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周友光與張允和

好不容易與周有光情投意合結婚成家,允和的「仗義」和擅作主張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婆媳矛盾。

她的一位高中同學未婚先孕,孤苦無告中想到了允和。允和毫不猶豫地把她接進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家中,引得鄰居們熱議,甚至有人懷疑允和也是生活不加檢點之輩,引起了婆婆的強烈不滿。

事非孤例,她還曾為了朋友隻身登門拜訪上海黑幫老大,並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

後來,類似這樣的「小摩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允和又先後經歷了流產,一個孩子早夭,另一個因出生時受感染只活了二十天,女兒小禾也在戰爭期間病逝於重慶。

苦難遠沒有就此結束,尚未走出喪女陰影的允和在一年半之後又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流彈擊中」,「子彈穿過他的腰部,內臟上被打出六個洞」。

充和當時聽到姐夫衝回家的聲音,立馬意識到姐姐遭了大難,充和回憶說:「我膝蓋都軟了,不記得是怎麼走下樓的。」

從1937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允和至少經歷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66至1972年間,允和也曾數次陷入困境,但都「仗著自己的能言善辯逃過一劫」。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允和被貼上「老虎」和壞分子的標籤,為了免受侮辱,她燒掉了所有與丈夫的信件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一切接踵而至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幾乎是毀滅性的,可允和的精神和情感卻「沒有留下什麼創傷」,「實在像個奇蹟」。

張允和奇蹟般地扛過那些危險與苦難,直到九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有活力。在金安平看來,這並非因為她有什麼特殊的養生之道和獨門祕訣,而是因為:

「允和執著於世俗生活,從不裝出心如止水的樣子,而且很喜歡娛樂消遣。」

當她陷入低谷時,哼唱上一段香豔唱詞,再苦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04.

三姐張兆和

三姐張兆和雖然從小生活在家中,卻不像元和、允和一樣受到嬌慣,即使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哭,被允和欺負也不埋怨,「因為她總不吭聲,所以受的罪最多。」

兆和說:「除了我媽,從來沒有人會為我瞎操心」,接著她又無奈地補充道,「可我媽又死得那麼早」。

每當兆和因被罰或被欺負而失落的時候,照顧她的奶媽朱乾乾總是說:「別想了!沒什麼了不起。去喝你的粥,吃醃豇豆吧,吃完就沒事了。」

於是,不愛「吭聲」的兆和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略顯古怪的性情。她內心頑固、喜歡沉思,雖然有些執拗卻也有寬容慷慨的一面。

像很多自認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一樣,她總希望自己表現優秀,並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學習崑曲不僅令原本相貌平平的兆和增加了風度,也令她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學習崑曲的道路也因一場意外而無法繼續。

有一次,兆和祖父的姨太太踩到了剪刀,腳被刺穿,傷口又深又長,久不癒合。後來兆和陪她去上海求醫,並在上海待了一個夏天。在此期間,元和與允和在家中繼續學習著崑曲,以至於後來的兆和再也「趕不上她倆了」。

兆和小時候「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可到了十九歲之後,追求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是那段著名佳話,兆和受到大學老師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甚至驚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雖然張兆和無法說清接受沈從文的原因,但終究還是於1933年與沈從文成婚,那時她23歲。

婚後的生活於張兆和而言「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根據她自己的回憶,結婚時本來可以從孃家獲得一筆像姐姐們一樣體面的嫁妝,可沈從文卻自己寫信給張家,言明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還是「一個錢也不要」。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周友光與張允和

好不容易與周有光情投意合結婚成家,允和的「仗義」和擅作主張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婆媳矛盾。

她的一位高中同學未婚先孕,孤苦無告中想到了允和。允和毫不猶豫地把她接進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家中,引得鄰居們熱議,甚至有人懷疑允和也是生活不加檢點之輩,引起了婆婆的強烈不滿。

事非孤例,她還曾為了朋友隻身登門拜訪上海黑幫老大,並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

後來,類似這樣的「小摩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允和又先後經歷了流產,一個孩子早夭,另一個因出生時受感染只活了二十天,女兒小禾也在戰爭期間病逝於重慶。

苦難遠沒有就此結束,尚未走出喪女陰影的允和在一年半之後又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流彈擊中」,「子彈穿過他的腰部,內臟上被打出六個洞」。

充和當時聽到姐夫衝回家的聲音,立馬意識到姐姐遭了大難,充和回憶說:「我膝蓋都軟了,不記得是怎麼走下樓的。」

從1937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允和至少經歷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66至1972年間,允和也曾數次陷入困境,但都「仗著自己的能言善辯逃過一劫」。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允和被貼上「老虎」和壞分子的標籤,為了免受侮辱,她燒掉了所有與丈夫的信件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一切接踵而至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幾乎是毀滅性的,可允和的精神和情感卻「沒有留下什麼創傷」,「實在像個奇蹟」。

張允和奇蹟般地扛過那些危險與苦難,直到九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有活力。在金安平看來,這並非因為她有什麼特殊的養生之道和獨門祕訣,而是因為:

「允和執著於世俗生活,從不裝出心如止水的樣子,而且很喜歡娛樂消遣。」

當她陷入低谷時,哼唱上一段香豔唱詞,再苦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04.

三姐張兆和

三姐張兆和雖然從小生活在家中,卻不像元和、允和一樣受到嬌慣,即使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哭,被允和欺負也不埋怨,「因為她總不吭聲,所以受的罪最多。」

兆和說:「除了我媽,從來沒有人會為我瞎操心」,接著她又無奈地補充道,「可我媽又死得那麼早」。

每當兆和因被罰或被欺負而失落的時候,照顧她的奶媽朱乾乾總是說:「別想了!沒什麼了不起。去喝你的粥,吃醃豇豆吧,吃完就沒事了。」

於是,不愛「吭聲」的兆和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略顯古怪的性情。她內心頑固、喜歡沉思,雖然有些執拗卻也有寬容慷慨的一面。

像很多自認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一樣,她總希望自己表現優秀,並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學習崑曲不僅令原本相貌平平的兆和增加了風度,也令她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學習崑曲的道路也因一場意外而無法繼續。

有一次,兆和祖父的姨太太踩到了剪刀,腳被刺穿,傷口又深又長,久不癒合。後來兆和陪她去上海求醫,並在上海待了一個夏天。在此期間,元和與允和在家中繼續學習著崑曲,以至於後來的兆和再也「趕不上她倆了」。

兆和小時候「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可到了十九歲之後,追求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是那段著名佳話,兆和受到大學老師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甚至驚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雖然張兆和無法說清接受沈從文的原因,但終究還是於1933年與沈從文成婚,那時她23歲。

婚後的生活於張兆和而言「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根據她自己的回憶,結婚時本來可以從孃家獲得一筆像姐姐們一樣體面的嫁妝,可沈從文卻自己寫信給張家,言明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還是「一個錢也不要」。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沈從文與張兆和

然而,婚後不久,沈從文就把張兆和姑母送給她的一隻玉戒指當掉了。

沈從文的快樂往往來自幻想,他可以通過文學來消解與妻子在現實中的距離。嫁給這樣一個丈夫的張兆和不得不忍受生活瑣事的侵蝕。她關心丈夫的消費習慣,操心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度日。

總之,與沈從文的夫妻生活將張兆和從迅速打磨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據說,沈從文曾一度沉迷於收藏,但盡是些「小東小西」或「人家不要的」。在他的小說《地主》中,主人公碧碧曾說:「一個人都得有點嗜好,一有嗜好,總就容易積久成癖,欲罷不能。」

雖然我們從沈從文的《文集》中可以得知,他相信自己是在「追想一件遺忘在記憶後的東西」,可實事證明,那些他收藏的小玩意成為了「壓他靈性的沙袋」。

在結婚四年之後,年僅27歲的張兆和已經開始覺得「什麼都無味,人老了」。雖然她在與沈從文分別時仍然會擔心,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丈夫受凍捱餓,而是擔心丈夫是否會成為同行者的負擔。

沈從文自知無法「征服」張兆和,所以一生都在努力幫助她成為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可即便是這樣的想象,也無難以得到張兆和的認可。沈從文發現,比起日夜廝守,兆和更喜歡他從千里之外寫信給她。

沈從文起初以此開玩笑,對張兆和說應該再「擠我寫幾年信」,然後再答應嫁給他。

到了1937年,他決定前往雲南昆明西南聯大,以遠離日軍侵擾的北方,求得安寧的工作、生活氛圍。兆和本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可她對與沈從文同去卻是「不情不願」,這一次,沈從文也終於沒了開玩笑的心情,他在信中寫道:

「你似乎還不大明白你自己……對共同過日子似乎並無多大興味,因此正當兵荒馬亂年頭,他人求在一處生活還不可得,你卻在能夠聚首機會中,輕輕放過許多機會。說老實話,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為人,還不如說愛我寫信。總樂於離得遠遠的,寧讓我著急,生氣,不受用,可不大願意同來過一點平靜的生活。你認為平靜是對你的疏忽,全不料到平靜等於我的休息,可以準備精力作一點永久的事業。」

張兆和認為,自己一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征服,去改正錯誤、完善事物。她始終記得小時候別人如何說自己不如姐妹們有閨秀氣質,不夠「纖細文雅」,所以即便外界沒有施壓,張兆和也會進行自我施壓,偷偷揣測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而沈從文則喜歡用沉思默想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因此只有他為自己寫作,用自認為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創作時,他才會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周友光與張允和

好不容易與周有光情投意合結婚成家,允和的「仗義」和擅作主張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婆媳矛盾。

她的一位高中同學未婚先孕,孤苦無告中想到了允和。允和毫不猶豫地把她接進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家中,引得鄰居們熱議,甚至有人懷疑允和也是生活不加檢點之輩,引起了婆婆的強烈不滿。

事非孤例,她還曾為了朋友隻身登門拜訪上海黑幫老大,並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

後來,類似這樣的「小摩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允和又先後經歷了流產,一個孩子早夭,另一個因出生時受感染只活了二十天,女兒小禾也在戰爭期間病逝於重慶。

苦難遠沒有就此結束,尚未走出喪女陰影的允和在一年半之後又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流彈擊中」,「子彈穿過他的腰部,內臟上被打出六個洞」。

充和當時聽到姐夫衝回家的聲音,立馬意識到姐姐遭了大難,充和回憶說:「我膝蓋都軟了,不記得是怎麼走下樓的。」

從1937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允和至少經歷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66至1972年間,允和也曾數次陷入困境,但都「仗著自己的能言善辯逃過一劫」。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允和被貼上「老虎」和壞分子的標籤,為了免受侮辱,她燒掉了所有與丈夫的信件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一切接踵而至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幾乎是毀滅性的,可允和的精神和情感卻「沒有留下什麼創傷」,「實在像個奇蹟」。

張允和奇蹟般地扛過那些危險與苦難,直到九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有活力。在金安平看來,這並非因為她有什麼特殊的養生之道和獨門祕訣,而是因為:

「允和執著於世俗生活,從不裝出心如止水的樣子,而且很喜歡娛樂消遣。」

當她陷入低谷時,哼唱上一段香豔唱詞,再苦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04.

三姐張兆和

三姐張兆和雖然從小生活在家中,卻不像元和、允和一樣受到嬌慣,即使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哭,被允和欺負也不埋怨,「因為她總不吭聲,所以受的罪最多。」

兆和說:「除了我媽,從來沒有人會為我瞎操心」,接著她又無奈地補充道,「可我媽又死得那麼早」。

每當兆和因被罰或被欺負而失落的時候,照顧她的奶媽朱乾乾總是說:「別想了!沒什麼了不起。去喝你的粥,吃醃豇豆吧,吃完就沒事了。」

於是,不愛「吭聲」的兆和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略顯古怪的性情。她內心頑固、喜歡沉思,雖然有些執拗卻也有寬容慷慨的一面。

像很多自認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一樣,她總希望自己表現優秀,並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學習崑曲不僅令原本相貌平平的兆和增加了風度,也令她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學習崑曲的道路也因一場意外而無法繼續。

有一次,兆和祖父的姨太太踩到了剪刀,腳被刺穿,傷口又深又長,久不癒合。後來兆和陪她去上海求醫,並在上海待了一個夏天。在此期間,元和與允和在家中繼續學習著崑曲,以至於後來的兆和再也「趕不上她倆了」。

兆和小時候「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可到了十九歲之後,追求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是那段著名佳話,兆和受到大學老師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甚至驚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雖然張兆和無法說清接受沈從文的原因,但終究還是於1933年與沈從文成婚,那時她23歲。

婚後的生活於張兆和而言「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根據她自己的回憶,結婚時本來可以從孃家獲得一筆像姐姐們一樣體面的嫁妝,可沈從文卻自己寫信給張家,言明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還是「一個錢也不要」。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沈從文與張兆和

然而,婚後不久,沈從文就把張兆和姑母送給她的一隻玉戒指當掉了。

沈從文的快樂往往來自幻想,他可以通過文學來消解與妻子在現實中的距離。嫁給這樣一個丈夫的張兆和不得不忍受生活瑣事的侵蝕。她關心丈夫的消費習慣,操心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度日。

總之,與沈從文的夫妻生活將張兆和從迅速打磨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據說,沈從文曾一度沉迷於收藏,但盡是些「小東小西」或「人家不要的」。在他的小說《地主》中,主人公碧碧曾說:「一個人都得有點嗜好,一有嗜好,總就容易積久成癖,欲罷不能。」

雖然我們從沈從文的《文集》中可以得知,他相信自己是在「追想一件遺忘在記憶後的東西」,可實事證明,那些他收藏的小玩意成為了「壓他靈性的沙袋」。

在結婚四年之後,年僅27歲的張兆和已經開始覺得「什麼都無味,人老了」。雖然她在與沈從文分別時仍然會擔心,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丈夫受凍捱餓,而是擔心丈夫是否會成為同行者的負擔。

沈從文自知無法「征服」張兆和,所以一生都在努力幫助她成為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可即便是這樣的想象,也無難以得到張兆和的認可。沈從文發現,比起日夜廝守,兆和更喜歡他從千里之外寫信給她。

沈從文起初以此開玩笑,對張兆和說應該再「擠我寫幾年信」,然後再答應嫁給他。

到了1937年,他決定前往雲南昆明西南聯大,以遠離日軍侵擾的北方,求得安寧的工作、生活氛圍。兆和本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可她對與沈從文同去卻是「不情不願」,這一次,沈從文也終於沒了開玩笑的心情,他在信中寫道:

「你似乎還不大明白你自己……對共同過日子似乎並無多大興味,因此正當兵荒馬亂年頭,他人求在一處生活還不可得,你卻在能夠聚首機會中,輕輕放過許多機會。說老實話,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為人,還不如說愛我寫信。總樂於離得遠遠的,寧讓我著急,生氣,不受用,可不大願意同來過一點平靜的生活。你認為平靜是對你的疏忽,全不料到平靜等於我的休息,可以準備精力作一點永久的事業。」

張兆和認為,自己一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征服,去改正錯誤、完善事物。她始終記得小時候別人如何說自己不如姐妹們有閨秀氣質,不夠「纖細文雅」,所以即便外界沒有施壓,張兆和也會進行自我施壓,偷偷揣測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而沈從文則喜歡用沉思默想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因此只有他為自己寫作,用自認為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創作時,他才會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題《沈從文別集·記丁玲》(1992年版)

大概正是因為二人對於生命、生活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他們的婚後生活才無時無刻不顯露出無法調和的尷尬。即便是多次分居,甚至是自願分居,也絲毫不會給他們帶來痛苦。寫封信、吃頓飯,甚至會比共處一室讓他們更親密。

他們各自活在自己獨立的世界中,金安平在書中說到,他們也許會用同樣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需要,事實上他們需要的東西卻可能完全不同。

但當事人卻無法像後來的研究者這樣旁觀者清,沈從文去世7年之後,張兆和將自己與沈從文的書信整理出版,她在書的《後記》中寫道: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太晚了!為什麼不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05.

各有各的命,別人妨不了

四姐妹當中,最為人熟知的可能是張兆和,但人們大多是因為他的丈夫沈從文才對張兆和有了更多的關注,而非張兆和自身的成就。

二姐允和雖性情激烈,卻也更多地以丈夫的支持者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大姐元和更是一生痴迷演唱、教授崑曲,命運與丈夫顧傳玠緊密交織在了一起,晚年移居美國之後依舊致力於傳承發揚崑曲文化。

相較之下,張充和更多的是憑藉自己在學術、藝術領域的成績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尊敬。她不僅在出國前為中國曲藝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做過不少工作、編過一些教材,在赴美之後更是在耶魯大學擔任起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不僅教授書法,也在崑曲、繪畫等領域堅持著自己的獨特追求。

同樣顯赫的家世,同樣的家族基因,卻註定有著各不相同的命運與結局。不過,四姐妹之間一定相同的是,她們皆非庸常之輩。

她們各自有著鮮明的性格以及獨立的愛情觀、人生觀,這些都源自於父親張武齡的開明教導以及她們受到的完整優質的教育。而在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要讓家裡的所有孩子,尤其是所有女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絕非普通家庭的實力所能企及。

張家之所以有足夠雄厚的實力支撐,還要從四姐妹的曾祖父張樹聲說起。

在張樹聲之前,張家只算是下層士紳,土地沒有很多,家族人員想要走上仕途也只能通過科舉考試這一條路。但到了張樹聲這代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樹聲曾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在李鴻章手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朝廷封為「卓勇巴圖魯」。「巴圖魯」是清朝一種常見的賜號,因表示「武勇」之意,也稱「勇號」,通常直接使用,不加別的字。像張樹聲這樣前面加有其他字的,屬於特稱。他一路受到提拔,官至直隸總督。

由於張樹聲的緣故,張家積蓄了大筆的家產和不小的聲望,由合肥縣的下層士紳,一躍成為了當地的大戶人家。

到了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這一代,雖然已不在沙場奮戰,卻任然憑藉顯赫的家世擁有了門當戶對的親事。張武齡的結婚對象,就是四姐妹的母親陸英。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周友光與張允和

好不容易與周有光情投意合結婚成家,允和的「仗義」和擅作主張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婆媳矛盾。

她的一位高中同學未婚先孕,孤苦無告中想到了允和。允和毫不猶豫地把她接進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家中,引得鄰居們熱議,甚至有人懷疑允和也是生活不加檢點之輩,引起了婆婆的強烈不滿。

事非孤例,她還曾為了朋友隻身登門拜訪上海黑幫老大,並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

後來,類似這樣的「小摩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允和又先後經歷了流產,一個孩子早夭,另一個因出生時受感染只活了二十天,女兒小禾也在戰爭期間病逝於重慶。

苦難遠沒有就此結束,尚未走出喪女陰影的允和在一年半之後又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流彈擊中」,「子彈穿過他的腰部,內臟上被打出六個洞」。

充和當時聽到姐夫衝回家的聲音,立馬意識到姐姐遭了大難,充和回憶說:「我膝蓋都軟了,不記得是怎麼走下樓的。」

從1937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允和至少經歷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66至1972年間,允和也曾數次陷入困境,但都「仗著自己的能言善辯逃過一劫」。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允和被貼上「老虎」和壞分子的標籤,為了免受侮辱,她燒掉了所有與丈夫的信件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一切接踵而至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幾乎是毀滅性的,可允和的精神和情感卻「沒有留下什麼創傷」,「實在像個奇蹟」。

張允和奇蹟般地扛過那些危險與苦難,直到九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有活力。在金安平看來,這並非因為她有什麼特殊的養生之道和獨門祕訣,而是因為:

「允和執著於世俗生活,從不裝出心如止水的樣子,而且很喜歡娛樂消遣。」

當她陷入低谷時,哼唱上一段香豔唱詞,再苦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04.

三姐張兆和

三姐張兆和雖然從小生活在家中,卻不像元和、允和一樣受到嬌慣,即使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哭,被允和欺負也不埋怨,「因為她總不吭聲,所以受的罪最多。」

兆和說:「除了我媽,從來沒有人會為我瞎操心」,接著她又無奈地補充道,「可我媽又死得那麼早」。

每當兆和因被罰或被欺負而失落的時候,照顧她的奶媽朱乾乾總是說:「別想了!沒什麼了不起。去喝你的粥,吃醃豇豆吧,吃完就沒事了。」

於是,不愛「吭聲」的兆和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略顯古怪的性情。她內心頑固、喜歡沉思,雖然有些執拗卻也有寬容慷慨的一面。

像很多自認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一樣,她總希望自己表現優秀,並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學習崑曲不僅令原本相貌平平的兆和增加了風度,也令她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學習崑曲的道路也因一場意外而無法繼續。

有一次,兆和祖父的姨太太踩到了剪刀,腳被刺穿,傷口又深又長,久不癒合。後來兆和陪她去上海求醫,並在上海待了一個夏天。在此期間,元和與允和在家中繼續學習著崑曲,以至於後來的兆和再也「趕不上她倆了」。

兆和小時候「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可到了十九歲之後,追求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是那段著名佳話,兆和受到大學老師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甚至驚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雖然張兆和無法說清接受沈從文的原因,但終究還是於1933年與沈從文成婚,那時她23歲。

婚後的生活於張兆和而言「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根據她自己的回憶,結婚時本來可以從孃家獲得一筆像姐姐們一樣體面的嫁妝,可沈從文卻自己寫信給張家,言明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還是「一個錢也不要」。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沈從文與張兆和

然而,婚後不久,沈從文就把張兆和姑母送給她的一隻玉戒指當掉了。

沈從文的快樂往往來自幻想,他可以通過文學來消解與妻子在現實中的距離。嫁給這樣一個丈夫的張兆和不得不忍受生活瑣事的侵蝕。她關心丈夫的消費習慣,操心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度日。

總之,與沈從文的夫妻生活將張兆和從迅速打磨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據說,沈從文曾一度沉迷於收藏,但盡是些「小東小西」或「人家不要的」。在他的小說《地主》中,主人公碧碧曾說:「一個人都得有點嗜好,一有嗜好,總就容易積久成癖,欲罷不能。」

雖然我們從沈從文的《文集》中可以得知,他相信自己是在「追想一件遺忘在記憶後的東西」,可實事證明,那些他收藏的小玩意成為了「壓他靈性的沙袋」。

在結婚四年之後,年僅27歲的張兆和已經開始覺得「什麼都無味,人老了」。雖然她在與沈從文分別時仍然會擔心,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丈夫受凍捱餓,而是擔心丈夫是否會成為同行者的負擔。

沈從文自知無法「征服」張兆和,所以一生都在努力幫助她成為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可即便是這樣的想象,也無難以得到張兆和的認可。沈從文發現,比起日夜廝守,兆和更喜歡他從千里之外寫信給她。

沈從文起初以此開玩笑,對張兆和說應該再「擠我寫幾年信」,然後再答應嫁給他。

到了1937年,他決定前往雲南昆明西南聯大,以遠離日軍侵擾的北方,求得安寧的工作、生活氛圍。兆和本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可她對與沈從文同去卻是「不情不願」,這一次,沈從文也終於沒了開玩笑的心情,他在信中寫道:

「你似乎還不大明白你自己……對共同過日子似乎並無多大興味,因此正當兵荒馬亂年頭,他人求在一處生活還不可得,你卻在能夠聚首機會中,輕輕放過許多機會。說老實話,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為人,還不如說愛我寫信。總樂於離得遠遠的,寧讓我著急,生氣,不受用,可不大願意同來過一點平靜的生活。你認為平靜是對你的疏忽,全不料到平靜等於我的休息,可以準備精力作一點永久的事業。」

張兆和認為,自己一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征服,去改正錯誤、完善事物。她始終記得小時候別人如何說自己不如姐妹們有閨秀氣質,不夠「纖細文雅」,所以即便外界沒有施壓,張兆和也會進行自我施壓,偷偷揣測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而沈從文則喜歡用沉思默想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因此只有他為自己寫作,用自認為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創作時,他才會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題《沈從文別集·記丁玲》(1992年版)

大概正是因為二人對於生命、生活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他們的婚後生活才無時無刻不顯露出無法調和的尷尬。即便是多次分居,甚至是自願分居,也絲毫不會給他們帶來痛苦。寫封信、吃頓飯,甚至會比共處一室讓他們更親密。

他們各自活在自己獨立的世界中,金安平在書中說到,他們也許會用同樣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需要,事實上他們需要的東西卻可能完全不同。

但當事人卻無法像後來的研究者這樣旁觀者清,沈從文去世7年之後,張兆和將自己與沈從文的書信整理出版,她在書的《後記》中寫道: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太晚了!為什麼不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05.

各有各的命,別人妨不了

四姐妹當中,最為人熟知的可能是張兆和,但人們大多是因為他的丈夫沈從文才對張兆和有了更多的關注,而非張兆和自身的成就。

二姐允和雖性情激烈,卻也更多地以丈夫的支持者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大姐元和更是一生痴迷演唱、教授崑曲,命運與丈夫顧傳玠緊密交織在了一起,晚年移居美國之後依舊致力於傳承發揚崑曲文化。

相較之下,張充和更多的是憑藉自己在學術、藝術領域的成績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尊敬。她不僅在出國前為中國曲藝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做過不少工作、編過一些教材,在赴美之後更是在耶魯大學擔任起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不僅教授書法,也在崑曲、繪畫等領域堅持著自己的獨特追求。

同樣顯赫的家世,同樣的家族基因,卻註定有著各不相同的命運與結局。不過,四姐妹之間一定相同的是,她們皆非庸常之輩。

她們各自有著鮮明的性格以及獨立的愛情觀、人生觀,這些都源自於父親張武齡的開明教導以及她們受到的完整優質的教育。而在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要讓家裡的所有孩子,尤其是所有女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絕非普通家庭的實力所能企及。

張家之所以有足夠雄厚的實力支撐,還要從四姐妹的曾祖父張樹聲說起。

在張樹聲之前,張家只算是下層士紳,土地沒有很多,家族人員想要走上仕途也只能通過科舉考試這一條路。但到了張樹聲這代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樹聲曾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在李鴻章手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朝廷封為「卓勇巴圖魯」。「巴圖魯」是清朝一種常見的賜號,因表示「武勇」之意,也稱「勇號」,通常直接使用,不加別的字。像張樹聲這樣前面加有其他字的,屬於特稱。他一路受到提拔,官至直隸總督。

由於張樹聲的緣故,張家積蓄了大筆的家產和不小的聲望,由合肥縣的下層士紳,一躍成為了當地的大戶人家。

到了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這一代,雖然已不在沙場奮戰,卻任然憑藉顯赫的家世擁有了門當戶對的親事。張武齡的結婚對象,就是四姐妹的母親陸英。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四姐妹母親陸英,1916年攝於上海

陸英生於蘇州一戶大戶人家,她的嫁妝足足準備了十年,送親隊伍更是有十條街那麼長。

1905-1910年間,不僅合肥縣,安徽全境都被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鬧得民不聊生,「飢餓逼得人們鋌而走險,搶劫成風」。而陸、張兩家寧可冒著財產被劫的危險,也要不遠萬里聯成門當戶對之姻,當時對於門戶要求之嚴格,對於包辦婚姻之不可抗拒,可見一斑。

據金安平了解,充和父母的婚禮場面雖然壯觀,但在熱鬧與體面的背後,新娘卻有許多難以言說的酸楚。當時的新娘在結婚前都深藏於自家閨房,並不習慣拋頭露面,對於即將到來的洞房之夜和婚後生活更是感到焦慮與不安。

陸英在婚禮上從頭至尾僅有一個所謂的「體己人」,這個人就是孃家人花錢僱用的伴娘。除此之外,新娘再無一個可說話的貼心人,儘管如此,她仍然不能將喜怒露於言表。

向前追溯到祖母生活的那個年代,媳婦們必須嚴格遵守傳統士紳階層女性必須遵守的規範。據說,陸英本來與自己的家庭教師互相有好感,但養祖母「除了自己孃家或夫家的親戚,不能見別的男客」。

以至於陸英在婚後一次回孃家的有意安排下,也僅僅是遠遠地看了家庭教師一眼,根本看不清容貌,卻已不禁淚流滿面。

步入老年之後,養祖母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她不想再讓晚輩吃自己年輕時被包辦婚姻的苦頭和專制家長指定的「規則」的束縛。不會擅自對子女的婚姻做安排,也沒有因為自己是佛教徒而強迫充和也成為佛教徒,就連飲食上也沒有半點特別要求。

幾乎在同一時期,做了多年張家兒媳的陸英,也呈現出與那種隨時陪在婆婆身邊的標準賢惠媳婦不同的方面。比如她會定期去看戲,並始終認為自己的嫁妝不應屬於張家。

她在死前將全部嫁妝送回了孃家,連孩子都無權擁有。當然,陸英並非對孩子們毫無考慮,她分給每一個保姆二百大洋,一來是對她們這麼多年撫育孩子的付出表示感謝,另一方面,陸英也堅信保姆們會替自己保護好孩子,幫他們爭取利益。

可惜的是,無論養祖母識修還是母親陸英,她們雖然嘗試邁出突破傳統的腳步,卻仍然未能徹底擺脫「宗婦」的形象。

所有的喜怒悲歡、反抗與嘗試,都被家族、社會所沖淡,終於還是沒能作為一個鮮活飽滿的個人形象留存在人們的記憶當中。

養祖母離世後被動接受著千篇一律的虛偽喪禮:

「張家會僱用一個有過傷心往事的女人哭喪,希望她能自然而然地悲從中來……這個人聲音洪亮,食量很大……充和當時 很小,她記得自己著迷地看著這個女人,哭了又吃,吃了又哭,有時還邊吃邊哭……充和的頭髮被剪斷,穿上男孩的孝服,看上去像是識修的孫子。」

而四姐妹的母親陸英,在死後則沒有人能夠清楚記得她的音容笑貌,只記得她營造的和睦家庭氛圍:

「在張家人的記憶中,陸英始終令人難以捉摸。她是家庭的主心骨,眾人的楷模,但卻沒有人能精確地形容她。她的子女還能回憶起她在世時的家庭氛圍——祥和、寧靜、無人有任何怨言。他們說那全是母親的功勞。子女們記得她所營造的氛圍,但卻記不清楚她這個人、她說過的話或她的樣子,他們的記憶無法落實。」

到了四姐妹這一代,她們終於無需被動嫁給門當戶對卻彼此互不相識的男人,無需再靠操持龐大家族的家務和生養眾多兒女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甚至婚姻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須。

她們樂於將時間傾注在自己的事業與愛好上,勇於打破傳統,追求自由的愛情,即便是在苦難當中,她們亦顯示出了足夠的堅毅和隱忍。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是卞之琳的詩作《斷章》,讀過它的人眾多,知道他寫給誰的卻寥寥。

這首詩的目標讀者,其實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民國才女張充和。

張家是合肥的大戶人家,張充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曾歷任兩廣總督和直隸總督,父親是創辦樂益女中的民初教育家張武齡。

據張充和回憶,家裡的田產多到難以用「畝」來衡量,只看每年播了幾千擔種子。正是因為偶然聽張充和講起自己的家世,金安平才對張家歷史產生了興趣,起了寫作《合肥四姐妹》一書的念頭。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合肥四姐妹》作者:(美)金安平出版社:生活·讀書·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5

金安平與丈夫史景遷是張充和的舊交,一次共進晚餐的機會令金安平對張家的族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金安平在張充和的介紹,以及史學家謝爾曼·高家龍(Sherman Cochran)、柯必德(Peter Carroll)、藝術史家白謙慎等友人的幫助下,閱讀了諸多珍貴資料,才得以將近百年的民俗風情和宏大的社會歷史透過張家族史滲透出來。

金安平從茫茫歷史選取張氏一門的歷史進行探究還原,就像在歷史無路處踩踏出歧路幽境,又像在蕪雜蔓生的荒園中搭建迴廊,這自然有助於今人瞭解當時時代的寥廓風景,也會促使我們傾聽那個時代人們跳動的內心。

01.

小妹充和

「當充和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這個妹妹和她們不同。」

在四姐妹當中,張充和作為這本書的啟發者,成為了金安平投入最多關注和最想了解的一個。她瞭解到,充和自幼就與眾不同。在姐姐們眼中,充和不僅寫詩最有靈氣,欣賞藝術的眼光也很獨到。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她從小接觸到的不同於姐姐們的生活環境與教育。

充和的母親陸英為張家先後生下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在生下第四個女兒充和後,她終於在難以承受的繁重家務、照顧嬰兒的辛勞以及「開枝散葉」的壓力下,將四女兒充和過繼給了充和的養祖母識修。

養祖母是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本是肥東人,後來因家裡包辦的婚姻嫁到了肥西。充和過繼到養祖母家中後,每日接受專門請來的幾位塾師各具特色的悉心教誨,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考古學家朱謨欽。

充和在童年時期很少有同齡人為伴,因此逐漸養成了獨處的習慣,獨立的工作方式、思維模式以及寧靜的氣質。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法作品《尋幽》,「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句廣為流傳。

不過,張充和在童年時期曾經有過兩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其中有一個是僕人的孩子,名叫「大寶」。大寶將充和當男孩子看待,相互打鬧毫無顧忌。不幸的是,這樣的友誼卻只持續到了大寶14歲那年。當時大寶到充和家拜年,一見面給充和磕了個頭。充和真是像魯迅見到成年閏土時一樣,又氣又傷心,心裡只想著「不該長大了」。

張充和這粒追求「平等」的種子一直埋在心底。她不僅喜歡與僕人的孩子游戲,還欣賞所有敢於無視等級身份的人。張充和曾經僱過一個苗族女孩幫助自己打掃、做飯。她說,這個女孩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

「她不會做出卑躬屈膝的樣子,也沒把自己看成下人,這和高幹幹她們很不一樣。」

此外,張充和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喜歡諷刺,這兩點集中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稍不留意便容易發展成為尖酸刻薄。

好在養祖母很早就發現了充和的天性並進行教導,加之後來書香氣的薰陶,充和這樣的天性才終於保持為一種精銳獨到的見地。

張充和平日裡很喜歡說俏皮話和雙關語,對外的評價也是「誠實」得驚人,人稱「鐵口張」。就連在學生和朋友的眼中是沉默寡言的大詩人的卞之琳,也被張充和評價為「不夠深沉」「有點愛賣弄」,甚至連他的眼鏡都有些裝腔作勢,詩歌更是「缺乏深度」。

與張充和尖銳的評價及挑剔的眼光形成對比的,是她對於「懸」境界的追求。這種追求最初始於書法中提到的「掌虛指實」,「心忘於筆,手忘於書」。

在充和最得意的詩作中,她創造了「桃花魚」的意象,其含義之一就是「凌空」,意在追求似有若無、輕靈透明的境界。

這種「懸」的境界被張充和應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即便是演唱崑曲時,她也努力將自己「懸隔」起來,既融入戲中,又與角色保持距離,進而更好地探索角色的動機、心情和舉止,追求一種「能動而不動」、「懸在顯隱之間」的境界。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充和

張充和與姐妹和母親的另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獨自生活。

她有著廣泛的社交圈和書法、崑曲等多種愛好,從小又養成了獨處的習慣,因此不易感受到獨身生活的寂寞;她的養祖母給她留下了一些田產,即便是在她沒有社會工作的時候,也能夠用租金維持正常生活。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充和的追求者眾多,卻未能有一人入她的法眼。

「她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她母親和姐姐們在這個年紀的煩惱,她統統沒有:沒有黏附她的『小附件』,沒有『主婦』的煩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那麼多繁瑣平庸的東西。」

這種「自由自在」的獨身生活一直持續到了1947年,她通過姐夫沈從文結識了精通多國文學的傅漢思,並在相識一年後就步入了婚姻。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結婚照

金安平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對張充和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存在的疑問:

「一個國學修養和傳統藝術十分精深的女性居然決定嫁給一個西方人,一個外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與她喜愛的世界毫無聯繫的地方去定居。」

她曾經因章士釗將自己比作蔡文姬而耿耿於懷,卻又自願走上了蔡文姬式的道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她的兄弟姐妹,大都留在了大陸,是什麼給了充和遠離故土的勇氣呢?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書《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充和說,當時只是覺得新世界對自己是:

「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認為自己應當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於是帶著一方古硯和幾隻心愛的毛筆,登上了駛往美國的客輪。

張充和後來的生活還算如意,直到晚年她依舊能夠堅持每天早起練上幾個小時的字,打理著一個種有花果的小園子。在小園子的後面,她還種了一片竹林,放了一把長木椅。

張充和終於活出了自己在《尋幽》一詩中所寫的那番「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境。

02.

大姐張元和

說是張家四姐妹,但充和卻因為從小離家的緣故,始終未能擁有三位姐姐所具有的「共同點」。金安平在書中寫到:

「她們在家裡跟著同樣的老師學習,在學校也會碰上相同的教師,她們對僕人和親戚的看法差不多,參加同樣的重要的家庭活動;她們一起玩、一起闖禍。充和在這方面可差遠了,即使是母親去世、父親再娶這樣的大事,她也不在家中。」

充和在1930年之前每年最多回家與姐妹團聚一次,可就連這僅有的一次見面,大姐元和的態度也「顯得頗為冷淡」。當充和終於在1930年回到蘇州家中時,大姐元和卻已經前往海門工作了。

直到1935年,元和去北平接病重的充和回家,姐妹倆的關係才逐漸緩和起來。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父親張武齡與張家四姐妹在蘇州九如巷

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充和卻依然認為自己與大姐元和之間,除了崑曲,幾乎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她們姐妹都喜歡崑曲,可元和與充和的不同在於,她不僅喜歡學崑曲,更喜歡上臺表演,「一登上舞臺,元和就成了最快樂的人。」

正是由於對崑曲和演出的熱愛,元和才得以在一場義演中與後來的丈夫顧傳玠同臺,並墜入情網。

在當時的社會中,伶人們被狹隘繁瑣的社交禮儀據於普通人的生活之外,甚至連到別人家教授崑曲,也無法得到與主家同桌吃飯的待遇。

所以,當時的各種媒體小報都登上了「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的消息。然而外界的壓力並不能對元和的選擇造成影響,她依然滿懷期待地投入了與顧傳玠的婚姻。

在兩人結婚之前,曾有一位資助顧傳玠的商人嚴惠宇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顧傳玠還是放棄了「務實聰明,但是可能不太有風韻」的嚴小姐,而選擇了登臺演出、「過著相當吸引人的生活」的元和。不過,正如金安平書中寫的:

「除了崑曲,他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但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元和婚後的生活比以前「遜色」了許多。她因為知道顧傳玠自認為「低人一等」,所以即便是丈夫的創業屢遭失敗,她也從未停止過鼓勵和支持。

抗戰期間,元和本可以與妹妹允和一起逃往四川,但她卻選擇回到上海陪伴顧傳玠。後來上海成為「孤島」,元和被捲入了一種「怪異而充滿矛盾的」生活。

有人通過股票證券掙錢,有人靠股票投資一夜暴富,而金安平從元和乾姐姐凌海霞的日記中瞭解到:「顧傳玠要不就是在做股票經紀人,要不就是自己在炒股票,不過始終沒能發財。」

顧傳玠後來還嘗試過菸草買賣,賣過藥,開過毛線製品店,都沒有成功。不過元和及家人都從未對顧傳玠有過任何情感態度上的變化,始終如一地對他予以肯定和接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晚年張元和

兩人家世背景的巨大差異使得這段婚姻被坊間以張元和「下嫁」戲子的版本流傳著。無論這段婚姻中是否有難以言說的苦澀,張元和都從未對外人提及。

比如,女兒顧珏被幹姐凌海霞「搶」走,抗戰期間元和放棄與家人一同前往四川的機會而回到「淪陷區」上海陪著顧傳玠,元和為家庭心甘情願地做出犧牲。可顧傳玠卻在1949年告訴元和,即使她不跟隨自己,也要獨自一人去臺灣。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調和下,顧傳玠才帶著全家人一起赴臺。

一直到顧傳玠去世多年之後,元和都從不向人提及他們夫妻相處的細節,也從未對顧傳玠進行負面評價。

但是,金安平可以肯定,「元和的遺憾全與丈夫有關」,只不過「這場婚姻中仍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使得她到現在也不願提及。」

03.

二姐張允和

相較於元和,二姐張允和則「生性激烈」得多。包括金安平的採訪和他人的描述在內,都認為允和有著「英雄氣概和沙場老將的不屈精神」。允和一度將自己的性格歸因於出生時的難產,認為幸虧這種拼搏精神,自己才能夠活下來。

的確,這股拼搏勁幫助允和扛過了不少苦難。在妹妹兆和看來,二姐允和「在十二歲之後就沒有過太平日子」。

母親的去世給元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後來隨著大姐元和離開家去了寄宿學校,允和不得不承擔起在家中照顧弟妹的責任,漸漸地成熟了許多,也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母親去世之後也並非沒有一點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父親張武齡創辦的樂益女中給充和帶來的哲學、生物、體育、當代政治等新鮮空氣。

張武齡的開明教育幫助允和度過了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轉折期。然而,繼母的進門又打亂了允和原本平穩的生活。

時任樂益女中校長的繼母以學費太貴為由,想讓大姐元和返回學校繼續唸書。允和一氣之下居然站在學校門口鼓動起罷課運動來。最後家族中的長輩決定從地租中籌集資金,元和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允和16歲就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周有光,可在感情方面趨於保守的允和「覺得還是晚一點的好」。她的大學教育因宿舍失火和日軍轟炸中斷過兩次,好在允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順利完成了大學學習。

生性激烈的允和正是因為自幼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以及後來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激烈任性之餘還多了幾分韌勁。

在結婚之前,周有光仍心存顧慮,他寫信給張允和,表明「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在看到之後隨即做了長達十頁的回覆,來鼓勵周有光「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周友光與張允和

好不容易與周有光情投意合結婚成家,允和的「仗義」和擅作主張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婆媳矛盾。

她的一位高中同學未婚先孕,孤苦無告中想到了允和。允和毫不猶豫地把她接進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家中,引得鄰居們熱議,甚至有人懷疑允和也是生活不加檢點之輩,引起了婆婆的強烈不滿。

事非孤例,她還曾為了朋友隻身登門拜訪上海黑幫老大,並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

後來,類似這樣的「小摩擦」已經不算什麼了。因為允和又先後經歷了流產,一個孩子早夭,另一個因出生時受感染只活了二十天,女兒小禾也在戰爭期間病逝於重慶。

苦難遠沒有就此結束,尚未走出喪女陰影的允和在一年半之後又目睹自己的兒子「被流彈擊中」,「子彈穿過他的腰部,內臟上被打出六個洞」。

充和當時聽到姐夫衝回家的聲音,立馬意識到姐姐遭了大難,充和回憶說:「我膝蓋都軟了,不記得是怎麼走下樓的。」

從1937年到抗日戰爭結束,允和至少經歷了「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1966至1972年間,允和也曾數次陷入困境,但都「仗著自己的能言善辯逃過一劫」。

及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允和被貼上「老虎」和壞分子的標籤,為了免受侮辱,她燒掉了所有與丈夫的信件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這一切接踵而至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女人身上都幾乎是毀滅性的,可允和的精神和情感卻「沒有留下什麼創傷」,「實在像個奇蹟」。

張允和奇蹟般地扛過那些危險與苦難,直到九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有活力。在金安平看來,這並非因為她有什麼特殊的養生之道和獨門祕訣,而是因為:

「允和執著於世俗生活,從不裝出心如止水的樣子,而且很喜歡娛樂消遣。」

當她陷入低谷時,哼唱上一段香豔唱詞,再苦的日子也就這樣過來了。

04.

三姐張兆和

三姐張兆和雖然從小生活在家中,卻不像元和、允和一樣受到嬌慣,即使是被老師打手心也不哭,被允和欺負也不埋怨,「因為她總不吭聲,所以受的罪最多。」

兆和說:「除了我媽,從來沒有人會為我瞎操心」,接著她又無奈地補充道,「可我媽又死得那麼早」。

每當兆和因被罰或被欺負而失落的時候,照顧她的奶媽朱乾乾總是說:「別想了!沒什麼了不起。去喝你的粥,吃醃豇豆吧,吃完就沒事了。」

於是,不愛「吭聲」的兆和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略顯古怪的性情。她內心頑固、喜歡沉思,雖然有些執拗卻也有寬容慷慨的一面。

像很多自認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一樣,她總希望自己表現優秀,並幹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學習崑曲不僅令原本相貌平平的兆和增加了風度,也令她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學習崑曲的道路也因一場意外而無法繼續。

有一次,兆和祖父的姨太太踩到了剪刀,腳被刺穿,傷口又深又長,久不癒合。後來兆和陪她去上海求醫,並在上海待了一個夏天。在此期間,元和與允和在家中繼續學習著崑曲,以至於後來的兆和再也「趕不上她倆了」。

兆和小時候「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可到了十九歲之後,追求者一下子多了起來。

再後來就是那段著名佳話,兆和受到大學老師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甚至驚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雖然張兆和無法說清接受沈從文的原因,但終究還是於1933年與沈從文成婚,那時她23歲。

婚後的生活於張兆和而言「說不上快樂或不快樂」。根據她自己的回憶,結婚時本來可以從孃家獲得一筆像姐姐們一樣體面的嫁妝,可沈從文卻自己寫信給張家,言明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還是「一個錢也不要」。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沈從文與張兆和

然而,婚後不久,沈從文就把張兆和姑母送給她的一隻玉戒指當掉了。

沈從文的快樂往往來自幻想,他可以通過文學來消解與妻子在現實中的距離。嫁給這樣一個丈夫的張兆和不得不忍受生活瑣事的侵蝕。她關心丈夫的消費習慣,操心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度日。

總之,與沈從文的夫妻生活將張兆和從迅速打磨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據說,沈從文曾一度沉迷於收藏,但盡是些「小東小西」或「人家不要的」。在他的小說《地主》中,主人公碧碧曾說:「一個人都得有點嗜好,一有嗜好,總就容易積久成癖,欲罷不能。」

雖然我們從沈從文的《文集》中可以得知,他相信自己是在「追想一件遺忘在記憶後的東西」,可實事證明,那些他收藏的小玩意成為了「壓他靈性的沙袋」。

在結婚四年之後,年僅27歲的張兆和已經開始覺得「什麼都無味,人老了」。雖然她在與沈從文分別時仍然會擔心,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丈夫受凍捱餓,而是擔心丈夫是否會成為同行者的負擔。

沈從文自知無法「征服」張兆和,所以一生都在努力幫助她成為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可即便是這樣的想象,也無難以得到張兆和的認可。沈從文發現,比起日夜廝守,兆和更喜歡他從千里之外寫信給她。

沈從文起初以此開玩笑,對張兆和說應該再「擠我寫幾年信」,然後再答應嫁給他。

到了1937年,他決定前往雲南昆明西南聯大,以遠離日軍侵擾的北方,求得安寧的工作、生活氛圍。兆和本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可她對與沈從文同去卻是「不情不願」,這一次,沈從文也終於沒了開玩笑的心情,他在信中寫道:

「你似乎還不大明白你自己……對共同過日子似乎並無多大興味,因此正當兵荒馬亂年頭,他人求在一處生活還不可得,你卻在能夠聚首機會中,輕輕放過許多機會。說老實話,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為人,還不如說愛我寫信。總樂於離得遠遠的,寧讓我著急,生氣,不受用,可不大願意同來過一點平靜的生活。你認為平靜是對你的疏忽,全不料到平靜等於我的休息,可以準備精力作一點永久的事業。」

張兆和認為,自己一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征服,去改正錯誤、完善事物。她始終記得小時候別人如何說自己不如姐妹們有閨秀氣質,不夠「纖細文雅」,所以即便外界沒有施壓,張兆和也會進行自我施壓,偷偷揣測著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而沈從文則喜歡用沉思默想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因此只有他為自己寫作,用自認為有意義的方式進行創作時,他才會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張充和題《沈從文別集·記丁玲》(1992年版)

大概正是因為二人對於生命、生活的理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他們的婚後生活才無時無刻不顯露出無法調和的尷尬。即便是多次分居,甚至是自願分居,也絲毫不會給他們帶來痛苦。寫封信、吃頓飯,甚至會比共處一室讓他們更親密。

他們各自活在自己獨立的世界中,金安平在書中說到,他們也許會用同樣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需要,事實上他們需要的東西卻可能完全不同。

但當事人卻無法像後來的研究者這樣旁觀者清,沈從文去世7年之後,張兆和將自己與沈從文的書信整理出版,她在書的《後記》中寫道: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太晚了!為什麼不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05.

各有各的命,別人妨不了

四姐妹當中,最為人熟知的可能是張兆和,但人們大多是因為他的丈夫沈從文才對張兆和有了更多的關注,而非張兆和自身的成就。

二姐允和雖性情激烈,卻也更多地以丈夫的支持者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大姐元和更是一生痴迷演唱、教授崑曲,命運與丈夫顧傳玠緊密交織在了一起,晚年移居美國之後依舊致力於傳承發揚崑曲文化。

相較之下,張充和更多的是憑藉自己在學術、藝術領域的成績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尊敬。她不僅在出國前為中國曲藝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做過不少工作、編過一些教材,在赴美之後更是在耶魯大學擔任起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不僅教授書法,也在崑曲、繪畫等領域堅持著自己的獨特追求。

同樣顯赫的家世,同樣的家族基因,卻註定有著各不相同的命運與結局。不過,四姐妹之間一定相同的是,她們皆非庸常之輩。

她們各自有著鮮明的性格以及獨立的愛情觀、人生觀,這些都源自於父親張武齡的開明教導以及她們受到的完整優質的教育。而在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要讓家裡的所有孩子,尤其是所有女孩子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絕非普通家庭的實力所能企及。

張家之所以有足夠雄厚的實力支撐,還要從四姐妹的曾祖父張樹聲說起。

在張樹聲之前,張家只算是下層士紳,土地沒有很多,家族人員想要走上仕途也只能通過科舉考試這一條路。但到了張樹聲這代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樹聲曾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在李鴻章手下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朝廷封為「卓勇巴圖魯」。「巴圖魯」是清朝一種常見的賜號,因表示「武勇」之意,也稱「勇號」,通常直接使用,不加別的字。像張樹聲這樣前面加有其他字的,屬於特稱。他一路受到提拔,官至直隸總督。

由於張樹聲的緣故,張家積蓄了大筆的家產和不小的聲望,由合肥縣的下層士紳,一躍成為了當地的大戶人家。

到了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這一代,雖然已不在沙場奮戰,卻任然憑藉顯赫的家世擁有了門當戶對的親事。張武齡的結婚對象,就是四姐妹的母親陸英。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四姐妹母親陸英,1916年攝於上海

陸英生於蘇州一戶大戶人家,她的嫁妝足足準備了十年,送親隊伍更是有十條街那麼長。

1905-1910年間,不僅合肥縣,安徽全境都被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鬧得民不聊生,「飢餓逼得人們鋌而走險,搶劫成風」。而陸、張兩家寧可冒著財產被劫的危險,也要不遠萬里聯成門當戶對之姻,當時對於門戶要求之嚴格,對於包辦婚姻之不可抗拒,可見一斑。

據金安平了解,充和父母的婚禮場面雖然壯觀,但在熱鬧與體面的背後,新娘卻有許多難以言說的酸楚。當時的新娘在結婚前都深藏於自家閨房,並不習慣拋頭露面,對於即將到來的洞房之夜和婚後生活更是感到焦慮與不安。

陸英在婚禮上從頭至尾僅有一個所謂的「體己人」,這個人就是孃家人花錢僱用的伴娘。除此之外,新娘再無一個可說話的貼心人,儘管如此,她仍然不能將喜怒露於言表。

向前追溯到祖母生活的那個年代,媳婦們必須嚴格遵守傳統士紳階層女性必須遵守的規範。據說,陸英本來與自己的家庭教師互相有好感,但養祖母「除了自己孃家或夫家的親戚,不能見別的男客」。

以至於陸英在婚後一次回孃家的有意安排下,也僅僅是遠遠地看了家庭教師一眼,根本看不清容貌,卻已不禁淚流滿面。

步入老年之後,養祖母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她不想再讓晚輩吃自己年輕時被包辦婚姻的苦頭和專制家長指定的「規則」的束縛。不會擅自對子女的婚姻做安排,也沒有因為自己是佛教徒而強迫充和也成為佛教徒,就連飲食上也沒有半點特別要求。

幾乎在同一時期,做了多年張家兒媳的陸英,也呈現出與那種隨時陪在婆婆身邊的標準賢惠媳婦不同的方面。比如她會定期去看戲,並始終認為自己的嫁妝不應屬於張家。

她在死前將全部嫁妝送回了孃家,連孩子都無權擁有。當然,陸英並非對孩子們毫無考慮,她分給每一個保姆二百大洋,一來是對她們這麼多年撫育孩子的付出表示感謝,另一方面,陸英也堅信保姆們會替自己保護好孩子,幫他們爭取利益。

可惜的是,無論養祖母識修還是母親陸英,她們雖然嘗試邁出突破傳統的腳步,卻仍然未能徹底擺脫「宗婦」的形象。

所有的喜怒悲歡、反抗與嘗試,都被家族、社會所沖淡,終於還是沒能作為一個鮮活飽滿的個人形象留存在人們的記憶當中。

養祖母離世後被動接受著千篇一律的虛偽喪禮:

「張家會僱用一個有過傷心往事的女人哭喪,希望她能自然而然地悲從中來……這個人聲音洪亮,食量很大……充和當時 很小,她記得自己著迷地看著這個女人,哭了又吃,吃了又哭,有時還邊吃邊哭……充和的頭髮被剪斷,穿上男孩的孝服,看上去像是識修的孫子。」

而四姐妹的母親陸英,在死後則沒有人能夠清楚記得她的音容笑貌,只記得她營造的和睦家庭氛圍:

「在張家人的記憶中,陸英始終令人難以捉摸。她是家庭的主心骨,眾人的楷模,但卻沒有人能精確地形容她。她的子女還能回憶起她在世時的家庭氛圍——祥和、寧靜、無人有任何怨言。他們說那全是母親的功勞。子女們記得她所營造的氛圍,但卻記不清楚她這個人、她說過的話或她的樣子,他們的記憶無法落實。」

到了四姐妹這一代,她們終於無需被動嫁給門當戶對卻彼此互不相識的男人,無需再靠操持龐大家族的家務和生養眾多兒女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甚至婚姻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須。

她們樂於將時間傾注在自己的事業與愛好上,勇於打破傳統,追求自由的愛情,即便是在苦難當中,她們亦顯示出了足夠的堅毅和隱忍。


從沈從文到周有光,這四姐妹的婚姻一個比一個傳奇

▲前左起:元和、允和;後左起:充和、兆和

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四姐妹雖然不必再為傳統所束縛,可以追求自我的實現。但接踵而至的戰爭、動亂、政治運動卻無情地將她們裹挾其中。

在《合肥四姐妹》中,有不少的篇幅對當時風俗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從嫁妝的置辦,到新娘的內心活動,都在體現出婚嫁習俗變遷的同時,映射出了人們思維方式和生活觀、愛情觀的變化。

金安平從微觀的家族瑣事切入,通過四姐妹的共同回憶,鋪展開一幅巨大的時代圖景,將「老中國社會的風情和人事」重現。

哪怕只是在描寫四姐妹母親陸英持家有方,巧妙週轉家族資金,也能夠流暢地將世界大戰的宏大背景植入其中。風俗變遷、戰爭動亂、崑曲的曲折發展,以及那些被載入或未被載入史冊的大大小小的人物等,無一不被流暢巧妙地串連起來。

這本書從曾祖父張樹聲的故事開始,以四姐妹對這個時代的反思告終。通過對張氏族史的梳理以及對四姐妹人生的「崑曲式」的演繹,呈現出中國近百年間的社會歷史、人物風情的背景和剪影。

回想四姐妹曾祖父張樹聲那一代,不少人像張樹聲一樣憑藉赫赫戰功成為顯貴。那一代人既有「振奮之氣」,又有「憂危之懷」,這種不同於前人的勇敢與擔當被金安平總結為「合肥精神」。雖然這裡的合肥是指二十世紀初期的合肥縣,而非今日意義上的合肥市,但這種精神卻似乎成為一種傳承在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的血液中流淌著。

2015年,張家小妹張充和於美國去世,「一曲微茫度此生」也許能夠恰到好處地對她的一生進行總結,「合肥四姐妹」的故事也因充和的過世而落下帷幕。

隨著張家的愈漸式微,四姐妹的一一離世,張家的輝煌告一段落,那個有著深厚傳統文化記憶的時代,似乎也宣告了最後的終結。

但是,在社會習俗、個人預期發生了巨大轉變的背景下,仍然有人性中的光芒留了下來。

等時候到了,意義自然浮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