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章邯 項羽 王離 張耳 千古名將英雄夢 千古名將英雄夢 2017-08-29

大秦最後一輪明月——敗軍之將章邯(13)

邯鄲被攻破後,趙王歇與丞相張耳北逃至鉅鹿城(今河北省平鄉縣),收集殘部欲重整旗鼓,可惜他屁股還沒坐穩,王離就來了。

公元前208年十月,王離二十萬華北野戰軍南下,兵圍鉅鹿,欲困死趙軍。

與此同時,章邯軍亦開至鉅鹿以南的棘原,修築了一條百餘公里的甬道,為王離軍補充糧秣。所謂甬道大概就是在道路兩旁修築高牆,以保護運糧路線的安全暢通。

這是章邯的老本行了,小小一條甬道,比起巍巍驪山陵,不過就是小菜一碟,供應軍需,更是章邯的拿手好戲。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有一個疑問,章邯王離二軍為何不直接會合呢?何必這麼麻煩修一條“輸血管”各自為戰,如此豈不是降低了勝算?

我是這麼推測的。王離是世家名將,身居武城侯,無論資歷爵位,都在章邯之上。兩軍若會合,到底聽誰的,這是一個大難題。以章邯之軍功,絕不可能屈居王離之下;以王離之身份,亦絕不可能屈居章邯之下;再說王離打了趙國這麼久,眼看勝利在望,豈肯輕易把這個功勞分給章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各行其是,王離負責圍城打援,章邯負責供應後勤與阻擊楚軍。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為了兩軍的團結,章邯自願退居到幕後,王離於是當仁不讓的衝上歷史舞臺上一顯了身手,他的二十萬大軍,兵精糧足,緊緊圍困住一個小小的鉅鹿,打的張耳苦不堪言。

危急存亡之刻,張耳首先想到的是好兄弟陳餘。張陳二人從戰國時代就是死黨,他們一起在信陵君門下當門客,魏亡之後又一起四處逃亡,後來又一起去投奔陳勝,一起擁立武臣、趙歇為趙王,數十年來形影不離生死不棄情同手足肝膽相照,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此時的陳餘,已在西北邊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縣,趙子龍的故鄉)收來了數萬趙兵,趕到鉅鹿以北紮營,但是他不敢動,鉅鹿城下,足足有王離二十萬秦軍,他這幾萬兵,去了還不夠王離塞牙縫的。

張耳被王離打的朝不保夕,一股怨氣便全撒在了陳餘身上,他派出使者張黶、陳澤,去罵陳餘:“從前吾與公為刎頸之交,今趙王與耳困在圍城,旦暮且死,所望惟公。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豈非有負前盟!若果能踐前言,何不亟赴秦軍,拼與同死!”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張耳要好兄弟陳餘跟他一起死,陳餘卻還沒活夠,他回答說:“我非不欲相救,但兵力未足,冒昧前進,徒使全軍盡覆。且吾所以留命不死者,欲為趙王、張君破秦報仇。今若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

說來說去,陳餘反正不肯去送死了,他只派了五千兵,令張黶、陳澤帶回去意思意思。

這點意思,實在不夠王離意思,張黶、陳澤帶了五千兵剛到鉅鹿城下,就被王離吃了乾乾淨淨。這五千人,也真夠可憐的,徒然做了張耳陳餘所謂義氣的犧牲品。

這以後,張耳陳餘兩個死黨算是徹底掰了,從此反目為仇,他們後來一個跟了項羽(陳餘),一個跟了劉邦(張耳),在楚漢之際生死相搏,哪裡還顧及從前的半點情分。看來,在存亡利害之前,什麼刎頸之交,什麼江湖義氣,全都是狗屁。

扯遠了,陳餘說什麼不肯救趙,其他諸侯倒是還有一點國際主義援助精神:燕國的韓廣,派來了將軍臧荼;齊國的田榮一向小氣,他不願派兵,然而他手下的一個將領田角,卻揹著田榮帶兵來了,此人頗有一點政治眼光;與此同時,張耳的兒子成都君張敖,也在北邊兒代郡收了萬餘人趕來救援。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這一下,鉅鹿城下簡直就成了農貿市場,各路豪傑各自擺上攤子,互相打起了口水仗,卻沒有一個肯率先攻擊秦軍。(就連張耳的親兒子張敖都不敢動,看來父子之情也是狗屁)

據不完全統計,鉅鹿城內外的各路諸侯軍,總共也近二十萬,兵力並不輸給秦軍,卻一個個高築壁壘,誰也不肯當這個出頭鳥。所謂烏合之眾,就是這副德性了。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如果項羽不來,這二十萬諸侯聯軍,或許就是章邯王離的盤中餐了。可惜,項羽終究還是來了,雖然期間有些波折(箇中詳情,待項羽一章再續),但他還是在一個月後(公元前208年11月)順利趕到了。出頭鳥沒人願當,項羽卻愛當的很,他這支南天神鵰,偏要啄一啄章邯這個獵人的眼珠不可!

此時的項羽,已經今非昔比,他被楚懷王封為魯公、上將軍,擁兵近十萬,全權指揮援趙戰役。另外,項羽的好兄弟劉邦也與他分道揚鑣了,他率領著幾萬軍隊,正在黃河南部向西朝關中方向活動,楚懷王心與項羽劉邦相約,誰先入定關中,誰就是關中之王。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項羽氣勢洶洶,拍馬殺來。一切都似乎預示著章邯項羽兩大名將要在歷史的聚光燈下來一場精彩的世紀大對決,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讓所有人跌破了眼睛。關鍵時刻,章邯莫名其妙的退縮了。

當項羽派英布、蒲將軍率兩萬軍為先頭部隊渡過漳水,摧毀章邯辛辛苦苦修築的甬道,切斷王離軍的輸血管,章邯按兵不動。

當項羽大軍主力破釜沉舟,持三日糧,有進無退,一往無前的渡過彰水,瘋狂殺向王離軍,章邯還是按兵不動。

當項羽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大破之,章邯不僅是按兵,反而向後退卻了。

當項羽殺秦副將蘇角,虜主將王離,華北野戰軍在諸侯聯軍的圍攻下全軍覆沒,章邯仍然後卻,竟不敢引軍與項羽一戰。

當項羽依靠無上的勇氣與戰功二十四歲登上人生巔峰,成為諸侯聯軍的總指揮,與章邯軍對壘相持。尚未交戰,章邯又數卻之。種種表現,宛如一介懦夫,哪裡有還有半點天下名將的影子。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真是奇怪啊,項羽豁出一切兵渡漳水,章邯為何不半渡而擊之?

真是奇怪啊,項羽孤軍殺到鉅鹿城下,章邯為何不與王離前後夾擊楚軍,反而連連退卻,坐視大好局勢化作烏有?

真是奇怪啊,章邯自出函谷關,滅張楚、死魏王、殺齊王、斬項梁,名動四海,威震天下,為什麼一到鉅鹿戰場,就完全變了個人一般,畏首畏尾,怯戰至此?

大秦帝國兩大兵團章邯與王離聯手,為何還打不過小年輕項羽?

從前那個敢冒雨長途奔襲一百公里擊殺項梁的章邯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這又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個大疑案。

歷史的重重迷霧,總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非要解的話,莫非章邯被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超凡氣勢與非常人之勇悍給嚇著了?

人的心理的確是這個世界上最奇怪的東西,很多方面至今都無法用科學解釋。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殺人如麻的勇士會突然間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最好的例子就是荊軻刺秦故事中的那個秦舞陽。

或許,章邯就屬於秦舞陽那一類人吧,總覺得自己挺拉風,可是一旦碰上了嬴政或項羽這種擁有強大氣場的超人,就會立刻從老虎變成老鼠。

再有一種可能,或許章邯對胡亥與趙高統治的大秦帝國終於失望透頂,他已經開始準備保存實力另謀後路了。

到底那種可能,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