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會有一些固定的活動和儀式,瓜分著固有的時間。

生活總是重複的,年年春節是如此,年年生日是如此,年年忌日同樣如此。

無論多理性的人,在這些特定的日子,心裡總免不了掀起波瀾。

就像今天,耳機裡是他唱過的歌,腦海裡是他演過的電影;走在路上,店裡傳出的是他的金曲;坐下聊天,總免不了因為愚人節而聊起他的離去。這就是這個世界對張國榮的紀念。

然而,隨著這種紀念的蔓延,“一歲一哭榮”逐漸成為一種笑談;嘲笑紀念者的聲浪,已經壓過了紀念者的微弱禱告。

一個巨大的疑問橫亙於世人面前:我們懷念張國榮,究竟在懷念什麼?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香港有一句話娛樂圈有一句話叫“張國榮也要十年才有今天”。

張國榮的蟄伏期十分低迷,初進娛樂圈那十年他吃盡了一個新人的苦頭,生活最拮据之時,他連房租都交不起。

這樣的生活,一直到83年的《風繼續吹》爆紅,才徹底終結。

十年後,他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電影,這也是華語電影史至今為止最偉大的作品,或許沒有之一。

《霸王別姬》的的偉大的之處在於,張國榮把靈魂注入了程蝶衣的身體裡。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沒有京劇基礎的張國榮出演一個把一輩子都獻給京劇的“戲子”,這是在日以繼夜的練習之下完成的,程蝶衣的每一抹顧盼生姿的表演,每一場絕代風華的舞蹈,背後都是深入靈魂的付出。

後來張豐毅談到和張國榮的合作,說起演戒毒那場戲,片場的張國榮整個人都是瘋魔的狀態,砸碎了所有的玻璃。

那一刻,張國榮就是程蝶衣;他的靈魂歸程蝶衣掌管,這場戲法國著名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定定地看了一天,臨走時只能無力地留下“偉大”二字。

關於這部電影的偉大,美國《時代週刊》這樣說:它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最偉大的一部電影。

不只是《霸王別姬》,張國榮的每一個熒幕形象,都充滿了他的靈魂。

他可以是那個木訥、怯弱、卻又勇敢的寧採臣;也可以是邪魅、冷漠、卻又孤傲的歐陽鋒;也是不羈、叛逆、卻又浪漫的阿飛。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張國榮的每一個電影角色,都會讓人過目難忘;他的表演就像是一位藝術家對不同生命的註腳和詮釋。

不過,真正讓張國榮被這麼多人緬懷的理由,並不僅僅只是他“偉大藝術家“的一面。

他真正讓世人記住的,是把“做人”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張國榮是非常敬重長輩的人,吳宇森拍《英雄本色》之時,一度窮苦,張國榮屢屢開口表示想要給予幫助;

後來在一次記者會,突發地震,張國榮想也沒想,左手拉著“師父”吳宇森右手拉著“師母”一起跑,嘴裡還不忘安慰兩人說“師父師母別怕,有我在”。

對於林青霞,張國榮也有過一段勉勵陪伴的日子。那時候,林青霞和張國榮住在一個小區,每天一起去片場上下班。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時,林青霞的生活非常不順,在和張國榮聊天時忍不住落淚,他便出言安慰說“我會對你好的”。

張國榮的重情重義,時時刻刻都是流於言表、生於行動的。

現在的娛樂圈,總給人一種很浮躁的感覺,流量明星們走馬觀花、爭奇鬥豔,恨不得都做長江後浪,把所有的“前浪”都拍死在沙灘上。

但是張國榮的時代不是這樣,香港娛樂圈被張國榮提攜的後輩,差不多可以組成一個排了。

黎明、程奕迅、古巨基、古天樂、張衛健、趙文卓、王力宏… …這些現在在娛樂圈鼎鼎大名的明星,年輕時都受到過張國榮的提攜和鼓勵。

如今的話題女王張柏芝,年輕時更是收到了張國榮的貼身附身符,後來談起此事,張柏芝甚至一度內疚到淚流滿面。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張國榮的歌聲,似乎並沒有太多弘揚紅色的部分,但他本人卻非常正能量主旋律。

《慶》是張國榮生前的最後一本寫真集,裡面所有照片拍攝於內地,他把“紅旗拂盪,國泰民安”的祝福,寫在滿是天安門和國旗的寫真裡。

後來,這本寫真集在日本東京簽名發售,千人會場爆滿。

他不像旁人,時時刻刻把祖國放在嘴邊,甚至很少唱紅色歌曲,電影也只有《紅色戀人》一部。

但是他的愛國,卻是表現在他的每一個行為動作裡。從80年代成名後,張國榮就開始接受很多外國媒體的採訪,從來都是說國語。

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之時,更是把唐裝帶上了世界舞臺的紅毯之上,他說:“我想讓所有的外國人都知道,這個評委來自中國。

周潤發曾經在好萊塢闖蕩過一段時間,張國榮卻對此頗有微詞。他認為“周潤發是香港的超級巨星,卻在好萊塢做‘二等公民’。再這麼拍下去,周潤發就完蛋了。”

“一歲一哭榮”,究竟是為了什麼?

他的心始終是向著祖國的,他說“我是中國人,我要為中國人拍出非常有意義的電影。”

這樣的張國榮值得被緬懷,他之所以被稱作巨星,不僅僅只是那些風靡全球的歌曲,風華絕代的電影,而是他為後人樹立了一個榜樣,為明星樹立了一個標杆。

張學友在他的追悼會上曾說:“張國榮可以說已經接近完美,我實在看不到未來崛起的藝人之中,有哪位可具備哥哥所擁有的先天條件及後天造詣。”

如今,縱觀娛樂圈的一地雞毛,歌神這句話“一語成讖”;

而我們懷念張國榮,正是因為現在的娛樂圈需要他這樣的“巨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