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 為何投降僅有5萬兵眾的項羽?原因有2點

(說歷史的女人——第836期)秦漢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名將,比如項羽、劉邦、樊噲、蕭何等等。然在秦漢之交,對歷史起到最為關鍵作用的,首推兩個人物,一個是秦之章邯,一個是項燕後人項羽。

這二人對歷史的影響,實際主要是鉅鹿之戰,項羽破秦軍,解除了鉅鹿之危。不過解除,並不代表最後的勝利,畢竟當時的秦軍兵力並不弱,而且章邯已經病情好轉,可以指揮軍隊。雙方相比,諸侯起義軍的實力,比秦軍還是略遜一籌的,或者雙方,至少勢均力敵的。那麼既然如此,為何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明明有實力作戰,為何卻投降了僅有5萬之兵眾的項羽?核心原因有2點,具體是什麼呢?主要通過三方面來看看:

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 為何投降僅有5萬兵眾的項羽?原因有2點

其一方面,我們先看看章邯和項羽橫空出世的背景及情況。

章邯者,乃秦朝末期的一名將領,在秦二世之時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秦王朝最後一名屏障性人物。在秦朝末期之時,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章邯橫空出世的背景及情況,則要驚險得多。尤其是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勢如燎原,各地烽火四起,秦帝國各地城池,不是被起義軍擊破,就是獻城投降。對秦帝國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比如陳勝吳廣起義,很快就建立張楚政權和秦帝國分庭抗禮,而各地民眾一呼百應,關東的六個國家紛紛得到了迴應,張楚軍大將周文,嘯聚數十萬的人馬,長驅直入直逼咸陽。

面對這種可怕的情況,作為秦帝國的老大秦二世本身卻毫無主見,不知如何迎敵。重臣丞相李斯和權臣趙高,二人卻忙於爭權奪利,滿朝文武百官更是束手無策。如此帝國危亡之時刻,救國於水火之中的正是章邯。

帝國無可用之兵或可用之兵有限,章邯就把大約七十萬的囚徒全部武裝起來,經過短期的強化和組織,然後給他們配備精良的裝備,充足的後勤保障。以關中秦軍將卒分散到戍卒各營,任命其為指揮骨幹,迅速聚合成一隻強大軍隊。如果說人的求生之慾有多強,從這一場戰爭之中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七十萬囚徒不僅不用再去坐牢,反而若立功還可以加官進爵,再加上這些囚犯本身的身強力壯,對於戰場的適應可以說更加不在話下,因此其作戰能力很快就爆發出來,在章邯之率領下,秦當年一統六國的雄獅本色短暫再現。

反看陳勝吳廣,甚至周文的大軍,他們是藉助於反秦的情緒,迅速的組成了一隻百萬大軍,但這百萬大軍多為農民,從軍事訓練到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指揮、後勤補給、組織結構等等方面,都極其混亂和脆弱。跟章邯所組織的囚徒軍隊,在戰鬥力上都不是一個層面,因此面對章邯的虎狼之軍,很快就潰不成軍。先是周文敗亡,接著是田臧、李歸,先後擊殺鄧說、伍徐、蔡賜、張賀等張楚的將領,最終令陳勝死在了城父,覆滅了首義反秦的張楚政權。章邯的橫空出世,或者說章邯此時的威名,幾乎成為各路起義軍的噩夢。

之後章邯率軍向中原挺近,在猛攻周市宣佈復國的魏國的時候,齊楚兩國率軍遠道而來救援,但章邯卻沒給他們喘息時間,兵分兩路,夜襲兩國,取得大勝,於是齊、楚、魏三國聯軍都被章邯擊破。直到定陶之戰,大破楚軍,斬殺項梁,章邯的威名,幾乎成為各路勢力恐懼的一把利劍。再到圍趙國於鉅鹿的時候,各路起義援軍都遠遠駐紮,而不敢與章邯大軍正面對戰,就足見章邯的威懾力。

可以說,如果章邯破鉅鹿,其後各路起義軍大概都是是兵敗如山倒之勢。秦帝國的復興,還是很有希望的。可是就是在此緊要關頭,在章邯的巔峰時刻,在秦國有可能復興的時刻,在起義軍可能全盤皆輸的時刻,有一個人殺出來,改變了這一局勢。此人便是項羽。

項羽,想必大家都不會感覺到陌生,因為項羽這個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因為項羽就是一個傳奇,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就足以氣蓋千古,雖然歷史上真實的項羽未必有大家想的那麼偉大。

項羽是泗水下相人,作為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在軍事方面有著天賦之才能。早期被叔父項梁請老師調教,後隨叔父在公元前209年一塊舉兵起義,開始了他的傳奇之路。在次年,其叔父項梁在定陶之戰去世之後,項羽開始逐步獨立掌兵。不過項羽的成名之戰,則是鉅鹿之戰。

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 為何投降僅有5萬兵眾的項羽?原因有2點

其二章邯和項羽的巔峰對決之戰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是兩個人的對決,章邯和項羽。但是他們二人卻決定了兩派勢力的命運,章邯代表的是秦帝國,章邯敗亡,則秦帝國主力消減,秦帝國則必亡。項羽代表的起義軍,若項羽勝,則起義軍的命運就能起死回生,天下大勢則跟著一塊變。

原本楚軍的主帥是宋義,宋義不是項羽,他考慮更多的是利益。在他看來,屯兵等各路諸侯和章邯打得差不多了,再進攻,以圖漁翁之利,當然也是為楚國謀利。然宋義這樣做,卻引起了項羽的不滿。

項羽是副將,但前面也講了,項羽是軍事奇才,他更看重的是軍事時機。還有一層,這其中的關係也比較複雜。宋義是楚王的人,楚王安排宋義做主帥,本身也有牽制項羽的意圖。而項羽在叔父項梁死後,雖為副將,但卻是這支軍隊的靈魂人物,他豈敢被人鉗制?

故此,在軍事時機和政治意圖雙重因素之下,項羽選擇武力解決問題,這大概是項羽一生的主旋律,即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拔劍來說話,比如後來在鴻門宴之前,項羽聽說劉備入關中要做王,他的選擇也是舉兵關中。

項羽殺掉宋義之後,直接統領5萬楚軍,火速奔赴鉅鹿,過河之後就“破釜沉舟”,救鉅鹿之危亡之時。在鉅鹿,無名項羽和名將章邯,進行了一場巔峰對決。結果項羽九戰九勝,章邯的軍隊戰敗。但是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章邯生病臥帳,並沒有親自參與軍事指揮。倘若章邯親自指揮,戰局是否會發生別樣的變化,不得而知,因為歷史不容假設,這隻能是一個謎了。

不管怎樣,項羽在鉅鹿的表現,讓他一下聲名鵲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由此可見,項羽在此戰勝利前後的影響力變化。

在此戰之前,項羽不過是宋義之下的一個副將,楚王的一顆棋子,但此戰之後,項羽憑藉實力成為諸侯軍心目中折服的旗幟和統帥。

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 為何投降僅有5萬兵眾的項羽?原因有2點

其三是章邯和項羽在鉅鹿之戰後各自所面臨的現實處境。

但對於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鉅鹿之戰只是雙方的暫時勝利,或第一回合的勝利。因為當時項羽擊敗秦軍,不過是解除了趙軍的鉅鹿之圍困,並沒有徹底擊潰秦軍。秦軍的主帥章邯尚在,秦軍的主力軍尚有20餘萬。反看項羽之軍,則不過5萬之眾。以5萬對20萬,項羽的勝算有多大,況且此時的章邯已經親自指揮軍隊,其實也是未知數。

當時考驗雙方的,除了軍事實力的對比之外,還有各自背後的政治因素。章邯背後是秦帝國的朝廷,當時的秦帝國朝廷已經不是皇帝胡亥說了算,而是權臣趙高說了算。趙高者,權臣也,禍國殃民奸臣也。

既然是權臣,他就有決定朝臣的生死權,既然是奸臣,他謀的當然是私利,是不會管秦帝國的生死存亡。所以,章邯復興秦國,其軍功卓著,在私利上,和趙構是對立的。故此,趙高壓制、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謀害章邯,那是必然的事。

章邯,雖然是武將,戰於前線,但對於秦帝國朝廷的情況,畢竟也是有所耳聞的。因此,章邯軍駐紮棘原,和漳河南邊的項羽對陣的時候,章邯曾派長史司馬欣到朝廷去,名義上是彙報工作,但實際上應該是刺探朝廷的情況。結果司馬欣回到帝都咸陽,三天都沒見到趙高,司馬欣感到事情不妙,急忙離開咸陽往軍中趕。在回來的途中,司馬欣擔心被追殺,不敢走原路返回,乃另走其它路返回棘原。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章邯在前線,若戰勝,必將因功高震主被處死,若戰敗,則必被以戰敗之罪被處死。總之,無論勝敗,章邯的生路都十分渺茫。

在此背景下,章邯內心是矛盾的,也是痛苦的。作為大秦的戰將,他功勞卓著,忠誠不已,他是不願意做背叛帝國的叛將的。這時候,陳餘又給章邯寫了一封信,用白起作為例子,向章邯陳述他目前的險惡處境。其實這處境,章邯又何嘗不知呢?他的猶豫不決,正是反映了他內心的掙扎和痛苦。

手握20萬大秦精銳的章邯 為何投降僅有5萬兵眾的項羽?原因有2點

思慮再三,章邯最後以20萬之眾向僅有5萬之兵的項羽投降,大概原因有2點:

其一是大勢問題,諸侯群起,秦帝國又朝廷混亂,奸臣趙高擋道,就算前線作戰勝利,朝廷的情況也不會有所改變,這大概是秦帝國亡國的必然,不是章邯一人可以改變敗局的;更何況,當時的諸侯軍因項羽崛起,已經不是那麼好對付了。

其二是個人安危問題,趙高對功臣的誅殺已經成為公開的現實,李斯都不能逃脫他的魔掌,想章邯又豈能安全著陸?

在此因素之下,章邯與其做秦帝國的陪葬鬼,不如選擇一條新出路,這是無奈之舉,也是章邯當時唯一的選擇。總的來說,章邯和項羽有著相同的命運,都曾在關鍵時刻崛起,然後風雲一時,但結局都是以悲劇告終,留下無限唏噓和感嘆。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