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張猛 荔枝 周冬雨 鋼的琴 王千源 荔枝新聞 2019-03-18

文/從易

(作者從易,“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文化評論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張猛是第七代導演裡的傑出代表,他之前執導的《耳朵大有福》《鋼的琴》都備受好評,尤其是《鋼的琴》在業內更是一鳴驚人,也幫助該片主演王千源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一晃八年,張猛的新作《陽臺上》自然備受影迷關注;尤其是電影由周冬雨擔綱女主角,並且由“周冬雨工作室”擔任主要出品方單位,也是周冬雨首次轉型出品人的嘗試,更是為電影增加了不小的熱度。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但《陽臺上》的上映之路一直不太順利,電影在2017年就拍攝完畢,檔期一推再推,這或許與主創者對電影的質量不太信心有關。上映前一個禮拜,《陽臺上》在北京某所高校舉行了發佈會,結果一位觀眾觀影結束後言辭偏激地質問道,“我想知道這部電影投資了多少,你們準備用它圈多少錢?”不僅令臺上的主創者陷入尷尬,當天各大媒體推送的標題也都是:觀眾罵《陽臺上》是“爛片”。究竟《陽臺上》的成色如何?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電影改編自青年作家任曉雯的同名中篇小說《陽臺上》,聚焦的是上海一個普通的底層家庭在拆遷之後的家庭裂變。影版基本沿襲了原著的人物設定和故事走向,故事並不複雜:張英雄的父親與拆遷工作人員陸志強發生口角衝突,其父一氣之下不幸身亡,此後張英雄(王鏘 飾)就想找陸志強復仇,在復仇的過程中意外對陸志強智力有障礙的女兒陸珊珊(周冬雨 飾)產生情愫。在對陸珊珊萌生愛意的過程,張英雄也慢慢放下了仇恨,最終與自己和解。

恰巧,這個禮拜上映的兩部文藝片《過春天》和《陽臺上》講述的都是少男少女與自己和解的故事,但不同於《過春天》的備受好評,《陽臺上》的口碑兩極分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過春天》的人物立得住、能夠讓觀眾產生共情,而《陽臺上》的張英雄則難以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代入感,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缺乏足夠的動機。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電影中的張英雄已經22歲了,但精神上還未斷奶,整天無所事事,要麼是打遊戲要麼是到處亂晃,他其實就是獨生子女家庭的“蘇明成”。雖然他與好友說他的願望是有自己的房子、有老婆孩子、沒事能跟爸爸一樣喝喝小酒,但也從未見過他為此付出什麼努力。父親突然去世,其實怪不到工作人員陸志強頭上,張英雄有些莫名地想找陸志強復仇。在監視(或者說偷窺)陸志強家時,張英雄被陸珊珊所吸引,少年的青春慾望被激發,他對陸珊珊萌生出愛意,恨意也慢慢消減。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只是導演對張英雄情感轉變過程缺乏清晰的敘事,新人王鏘始終一張冷漠的撲克臉,也無法表現出情感的遞進,這就導致電影中他幾次放棄復仇顯得突兀,電影結尾張英雄丟棄小刀、開啟新的生活的情感高潮,也難以打動觀眾。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陽臺上》這一“復仇-和解”的主線索其實並不複雜,這也是電影中常見的母題,張猛並非沒有能力講清楚。問題就出在,張猛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結果每一樣主題都沒有說清楚,雜糅在一起就成了一團亂麻。《陽臺上》出現了大量拆遷場景,想講述的是城市如何一點點吞噬原住民原有生活空間,但電影全部停留於符號式的展示,結果都成了“為賦新詞強說愁”。張英雄當服務生時認識的好友沈重,也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人物,他對張英雄的友善與兩人的決裂,都難以令人信服,導演或許是想借此展現上海底層人物的狀態,但還是過於冗長累贅……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陽臺上》給觀眾一種懸浮、空洞的感覺,導演想要表達的每一個主題觀眾或多或少都能夠感知到,就是覺得這些主題都缺乏足夠的敘事支撐與邏輯支撐,最後便顯得力有不逮、言之無物、蒼白空洞。電影唯一值得稱道的是,膠片拍攝產生的強烈的電影質感,每一幀都非常真切、細膩、溫柔,鏡頭語言也非常講究。只可惜,美則美矣,若沒有紮實的內容撐起,也頂多是MV,而不是電影。


站在《陽臺上》,看到的只是雜糅——荔枝娛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