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一樁不幸的婚姻,沒有人受益,每位都會受傷,而最大的受傷者便是子女。來自於父母這兩條支流的痛苦,到子女這裡便匯聚在一起。這種痛苦的匯聚使得子女們不能如正常人一樣看待人生。連思考的角度也是悲傷的。

受過西洋教育的母親期望將女兒教育成洋式的淑女,教愛玲畫圖畫、配色,還彈鋼琴、學英文,培養書卷般的傷感,為一朵夾在書中的花而哭泣,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而歡笑。

人生對她這個軍門千金如此殘酷,甩掉了那個固執冷漠的男人,也要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子女。辦理完離婚手續,黃逸梵腦海中一片芒然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從童話般的西式教育變成了古典教育,張愛玲努力適應著這種變化。她思念著母親,卻又恨母親。時間長了,母愛的味道在她的心裡淡化了。

在這樣一個封閉的家庭,張愛玲沒有什麼夥伴,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父親的書房看書。每到這時,張廷重都很有興致地跟她談論,關於書的感想,還悉心地教她寫詩、作賦。這樣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卻在女兒身上看到了文學的光輝。他欣賞地看著女兒身上散發出的文學韻味。

活在自己的城堡裡,孤獨的心也從不輕易向人打開。張愛玲從那樣一個沒落冷漠的家庭中走出來,心自是封閉的。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冷眼看世界外,很少向人打開心扉。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20世紀20年代,25歲的張茂淵踏上了去英國留學的輪船,尋找她的精神樂土。站在船的甲板上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海風吹在臉上,心中那個給她無盡傷害的壓抑的家頓時不存在了。深吸一口氣,吐出來,她展開雙臂擁抱全新的人生,擁抱自己拼搏的明天。

當她的目光從遠處收回來時,才發現甲板上還站著一個人。他穿著深色的風衣,憑欄遠眺,躊躇滿志的樣子。海風將他額前的頭髮吹起,成了一幅動態的雕塑。從未對任何異性動過心的張茂淵怦然心動。久久地凝視著這個畫面。

張茂淵的性格是執著、倔強的。對愛情更是單純得很。她一生只認定李開第一人。對於無望永遠也不會有果的愛情,她選擇等。等到何時?她說:“如果今生等不到你,我等到來世。”張茂淵是這種單純得不對人生和愛情開半點兒玩笑的女人,她說等就會等,堅守誓言。她忘我地投入到這無期的愛戀中。她的愛情觀,在張愛玲身上同樣演繹。她們都是全身心投入到愛情中,絕不輕易轉移目標,即使到了絕地,也不捨不棄。而且,她們的愛情之花只開一次,一旦失去又不似旁人歇斯底里,而是少有的從容與淡定。她對李開第的離去,和張愛玲對胡蘭成的花心,都如此。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在李開第,他也是無法放棄張茂淵的。儘管不能與她結成夫妻,可也從沒失去聯繫。他們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來往,發乎情止乎禮。不管是在同一座城市,還是身處彼岸,他都一直關注著她。哪怕是結了婚亦如此。他們的身體無法跨越那道天塹,在同一空間裡,但他們的精神和愛情永遠在一起。

在外人眼裡,張茂淵的人生是枯燥的、孤單的,每天工作打拼,除了與李開第那短暫的愛戀,再未向任何男人敞開心扉。但誰也不知道,她是幸福的,她一直生活在精神的巨大充實中,一直活在與最愛的人朝夕共度的憧憬裡。

張愛玲與姑姑的感情猶如母女,儘管只在一起生活十年。這十年,姑姑對張愛玲的影響不可替代。儘管她表面冷漠,言語清淡,但在內心,張愛玲是她唯一的親人。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那扇通往心靈的大門首次為他打開了。穿過大門,在張愛玲的帶領下,胡蘭成走進了她的房間。當胡蘭成置身在張愛玲的房間,他卻看到了李鴻章的照片。看到照片,胡蘭成就明白了:張愛玲是前清的貴族,她有顯赫的家世。而這是自己所沒有的。頓時,他心底的高傲,頃刻瓦解。此時此刻,貴族之女與草根之子的家庭差距,無形之中,就拉開了。胡蘭成看著出身貴族之家的帶著貴族氣質的張愛玲,這讓出身草根家庭的他感到自卑。與前日在自己寓所大談自己的人生經歷相比,此時的胡蘭成感覺自己像是這座屋子裡的僕人。這讓他生出了羨慕之心和攀附之心。但是胡蘭成更加明白:張愛玲是個有貴族光環的女作家。雖然,貴族之家已經破落,光環也失去光澤。可她依然是那樣閃光,讓胡蘭成不得不放下身段,慢慢靠近她,讓她成為自己的情人。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婚後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浪漫的。兩人談論文學,享受著文學帶給他們的樂趣。談完《詩經》後,兩人便一起去西洋糕點店裡買來點心品嚐。一天,兩人又在一起閒聊。胡蘭成說:“我想要形容你行坐走路,可總是沒有好句子,怎麼辦?”張愛玲含笑道:“《金瓶梅》裡寫孟玉樓,行走時香風細細,坐下時淹然百媚。”

愛玲的童年固然很不幸,但在張家,還有一個更不幸的人,他就是愛玲的弟弟張子靜。因為愛玲還可以逃到姑姑那裡,而子靜卻無處可逃。

張子靜沒姐姐那麼幸運,他無處躲藏,只能終日生活在後母與父親的淫威中;又沒有受過什麼新式教育,他已經對身邊的一切愚鈍而麻木了。在這個小小少年的心裡,有的是充塞滿滿的寒冷與悲哀。張愛玲曾經描述了這樣一件事:在飯桌上,為了一點兒小事,父親打了他(弟弟)一個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飯碗擋住了臉,眼淚往下淌。後母笑了起來道:“咦,你哭什麼?又不是說你!你瞧,他沒哭,你倒哭了!”我丟下飯碗衝到隔壁的浴室裡去,閂上了門,無聲地抽噎著,我立在鏡子前面,看著眼淚滔滔流下來,像電影裡的特寫。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遙想當年,“一出發即踏上頂峰,一出手即成為經典”的輝煌,卻因為帶上了“漢奸文學”的帽子,就在國內,失去了當年的文學地位。從此,張愛玲變得失落了。她獨自行走在文壇上,頓生孤單和淒涼。想起有人對她作品的評價:“學舊時代庸常男女的庸常恩怨,從題材、主題到人物,氛圍都是末世情懷、洋場懶夢、舊人舊夢、死亡道德;張愛玲一下筆,就把這些東西寫透了,寫盡了。”

生命即是麻煩,怕麻煩,不如死了的好。麻煩剛剛完了,人也就完了。

外表堅強獨立的張愛玲,其實,她是那麼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依靠。像武俠影劇裡武功高強的女俠,她們看上去世間無敵,似乎什麼也不怕,誰也不需要,而在內心,她們比那些表面上弱不禁風的女子更需要呵護。張愛玲命運中的悲,在於,這一生,那個人都沒有出現。

在這座陌生的城市,張愛玲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單和落寞。此時,她從萬人矚目的著名女作家淪落到被救濟的貧民。社會地位的巨大反差,讓張愛玲承受著巨大的精神痛苦。除了精神痛苦外,生存也成了她必須考慮的問題。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紐約,摩天大樓與奔馳的汽車,都在訴說繁榮背後的貧窮與飢餓。離開文藝營的張愛玲,仍然面臨著生存的壓力。在這個繁華的都市,張愛玲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她只能依靠寫作為生,可在美國,她的作品郵寄出去,卻無人問津。此時,讓她感受到了在美國生存的艱難。在艱難的生活中,張愛玲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沒有做媽媽的思想準備,更沒有經濟能力來撫養一個孩子。她想起了賴雅。於是,在7月5日的這一天,賴雅收到張愛玲的信,信上說:她已懷孕,孩子是賴雅的。賴雅看完信後,又喜又愁。賴雅決定向張愛玲求婚。但是,孩子必須打掉。他們的日子太艱難了,不可能養活一個孩子。張愛玲同意了。 8月14日,張愛玲和賴雅舉行了婚禮,但是,孩子卻做了人工流產。從此之後,張愛玲永遠無法做母親了。命運於她,沒有一絲一毫特殊垂青哪怕她是才華橫溢的曠世奇才,總是讓她取捨。從一出生,她無從選擇地被罩上貴族光環,卻要因此舍掉許多。舍掉親情才會自由,舍掉愛情才會保有完全的自己,舍掉一些女人的特權才會有安穩的生活。每每到這裡,筆者都會鼻子裡酸酸,眼淚在眶裡轉,好想大喊:請不要再這樣折磨這個小女人!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我每天下午起床,天亮時才休息。這習慣養成很久了,是和月亮共進退的人。”水晶聽張愛玲說完,忽然想到:怪不得張愛玲的小說中對月亮的意象描寫格外地玲瓏剔透,那是因為:她看到月亮的次數也比常人多。

也許是因為張愛玲太孤僻,不喜歡應酬,陽臺就成為她與世界聯繫的通道。這個通道的確很特別,沒有危險。站在陽臺上,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事物和景色。最好的景色,莫過於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以及月亮的升起和落下。在日升月落和月升日落中,感受著自然的博大和華美。

張愛玲用筆寫盡了上海公寓裡男女們的生活,她與胡蘭成戀愛的故事,就是在這所公寓的六樓上演:夏天,兩人同看日本漫畫、浮世繪、古印度的壁畫集;夜晚,兩人同在陽臺上眺望霓虹閃爍的上海,看那皎潔的月亮是如何地照著相愛的戀人。

張愛玲喜歡月亮,她的一生就像那夜空中的月亮一樣,有圓有缺。那輪月亮還是去了,留下她的風華,帶走她的憂愁和寂寞,還有那顆在跳動的脆弱的心。在月光中,點上一柱心香,瞭望夜空。夜空中有一輪明月,它像世人講述著一個女作家人生的陰與晴。

1978年4月11日,《色戒》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立即引起熱烈的爭議。作家張系國批評道:作家如果故意標新立異,特意發掘不道德的題材,也許反而會毀了自己。至少我認為歌頌漢奸的文學——即使是非常曖昧的歌頌——是絕對不值得寫的。因為過去的生活背景,張愛玲女士在處理這類題材時,尤其應該特別小心謹慎,勿引人誤會,以免成為盛名之瑕。這不留情面的指現無疑揭了張愛玲的痛處,因為,之於漢奸,張愛玲是最敏感的。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帶點淒涼。30年前的月光照過多少怨女深宮嘆息,照過多少將士沙場醉臥,也照過多少戀人的私語和纏綿.然而,張愛玲把這神祕的月光賞給了下房裡的兩個丫頭。

也許,大多數人無法接受張愛玲對於母女之情的這種冷靜態度,父母再有不對也是給了你生命的人,我們只能心存感激——世人千百年來必須遵循的觀念。實際上,這種觀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張愛玲的家庭是那樣的一個畸形的家庭,十幾歲,她就要為自己的生計發愁,這是那個時代的女孩子,大家庭裡的女孩子無法想象的。與其說是那種難堪毀了她對母親的愛,不如說是生活的殘酷分隔了這對母女。

從這部小說中,我們可以窺出,張愛玲從70年代一直到去世,這漫長的30年是在回憶中度過的,《同學少年都不賤》中直露的性描寫並不是作者刻意安排,那是對青春往事的追戀。

俞秀蓮說張愛玲的衣服總是很樸素的,大概都是改自後母的衣服,“她的話很少,也沒什麼談得來的朋友。整天很用功,經常在寫東西,功課很好,老師也很喜歡她”。而作品中的趙珏正是這樣沉默寡言的女孩。

張愛玲的情感世界(節選)

被稱為張愛玲封筆之作的《同學少年都不賤》讓我們認識了另一個張愛玲。她從來都是冷眼看世態的,總是把心包得很深,不願意被人觸摸。她在50餘歲寫了這麼一篇青春心理成長小說,且毫無做作之感,這證明了她內心的純真和直白。

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唸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永遠。

早婚,我不一定反對,要看情形的。有些女人,沒有什麼長處,年紀再大些也不會增加她的才能見識的,而且也並不美,不過年青的時候也有她的一種新鮮可愛,那樣的女人還是趕早嫁了的好。因為年青,她有較多的機會適應環境,跟著她丈夫的生活情形而發展。至於男人,可是不宜於早婚,沒有例外。一來年青人容易感情衝動,沒有選擇的眼光,即使當時兩個人是非常相配的,男的以後繼續發展,女的卻停滯了,漸漸就有距離隔膜。而且年青人很少能夠經濟獨立,早婚,妻子一定是由父母贍養,養成依賴的心理,於將來的前途有礙。

有美的身體,以身體悅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悅人,其實也沒有多大分別。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無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