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城市變遷史之張家口

張家口

先有宣化,後有張家口。1429年,宣化很厲害了,張家口才成了一個軍事堡壘。

嘉靖八年(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1571年,明朝隆慶年間,在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的籌劃下,明朝與蒙古達成了對俺答汗的封王、通貢和互市的協議,史稱“隆慶和議”。從此,張家口開啟了蒙漢互市模式,商賈絡繹、店鋪林立,成為以邊貿為主的塞外重鎮。

康熙年間,張家口開通張庫大道,直通恰克圖。乾隆時禁止俄商到北京交易,張家口成為重要交易地。

1830年英法大戰,歐洲海路被封,張庫大道便成了當時世界上最主要的大陸貿易商道。《喬家大院》裡喬致庸從武夷山往恰克圖販運茶葉,走的便是張庫大道。道光年間,張家口已有旅蒙商號280多家。後來,晉商王榮廷在張家口開設祥永發賬局,是北方最早的金融機構,很快更多賬局陸續開設,張家口成為中國金融業的起源地之一。

張家口在清末後經歷了一段衰落,主要原因是天津開埠,俄國設立了黑龍江輪船公司,並鋪設了莫斯科到上海的海底電纜,海運代替了張庫大道。之後更有同治年間開通到敖德薩港(位於烏克蘭南部沿海地區)的航線,光緒年間《伊犁條約》天津港向俄國開放,張家口就更為衰落了。

華北城市變遷史之張家口

張家口夜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