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河西走廊地區是連接西域和中原的交通要道,也是保衛唐朝京師長安的戰略要地。唐朝在開元年間設河西節度使管理河西地區,節度使治涼州,下轄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瓜州(今甘肅省瓜州縣)、沙州(今甘肅省敦煌市)、伊州(今新疆哈密市)、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市)、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等州。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安史之亂後,因河西守軍紛紛調往內地平叛,吐蕃趁虛佔領河西走廊,長達80多年。河西走廊被吐蕃佔領後,唐朝西北邊境大大收縮,白居易在諷喻詩《西涼伎》中寫到“平時西州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就是感嘆西北邊境防線收縮後的嚴峻形勢。邊防收縮至鳳翔的最嚴重後果,就是連長安也暴露在吐蕃的軍事威脅之下,因為鳳翔離長安很近,缺乏戰略縱深,一旦鳳翔不守,長安就很危險了。

果然,在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繞開鳳翔,從涇州、邠州進軍,一舉攻陷長安,迫使唐代宗逃往陝州,後來靠郭子儀糾集各地藩鎮兵馬才收復長安。

經此沉痛教訓,唐朝朝廷一直將丟失的河西地區視為心病,多次策劃用兵收復。但此時唐朝常為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相爭等問題所掣肘,根本無力出兵河西。白居易在《西涼伎》中最後痛陳:“遺民腸斷在涼州,將卒相看無意收。天子每思長痛惜,將軍欲說合慚羞。奈何仍看西涼伎,取笑資歡無所愧。縱無智力未能收,忍取西涼弄為戲。”說的就是這一痛點。

到了唐宣宗時期,吐蕃王國發生內亂,國勢急劇衰落。沙州人張議潮趁吐蕃國力衰弱,率各族民眾起義,驅逐吐蕃守軍,先後收復沙、瓜、甘、肅、涼、西、伊等州,並遣使進獻圖籍,表示歸順唐朝。

毫無疑問,無論從當時還是現在的眼光來看,張議潮都是收復河西的大英雄。然而,唐朝雖然任命張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給予一定的封賞,但實際上並不信任張議潮,甚至想法設法削弱、扼制、打擊張議潮的勢力發展。

這是為什麼呢?

彆著急,且讓我們回顧一下張議潮收復河西的始末,瞭解當時唐朝面臨的複雜政治局面,才能搞清楚這個問題。

一、張議潮收復河西的功績

(一)收復河西各州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吐蕃贊普朗達瑪被刺殺。朗達瑪是吐蕃歷史上的昏君,他生活奢靡,嗜好飲酒畋獵,又實行毀佛政策,在國內不得人心。朗達瑪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乞離胡和微鬆分別被兩派權臣所擁立,吐蕃佔領河西、隴右的眾將領也紛紛捲入兩派之爭,鄯州節度使(你沒有看錯,吐蕃仿照唐制,在邊境也設有節度使)尚婢婢、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為首的兩派軍閥分別支持乞離胡和微鬆,在河西、隴右地區展開了大混戰。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吐蕃內部的軍閥混戰導致其國力嚴重削弱。848年,張議潮趁虛聯合沙州的世家大族,起兵驅逐吐蕃勢力。吐蕃守將聽到張議潮起兵的消息,立即撤出了沙州城。很可能是因為此時吐蕃守軍已調往尚婢婢和論恐熱在隴右交戰的戰場,已經完全無力鎮壓內亂了。

張議潮一舉奪下沙州後,一面進兵收復與沙州脣齒相依的瓜州,一面派人前往長安向唐朝朝廷上奏收復沙州的消息。當時沙州與長安之間隔著的肅、甘、涼、河、蘭等州都還在吐蕃軍隊的控制之下,張議潮的密使只能隱藏身份走小路前行,路途遙遠艱難,凶險異常。

為確保消息能夠安全傳到長安,張議潮共派出十路密使,分別走不同的路線。最終,十路密使中的九路都下落不明,只有從東北方向橫穿阿拉善沙漠的大將高進達,花了兩年時間,繞道經由唐朝設在河套地區的天德軍到達了長安,向唐宣宗報告了沙州迴歸祖國的消息。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張議潮在遣使上奏的同時馬不停蹄,東征西討,先後收復了沙、瓜、肅、甘、涼、伊、西七州,可以說除了極偏遠的庭州之外,幾乎恢復了唐朝開元天寶時期河西節度使的轄區,更重要的是把吐蕃的勢力完全驅逐出了河西地區,使河西到長安乃至中原內地的交通線重新暢通,這對唐朝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二)加強統治基礎

張議潮遣使到達長安後,唐宣宗先後授予張議潮沙州刺史、沙州防禦使、歸義軍節度使及瓜沙甘肅等十一州觀察處置使等職,實際上是承認了張議潮在以沙州敦煌城為據點的河西地區的統治權。

為了鞏固統治,張議潮在轄區內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第一是籠絡世家大族。張議潮是沙州敦煌縣神沙鄉信義里人,雖是本地人,但出身普通百姓,並非當地豪族。記載張議潮侄子、歸義軍第二任節度使張淮深事蹟的《張淮深碑》稱張議潮出自南陽張氏,祖先為曾擔任北庭都護的名將張嵩,父親張謙逸為唐朝工部尚書。但這顯然是事後攀附,張謙逸如果真是工部尚書這樣的高官,現存敦煌文書中歸義軍之前的文獻中應當有所體現,但實際上並沒有。而且,張議潮孫女的墓誌銘《張氏墓誌銘並序》在追述祖先事蹟時記載張謙逸生前曾“形遵辮髮,左衽束身”,如果唐朝真有這麼一位尚書級別的高官失陷吐蕃並被迫移風改俗,在唐朝史書中必然會作為一個悲慘案例大書特書,但事實上依然是沒有。所以,張議潮的家族很可能只是敦煌的普通老百姓,張謙逸的工部尚書一職是張議潮發達後朝廷追贈的。

正因為張議潮出身平民,他統治沙州就必須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實際上,張議潮在起兵收復沙州時就得到了沙州各大家族族的支持,特別是在沙州州城所在地敦煌縣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索、李、曹、陰、翟、吳、宋等家族的支持。為報答這些大家族的支持,張議潮不得不在政治、經濟上給予他們相應的酬勞。

張議潮籠絡這些世家大族的辦法有三個:一是沒收吐蕃貴族在沙、瓜等州的牧場,分給這些大家族並以法律形式確認下來;二是安排這些大家族成員進入歸義軍幕府中擔任重要文武官職;三是和幾個特別重要的家族進行政治聯姻。根據現存敦煌文獻記載,張議潮至少有十四個女兒,其中三人分別嫁給索勳、李明振、陰文通,張議潮的這三個女婿都在歸義軍後來的歷史上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第二是建立政權機構。張議潮廢除了吐蕃的官制,按照唐朝藩鎮體制建立起歸義軍的幕府機構,設置兵馬使、都虞侯、押衙、參謀、判官、推官、孔目等幕府官職。現存敦煌文書中還多次提到歸義軍設置有進奏院、都鹽院、畫院、馬院、軍資庫司、倉司、柴場司、草場司、作坊司、修造司、渠泊司等機構,可見歸義軍的管理機構分工很細,體系非常完備。

第三是改革基層組織。張議潮廢除了吐蕃的部落制,在州以下恢復唐朝的縣、鄉、裡、巷等基層行政管理機構。例如沙州敦煌縣,下轄敦煌鄉、莫高鄉、神沙鄉、龍勒鄉、洪池鄉、洪閏鄉、效谷鄉、赤心鄉、平康鄉、慈惠鄉共十一個鄉。此外還恢復了開元天寶時期的軍鎮,加強地方軍事防禦,在原有八個軍鎮的基礎上增設懸泉、紫亭等軍鎮,軍鎮設軍使或鎮遏使,大多由所在縣的縣令兼任,實行軍政合一的管理體制。

第四是加強文化教育。在統治較為穩定的沙州、瓜州設立州學、縣學、鄉學等學校,推行儒家思想文化。同時投入巨資修建佛寺、開鑿石窟建造佛像,大力宣揚佛教文化,完善佛教管理機構,任命高僧大德擔任都僧統等僧官。敦煌地區佛教信仰十分流行,許多世家大族都有重要家族成員出家為僧,歸義軍通過將他們納入體制內管理,既能有效控制這些世家大族,又能利用佛教思想文化收攬人心,可以說是非常高明的政策手段。

(三)處理民族關係

張議潮在被唐宣宗任命為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的同時,還被授予押蕃落使一職。押蕃落使是中晚唐時期設立的管理歸附的邊境遊牧部落的官職,張議潮被授予這一職務,是因為張議潮並沒有一刀切地廢除吐蕃的部落制管理模式,而是區分不同風俗習慣的民族群眾,對漢族人實行縣鄉制,對仍然保持遊牧生活方式的吐蕃、党項、吐谷渾、回鶻、嗢末、羌等民族保留部落制。這樣充分照顧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利於各民族群眾和諧共處,緩和民族矛盾。歸義軍能夠在遠懸流沙、胡漢雜處的複雜政治環境中維持統治近200年,與其在轄區內部實行靈活、寬鬆、開明的民族政策有很大關係。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張議潮出行圖》

在張議潮修建的莫高窟第156窟南壁和東壁繪有著名的壁畫《張議潮出行圖》,描繪了張議潮平定涼州、被授予歸義軍節度使之職後出行巡視的畫面,全圖尺寸巨大、場面壯觀、氣勢恢宏,且保存相對完好,是敦煌石窟中最珍貴的寶藏之一。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圖中有一組舞者,分列兩行,一行戴著唐朝流行的襆頭,一行著吐蕃式服裝。著吐蕃服的一行舞者的舞姿,與藏族流傳至今的揮袖揚袂、踏足而歌的舞蹈動作十分相像。由此可看出張議潮收復河西后境內漢族與吐蕃族和平相處的境況。

二、唐朝與張議潮勢力的暗鬥

當初,張議潮起義收復沙州的消息傳到長安,唐宣宗君臣確實為之興奮了一番,但隨著張議潮在河西勢如破竹,先後將沙、瓜、肅、甘、涼、伊、西七州納入麾下,這就引起了唐宣宗及其執政班子的高度警覺。此後,唐宣宗以及繼任的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都堅持對歸義軍執行一種暗中抑制的政策,力圖遏制歸義軍的勢力發展。這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來:

(一)未授予張議潮河西節度使一職

張議潮起義於沙州,成功後便自稱攝沙州刺史。“攝”的意思是尚未經過朝廷批准,只是臨時代理。張議潮上奏朝廷的表文,就是以“攝沙州刺史”署名落款,這表明張議潮對唐朝朝廷是非常恭順和尊重的。

大中五年(851年)二月,張議潮的密使輾轉到達長安,唐宣宗得知張議潮驅逐吐蕃收復沙州,自然十分高興,他任命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意圖借重張議潮的實力在河西經營一個據點,以削弱和牽制吐蕃。

不過,張議潮畢竟不是唐朝朝廷的“嫡系”,處於衰落中的唐朝的威望和實力不能確保張議潮完全“聽話”。所以,唐宣宗雖然希望利用張議潮成為制約吐蕃的力量,但並不希望這支力量過於強大。此時的唐朝已經吃夠了藩鎮割據的苦頭,絕對不能允許離長安不算太遠的河西地區再出現一個不服朝廷的強大藩鎮。

但是,張議潮的期望與朝廷的戰略打算不太一樣。張議潮一舉收復沙、瓜二州後,一鼓作氣,又攻克肅、甘二州,繼而掉頭西征,打敗高昌回鶻,取得西、伊二州。不難發現,張議潮用兵的地方,全部都是原來河西節度使管轄的地盤。很明顯,張議潮的打算是取得河西節度使原來所管轄的全部地盤,進而使朝廷承認既成事實,任命他為河西節度使。

大中五年(851年)七月,張議潮已平定了原河西節度使管轄的除了庭州、涼州以外的全部地盤,派遣其兄張議潭到長安進獻在戰爭中獲得的唐朝天寶時期的河西各州圖籍,這明顯是在示意朝廷任命他為河西節度使了。

張議潮看來,其自請河西節度使旌節,是他為國效力、施展抱負的一種行動,但在朝廷看來,這種做法近乎要挾,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圍繞著是否授予張議潮河西節度使旌節,唐宣宗朝廷裡的一班宰相、學士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認為張議潮功勳蓋世,理應授予,有的認為堅決不能,否則必將助長其跋扈傾向,成為像“河北三鎮”那樣的又一個難以駕馭的強藩。最後,唐宣宗決定採用一種折中的措施,也就是將張議潮的沙州防禦使職務晉升為節度使,但不是河西節度使,而是另設一個新的藩鎮,授予“歸義軍”的軍號,轄區則指定為沙、瓜、甘、肅、伊、西、鄯、河、蘭、岷、廓十一州。因此,張議潮得到的是“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處置使”的職務。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請注意,這十一州里面恰恰沒有河西節度使所治的最核心的城市——涼州。可見,唐朝並不打算讓張議潮繼承原河西節度使的衣缽,為此不惜把隴右地區的鄯、河、蘭、岷、廓等州劃給張議潮,以此作為籌碼來交換涼州,不讓張議潮取得涼州這一戰略重鎮。

張議潮未能獲得預期的河西節度使一職,內心自然是失望的。此時,原河西節度使所治的涼州尚在吐蕃的控制之下,張議潮事實上還沒有造成完全控制河西的既成事實。唐朝不授予張議潮河西節度使一職,也不是沒有理由。

因此,張議潮還存有一絲希望,他下定決心不惜代價打下涼州。

(二)設置涼州節度使,不準張議潮染指涼州

涼州是連接河西、隴右的戰略要地,吐蕃在此部署了重兵把守。為此,張議潮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張議潮先是出兵西征盤踞在伊州納職縣的回鶻部落,在穩定了後方之後,才於大中十二年(858年)親率歸義軍精銳主力部隊攻打涼州。

經過三年苦戰,張議潮終於在唐懿宗鹹通二年(861年)攻克涼州。張議潮迫不及待地派出使者再到長安,向朝廷報告收復涼州的好消息。

此時唐宣宗已經駕崩,新即位的唐懿宗比唐宣宗更狠,他不但沒給張議潮想要的河西節度使一職,而且決定另外新設涼州節度使,管轄涼、洮、臨、鄯、河等州,同時任命張議潮為瓜沙節度使,管轄沙、瓜、甘、肅、蘭、伊、岷、廓等州。這樣一來,不但明確表示涼州不可能交給張議潮,而且縮小了張議潮的轄區,至少在名義上讓張議潮減少了對西、鄯、河等州的管轄權。這對張議潮來說不啻是一個重大打擊。

涼州在張議潮軍隊的佔領控制下,唐朝在涼州新設藩鎮,就要派人來接管。但是,這個時候的唐朝國力已衰,唐懿宗雖然一心想把涼州控制在手,實際上卻沒有這個實力。為此,唐朝朝廷只能採取一些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一是調天平軍節度使(治鄆州)裴識為靈武節度使,兼任新設的涼州節度使;二是調鄆州天平軍二千五百人跟隨裴識赴任,駐守涼州;三是在過渡期內和歸義軍共管涼州,有計劃地辦理交接。此時涼州節度使為唐朝派出的裴識,而張議潮的女婿李明振卻在同時擔任著涼州司馬一職,可為雙方共管涼州的一個旁證。

可悲的是,唐朝拼命地將歸義軍排擠出涼州,本身卻無力經營涼州。

根據敦煌文書S.6342+Дx.5474v《九月五日張議潮奏表及十月三日朝廷批答》,鹹通十一年九月,張議潮身在長安時,上奏稱“鹹通二年收涼州,今不知卻廢,又雜蕃渾。近傳嗢末隔勒往來,累詢北人,皆雲不謬”。可知此時由於唐朝防守不力及補給不足,涼州已被嗢末人所佔據,河西到長安的交通再次被阻斷。張議潮對此痛心疾首,上奏請求朝廷允許歸義軍(此時由張議潮侄子張淮深代掌軍務)出兵再攻涼州。唐朝廷表面上對張議潮的忠心給予表揚,但最後卻批示“近知蕃戎之狀,不便改移。今已允依,一切仍舊”,也就是不允許歸義軍出兵涼州。可見,在唐朝看來,嗢末人不像吐蕃那樣具有威脅性,因此寧可放任嗢末人佔據涼州,也不準張議潮的勢力再度進入涼州。

(三)迫使張議潮兄弟先後入朝充當人質

唐朝新設涼州節度使,並任命張議潮為瓜沙節度使,加深了張議潮與朝廷之間的分歧。張議潮是平民出身,急需借重朝廷權威來穩定內部局面,而且張議潮本人確有忠心報國的思想,他與朝廷的矛盾實屬情非得已,不是他所樂見。因此,朝廷的做法,讓張議潮感到深深的不安。

當初,張議潮之兄張議潭入朝進獻圖籍,就被朝廷任命為散騎常侍,留在長安當官,實際上是充當人質。按照唐朝慣例,只有那些不被朝廷信任的藩鎮,才需要派人質留在長安。張議潭被留,清楚地表明朝廷對歸義軍是信不過的。

張議潭在長安生活了16年,於鹹通八年(867年)去世。這時,歸義軍需要再派一名人質前往長安,以維持與朝廷的關係。藩鎮的人質,一定要是節度使本人的父子兄弟,只有這些骨肉至親才有資格充當人質。派誰去?這無疑是困擾張議潮的一個大難題。

最後,張議潮作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重大決定。張議潮決定親自到長安當人質。這樣做,咋一看令人意外,但仔細一想,這實在是一個大膽而高明的決策。張議潮親自充當人質,第一是充分表明歸義軍對朝廷的忠誠,第二是張議潮可以利用身在長安的便利開展一些協調活動,為歸義軍謀取更多政治利益,第三是留出一個過渡期,培養張氏下一代提前接班,防止在張議潮死後朝廷產生派人來接管歸義軍的念頭。

於是,張議潮委任其侄子、也就是兄長張議潭之子張淮深為歸義軍節度留後,代掌軍政事務。唐朝藩鎮中“留後”一職通常是由節度使的嗣子或其他繼承人所擔任,張議潮以張淮深為留後,實際上是指定張淮深為繼承人。在安排好繼承人接班事宜後,張議潮便踏上了奔赴長安的漫漫旅途。

一路上烈日狂沙、風餐露宿的羈旅艱辛,對從小吃慣苦的張議潮來說不算什麼。張議潮來到長安後被授予三公之一的司空之職,可謂位極人臣,又被賜宅給田,還多次被皇帝單獨召見,受皇帝邀請一起打馬球、聽音樂,生活條件非常優裕。真正讓張議潮感到痛苦的,是在長安的辦事艱難。張議潮原本打算利用他多年積累的聲望和影響力,為歸義軍爭取一點利益,至少讓朝廷承認張淮深的留後地位。但朝廷顯然對張議潮叔侄私相授受節度使職位極為不滿,對張議潮採取外熱內冷的態度,但凡張議潮有所奏請,最終都得不到批准。張議潮在敦煌時那可是威震四方、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來到長安竟然處處碰壁,一事無成,這讓張議潮內心十分失落和惆悵。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而且,朝廷對張議潮這樣的藩鎮人質必然暗中安排耳目進行嚴密監視,讓張議潮的日常生活各種不方便。更嚴重的是,張議潮非常擔心,要求屢屢得不到滿足的張淮深說不定會在一怒之下作出對朝廷不敬之舉,有可能危及身在長安的張議潮本人及家屬、親近人員的人身安全。

《張淮深碑》對張議潮在長安的生活狀況有一些隱晦的描述,其中說道張議潮“忽遘懸蛇之疾,行樂往而悲來,俄驚夢奠之災,諒有時而無命。春秋七十有四,壽終於長安萬年縣宣陽坊之私第也。”碑文具體所指何事,難以考證,但從用詞上看,張議潮的晚年過得並不愉快,甚至非常痛苦。這和朝廷的猜忌大概脫不了干係。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取長安還是取洛陽?隋末一道連錯兩次的選擇題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袁紹的軍隊為什麼吃桑椹?是因為沒糧食嗎?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只有不懂歷史,才敢輕言《水滸傳》“歧視”婦女

收復敦煌的大英雄張議潮,為什麼得不到唐朝的信任(上)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