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常聽到「大數據」這個詞。新聞中我們看到,警察可以依靠大數據快速抓逃犯、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當然,也有企業被指責依靠大數據殺熟……好像掌握了數據,就掌握了未來。那麼,對於創業者或者企業家而言,數據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今天,分享一下張老師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財大易晟

商學院

張維迎:企業家和管理者有什麼差別?

封面題圖|《顛覆》

文 | 張維迎

企業家和管理者之間有什麼差別?簡單說就是他們制定決策所基於的知識不太一樣。企業家決策主要靠軟知識,管理者決策主要靠硬知識。

經濟學和大部分管理學裡討論的決策都是基於硬知識的決策:給定目標和可選手段,如何選擇特定的手段滿足給定的目標。這跟真正的企業家決策相距甚遠。真正企業家的決策不是來選擇手段滿足給定目標,而是尋找可選擇的目標和手段本身。企業家精神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選擇能力的高低。換句話,管理者是使用工具,企業家是創造工具。管理者是實現目標,企業家是創造目標。

從決策的角度講,如果手段和目標是給定的,並且是相同的,那麼在同樣的數據下,所有理性人都會做出相同的選擇。就像我們考試,給定條件,每道題目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如果你跟別人給出的答案不一樣,或者是你錯了,或者是別人錯了。但企業家決策時,恰恰是同樣的數據和硬知識,不同人做出選擇完全不一樣,你不能說誰對誰錯,甚至多數人覺得對的,反而是錯的。

為什麼?因為企業家決策不僅取決於數據、硬的知識,更依賴於默性知識,個人對市場前景、技術前景和資源可獲得性的想象力、感知、判斷力。而判斷力不是計算出來的。企業家決策類似於科學家的發現,不同於所謂的「科學決策」!

張維迎:企業家和管理者有什麼差別?

《POI》|僅僅基於數據的決策只是科學決策

企業家精神是超越數據的。有人認為大數據的出現可能會使計劃經濟重新變得可行,這完全是錯誤的。為什麼?硬知識和數據儘管對企業家非常有用,企業家決策時確實也需要數據,但這些數據是誰都可以得到的,真正的企業家精神一定是超越這些知識和數據的,也超越我們現在講的大數據。僅僅基於數據的決策只是科學決策,不是企業家決策。企業家必須看到這些知識和數據背後的、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而且不同企業家看到的東西可能完全不同。

傳統經濟學認為市場的主要功能是配置稀缺資源,假定資源、技術和偏好給定,然後根據目標去選擇手段。實際上,市場真正最重要功能不是配置資源,而是改變資源,用新技術、新產品、新組織形式來改變資源的可用程度,甚至獲得全新的資源。這些改變就是我們講的創新,社會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家創新帶來的,這種創新不是數據能提供的,包括大數據。

就創新而言,數據能提供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汽車出現之前有郵政馬車,有關郵政馬車運輸業務的數據無法幫助卡爾·本茨、戴姆勒和邁巴赫去發明汽車,否則,發明汽車的就應該是馬車伕,而不是卡爾·本茨、戴姆勒和邁巴赫。比爾·蓋茨創造軟件產業,也不是基於已有的計算機數據,否則,創造軟件產業的應該是 IBM,不是比爾·蓋茨。同樣,電信數據也不可能告訴馬化騰去創造微信,否則發明微信的就應該是中國移動公司而不是騰訊公司。

所以,企業家的決策一定是超越數據的。

張維迎:企業家和管理者有什麼差別?

《社交網絡》|企業家的決策一定是超越數據的

以計算機行業為例。1945 年 IBM 推出第一臺商用計算機以後,計算機經歷了大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個人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再到智能手機的多次顛覆式創新。但每一次的顛覆者都不是原來的計算機廠家。大型機的壟斷者 IBM 錯失了微型計算機市場;沒有一家微機公司製造商最終發展為臺式計算機的主要製造商;筆記本電腦則是日本企業索尼、夏普、東芝獨領風騷。

為什麼?顯然不是數據的原因,不是因為早前的主導企業佔有的數據沒有後來者多,也不是因為他們不關注客戶需要,而是因為他們判斷失誤!這樣的判斷失誤與數據的多少無關。

之所以如此,與我們經常講的不確定性概念有關。不確定性意味著什麼?基於過去無法預測未來,這就是我們需要企業家的原因。如果能用數據預測出未來就不需要企業家,只需要管理者,甚至機器人即可。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測不是基於統計模型,不是基於計算,而是基於自己的心智、想象力、警覺性、自信心、判斷和勇氣。任何可以通過統計模型做出的決策,都不是企業家的職能,只是日常管理工作。

所以毫不奇怪,企業家的判斷通常是常人不能理解的。產業革命時期英國鋼鐵大王威爾金森在一片質疑聲中建造第一隻鐵船,被認為是個「鐵瘋子」,他寫信給朋友說:「它符合我的一切期望,並且說服了那些不相信的人,這些人的數目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奇虎 360 的創始人周鴻禕曾說,在他的互聯網生涯裡無論搞什麼,一開始大家都不理解,都不屑,甚至嘲笑。幾乎所有偉大的企業家都是被嘲笑過的,是被嘲笑出來的。

本文節選自張維迎教授 2017 年 4 月在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 EMBA 開學典禮上的演講。

認識我們-全金融管理顧問

終身制全金融培訓

量身定製專屬於你的投資策略

證券期貨低佣金開戶

開戶、服務,即時低傭

熱點活動(論壇會議 閉門沙龍 產業調研 )

與行業大佬面對面解惑

易晟金融學院

你最關心的行業話題在這裡一網打盡

招募戰略合作伙伴

全國範圍內,尋找志同道合的你!

一個日本經濟學家的深度疑惑:中國人究竟哪來這麼多的錢?

如果誰能說清楚中國人的收入,應該離諾貝爾經濟學獎就不遠了。為什麼人均只有8000多美元的中國人會覺得比自己收入多4倍以上的日本人還有錢?為什麼人均工資只有5000元的一個國家,可以擁有這麼高額的房地產?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財大金融”,藉助一個日本經濟學家的分析,為你揭曉中國經濟的密碼。

文章僅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作為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財大易晟商學院(ID:Ethan-BusinessSchool)除發佈原創乾貨以外,致力於優秀文章精選、精讀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繫電話:400601002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