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主要是因為,軒逸·純電的驅動電機、逆變器、減速器均為日產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其中,驅動電機使用的是0.25mm薄型電磁鋼板,鐵損耗降低約44%。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主要是因為,軒逸·純電的驅動電機、逆變器、減速器均為日產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其中,驅動電機使用的是0.25mm薄型電磁鋼板,鐵損耗降低約44%。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外,該驅動系統還配備了日產E-control電機扭矩控制技術,可以在任何電量都保持動力穩定輸出,且初始加速響應快,初始加速響應速度時0.05s。

最後,看看能量回收系統

按下“ECO”按鈕,就會進入經濟駕駛模式,軒逸·純電的能量回收強度就會維持在一個平衡區間,倒不會有強拖曳感,但車輛一旦減速或自動就會開啟能量回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主要是因為,軒逸·純電的驅動電機、逆變器、減速器均為日產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其中,驅動電機使用的是0.25mm薄型電磁鋼板,鐵損耗降低約44%。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外,該驅動系統還配備了日產E-control電機扭矩控制技術,可以在任何電量都保持動力穩定輸出,且初始加速響應快,初始加速響應速度時0.05s。

最後,看看能量回收系統

按下“ECO”按鈕,就會進入經濟駕駛模式,軒逸·純電的能量回收強度就會維持在一個平衡區間,倒不會有強拖曳感,但車輛一旦減速或自動就會開啟能量回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根據官方消息,軒逸EV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回收效率高達22%,相當於每百公里可以回收22公里的續航。

而根據我們的測試記錄,在城區普通道路和快速路,軒逸EV基本上是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了3-4公里左右;而在高速路段,軒逸EV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大約是4-6公里。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主要是因為,軒逸·純電的驅動電機、逆變器、減速器均為日產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其中,驅動電機使用的是0.25mm薄型電磁鋼板,鐵損耗降低約44%。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外,該驅動系統還配備了日產E-control電機扭矩控制技術,可以在任何電量都保持動力穩定輸出,且初始加速響應快,初始加速響應速度時0.05s。

最後,看看能量回收系統

按下“ECO”按鈕,就會進入經濟駕駛模式,軒逸·純電的能量回收強度就會維持在一個平衡區間,倒不會有強拖曳感,但車輛一旦減速或自動就會開啟能量回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根據官方消息,軒逸EV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回收效率高達22%,相當於每百公里可以回收22公里的續航。

而根據我們的測試記錄,在城區普通道路和快速路,軒逸EV基本上是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了3-4公里左右;而在高速路段,軒逸EV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大約是4-6公里。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前,《高工車評》曾測試過軒逸·純電的續航情況,相比廣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國產純電動車更紮實。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測試當天,我們選用普通模式,並開啟ECO功能,空調調至自動擋(21℃),車上承載兩人(中等體型),充滿電儀表顯示續航299km,最終我們實際行駛了243km,儀表里程消耗了263km,實際續航與儀表消耗續航的折扣是92.4%。

根據《高工車評》測試計算出,軒逸EV充滿電實際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實,軒逸·純電還有隱藏的幾十公里續航,當儀表顯示電量為0時,依舊可以跑到10-30公里。這就意味著,軒逸·純電充滿電跑到沒電,實際續航應該在300公里左右。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個成績可以說非常不錯了,而軒逸·純電還僅僅只裝載了38度電。同樣都是NEDC續航300公里左右的純電緊湊型轎車,國內大部分車型都裝載了50度電以上。例如,同級別的帝豪GSe官方NEDC續航是353km,但其裝載了52度電。

另外,根據我們測試,軒逸·純電不僅續航紮實,整體電耗控制的也很平穩,在60-80km/h的時速範圍內行駛,百公里平均電耗一直維持在11-12(kWh/100km),而時速在110km/h以上,平均電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顯然,軒逸·純電的續航紮實、電耗平穩等這些優秀表現,都與其在電池、電驅動系統、能量回收等核心技術有直接關係。軒逸·純電與日產聆風同E-Platform平臺,許多技術都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軒逸EV續航為什麼這麼抗造?

首先,我們來說說軒逸·純電的電池組技術:

說起軒逸·純電,就必須要提起日產聆風這套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這個是專門針對乘用車開發的高效節能的純電驅動技術平臺,不僅能耗水平低,其電池系統也有著“40億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頗為人們稱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雖然軒逸·純電為了獲取國家補貼,沒有持續沿用國外Nissan Leaf AESC電池,而是使用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但在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組(Pack)技術、電池安全防護等方面依然是日產自主的技術。

《高工車評》曾在展會中看過軒逸EV的電池包結構圖,整個電池包不僅有耐極限安全模塊,還鏈接了高效散熱層疊結構、周密線束防護體系。如下圖: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整體來看,軒逸EV的整個電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後三大堆棧,共24個電池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的電池容量約1.58kWh,包含8片軟包電芯。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而電池包殼體採用的是1.2GPa超高強度鋼材,且在電池組周邊預留了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136mm離地間隙、363.3mm發動機艙潰縮空間、307mm側面潰縮空間),而在電池組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

當然了,軒逸EV還配備了LBC電池管理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控電池狀態,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當電量低於10%時會閃爍和發出蜂鳴聲提醒用戶及時充電,進一步增強日常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前一段里程的駕駛情況,實時核算出準確的剩餘續航。這一點與國內大部分純電動車有所不同。

在《高工車評》整個續航測試中,無論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還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車速在110km/h以上,我們也沒有發現軒逸EV存在掉電嚴重的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了軒逸·純電電控技術的優異性能。

其次,我們來看看動力總成系統:

軒逸EV沿用了2018款日產聆風E-Platform平臺,所以軒逸·純電與日產新聆風的電驅動系統有許多相同的技術。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打開機艙,首先看到的是充電機,與之相連的依次是逆變器、減速器和驅動電機。

其中,軒逸EV搭載的驅動電機是一臺型號為TZ200XS5UR 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這個數值低於同級別的幾何A、比亞迪e5、北汽EU5等國產純電動車,但是好在動力輸出很平順,能耗也較低,電機噪音也較小。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主要是因為,軒逸·純電的驅動電機、逆變器、減速器均為日產自主研發和設計的。其中,驅動電機使用的是0.25mm薄型電磁鋼板,鐵損耗降低約44%。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此外,該驅動系統還配備了日產E-control電機扭矩控制技術,可以在任何電量都保持動力穩定輸出,且初始加速響應快,初始加速響應速度時0.05s。

最後,看看能量回收系統

按下“ECO”按鈕,就會進入經濟駕駛模式,軒逸·純電的能量回收強度就會維持在一個平衡區間,倒不會有強拖曳感,但車輛一旦減速或自動就會開啟能量回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根據官方消息,軒逸EV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回收效率高達22%,相當於每百公里可以回收22公里的續航。

而根據我們的測試記錄,在城區普通道路和快速路,軒逸EV基本上是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了3-4公里左右;而在高速路段,軒逸EV儀表續航每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大約是4-6公里。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這款電動車續航才338km,實際卻比Aion S/比亞迪元EV靠譜,為何?

但是每當車速下降或踩下剎車時,能量回收作用,軒逸EV就會出現儀表續航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10多公里的情況。其中,以110km/h左右速度行駛的高速路段,忽遇堵車,踩下剎車踏板之後,能量回收啟動,最終儀表續航消耗5公里,實際行駛了27公里。

需要明確的是,這還只是開了ECO功能,而一旦開啟了B檔(能量回收強檔)的情況下,能量回收就更厲害了。

寫在最後:

現階段,大多數合資品牌推出的純電動車續航都僅有300-400公里,相比國產電動車動輒500km以上的續航,顯得有點“遜色”。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合資品牌純電動車的電驅動技術、能量回收技術等更為先進,導致其續航也相對比較抗造,實際行駛續航與標稱的NEDC續航不會相差得太離譜。

而作為日產在中國市場的首款純電動車,軒逸·純電更多的還是憑藉安全可靠的品質來征服國內消費者,為其後面的純電動車產品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在底盤調教和轉向調教上面,整體表現的很舒適,尤其是底盤舒適性調教,對於一些細小的顛簸基本都能過濾,不會有太多的震動傳遞到車內。

總體來看,作為一臺以經濟家用為主的純電動家轎,軒逸·純電滿足日常的通勤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其所使用的聆風平臺的技術還是比較靠譜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