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可能只是沒有觀眾緣

讀完任曉雯的小說,我就有這樣一種感覺:《陽臺上》,並不太適合被影像化。理由很簡單,小說描繪了主人公的一段生活經歷和心理歷程,但並無太過明顯的情節衝突。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含蓄加平淡。作為對文字的品讀,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放到大銀幕上,廣大觀眾會買賬嗎?何況,《陽臺上》只是一部中短篇體量的小說,竟能被改編成近兩小時的電影?事實證明,我的擔心並不多餘。電影還未正式上映,“觀眾怒斥周冬雨接爛片圈錢”之類的雜音就不絕於耳。可這或許非戰之罪,而是電影《陽臺上》從出生之日起,就失去了觀眾緣。

《陽臺上》可能只是沒有觀眾緣

《陽臺上》的上海味道

且不說《陽臺上》的內容和主旨,單說這部電影的上海味道,大概是近年來最正宗的。雖然原作者任曉雯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小說中的故事也發生在上海,但我沒有想到,電影比小說更進一步,把底層上海人的生活表現得更為活靈活現。

上海在中國影視劇中的刻板印象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郭敬明式的虛假繁榮。楊冪、郭碧婷們身處的“小時代”,和上海老百姓沒有半毛錢關係,儘管小四執著地認為,這才是上海。另一種是《我的前半生》中的丈母孃薛甄珠。雖然我非常敬佩許娣老師的演技,但上海女人的形象仍然在這部大熱的電視劇中被誇張到變形。漫畫式的角色塑造,只會拉遠與真實生活的距離。

終於,以現實主義見長的張猛導演,沒有再為觀眾創造另一個莫名其妙的上海。《陽臺上》對上海的忠實還原,不在於長鏡頭中的上海街景,也不在於大段大段的上海話對白,而在於對上海底層小市民心態的準確捕捉。

電影《陽臺上》對小說前半段有關拆遷的內容進行了壓縮,但增添了一個饒有趣味的情節。父親和母親為主人公張英雄慶生,父親要求他許個願。張英雄說:國富民強,世界和平。父親劈頭蓋臉給了他一耳光:“我讓你說說自己!”這段配上上海方言的對白,既表現出了主人公的懦弱和父親的強勢,又把底層家庭更在乎溫飽生活的世俗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父親的強勢只是一種虛張聲勢,在象徵權力的拆遷面前,他毫無招架之力。張英雄的人生理想是領一份退休金,有一間房子,有老婆和孩子,但看完電影,我們都明白,這注定只是鏡花水月。當“王家衛”們還把弄堂表現為旗袍女郎風姿綽約的場所,《陽臺上》對上海底層家庭生活的深刻理解反倒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這或許也是《陽臺上》不受觀眾待見的原因之一。在那些對上海市民生活無感,又期望看到一個跌宕起伏的“復仇”故事的人們看來,《陽臺上》自然是毫無亮點可言。電影片尾曲《羅馬尼亞姑娘》,用地道的上海方言生動地唱出了做著白日夢的上海底層青年的滑稽生活,但說實話,又有幾位北方人會愛上這首歌呢?

《陽臺上》可能只是沒有觀眾緣

弱者對弱者捅出的那一“刀”

本片的劇情介紹是這麼寫的:整日無所事事的張英雄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溺愛下。父親因為與拆遷工作人員陸志強發生衝突而忽然離世,張英雄決定要為父親報仇。生性懦弱、搖擺不定的他卻在不斷偷窺、跟蹤的“復仇”過程中,對陸志強的女兒陸珊珊產生了複雜而衝動的感情……

電影上映前,幾部宣傳片都把張英雄跟蹤陸珊珊的戲碼放在中心位置。陸珊珊,也就是周冬雨出演的角色。但實際上,無論是在小說還是電影裡,《陽臺上》都是屬於張英雄的獨角戲。

在生活中,張英雄是個不折不扣的弱者。小說裡交代得很清楚,張英雄既沒有學歷,也沒有能力,更沒有優渥的家境。這樣一個上海底層青年在經歷父親去世的巨大打擊後,自然而然地把矛頭指向了拆遷工作人員陸志強。

但陸志強同樣是一個生活中的弱者。他的女兒陸珊珊存在智力缺陷,為了她的未來,陸志強不得不招攬了一個外地女婿。但生活的愁苦和憤懣,完完全全地寫在了他的臉上。當張英雄一次又一次跟在他的身後,試圖快意恩仇時,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不過是同為天涯淪落人罷了。

張英雄在打工時認識的“好友”沈重,也身處底層無法自拔。他喜歡自稱“許文強”,假裝瀟灑地騎著機車飛馳,但他的心裡是清楚的:沒有未來,也不會有轉機。當沈重對張英雄說“有誰願意生下來就做壞人”時,觀眾和讀者的內心感受是複雜的。不過和張英雄不同,沈重已經在精神上徹底墮落,幹起了偷錢的勾當。但誰又敢說,這不是張英雄的未來呢?

導演為張英雄和沈重增加了一場在廢棄遊輪上引吭高歌的戲。兩人唱著《浪子心聲》,被舞臺燈光環繞,是電影難得一見的溫情場面。但這更像是虛幻的夢境,就像歌詞中所寫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兩個小人物,註定無法擺脫屬於他們的命運。

更殘酷的是,這些生活社會底層的小人物還在挖空心思互相傷害。陸志強明明可以給張英雄一家更優惠的拆遷條件,卻耍起了手段,以致張英雄的父親因病身亡。而懦弱的張英雄沒有能力報復陸志強,就把腦筋動到了存在智力缺陷的陸珊珊頭上。《陽臺上》有著文藝片的賣相,但正如張猛導演所說,這不是一部文藝片。不過,觀眾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陽臺上》可能只是沒有觀眾緣

周冬雨為何接拍本片?

本片唯一的大牌明星,非周冬雨莫屬。為了宣傳,把周冬雨抬出來本無可厚非,但這對衝著她來影院的觀眾來說,就不怎麼公平了。與其說是特別出演,不如說周冬雨純屬友情客串。這也怪不得周冬雨,陸珊珊在原作中就不是什麼主要人物,更像是一個代表弱勢群體的符號。平心而論,這個角色並沒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周冬雨的迷之出演也讓我有些看不懂。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張猛曾經透露,周冬雨本來沒有時間,“後來她問是什麼角色,我說沒臺詞,她說沒臺詞我能演,然後就一拍即合。”不知道導演所言是否屬實,但周冬雨的出演確實更像是玩票。

不過,周冬雨的粉絲也無需太過失望。事實上,粉絲們可以在《陽臺上》裡看到一個最美的周冬雨。張英雄偷窺到的陸珊珊,是一個天真無邪,又帶有一絲性感誘惑的可愛蘿莉。當陸珊珊對著鏡頭露出微笑時,觀眾就不難理解為何張英雄會因為她精神恍惚。對於周冬雨本人來說,能通過本片留下美好的青春剪影,也不是毫無收穫吧。

要說《陽臺上》是一部圈錢爛片,我第一個表示不同意。要知道,《陽臺上》是張猛繼《鋼的琴》之後,第二次採用全膠片拍攝的電影。導演的宣言擲地有聲:“數字化可以後期、可以調亮,但我們在現場需要真正地去等,去等一束光。”光憑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導演的誠意。但我們都清楚,它遭遇票房滑鐵盧,恐怕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陽臺上》可能只是沒有觀眾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