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阿爾鄉林業站站長李佔勇(右一)到北甸子村與村民一起探討如何防風固沙。

村裡幾位護林員時常騎著馬在邊界林周圍巡視,見到在兩省間穿梭的村民,他們熟絡地打著招呼。

根據資料顯示,彰武縣總面積546.2萬畝,沙化面積卻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是我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實施三北工程後,彰武林業用地面積從7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4.2%提高至34.5%,年均揚沙天氣減少至9天。原來不能播種的生長期較長的作物,現在可實施播種,年增產糧食11億公斤,牛、羊、豬的飼養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1萬隻增加到了451萬隻。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阿爾鄉林業站站長李佔勇(右一)到北甸子村與村民一起探討如何防風固沙。

村裡幾位護林員時常騎著馬在邊界林周圍巡視,見到在兩省間穿梭的村民,他們熟絡地打著招呼。

根據資料顯示,彰武縣總面積546.2萬畝,沙化面積卻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是我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實施三北工程後,彰武林業用地面積從7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4.2%提高至34.5%,年均揚沙天氣減少至9天。原來不能播種的生長期較長的作物,現在可實施播種,年增產糧食11億公斤,牛、羊、豬的飼養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1萬隻增加到了451萬隻。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馬家屯莊守信堅持植樹1萬多棵,把自家周圍的黃沙變成森林。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阿爾鄉林業站站長李佔勇(右一)到北甸子村與村民一起探討如何防風固沙。

村裡幾位護林員時常騎著馬在邊界林周圍巡視,見到在兩省間穿梭的村民,他們熟絡地打著招呼。

根據資料顯示,彰武縣總面積546.2萬畝,沙化面積卻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是我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實施三北工程後,彰武林業用地面積從7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4.2%提高至34.5%,年均揚沙天氣減少至9天。原來不能播種的生長期較長的作物,現在可實施播種,年增產糧食11億公斤,牛、羊、豬的飼養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1萬隻增加到了451萬隻。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馬家屯莊守信堅持植樹1萬多棵,把自家周圍的黃沙變成森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莊守信。

養牛大戶的夢想

北甸子村有很多養牛大戶,李萬權是其中最出名的。採訪這天,李萬權剛剛從通遼市運回幾十頭牛犢,一進村,水都顧不上喝就把牛挨家挨戶送給村民。

李萬權的權超肉牛養殖合作社幫助全村好幾個貧困戶脫了貧,也讓北甸子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育牛村。

李萬權的父親就是村裡的養殖專家,小時候他經常跟著父親去對面的甘旗卡鎮買牛,也跟著內蒙古自治區的牧民學習養牛知識。2013年,李萬權貸款建了一座肉牛養殖場,到2016年他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戶,他養的牛銷往全國各地。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阿爾鄉林業站站長李佔勇(右一)到北甸子村與村民一起探討如何防風固沙。

村裡幾位護林員時常騎著馬在邊界林周圍巡視,見到在兩省間穿梭的村民,他們熟絡地打著招呼。

根據資料顯示,彰武縣總面積546.2萬畝,沙化面積卻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是我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實施三北工程後,彰武林業用地面積從7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4.2%提高至34.5%,年均揚沙天氣減少至9天。原來不能播種的生長期較長的作物,現在可實施播種,年增產糧食11億公斤,牛、羊、豬的飼養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1萬隻增加到了451萬隻。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馬家屯莊守信堅持植樹1萬多棵,把自家周圍的黃沙變成森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莊守信。

養牛大戶的夢想

北甸子村有很多養牛大戶,李萬權是其中最出名的。採訪這天,李萬權剛剛從通遼市運回幾十頭牛犢,一進村,水都顧不上喝就把牛挨家挨戶送給村民。

李萬權的權超肉牛養殖合作社幫助全村好幾個貧困戶脫了貧,也讓北甸子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育牛村。

李萬權的父親就是村裡的養殖專家,小時候他經常跟著父親去對面的甘旗卡鎮買牛,也跟著內蒙古自治區的牧民學習養牛知識。2013年,李萬權貸款建了一座肉牛養殖場,到2016年他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戶,他養的牛銷往全國各地。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李萬權(左)幫助村裡貧困戶脫貧致富。

“以前咱村就有很多養牛的村民,但大多是散養。”李萬權覺得這不是個辦法,2016年他主動為村裡24戶貧困戶提供擔保,幫大家搞起了肉牛養殖。

“現在養牛政策比以前更好了,養牛政府有補貼,飼料也有補貼。”李萬權說,以前因為窮,村民家的孩子唸書都得出去借錢,結不起婚的小夥子比比皆是,如今貧困戶靠養牛平均收入都在5萬元左右。

李萬權最大的願望是將北甸子村的肉牛養殖形成一個產業,他想在北甸子村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甘旗卡鎮交界的地方建一個大型肉牛交易市場,兩省的牛肉交易都在那裡進行。

平時忙著養牛,李萬權總是奔走在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兩省間,很少有時間出去走走。他說今年國慶打算給自己放幾天假,約上村裡幾個養殖戶,一起去北京旅遊,“今年是70週年大慶,北京一定熱鬧極了,咱們都想去看看”。

風沙吹滿頭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這座邊界小村莊漫山遍野的樟子松林正在編織新的未來。李萬權說,樟子鬆有個特點,越是在風沙肆虐、乾旱少雨的惡劣環境下,越是長得鬱鬱蔥蔥、挺拔直立。他說,這很像北甸子村的村民,在這裡,頑強生長,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展示遼寧人最堅強的倔強。

"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在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交界處,有一片邊界林,一棵元寶楓矗立在這裡已經300多年了。在風沙肆虐的年代,往返於兩省之間的旅人將其視為路標,看到它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到秋季,元寶楓都是一片火紅,本地居民都親切地叫它大色樹。邊界林如今一片鬱鬱蔥蔥,在這片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的遼寧最大風沙區,幾代北甸子人用熱血與生命築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位於科爾沁沙地的南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在彰武縣阿爾鄉鎮北甸子村,兩省交匯處以林為界,北甸子人用幾十年的努力建起了綠色屏障。

曾經困在沙海中的小村莊

63歲的邢守龍是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在整潔的村委會辦公室,邢守龍一點一點描繪著北甸子村的前世今生。

北甸子村三面接壤內蒙古自治區,緊鄰科爾沁沙地南緣,全村304戶,820多口人。

出了邊界林,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走上三四公里,就到了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潮海村閆家窩堡,再走20公里是甘旗卡鎮。邢守龍說,因為距離近,很長一段時間,北甸子村村民就醫、孩子上學都去甘旗卡鎮,甚至村裡出現火情也是找甘旗卡鎮的消防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邢守龍。

每到草綠時節,兩省交界的地方便會出現牛羊滿地的盛景,“有時候對面牧民的牛會跑到我們這邊吃草。”邢守龍說。

和如今到處鬱鬱蔥蔥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北甸子村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們這裡三面被科爾沁沙地包圍,過去村裡連一棵大樹都沒有,也沒有像樣的路,風沙太大,汽車都不通,村民的房子經常會被沙子埋一半,出行十分困難。”邢守龍講了個故事,當年村裡有一位村民,僱馬車拉了十頭自己圈養的肥豬準備去甘旗卡鎮售賣,結果因為路不好走,到甘旗卡鎮的時候,十頭豬晒死了八頭。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北甸子村曾被黃沙包圍。

“其實這個地方以前不是這樣,歷史上曾經是水草豐美的牧場,後來因為戰亂、過度砍伐、自然災害等原因才變成沙地。”邢守龍說,“因為不適合居住,上級部門曾經建議全村整體移民。但大夥兒都捨不得離開,決定留下來,改變這裡。”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2005年春,北甸子村植樹的村民。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的邊界林。

防風治沙能脫貧致富

1978年,彰武縣被列入“國家三北工程建設重點縣”。1985年,村民王振海和李淑雲夫婦承包了村裡1000畝沙地造林。這對如今已經年近7旬的老夫妻,堅守了30多年。

王振海和李淑雲家裡有一把近9公斤重的大鐵鍬,兩人就是用這把鐵鍬把樹苗一棵一棵的種進茫茫沙地之中。現在,王振海和李淑雲家周圍是一大片樟子松林。王振海說,到了松花粉飛舞的時節,這片林子美的讓人窒息。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村民王振海(左)和老伴李淑雲在這裡種樹34年,吃盡了苦頭,終於把大片沙包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樹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王振海34年前簽下的造林合同。

北甸子村裡幾乎家家都種樹,和早些年不一樣,現在種樹不僅為了抗風沙,也跟收入有關。沙荊和果樹代替了曾經的楊樹、松樹。沙荊果可以做果汁,沙荊油價格昂貴,防風治沙和脫貧致富就這樣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幾十年努力,成果顯著,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3公里的三北防護林帶將北甸子村與科爾沁沙地隔絕開來,風沙難入。

北甸子村村民陳桂香的老家就在邊界林的對面——科爾沁左翼後旗的閆家窩堡。她嫁到遼寧,有十幾年了。“以前回孃家特別難,路不好走,風沙又大,現在好多了,到處綠油油的,心情也好很多。”陳桂香家也種了不少楊樹,她說今年打算都換成沙荊。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護林員李東魁用大半生守護這片珍貴的樟子松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阿爾鄉林業站站長李佔勇(右一)到北甸子村與村民一起探討如何防風固沙。

村裡幾位護林員時常騎著馬在邊界林周圍巡視,見到在兩省間穿梭的村民,他們熟絡地打著招呼。

根據資料顯示,彰武縣總面積546.2萬畝,沙化面積卻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是我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實施三北工程後,彰武林業用地面積從7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4.2%提高至34.5%,年均揚沙天氣減少至9天。原來不能播種的生長期較長的作物,現在可實施播種,年增產糧食11億公斤,牛、羊、豬的飼養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4.1萬隻增加到了451萬隻。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北甸子村馬家屯莊守信堅持植樹1萬多棵,把自家周圍的黃沙變成森林。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莊守信。

養牛大戶的夢想

北甸子村有很多養牛大戶,李萬權是其中最出名的。採訪這天,李萬權剛剛從通遼市運回幾十頭牛犢,一進村,水都顧不上喝就把牛挨家挨戶送給村民。

李萬權的權超肉牛養殖合作社幫助全村好幾個貧困戶脫了貧,也讓北甸子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育牛村。

李萬權的父親就是村裡的養殖專家,小時候他經常跟著父親去對面的甘旗卡鎮買牛,也跟著內蒙古自治區的牧民學習養牛知識。2013年,李萬權貸款建了一座肉牛養殖場,到2016年他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戶,他養的牛銷往全國各地。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李萬權(左)幫助村裡貧困戶脫貧致富。

“以前咱村就有很多養牛的村民,但大多是散養。”李萬權覺得這不是個辦法,2016年他主動為村裡24戶貧困戶提供擔保,幫大家搞起了肉牛養殖。

“現在養牛政策比以前更好了,養牛政府有補貼,飼料也有補貼。”李萬權說,以前因為窮,村民家的孩子唸書都得出去借錢,結不起婚的小夥子比比皆是,如今貧困戶靠養牛平均收入都在5萬元左右。

李萬權最大的願望是將北甸子村的肉牛養殖形成一個產業,他想在北甸子村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甘旗卡鎮交界的地方建一個大型肉牛交易市場,兩省的牛肉交易都在那裡進行。

平時忙著養牛,李萬權總是奔走在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兩省間,很少有時間出去走走。他說今年國慶打算給自己放幾天假,約上村裡幾個養殖戶,一起去北京旅遊,“今年是70週年大慶,北京一定熱鬧極了,咱們都想去看看”。

風沙吹滿頭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這座邊界小村莊漫山遍野的樟子松林正在編織新的未來。李萬權說,樟子鬆有個特點,越是在風沙肆虐、乾旱少雨的惡劣環境下,越是長得鬱鬱蔥蔥、挺拔直立。他說,這很像北甸子村的村民,在這裡,頑強生長,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展示遼寧人最堅強的倔強。

《界•獻》從沙海到綠洲,他們創造了奇蹟

彰武縣阿爾鄉鎮304國道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

老楊指路

北甸子村這個地方,我去過不下三次。

那裡是省內頗為偏遠的村落,當地老百姓用幾十年的光陰不懈努力,建起綠色屏障、阻擋風沙侵襲的故事傳遍了省內外。

儘管對它十分熟悉,但這一次,因為有了無人機航拍的視角,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北甸子村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邊界林一直向地平線延伸,從百米高空俯視下去,林木茂密的一面是遼寧,另一面植被稀疏。據說到了冬季,這種視覺上的差異更為明顯,因為那時草和小灌木均已枯萎,大樹卻依然挺立。(文/攝 趙雪 楊靖岫)

遼寧日報“數手有策”融創團隊 

如需轉載,請與遼寧日報聯繫。未經遼寧日報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