年老校歷經蒼桑幾經拆蓋擴容,浴火重生。重返學校參觀,感覺管理有序。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直陪伴的王立確同學人小鬼大機靈聰明,他不斷地與老師、家長和醫生交流,為我開脫和證明此案不是”故意殺人“。我嚇得不輕,來交醫藥費的老爸與醫生嘀咕一陣居然說:“不是打架就好!”可嘆方國進同學傷好後有點“結丁”,個子長得不理想,但聰明絕頂,也許一鋤激活?他下鄉自學成才成畫家,考學命中畢業當了公務員!何時相見,必須給個遲到的道歉!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同學)半個多世紀沒見面的感覺實在令人懷念依依,同學們發起了班級微信群,著手籌備聚會引發呼應潮。一晃五十四年,相見共持淚眼!回憶太多暢想,故地忘返流連。百年老校歷經蒼桑幾經拆蓋擴容,浴火重生。重返學校參觀,感覺管理有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拓寬外部新,高樓林立配套設備精。更為緣份所在的是,巧遇校長蔡振輝,他是我大學期間的忘年同窗。蔡校長在任多年,把學校打理得有聲有色。學校綜合水準成了全市最優秀的小學之一,乒乓球男隊依然是一流水平。特別是校女籃,居然奪過四連冠,成了全省籃球傳統特色學校。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直陪伴的王立確同學人小鬼大機靈聰明,他不斷地與老師、家長和醫生交流,為我開脫和證明此案不是”故意殺人“。我嚇得不輕,來交醫藥費的老爸與醫生嘀咕一陣居然說:“不是打架就好!”可嘆方國進同學傷好後有點“結丁”,個子長得不理想,但聰明絕頂,也許一鋤激活?他下鄉自學成才成畫家,考學命中畢業當了公務員!何時相見,必須給個遲到的道歉!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同學)半個多世紀沒見面的感覺實在令人懷念依依,同學們發起了班級微信群,著手籌備聚會引發呼應潮。一晃五十四年,相見共持淚眼!回憶太多暢想,故地忘返流連。百年老校歷經蒼桑幾經拆蓋擴容,浴火重生。重返學校參觀,感覺管理有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拓寬外部新,高樓林立配套設備精。更為緣份所在的是,巧遇校長蔡振輝,他是我大學期間的忘年同窗。蔡校長在任多年,把學校打理得有聲有色。學校綜合水準成了全市最優秀的小學之一,乒乓球男隊依然是一流水平。特別是校女籃,居然奪過四連冠,成了全省籃球傳統特色學校。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同學,相識六十年,分別五十四年。有人說,距離實在久遠,握手不如懷念。有人道,美好藏在心間,失望可能見面。要我說呢?無論諸君變得怎樣,依然記憶汝之笑臉。縱然相對毫無印象,也是歷史給予學緣。這不是更有戲劇性嗎?笑對人生,一片心誠。

"

文昌宮殿書院起,百年曆史根依依。悠悠歲月小學時節,有幸就讀一所文昌宮改成的百年老校——漳州東鋪頭中心小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當時坊間老人都說,此屬風水寶地,盡出龍虎豹。學校位於市區瑞京路文昌巷四號,與清代文昌宮同體成校,隱於巷內。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如果登高鳥瞰,地形背靠芝山面向薌江,前有龍文塔(已遷址)、虎文山、古武廟,西有三湘江,東有天公廟(僅存舊址)。有個說法叫“雙山雙江水,兩廟宮塔對,人傑地靈處,文武風相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拆毀天公廟的五根石龍柱,被信徒私移到天寶玉尊宮。)文昌巷朝西邊比鄰一座古老祠堂、公社化時的公共食堂設於此;巷道東邊原是大名鼎鼎民國張公館,被改成的團地委辦公大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存於詔安縣的張公館)斜對面街道衚衕內,則是名聲遠播的民國楊公館,成為龍溪地委領導幹部宿舍,八十年代成為《閩南日報》復刊辦公樓。我家住瑞京路二巷一號,後路直通地委宿舍,時任龍溪地委書記蔡良承與妻子王蓉香都住於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瑞京二巷老照片)

東鋪頭小學校史悠久曲折,說來話長。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此地建成文昌廟,廟前小巷即稱文昌巷。有《文昌廟碑記》為證:“廟分前後兩殿、左右兩廂”。1807年,續建了文昌書院。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入漳,文昌書院燒燬。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帝君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共同之神,從民間角度可稱廟,從道教角度可稱宮。宮的級別高於廟,但一般稱宮必須經過帝王特許。1905年,文昌書院復辦學,全部人都借寄在文昌宮殿內,始稱為文昌宮學堂。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供奉文昌帝君。)

如今東鋪頭小學公佈的校史,與中國的百年老校一樣,都從1905年起算,已歷一百一十四個春夏秋冬。民國時期改稱學校,解放後叫漳州市第二小學,簡稱“市二”。行政區域改稱東鋪頭公社後,1958年為東鋪頭中心小學,是全省137所重點學校之一。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九六五年畢業生與教職員工合影,只有兩個班。)

當時校舍以僅存的文昌宮主殿和兩邊長長廂房為主,隔成若干教室和教師辦公廳。宮前大片空祼泥地自然成了體育場地,領操用的司令臺建在朝東的看守所高牆之下。校園果樹多多以桂元為多,宮後寬闊的空地成了校園菜地。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珍貴老照片,六年一班四少女!)

東鋪頭小學的學生來源,稱得上是頂級配置、城鄉結合。有一大幫地委機關幹部子女;有地區醫院、第二師範學院的醫生教授子弟;部分來自瑞京大隊農民和就近市民家庭。校園見天之處都是純淨泥地與花果樹木,學生奔於期間,絕對的接地氣。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畢業半個世紀後首次同學集會)那時每個家庭子女都多,上學時哥帶弟姐牽妹的。即便偶爾打起架來,也會呼兄喚姐,援兵多多陣容齊整。學校實行期終考試不及格留級制,大概有六分之一同學沒能同步跟到畢業。這應該也是老三屆生成績好的原因之一吧?留級很丟人,但往往激勵人力爭上游。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香火非常興旺,平民為了能入學出仕,便有信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神,有求而拜。總有人勢利眼,平時不燒香,急有抱佛腳。因為科舉考試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因此凡有開科,宮前總跪滿欲求取功名的學子。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據老校工屈叔介紹說,文昌宮供奉的文昌形象雍容慧顏,原來還有一部份神像掛簾,封存於校內雜物屋裡,後來就不知何去了!那裡學校沒有保安,只有一男一女校工,帶有殘疾。有一天,他的大竹掃把不小心掃到了我,我笑咒他說:”革命路上拐下去,一直拐到共產主義“。結果他氣昏了!道歉後才明白,殘疾人的心是最弱,不能碰!他兒子小名阿木,也是同年段畢業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59年我滿七歲時上一年級時,高大的文昌宮主殿還完好無缺。紅牆黃瓦歇山頂,座北朝南好環境;高大莊嚴燕尾脊,飛簷斗拱琉璃明。1960年6月9日,特大洪水幾乎淹沒了漳州古城,最深水處五米,民房倒了五千多座,文昌宮也水淹大殿。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市區唯芝山是安全地帶,災民在山上領到了解放軍發放的大饅頭,吃得連吞帶咽一生難忘。洪水退後,許多民居建築泡水“軟腳”繼續倒塌,文昌宮則安然無恙水洗更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大殿上有四根巨大的石刻盤龍柱,同學們常常爬上爬下,石龍全身被摩擦得光滑閃亮。改成教室用的廂房平屋長方形,我們班的廂房教室裡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後是捉迷藏的絕妙地方。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學生漸多校舍不夠,學校開始拆建,廂房首當其中,而文昌宮大殿始終沒動。學校新蓋成一棟長方形的兩層磚混教學樓,叫少先樓。那時水泥還叫做“紅毛灰”,是很金貴的物資,土木兩層樓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了。1965年畢業時,我們的畢業合影照片,就攝於樓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寬約四米許,長有二百米左右。民居巷道與校道同軌混行,寫盡人間蒼桑。記得道巷子中鋪石板,邊為祼土。雨天總是汪洋一片。後來硬化了巷道,但仍然坎坷不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對面街的國民黨將軍楊逢年公館,佔地規模似乎不比張公館小。南北長從瑞京路三巷起到”六九大樓“止,此樓是漳州”69“洪水後的災民安置樓。東西寬從縣后街到瑞京路二巷。公館開雙門,大門朝縣后街,小門朝瑞京路。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從巷道小門進入,曲徑通幽別有天,花木山石附牆其間。行進十來米豁然開朗直通內院,樓舍儼然氣派。花木點綴老樹掩映,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主體建築是幾棟四方形的西式建築,地鋪花磚氣派堂皇。配套房環繞四周,樓與樓之間有廊道相連。還記得有一棵超大的古玉蘭花樹,花開時香氣襲人。總之,是個相當宜居幽雅的去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宮與兩處公館歷經劫難屢受改造卻大難不死,主體建築風格一直保留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料終究擋不住開發商瘋狂的鉤機鐵爪,隨著瑞京路喬安小區開建,宅院公館將軍寸和文昌宮主殿在人們的痛惜之中,轟然倒地騰起煙塵。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地區冠軍隊東鋪頭學區男排隊員。)嵌滿歷史痕跡的文物頓時化為灰土碎塊,任憑推土機無情的輾壓。許多老街坊老鄰居都淚汪汪地站在一邊,忍看這令人心碎的場面。拆遷之中,文昌宮那完好無比的盤龍石柱不知何處去了?完整無損的雕彩屋架花落誰家?其實,所有喬安小區樓盤總價,怕都抵不過這兩館一宮的無形價值。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說起這兩個公館的主人很有意思,張貞是詔安縣人,楊逢年是龍文區人,他們的國軍部隊也號稱閩南子弟兵。1932年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時任師長的張貞與當旅長的楊逢年,都奉命防禦並與紅軍交手過招。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周恩來,聶榮臻在飛機前合影。)當然,都擋不住有信仰的”天兵徵腐惡“。張貞部隊大敗而歸,他的兩架飛機成了紅軍的戰利品;楊旅長全旅覆沒,隻身泅水而退。不過,這兩位漳州軍人懷有民族大義,先後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抗日運動,實實在在也屬於抗日將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八十年代,中國政策鬆動伊始,張貞兒輩從美國到漳州,多次向政府商討此處房產。但是,解放初”沒收為公產“的房產定性難以變更。而且,兩人抵擋紅軍舊賬還在,紅軍此役傷亡一千餘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戰役五峰山紅軍無名英雄墓)而且抗戰有功的歷史還尚未公開,誰也不敢拍板。總之,此事一拖再拖給拖沒了。楊逢年將軍的家庭更奇特,他身為國民黨軍人,三個兒子卻在解放前參加革命,老大老二參加地下共產黨,老三考入解放軍某軍政學校。縣后街楊公館舊大門上,還掛過“軍屬光榮“牌匾,一時傳為美談。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1965年,我們畢業年的校長是陸邱根,六年(2)畢業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是歐慶勳。一路陪伴成長的低年段班主任,還有林淑惠和戴亞戀老師。數學科是莊尚益,體育科是潘林松後兼排球教練。校排球隊教練是陳清溪和潘林松,校乒乓教練是體委下派的陳乃旅,音樂老師是一位姓藍的美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張然,漳州長泰人。五十年代中國男排隊長、主力二傳手,曾經是袁偉民的教練。)陳清溪不是體育老師,卻一直兼教校排球隊,他常常拿著一本張然著的《排球》,一邊看著系列圖片上動作分解和說明,一邊教大家發傳扣攔墊。陳老師文革後調回老家漳浦縣,我轉業時曾經尋訪過他,可惜已經不幸逝世。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歐老師是東山縣人,個子高高帶著眼鏡。教岳飛《滿江紅》時,他聲情並茂當堂吟唱,悲歌一曲慟人心絃,讓人終生難忘。教作文是兩課聯上,講完要求就讓寫。歐老師批改作文從不拖欠,一兩天內就會講評。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我曾引用白居易《觀刈麥》最後兩句當作文結束語:“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竟然意外當了結尾範文。歐老師不無欣賞地高聲說道:“這樣結尾乾脆有味,詩句是課本上有的,能夠運用就叫理解成誦!“如此一來,激動許久。後來每出新書都贈與指正,與歐老師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繫,直至他仙逝昇天。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六年級就兩個班,這批同學不少是“名聲人”。同學吳碩麟其父吳秋山,是與魯迅、郁達夫一茬的民國文人大佬,書法詩文茶道無所不精。他退休後自蓋房於小學對側,自稱秋山茅屋。精通律詩的他曾對我說:“甭寫律詩甭學平仄,打油足矣,得一好句加上押韻,就算成功。”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吳先生的長子吳碩賢是中國院士,孫女是中國神童,曾是全國十大優秀少先隊員。吳碩麟是次子,身高近一米九。他屬讀書和體育都天才,乒乓、排球、籃球、網球技術都是省級水平;還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秋山真傳。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漳州市區那時水果樹特別多,機關大院的房前屋後都有。同學江坑富,在校內很聽話遵紀,到校外很活躍勇敢。我想嚐鮮果時都是早晚溜入進張公館,那裡不帶家屬宿舍,除去上班時間都沒人在,作案方便安全。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而坑富同學卻經常到第二師院學院校區摘果子解饞,於是常常被發現被追趕。因為他善跑撤退頻率又快,趕者總不能及。結果他信心倍增,反覆進入嚐鮮模式反覆被攆,居然練出百米飛毛腿功夫。後來他憑此特長進了校田徑隊,並在全市比賽中獲取名次。再後來他當了知青長成一米八,很早就考上的某高校田徑專業脫離廣闊天地,並進過省隊集訓,畢業當了中學體育老師。可見,術業有專攻,特長很恢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來自瑞京大隊西街村的同學顏日、顏笨,他倆當兵入黨退役當了村領導後,趕上先富起來的時節。顏日籌資辦企業帶頭致富。他名氣和效益都越來越大,成了瓜子大王。名氣遠播如雷灌耳,被特招為國家幹部,並當上開發區領導。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湖內村的同學袁鎮文,在小學是個勞動能手。他能如大人一樣挑起兩大桶水行走自如,是清洗教室和種菜“69”水災後就是三年國家困難時期,總是吃不飽。還真虧了有這批農村同學,他們上學總會帶點地瓜芋頭之類的東東來共享。遇上村裡“做鬧熱”,還會捎上土製年糕讓大家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中亦有不少佼佼者,羅楊柳同學身材高挑,總梳個很精緻的田螺姑娘頭,男生背地呼之石螺女。她當知青從兵團調回,很早就成為市委組織部中層領導,可惜正當上升期英年早逝。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陳順蓮聰明小巧,能歌善舞,她與羅楊柳是閨蜜姐們,家相鄰、人相近,感覺兩人分不開似的。張美珍是個練武的中醫女兒,是校乒乓隊員,那時校隊會招嫉妒恨,男生身後稱之美國仔。她下鄉長泰直接調省城某國企,成了福州有福之人。陳俐貞中學教師的女兒,記得她開朗大方語言表達挺強,屬於班花。中學畢後插隊長泰,後亦安家於此,至今尚未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女生李秀戀是校女排隊員,家住瑞京路最西頭。畢業年我與她還有劉子建、王惠英是同一個學習小組,常在她家複習功課。秀戀同學待人熱情大方,善解人意。她很會做家務,手腳相當利落。小組的人一起學習一起商量填寫考學志願表,一起聊天開玩笑,很是友好合群。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後來都長大成人了,劉子建同學與與我同上三中,他後來和王惠英同學喜結連理比翼雙飛,成了全班唯一成功的青梅竹馬。桂英同學與我從瑞京路幼兒園就同班,她挺文靜和善,可惜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瀋水仙是我的鄰居,熟悉得很。她在家很受寵,享受公主待遇,因為她有三個哥哥。以前感覺她的名字很土氣,不期現在感覺有點仙氣,很想知道她走上水仙大街和水仙大橋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和享受?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東鋪頭小學的排球和乒乓球是傳統項目,三年級時我入選校排球隊。教練陳清溪要求球員大清早就得到校開練兩小時,待到全校做廣播體操時,才用同學幫從家中帶來的早餐開飯。學霸趙志鶴同學和我是一輩子的鄰居,他無怨無悔為我提了三年的稀飯。志鶴在校是好學生,在鄉下是好知青,回城進廠是好工人。一個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都是腿上綁鑼,他後來在國企當了負責人。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同學張曙光的老爸是地委領導,與我同在校排球隊。他吃的用的與大家一樣,毫無特殊,整整練了三個年頭。排球隊下午上一節課就訓練,校園裡的其他老師多數會打排球,都會自動前來陪練。林教導、數學莊老師,陳進華老師總與我們分邊隔網對壘。這種氛圍下,大家技術突飛猛進。東鋪頭學區男排和東鋪頭校隊名氣在外,都拿過地區冠軍和全市冠軍。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成了畫家,國家公務員。)每個班級都分配了菜地,學作農稼。記得有一回正揮鋤時聽到有人喚,便扔下鋤頭就走。不期鋤到了低頭拔草的同學方國進的頭上,詮釋了血色“鋤頭”。傷口若嬰兒嘴裂顱骨森森,恐怖極了。大家手忙腳亂幫忙把傷員送醫,搶救醫生還感嘆說人送得及時,鋤頭力道掌控僥倖,傷口再深半毫米就會光榮。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一直陪伴的王立確同學人小鬼大機靈聰明,他不斷地與老師、家長和醫生交流,為我開脫和證明此案不是”故意殺人“。我嚇得不輕,來交醫藥費的老爸與醫生嘀咕一陣居然說:“不是打架就好!”可嘆方國進同學傷好後有點“結丁”,個子長得不理想,但聰明絕頂,也許一鋤激活?他下鄉自學成才成畫家,考學命中畢業當了公務員!何時相見,必須給個遲到的道歉!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方國政同學)半個多世紀沒見面的感覺實在令人懷念依依,同學們發起了班級微信群,著手籌備聚會引發呼應潮。一晃五十四年,相見共持淚眼!回憶太多暢想,故地忘返流連。百年老校歷經蒼桑幾經拆蓋擴容,浴火重生。重返學校參觀,感覺管理有序。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文昌巷道拓寬外部新,高樓林立配套設備精。更為緣份所在的是,巧遇校長蔡振輝,他是我大學期間的忘年同窗。蔡校長在任多年,把學校打理得有聲有色。學校綜合水準成了全市最優秀的小學之一,乒乓球男隊依然是一流水平。特別是校女籃,居然奪過四連冠,成了全省籃球傳統特色學校。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小學同學,相識六十年,分別五十四年。有人說,距離實在久遠,握手不如懷念。有人道,美好藏在心間,失望可能見面。要我說呢?無論諸君變得怎樣,依然記憶汝之笑臉。縱然相對毫無印象,也是歷史給予學緣。這不是更有戲劇性嗎?笑對人生,一片心誠。

漳州清代文昌宮,與將軍樓同時推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