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敗給秦國?這才是真實原因

在2300多年以前的戰國時代,秦國與趙國圍繞著上黨郡的歸屬,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慘烈的大決戰,這便是“長平之戰”。多數人所熟知的故事版本是這樣的:在戰爭期間,趙王聽信了秦國間諜散步的流言,罷免了主張打持久戰的老將廉頗,換上了有名無實、只會空談的趙括,結果導致趙軍全軍覆沒……。

可事實遠沒有這麼簡單,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靠一兩個偶然因素就能決定它最終走向的。如果以趙國的視角從頭分析的話,我們會發現“長平之戰”其實是一個戰略決策失敗的典型案例——趙國的失敗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成為了定數。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敗給秦國?這才是真實原因


失誤一:決策

長平之戰始於上黨,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長治市一帶,這裡恰好是如今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匯之處,加之這一地區位於太行山脈之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然是古往今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戰國時代,上黨郡最初是韓國的國土。為了奪取這片戰略要地,秦國以武安君白起為主將,率領秦軍與韓國連續激戰三年。三年之間,秦軍奪城十餘座,斬首五萬多,最終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繫,讓它成為了一塊“飛地”。

到了公元前262年,當時已經徹底絕望的韓王最後不得不向秦人屈服,答應把上黨郡全部17城盡數割讓給秦國。可就在這個時候,當時的上黨太守馮亭卻來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並沒按照韓王的命令向秦國交接上黨郡,而是跑到臨近的趙國,向趙王提出願意把上黨郡盡數獻給趙國。

馮亭這麼幹的動機是什麼這裡我們暫且不論,單來說趙國。農業時代的攻城戰通常都是異常慘烈的,要攻下一座城池往往需要付出極為沉重的代價,如今一下子白來了17座城,在趙王眼裡這簡直就是賺翻了。

可是不要忘了,為了上黨郡,秦人整整進行了三年的戰爭,期間所付出的資源消耗和人員傷亡可想而知。如今被趙國憑空“摘了桃子”,秦人顯然不會善罷甘休。

當時的秦國是七大戰國中最強大的國家,而經歷了趙武靈王變法的趙國則是當時華夏的“NO.2”【齊國在經歷了五國伐齊之後,雖然沒被滅國,但國力早已大不如前】。面對秦國,只要開戰,趙國就必須把所有的家底兒都投入進去,這就說必須打一場戰略決戰。

關於戰略決戰,通俗的來說就是:只有到了決定生死存亡的時候,才可以把老本一股腦都投進去。如果贏了,那就意味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如果輸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可如果只是為了蠅頭小利就把本錢統統壓上,那麼贏了,最終得到了也只是這點蠅頭小利;而一旦輸了,那就是滿盤皆輸。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敗給秦國?這才是真實原因

失誤二:風險評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典故同樣是我們所熟知的。所謂“知己知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而這也是趙國君臣所犯的第二個致命錯誤。

如今國外企業如果要上馬一個項目,那麼風險評估和防控所佔的資金,通常要達到項目預算的2%-5%——否則你根本拿不到銀行貸款,因為銀行會認為這個項目風險評估工作不足,不確定性太強,貸款風險過大。

當時的趙國上層顯然就是沒有認真去做風險評估。在長平之戰爆發前幾年,趙國與秦國三年三戰,三戰三敗,雖然都是小規模戰爭,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雙方軍隊戰鬥力的差距。但這並沒有引起趙國高層的住夠重視。更要命的是,秦趙兩國的經濟實力、社會動員能力、軍隊後勤保障能力都不在同一個數量級。到後面我們會看到,對於這麼一個涉及到基本盤的問題,趙國上下其實都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可以說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完全是“盲人瞎馬”架勢。

失誤三:選將

而在選將方面,趙王的決策同樣是非常草率的。當時所選的老將廉頗,其實並非像後世所傳說的那樣,是一位戰無不勝的名將。 在當時,曾經兩次擊敗秦軍的名將趙奢已經病故,這麼一來,論資排輩廉頗就成了趙軍當中資歷最老的將領。在此之前,廉頗最大的戰績是曾經攻破過了齊國陽晉。問題是這個戰績發生於五國伐齊期間,趙國在其中的權重並不算特別大,廉頗的這個戰績的含金量自然也就有限了,更何況相對於馬服君趙奢而言,廉頗並沒太多和秦軍作戰的經驗。

公元前261年,數十萬趙軍由廉頗率領浩浩蕩蕩的開始接管上黨郡。果不其然,趙國的這個舉動激怒了秦國,秦軍隨即開始向上黨的趙軍發起攻擊。

最開始指揮秦軍的並不是名將白起,而是王齕——爵位為“左庶長”,在秦國的爵位體系中這只是一箇中偏上的爵位。這就說明王齕其實最多也只是秦軍當中一個“二、三線”水準的指揮官。可就是這個並不出名的王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從廉頗手中的上黨17城全部奪了下來。僅此來看,“名將”廉頗恐怕是“盛名之下難副其實”。

趙軍被秦軍從上黨趕出來以後,一路往南退到了長平,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高平縣一帶。秦軍也一路如影隨形,沒過多久就追了過來。廉頗在當地的一片河谷地帶修了東西兩道防線。結果在王齕的猛攻下,西線很快就被秦軍攻破,剩餘的全部趙軍都退到東部防線。

一般故事裡廉頗的“堅守不戰”其實就是這麼來的——不是不戰,是你出去以後壓根打不過人家,所以只能以拖待變。可是沒過多久,趙國就發現這一招根本行不通。

廉頗的以拖待變,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趙軍在長平拖了兩年,秦軍沒被拖垮,趙國的國庫卻已經見底兒了。再這麼拖下去,不但前線的趙軍會被餓死,連整個趙國的財政都要面臨徹底奔潰的危險。

失誤四:外交

再來說趙王。原本趙孝成王志得意滿,覺得自己白白賺了一塊戰略要地,結果卻完全相反,面對這種超乎想象的危險局面。趙王從極度自信,一下子跑到了另一個極端。面對秦國,趙王徹底亂了方寸,又火急火燎的派使臣入秦求和。秦王於是便“就坡下驢”,讓秦國的外交官員高調、高規格接待趙國的外交使臣,給其他諸侯國這樣一個印象——秦、趙兩國很快就要和解了。這樣一來,其他諸侯國自然也就不再考慮與趙國合縱抗秦的問題。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敗給秦國?這才是真實原因

其實就當時的態勢而言,秦國根本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和解:從商鞅變法之後算起,經過歷年征戰,秦國面對多數諸侯國都已經具備了壓倒性優勢,唯獨位於北方的趙國,依然能對秦國構成潛在威脅。原本秦人只是想奪取上黨這塊戰略要地,沒曾想由於趙王的胡亂決策,兩國提前進入了戰略決戰,而且現在的戰略態勢還完全有利於秦國,這樣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秦國君臣肯定不能放棄。趙國在長平戰場投入的兵力前前後後已經達到了四十五萬人之多,在春秋戰國時代,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這四十五萬人不光是士兵,還是寶貴的青壯年勞動力,如果能把他們全殲於長平戰場,那麼趙國將徹底被打殘,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會對秦構成威脅。

顯然,趙王根本沒有看透這一層意思。外交上的盲目求和使得趙國喪失了最後的止損機會。

失誤五:操守

在意識到秦國根本沒有意願和解之後,趙國的面前只剩下兩條路:要麼繼續聽憑廉頗在前線耗下去,那要不了多久趙國國內就會因為糧食儲備枯竭而出現內亂;要麼最後賭一把,主動打一場速決戰,打贏了一本萬利,打輸了賠掉未來的國運。顯然,趙國只能選第二條路。

於是,這才有了趙國跟換主將。其實歷史上真實的趙括當時已經人到中年,根本算不上什麼毛頭小夥。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作為他父親趙奢的參謀人員,參與過閼與、麥丘兩場戰爭,這兩場戰爭恰好是趙軍對秦軍為數不多的兩場勝仗。論對秦軍的作戰經驗,趙括其實反倒要比廉頗豐富。

到此處我們還會發現,由於趙國上層一個接一個的決策失誤,這個時候前線的趙軍其實已經半拉身子探進地獄了。趙括能做的,無非是最後搏一把,而且他接手的還是一個殘局——兩條防線現在就剩一條了,後勤也基本已經被斷絕了。

設身處地的想象一下,這個時候我們能感覺到的其實應該是悲壯,這幾乎註定是有去無回的一仗。由此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趙括的母親會在趙王面前竭力貶低自己的兒子,在攔阻不住後,又讓趙王承諾一旦戰敗追究責任,不能殃及趙括的家人。

最終,趙括的主動出擊以失敗告終,趙軍被秦軍在一條河谷中圍困了四十六天,最後,趙括帶領殘餘趙軍對秦軍防線發起了最後的自殺式衝鋒,趙括本人在衝鋒中被秦軍亂箭穿身,死在了戰場上。起碼從軍人的氣節、操守來講,趙括起碼遠勝過後世投降匈奴李陵。而且按照史書記載,這一戰雖然以趙軍失敗而告終,但秦軍也傷亡慘重,短時期內無力再戰。由此來看,趙括的軍事素養顯然並不差。

在失去指揮官後,殘餘的趙軍向秦軍投降。為了徹底打殘趙國,白起下令,除了240多名未成年人,其餘戰俘統統處死。至此,趙國元氣大傷,一直到最後滅國,再也沒力量對抗秦國。

至此,秦國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已經再無大的障礙。而趙國上層此時還在忙著善後。趙王自己,也並沒有承擔任何責任,最後長平戰敗的全部責任都落在了趙括一個人頭上,所幸的是因為之前有言在先,趙括的家人沒有受到波及。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時,在數十年之後的秦滅楚之戰中,秦王嬴政錯誤的否定了王翦穩紮穩打的策略,而採信了李信輕兵急進的方案。這個決策失誤最終導致伐楚秦軍幾乎全軍覆沒。而在戰敗之後,嬴政自己扛下了全部責任,主動去老將王翦家中道歉,請老將軍再次出山。此外,秦王嬴政非但沒有讓李信為自己承擔錯誤,還在後來的滅燕滅齊之戰中,給了這名年輕將領洗刷了自己戰敗的恥辱的機會,這也為秦軍增添了一名優秀的將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