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精妙至此,真相與電影無關|荔枝娛評

文/耷子

(作者耷子,“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影評人,執行製片,江蘇省電影電視評論學會理事;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綠皮書》:精妙至此,真相與電影無關|荔枝娛評


1936年,維克多•格林寫出了第一版《黑人機動車駕駛員綠皮書》,書中彙集了美國紐約境內可以專門接待黑人顧客的酒店、餐館等信息。這本書相當“實用”,逐漸擴大到了整個美國。格林的初衷是在那個種族隔離的時代嘗試破冰。在綠皮書的序言中,格林說:“不久的將來,這本黑人旅行指南將不必出版,那就是我們在美國享有平等權利的時候。”

影片《綠皮書》登頂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幾乎意味著格林終於盼來了“不久的將來”。一個世紀以來,好萊塢非裔電影人一直在為平權努力。當《黑豹》成為影史票房第九的電影,兩位黑人導演在三年內(《為奴十二年》和《月光男孩》)兩次將奧斯卡最佳影片收入囊中時,時代確實發生了變化,即便這種變化是緩慢而痛苦的。

《綠皮書》以犀利而機智的眼光,正視了這種痛苦的變化過程,將時代背景設置在了1962年——綠皮書並沒有消失,但種族間的隔膜正在慢慢消融。影片中,在上層社會享有盛譽的黑人鋼琴家雪利,與意大利裔美國司機託尼經歷了一段難忘的南方巡演之旅。這兩個背景迥異的美國人不僅成為了朋友,而且成了反對種族主義的盟友。可怕的是,人物原型的家人竟然指出,在現實生活中,兩人從來都不是好友,整部電影的故事基礎就是一個謊言。


《綠皮書》:精妙至此,真相與電影無關|荔枝娛評


但是,無論兩位主人公友誼的真相是什麼,這部電影都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這既是一部探討種族矛盾的諷刺喜劇,也是對種族主義惡劣影響的精妙剖析。影片的敘事視角如此有趣,情與理的辨析如此聰明,人物的性格如此充滿魅力,你很難找出抗拒這部電影的理由。

對於一個觀影經驗豐富的人來說,《綠皮書》極為工整流暢的劇本,就像是在好萊塢編劇工具書指導下寫出來的工藝品,彷彿繼承了《為戴茜小姐開車》《觸不可及》等“黑白配”經典電影的衣缽。但仔細想來會發現,《綠皮書》的人物階層設置十分新穎巧妙——黑人是擁有財富和地位的僱主,粗鄙的白人是被僱傭者,兩人並未刻意地相互療救,而是通過經歷一系列的風波去發現自我。黑人鋼琴家的困境,並非黑人遭遇歧視這一淺層問題,而是作為被上層社會承認的藝術家,走下舞臺的他既融入不到真正的白人圈層,又被黑人群體拒絕和排斥,“非黑非白”的身份迷失,才是膚色帶來的終極困擾。尤其值得深思的是,這種將人卡在“夾縫”中的慣性偏見,在影片之外也並未消散——導演彼得·法雷利是白人,無論他的本意是多麼善良,只是因為他不是黑人,《綠皮書》亦遭遇了部分非裔群體的抨擊。


《綠皮書》:精妙至此,真相與電影無關|荔枝娛評


拋開沉重的議題,《綠皮書》讓人爽心悅目,終歸還是因為它是一部手段高明的喜劇。影片並未將包袱刻意安排在敘事過程中,而是依靠兩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和演員的強大魅力,逐漸堆積起喜劇效果。白人司機帶領黑人藝術家感受“民間生活”,一塊肯德基炸雞與鋼琴家修長而尷尬的手指,爆出了一個“真香”的笑點;白人司機為了借一架乾淨的施坦威鋼琴而拿出看家本領,那一氣呵成的鏡頭切換,讓我們知道為何此片能獲得最佳剪輯提名。影片的節奏掌控精確,每一個笑點與淚點都恰到好處,令人寧願在編劇的算計中安心地享受。

《綠皮書》兩位男主角的精湛演技,將本就90分的劇本提升到了更高境界。扮演白人司機的維格·莫特森,上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角色是《巨塔殺機》裡駭人的俄羅斯殺手,而這一次,他急速增肥更改口音,變成了意大利裔美國直男,那種混跡於底層的江湖氣息和正義感,都讓角色真實可信。扮演鋼琴家的馬赫沙拉·阿里,三年之內拿下了第二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上次是《月光男孩》),阿里最大的演技競爭力在於,他罕見地將一個非裔男性角色演繹出了不容置疑的尊嚴感,同時又將藝術家的浪漫氣質、內心的脆弱與恐懼詮釋得十分細膩,其未來的成就勢必可以比肩偉大的黑人演員丹澤爾·華盛頓。

第91屆奧斯卡是公認的“小年”,《綠皮書》臨門一腳擊敗頭號種子《羅馬》,多少讓人嘆息奧斯卡的保守。慶幸的是,《綠皮書》在近十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中,確實是最接近大眾審美的一部溫情片,有政治立場卻無過多說教意味,值得為之喝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