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死不奉詔"的互保諍臣

1900年,庚子國變。八國聯軍堂而皇之的踏進了皇城根兒,同時自稱"天神附體"的義和團神棍們在朝廷大員的帶領下,相互間衝突不斷,國勢動盪已極。執掌巨輪方向的孤兒寡母,終於向列強喊出了"爾等欺人太甚",明詔向"十一國宣戰"。當年六月,朝廷詔書下達至張之洞所在的湖北。作為封疆大吏的湖廣總督,見到這樣內容的詔書,只能想象"這個朝堂最高位置上的女人"是不是發了瘋。

詔書已經到達湖北,那麼路途更近的省份也早已收到。眼下,並非給慈禧太后作精神診斷的時候,最迫切的是要如何處理這份捅了馬蜂窩的紙?張之洞的大腦急速運轉著,違抗朝廷詔書的下場是殺頭滅族,如果遵照詔書執行,後果必然是國破家亡,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外戰內鬥,從小了說,湖廣地區的黎民百姓和新政成果飛灰湮滅,往大了說,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可能因此而覆滅。

君子有小恩大義之說。張之洞蒙受慈禧太后大恩,才有"探花郎"的美譽,才有了封疆大吏的成就,但是面對著國家傾覆、危若累卵的緊急情況,只能"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機立斷,幕僚為張之洞起草了上奏的摺子,內有"臣罪侍東南,不敢奉詔"之語,據說張之洞聽到這裡,把手中的菸袋扔到地上,說"這老寡婦(慈禧)要駭她一下!改: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著名學者梵澄在《蓬屋說詩》中記載,"其時大臣私對慈禧有此稱矣"。"駭她一下",說明張之洞在內心還是傾向於慈禧太后的,只是在她走了彎路時,愛護似的進行必要糾正。

此時,促使《東南互保》協議出臺的重要人物出場,他就是"官督商辦"發起人,晚清自強派重要人物——盛宣懷,他遊走於時任粵督的李鴻章和香帥張之洞之間,作為聯繫人。他帶來了李鴻章對朝廷詔書的意見,李中堂"此乃矯詔,東南概不奉詔!"這個消息,讓張之洞心中大定。

6月21日,盛宣懷的電報分別發給了張之洞(湖廣)、李鴻章(兩廣)、劉坤一(兩江),把三大總督約在一起,提議南方督撫與上海領事館協商"東南互保協議",以靜制動,保境安民,等待京城暴亂平息。與漢口英國總領事館協商的中方代表是張之洞,庚子國變時,將中國南北方重要信息溝通聯繫,送達上海英國領事館,就是由漢口領事館完成的。

6月底,在張之洞的倡議下,東南地區各地督撫紛紛響應,漢口英國總領事以及其它各國駐漢口領事,會同駐滬各國領事館協商一致,協定順利籤成,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章程》,主要內容是拒絕朝廷宣戰詔書、處置地方動亂、保護各國在華權益、維護地方安全和社會秩序等。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張之洞的倡議下產生了。北方,朝廷和義和團攻擊外國侵略聯軍,南方,朝廷軍隊則與外國軍隊攜手打擊義和團暴徒。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管怎樣,《東南互保章程》充分展示出了張之洞的政治眼光和胸襟魄力,使得湖廣全境免受庚子年暴亂的影響,香帥實乃武漢三鎮之福。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死不奉詔"的互保諍臣

1900年,庚子國變。八國聯軍堂而皇之的踏進了皇城根兒,同時自稱"天神附體"的義和團神棍們在朝廷大員的帶領下,相互間衝突不斷,國勢動盪已極。執掌巨輪方向的孤兒寡母,終於向列強喊出了"爾等欺人太甚",明詔向"十一國宣戰"。當年六月,朝廷詔書下達至張之洞所在的湖北。作為封疆大吏的湖廣總督,見到這樣內容的詔書,只能想象"這個朝堂最高位置上的女人"是不是發了瘋。

詔書已經到達湖北,那麼路途更近的省份也早已收到。眼下,並非給慈禧太后作精神診斷的時候,最迫切的是要如何處理這份捅了馬蜂窩的紙?張之洞的大腦急速運轉著,違抗朝廷詔書的下場是殺頭滅族,如果遵照詔書執行,後果必然是國破家亡,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外戰內鬥,從小了說,湖廣地區的黎民百姓和新政成果飛灰湮滅,往大了說,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可能因此而覆滅。

君子有小恩大義之說。張之洞蒙受慈禧太后大恩,才有"探花郎"的美譽,才有了封疆大吏的成就,但是面對著國家傾覆、危若累卵的緊急情況,只能"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機立斷,幕僚為張之洞起草了上奏的摺子,內有"臣罪侍東南,不敢奉詔"之語,據說張之洞聽到這裡,把手中的菸袋扔到地上,說"這老寡婦(慈禧)要駭她一下!改: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著名學者梵澄在《蓬屋說詩》中記載,"其時大臣私對慈禧有此稱矣"。"駭她一下",說明張之洞在內心還是傾向於慈禧太后的,只是在她走了彎路時,愛護似的進行必要糾正。

此時,促使《東南互保》協議出臺的重要人物出場,他就是"官督商辦"發起人,晚清自強派重要人物——盛宣懷,他遊走於時任粵督的李鴻章和香帥張之洞之間,作為聯繫人。他帶來了李鴻章對朝廷詔書的意見,李中堂"此乃矯詔,東南概不奉詔!"這個消息,讓張之洞心中大定。

6月21日,盛宣懷的電報分別發給了張之洞(湖廣)、李鴻章(兩廣)、劉坤一(兩江),把三大總督約在一起,提議南方督撫與上海領事館協商"東南互保協議",以靜制動,保境安民,等待京城暴亂平息。與漢口英國總領事館協商的中方代表是張之洞,庚子國變時,將中國南北方重要信息溝通聯繫,送達上海英國領事館,就是由漢口領事館完成的。

6月底,在張之洞的倡議下,東南地區各地督撫紛紛響應,漢口英國總領事以及其它各國駐漢口領事,會同駐滬各國領事館協商一致,協定順利籤成,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章程》,主要內容是拒絕朝廷宣戰詔書、處置地方動亂、保護各國在華權益、維護地方安全和社會秩序等。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張之洞的倡議下產生了。北方,朝廷和義和團攻擊外國侵略聯軍,南方,朝廷軍隊則與外國軍隊攜手打擊義和團暴徒。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管怎樣,《東南互保章程》充分展示出了張之洞的政治眼光和胸襟魄力,使得湖廣全境免受庚子年暴亂的影響,香帥實乃武漢三鎮之福。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屹立不倒"的長青香帥

晚年的張之洞,依然被看做是慈禧太后的"手擢之人",老佛爺對他既喜愛又依仗,甚至在兩宮(慈禧、光緒)先後去世之際,仍然被受命為顧命大臣,成為支撐清廷最後滅亡的那一根稻草。

1906年,張之洞以七旬高齡的"久任疆寄"地方大吏,走進朝廷軍機中樞,被擢升為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站在了晚清權力的最中心,主持開展清末"新政",也是清代最後一次洋務運動改革。此時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已是"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但忠心耿耿的張之洞,仍然想盡心竭力,力挽危局於狂瀾。

歷史車輪並沒有給這位老人家多少時間,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張之洞的生命臨近終點,攝政王載灃到其家中(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白米斜街)探望,張之洞倒臥於病榻之上,心中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勸誡載灃國事為重,民生為本。載灃毫不為意,對張之洞說"何懼,有兵在"。張之洞聞言閉目,再無別話,當夜他對身邊子女哀嘆數聲"國運盡矣",隨即離世。兩年後,清帝正式遜位,"攝政王始,攝政王終"。

兩天後,清廷頒佈上諭,賜諡號"文襄"。張之洞逝世當月,長子張權奉靈柩返回家鄉河北南皮,次年,即1910年12月,張之洞與三位夫人合葬在南皮縣雙廟村。除了,時任湖北提督的張彪為他置辦了價值萬兩的沉香木棺,以及清廷賞銀三千兩治喪費用,大部分喪資都是由張的親朋門生籌措。張之洞官至一品,清廉一生,"到死,地不加一畝"。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死不奉詔"的互保諍臣

1900年,庚子國變。八國聯軍堂而皇之的踏進了皇城根兒,同時自稱"天神附體"的義和團神棍們在朝廷大員的帶領下,相互間衝突不斷,國勢動盪已極。執掌巨輪方向的孤兒寡母,終於向列強喊出了"爾等欺人太甚",明詔向"十一國宣戰"。當年六月,朝廷詔書下達至張之洞所在的湖北。作為封疆大吏的湖廣總督,見到這樣內容的詔書,只能想象"這個朝堂最高位置上的女人"是不是發了瘋。

詔書已經到達湖北,那麼路途更近的省份也早已收到。眼下,並非給慈禧太后作精神診斷的時候,最迫切的是要如何處理這份捅了馬蜂窩的紙?張之洞的大腦急速運轉著,違抗朝廷詔書的下場是殺頭滅族,如果遵照詔書執行,後果必然是國破家亡,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外戰內鬥,從小了說,湖廣地區的黎民百姓和新政成果飛灰湮滅,往大了說,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可能因此而覆滅。

君子有小恩大義之說。張之洞蒙受慈禧太后大恩,才有"探花郎"的美譽,才有了封疆大吏的成就,但是面對著國家傾覆、危若累卵的緊急情況,只能"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機立斷,幕僚為張之洞起草了上奏的摺子,內有"臣罪侍東南,不敢奉詔"之語,據說張之洞聽到這裡,把手中的菸袋扔到地上,說"這老寡婦(慈禧)要駭她一下!改: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著名學者梵澄在《蓬屋說詩》中記載,"其時大臣私對慈禧有此稱矣"。"駭她一下",說明張之洞在內心還是傾向於慈禧太后的,只是在她走了彎路時,愛護似的進行必要糾正。

此時,促使《東南互保》協議出臺的重要人物出場,他就是"官督商辦"發起人,晚清自強派重要人物——盛宣懷,他遊走於時任粵督的李鴻章和香帥張之洞之間,作為聯繫人。他帶來了李鴻章對朝廷詔書的意見,李中堂"此乃矯詔,東南概不奉詔!"這個消息,讓張之洞心中大定。

6月21日,盛宣懷的電報分別發給了張之洞(湖廣)、李鴻章(兩廣)、劉坤一(兩江),把三大總督約在一起,提議南方督撫與上海領事館協商"東南互保協議",以靜制動,保境安民,等待京城暴亂平息。與漢口英國總領事館協商的中方代表是張之洞,庚子國變時,將中國南北方重要信息溝通聯繫,送達上海英國領事館,就是由漢口領事館完成的。

6月底,在張之洞的倡議下,東南地區各地督撫紛紛響應,漢口英國總領事以及其它各國駐漢口領事,會同駐滬各國領事館協商一致,協定順利籤成,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章程》,主要內容是拒絕朝廷宣戰詔書、處置地方動亂、保護各國在華權益、維護地方安全和社會秩序等。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張之洞的倡議下產生了。北方,朝廷和義和團攻擊外國侵略聯軍,南方,朝廷軍隊則與外國軍隊攜手打擊義和團暴徒。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管怎樣,《東南互保章程》充分展示出了張之洞的政治眼光和胸襟魄力,使得湖廣全境免受庚子年暴亂的影響,香帥實乃武漢三鎮之福。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屹立不倒"的長青香帥

晚年的張之洞,依然被看做是慈禧太后的"手擢之人",老佛爺對他既喜愛又依仗,甚至在兩宮(慈禧、光緒)先後去世之際,仍然被受命為顧命大臣,成為支撐清廷最後滅亡的那一根稻草。

1906年,張之洞以七旬高齡的"久任疆寄"地方大吏,走進朝廷軍機中樞,被擢升為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站在了晚清權力的最中心,主持開展清末"新政",也是清代最後一次洋務運動改革。此時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已是"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但忠心耿耿的張之洞,仍然想盡心竭力,力挽危局於狂瀾。

歷史車輪並沒有給這位老人家多少時間,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張之洞的生命臨近終點,攝政王載灃到其家中(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白米斜街)探望,張之洞倒臥於病榻之上,心中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勸誡載灃國事為重,民生為本。載灃毫不為意,對張之洞說"何懼,有兵在"。張之洞聞言閉目,再無別話,當夜他對身邊子女哀嘆數聲"國運盡矣",隨即離世。兩年後,清帝正式遜位,"攝政王始,攝政王終"。

兩天後,清廷頒佈上諭,賜諡號"文襄"。張之洞逝世當月,長子張權奉靈柩返回家鄉河北南皮,次年,即1910年12月,張之洞與三位夫人合葬在南皮縣雙廟村。除了,時任湖北提督的張彪為他置辦了價值萬兩的沉香木棺,以及清廷賞銀三千兩治喪費用,大部分喪資都是由張的親朋門生籌措。張之洞官至一品,清廉一生,"到死,地不加一畝"。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自有褒貶"的清風老人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在視察武漢時曾經說,"以南皮(指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對他的中國近代實業、教育等,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人才和思想等基礎。1937年6月,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惋惜洋務運動晚了20年。

無論朝野,張之洞都有很高的聲望和認可度。身處清末民初的亂世,張氏墓園一直沒有被驚擾破壞,北伐時期,甚至有國民軍官帶著隊伍到墳前行禮致祭。抗戰時期,日軍佔領南皮,仍有許多社會名流在隆隆炮聲中到此弔唁,可見香帥之威望。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死不奉詔"的互保諍臣

1900年,庚子國變。八國聯軍堂而皇之的踏進了皇城根兒,同時自稱"天神附體"的義和團神棍們在朝廷大員的帶領下,相互間衝突不斷,國勢動盪已極。執掌巨輪方向的孤兒寡母,終於向列強喊出了"爾等欺人太甚",明詔向"十一國宣戰"。當年六月,朝廷詔書下達至張之洞所在的湖北。作為封疆大吏的湖廣總督,見到這樣內容的詔書,只能想象"這個朝堂最高位置上的女人"是不是發了瘋。

詔書已經到達湖北,那麼路途更近的省份也早已收到。眼下,並非給慈禧太后作精神診斷的時候,最迫切的是要如何處理這份捅了馬蜂窩的紙?張之洞的大腦急速運轉著,違抗朝廷詔書的下場是殺頭滅族,如果遵照詔書執行,後果必然是國破家亡,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外戰內鬥,從小了說,湖廣地區的黎民百姓和新政成果飛灰湮滅,往大了說,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可能因此而覆滅。

君子有小恩大義之說。張之洞蒙受慈禧太后大恩,才有"探花郎"的美譽,才有了封疆大吏的成就,但是面對著國家傾覆、危若累卵的緊急情況,只能"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機立斷,幕僚為張之洞起草了上奏的摺子,內有"臣罪侍東南,不敢奉詔"之語,據說張之洞聽到這裡,把手中的菸袋扔到地上,說"這老寡婦(慈禧)要駭她一下!改: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著名學者梵澄在《蓬屋說詩》中記載,"其時大臣私對慈禧有此稱矣"。"駭她一下",說明張之洞在內心還是傾向於慈禧太后的,只是在她走了彎路時,愛護似的進行必要糾正。

此時,促使《東南互保》協議出臺的重要人物出場,他就是"官督商辦"發起人,晚清自強派重要人物——盛宣懷,他遊走於時任粵督的李鴻章和香帥張之洞之間,作為聯繫人。他帶來了李鴻章對朝廷詔書的意見,李中堂"此乃矯詔,東南概不奉詔!"這個消息,讓張之洞心中大定。

6月21日,盛宣懷的電報分別發給了張之洞(湖廣)、李鴻章(兩廣)、劉坤一(兩江),把三大總督約在一起,提議南方督撫與上海領事館協商"東南互保協議",以靜制動,保境安民,等待京城暴亂平息。與漢口英國總領事館協商的中方代表是張之洞,庚子國變時,將中國南北方重要信息溝通聯繫,送達上海英國領事館,就是由漢口領事館完成的。

6月底,在張之洞的倡議下,東南地區各地督撫紛紛響應,漢口英國總領事以及其它各國駐漢口領事,會同駐滬各國領事館協商一致,協定順利籤成,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章程》,主要內容是拒絕朝廷宣戰詔書、處置地方動亂、保護各國在華權益、維護地方安全和社會秩序等。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張之洞的倡議下產生了。北方,朝廷和義和團攻擊外國侵略聯軍,南方,朝廷軍隊則與外國軍隊攜手打擊義和團暴徒。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管怎樣,《東南互保章程》充分展示出了張之洞的政治眼光和胸襟魄力,使得湖廣全境免受庚子年暴亂的影響,香帥實乃武漢三鎮之福。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屹立不倒"的長青香帥

晚年的張之洞,依然被看做是慈禧太后的"手擢之人",老佛爺對他既喜愛又依仗,甚至在兩宮(慈禧、光緒)先後去世之際,仍然被受命為顧命大臣,成為支撐清廷最後滅亡的那一根稻草。

1906年,張之洞以七旬高齡的"久任疆寄"地方大吏,走進朝廷軍機中樞,被擢升為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站在了晚清權力的最中心,主持開展清末"新政",也是清代最後一次洋務運動改革。此時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已是"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但忠心耿耿的張之洞,仍然想盡心竭力,力挽危局於狂瀾。

歷史車輪並沒有給這位老人家多少時間,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張之洞的生命臨近終點,攝政王載灃到其家中(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白米斜街)探望,張之洞倒臥於病榻之上,心中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勸誡載灃國事為重,民生為本。載灃毫不為意,對張之洞說"何懼,有兵在"。張之洞聞言閉目,再無別話,當夜他對身邊子女哀嘆數聲"國運盡矣",隨即離世。兩年後,清帝正式遜位,"攝政王始,攝政王終"。

兩天後,清廷頒佈上諭,賜諡號"文襄"。張之洞逝世當月,長子張權奉靈柩返回家鄉河北南皮,次年,即1910年12月,張之洞與三位夫人合葬在南皮縣雙廟村。除了,時任湖北提督的張彪為他置辦了價值萬兩的沉香木棺,以及清廷賞銀三千兩治喪費用,大部分喪資都是由張的親朋門生籌措。張之洞官至一品,清廉一生,"到死,地不加一畝"。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自有褒貶"的清風老人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在視察武漢時曾經說,"以南皮(指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對他的中國近代實業、教育等,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人才和思想等基礎。1937年6月,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惋惜洋務運動晚了20年。

無論朝野,張之洞都有很高的聲望和認可度。身處清末民初的亂世,張氏墓園一直沒有被驚擾破壞,北伐時期,甚至有國民軍官帶著隊伍到墳前行禮致祭。抗戰時期,日軍佔領南皮,仍有許多社會名流在隆隆炮聲中到此弔唁,可見香帥之威望。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河北滄州南皮人,因為做過多個地方的總督,時人呼之為"張香帥"。他是晚清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慈禧欽點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拜體仁閣大學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牛刀小試"的清流領袖

"清流"一詞起源較早,原指品德高潔、善言直諫,名望顯著的士大夫。清流派出現於晚清時期,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至光緒年間在朝廷內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政治派系,發端於時任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同治末年,李鴻藻就在御前聽用,光緒初年,軍機處中的洋務派佔據上風,為了平衡朝廷勢力,他著力籠絡了一批御史和翰林在周圍,逐漸形成聲勢,這些人以經世匡時為己任,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黨又有"南派北派"之別,稱之為前清流和後清流。前清流多北人,因而稱"北派",後清流多南人,稱為"南派"。張之洞屬於典型的"前清流",聲名大噪於朝野,後來前清流北派式微,只有張之洞堅持到最後,並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前輩,被世人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二十七歲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作為一名晚生後輩,被稱為北派"清流六君子"之一,與軍機魁閣李鴻藻"連同一氣,封事交上,奏彈國家大政,立國本末",頗受前輩們看重。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青牛"即清流二字的諧音,李鴻藻執牛頭,張之洞則為清流黨的"牛角,用以觸人",以筆觸攻擊,上疏力諫、彈劾權貴,在朝野中的聲名遠震。據說張之洞的奏摺,曾經請兄長張之萬提奏朝廷。張之萬閱罷稱"稿甚佳,留待老弟任封疆入告未晚也。"張之萬認為自己的弟弟有才情抱負,汲於仕途,耿於國事,入閣拜相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張之洞會有這麼強的政治生存力,還是得力於他"堅定的原則性與適當的靈活性"相結合的高超能力,既能夠務虛,大談道德文章,又能夠務實,不廢建功立業,可以說是集"清流"與"洋務"兩派優點為一身。張之洞憑藉"清流"二字,躋身於朝野政壇,這個金字招牌很快讓他獲得了第一桶"政治金"。這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機緣契合。

作為清流黨的牛角,張之洞的"第一單",是為都察院御史劉芝泉寫了一篇疏文,目標是彈劾御史吳臺壽、吳臺朗兄弟,他二人為當時的權臣兵部侍郎勝保鳴冤辨屈。張之洞剛剛參加完殿試,洋洋灑灑八大悖謬,直陳二吳"效命私門,甘心鷹犬",迴護權奸"朋黨撓法、飾詞挾制",不惜"散步偽言、中傷善類"。關於勝保,早在咸豐時即有彈劾奏章,至同治年間積攢甚多,之所以引而不發,朝廷等待時機而已。張之洞的奏摺無異於"點炮",遞上去不多日,吳氏兄弟即被革職查辦,朝廷三個月後諭令賜勝保自盡。此折一劍封喉,初戰告捷。

張之洞的筆鋒"第二單",是為"四川東鄉民變案"昭雪。光緒二年(1876年),四川東鄉百姓袁廷蛟等人,因官府橫徵暴斂引發矛盾,東鄉知縣孫定揚惰政,謊報民變請兵鎮壓,四川提督李有恆不查真相,帶兵入境殘殺平民千餘人。光緒二年(1878年),張之洞為東鄉鄉民請願,一篇奏摺提報朝廷。清廷獲悉此事,指派因病在家調養的兩江總督李宗羲查明此案,很快獲悉實情。最終東鄉知縣孫定揚、四川提督李有恆被處死刑,其他幾十名涉案官員均與處罰。

張之洞的筆鋒"第三單",是勸諫制止"中俄伊犁條約"。光緒四年(1878年),俄國老毛子侵佔新疆伊犁,清廷以外交手段解決,派內大臣、左都御史完顏崇厚赴俄交涉。卻沒想到,這位朝廷大員並不諳外交,在俄國欺詐之下,擅自簽定《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雖然明面上收回了伊犁,但是出賣了更多的權益,還要賠款俄國500萬盧布。這個"媚敵"條約傳回京城,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辯論,支持派以李鴻章為首,主張為崇厚辯護,而反對派則是朝廷新晉小吏張之洞。

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吏毫不退縮,面對諸位重磅大臣,接連呈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等奏摺,詳細分析箇中利害,稱"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認為主持此次外交事務的完顏崇厚"誤國嫵敵",宜"拿交刑部,明正典刑"。張之洞敢於叫板朝廷重大事務的態度,激發了朝野反對浪潮。奕訢、左宗棠等人也堅決反對這等條約。為此,張之洞先後上疏十九次,力勸清廷不可對俄示弱,提出應加強軍備、積極備戰等建議。清朝政府也以此約"流弊甚大"拒絕批允,將始作俑者崇厚革職,定為監斬候,輸銀贖罪,降兩級使用。清廷明發上諭,改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俄國,談判改約。

這些條陳和舉動,引起了當權者慈禧的重視。張之洞以刀筆之力,頻頻為朝廷化解危機,以及不懼權奸、直言敢辯的性格,讓他在朝廷的名聲大起,贏得"直諫"的美譽,被朝廷接連提拔,於1881年外放山西巡撫,後中法戰爭之際因力主抗戰,由此調任兩廣總督,終於位列封疆大吏之列。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夜讀春秋"的封疆大吏

張之洞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清廉耿直的家風傳承,另一方面是深厚的儒學教育和後天環境契合。

張之洞的父親,是清嘉慶年間的名士張瑛,這位名人之父地方為官三十餘載,政聲頗佳,受民愛戴,尤其是教育事業最為看重。作為官宦家族,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張之洞依然秉承治學家風,從小就接受家庭的嚴格教育。五歲進入家塾,幾年後能夠熟知儒學經典,十三歲參加縣試,中第一名秀才,兩年後鄉試再中頭名舉人,不愧是"學霸"。

此後應考略有坎坷,父親張瑛去世,張之洞需要治喪守制,不得應考。治喪之後,又趕上考官為兄長張之萬,按制需要避嫌。三兩耽擱,直到清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二十七歲時,終於"大功告成",考上進士並高中探花,正式走入仕途。

守得雲開見月明。張之洞的學識文章,在會試中廣受好評。清代大學士、狀元郎翁同龢評卷時,對張之洞的評價是"二場沉博絕麗,三場繁稱博引,其文真《史》、《漢》之遺,餘決為張香濤",說他辭藻錦繡、博引旁證,作為兩代帝師,這已經是極高的評價。在廷式對策之際,張之洞因"指陳時政,不襲故常行墨程式",劍走偏鋒,不受認可,一幫迂腐老臣想把他放在二甲最末,後來試卷被兩宮見到非常高興,認為是"文氣磅礴,有國之干城氣象",慈禧評價為"不世之材",當即著賞張之洞"探花"。

張之洞一生善於讀書明理。他尤其喜好夜讀,認為深夜讀書效率最高,往往通讀整夜不倦,次日天明後再睡覺。他讀書的祕訣,"嘗篝燈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經常在半夜思考,想明白了才算完。這不僅是千古治學妙法,也是"求甚解"的讀書人典範。

張之洞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工作以後,他白天睡覺,晚上九、十點鐘辦理公務,據說是"後服官治文書往往達旦,乃幼時好夜坐讀書故"。換做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作息習慣,倒也無傷大雅,可張之洞不一樣,他是地方大吏、朝廷要員,身居廟堂高位,他晚上不睡覺,他的大小官僚也都甭想休息,要等候他隨時傳見,經常是議事堂上聽取"鼾聲一片"。

這個習慣讓很多人受不了,比如有一個幕僚,是張之洞的侄女婿黃紹箕,香帥最喜歡找他晚上聊天,一聊就是一宿,偶爾還可以,經常如此"寵幸",本就體弱的黃紹箕消受不起,竟然"過勞死",駕鶴西歸了。據此,有大臣參合他"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就是不遵守作息時間,摺子傳到朝廷,由於慈禧太后的"獨得恩寵",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中體西用"的洋務專家

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視教育的張之洞,在湖廣創辦了兩湖書院,由湖南、湖北各定額招募100人,特定商籍招募40人,共計240名學生,開設"經、史、理、文"四科,以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的人才為宗旨。1898年,張之洞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中體西用的說法,最早並非出於張之洞,咸豐十一年(1861年),思想家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是"中體西用"思想的雛形。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南溪贅叟在《萬國公報》發表《救時策》,首次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概念。次年,禮部尚書孫家鼐在《議復開辦京師大學堂折》中再次強調,"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舊學體系的權威地位。而張之洞的"中體西用"思想,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是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

1892年,張之洞從廣州購置了英國進口機器設備,運抵武昌,籌建織布局事宜。織布局的運作資本,大部分來自高息貸款,初建成時,有布機一千張、紗錠三萬枚,僱用工人約二千五百名。由於機織產品成本低、質量好,能生產各種紋飾顏色的花布,在市場上銷售很快,獲利甚厚。在此基礎上,於1894至1898年間,繼續投資設立紡紗、繅絲、制麻三局,與織布局合稱"湖北紡織四局"。

除了織布,不得不提到漢陽鐵廠,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它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一手籌辦,1890年創建於湖北龜山下,1893年9月建成投產,包括了生鐵、貝色麻鋼、西門士鋼、鋼軌、鐵貨、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器、鑄鐵、打鐵、造魚片鉤釘等四個小廠。該廠設計資金260萬兩白銀,實際投入資金500萬兩。

紡織局和鋼鐵廠,被看做中國近代工業覺醒的標誌,也是張之洞湖北洋務的重要成果。在"中體西用"的思想指導下,張之洞走的是"先自強、後求富"的洋務道路,前期洋務派的軍事工業成果,都為後期的近代工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應該說,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項目,都是投入巨資才興建完工的。出手闊綽的張之洞,有人稱他"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說他每到一處做官,一定會有基建,每一處興建都要宏偉,花錢則不問多少。畢竟首創解決的是從無到有,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張之洞的洋務雖然走了彎路,但到底還是邁出了第一步。功大於過。

除了近代工業,張之洞在教育方面也是頗有建樹,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還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幼稚園。他培養的這些年輕人,後來多成為維新黨和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為國家救亡圖存開闢出一條艱難的道路。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死不奉詔"的互保諍臣

1900年,庚子國變。八國聯軍堂而皇之的踏進了皇城根兒,同時自稱"天神附體"的義和團神棍們在朝廷大員的帶領下,相互間衝突不斷,國勢動盪已極。執掌巨輪方向的孤兒寡母,終於向列強喊出了"爾等欺人太甚",明詔向"十一國宣戰"。當年六月,朝廷詔書下達至張之洞所在的湖北。作為封疆大吏的湖廣總督,見到這樣內容的詔書,只能想象"這個朝堂最高位置上的女人"是不是發了瘋。

詔書已經到達湖北,那麼路途更近的省份也早已收到。眼下,並非給慈禧太后作精神診斷的時候,最迫切的是要如何處理這份捅了馬蜂窩的紙?張之洞的大腦急速運轉著,違抗朝廷詔書的下場是殺頭滅族,如果遵照詔書執行,後果必然是國破家亡,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外戰內鬥,從小了說,湖廣地區的黎民百姓和新政成果飛灰湮滅,往大了說,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可能因此而覆滅。

君子有小恩大義之說。張之洞蒙受慈禧太后大恩,才有"探花郎"的美譽,才有了封疆大吏的成就,但是面對著國家傾覆、危若累卵的緊急情況,只能"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當機立斷,幕僚為張之洞起草了上奏的摺子,內有"臣罪侍東南,不敢奉詔"之語,據說張之洞聽到這裡,把手中的菸袋扔到地上,說"這老寡婦(慈禧)要駭她一下!改: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著名學者梵澄在《蓬屋說詩》中記載,"其時大臣私對慈禧有此稱矣"。"駭她一下",說明張之洞在內心還是傾向於慈禧太后的,只是在她走了彎路時,愛護似的進行必要糾正。

此時,促使《東南互保》協議出臺的重要人物出場,他就是"官督商辦"發起人,晚清自強派重要人物——盛宣懷,他遊走於時任粵督的李鴻章和香帥張之洞之間,作為聯繫人。他帶來了李鴻章對朝廷詔書的意見,李中堂"此乃矯詔,東南概不奉詔!"這個消息,讓張之洞心中大定。

6月21日,盛宣懷的電報分別發給了張之洞(湖廣)、李鴻章(兩廣)、劉坤一(兩江),把三大總督約在一起,提議南方督撫與上海領事館協商"東南互保協議",以靜制動,保境安民,等待京城暴亂平息。與漢口英國總領事館協商的中方代表是張之洞,庚子國變時,將中國南北方重要信息溝通聯繫,送達上海英國領事館,就是由漢口領事館完成的。

6月底,在張之洞的倡議下,東南地區各地督撫紛紛響應,漢口英國總領事以及其它各國駐漢口領事,會同駐滬各國領事館協商一致,協定順利籤成,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章程》,主要內容是拒絕朝廷宣戰詔書、處置地方動亂、保護各國在華權益、維護地方安全和社會秩序等。

於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張之洞的倡議下產生了。北方,朝廷和義和團攻擊外國侵略聯軍,南方,朝廷軍隊則與外國軍隊攜手打擊義和團暴徒。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管怎樣,《東南互保章程》充分展示出了張之洞的政治眼光和胸襟魄力,使得湖廣全境免受庚子年暴亂的影響,香帥實乃武漢三鎮之福。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屹立不倒"的長青香帥

晚年的張之洞,依然被看做是慈禧太后的"手擢之人",老佛爺對他既喜愛又依仗,甚至在兩宮(慈禧、光緒)先後去世之際,仍然被受命為顧命大臣,成為支撐清廷最後滅亡的那一根稻草。

1906年,張之洞以七旬高齡的"久任疆寄"地方大吏,走進朝廷軍機中樞,被擢升為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站在了晚清權力的最中心,主持開展清末"新政",也是清代最後一次洋務運動改革。此時風雨飄搖的大清帝國,已是"國步維艱,外患日棘,民窮財盡",但忠心耿耿的張之洞,仍然想盡心竭力,力挽危局於狂瀾。

歷史車輪並沒有給這位老人家多少時間,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張之洞的生命臨近終點,攝政王載灃到其家中(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白米斜街)探望,張之洞倒臥於病榻之上,心中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勸誡載灃國事為重,民生為本。載灃毫不為意,對張之洞說"何懼,有兵在"。張之洞聞言閉目,再無別話,當夜他對身邊子女哀嘆數聲"國運盡矣",隨即離世。兩年後,清帝正式遜位,"攝政王始,攝政王終"。

兩天後,清廷頒佈上諭,賜諡號"文襄"。張之洞逝世當月,長子張權奉靈柩返回家鄉河北南皮,次年,即1910年12月,張之洞與三位夫人合葬在南皮縣雙廟村。除了,時任湖北提督的張彪為他置辦了價值萬兩的沉香木棺,以及清廷賞銀三千兩治喪費用,大部分喪資都是由張的親朋門生籌措。張之洞官至一品,清廉一生,"到死,地不加一畝"。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自有褒貶"的清風老人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在視察武漢時曾經說,"以南皮(指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對他的中國近代實業、教育等,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人才和思想等基礎。1937年6月,史學家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惋惜洋務運動晚了20年。

無論朝野,張之洞都有很高的聲望和認可度。身處清末民初的亂世,張氏墓園一直沒有被驚擾破壞,北伐時期,甚至有國民軍官帶著隊伍到墳前行禮致祭。抗戰時期,日軍佔領南皮,仍有許多社會名流在隆隆炮聲中到此弔唁,可見香帥之威望。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一生敬奉慈禧太后,張之洞在關鍵時候卻稱她'老寡婦'

(資料來源:互聯網公眾網絡,侵權即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