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說:如果不上中師,我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語文 大學 文章 戲曲 小桔燈 小桔燈 2017-11-05

今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讀到甘肅省會寧縣黨峴中學李興旺老師的文章《如果我不上中師》,因為有太多的共鳴,深為感動。

一位老師說:如果不上中師,我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作為一名在鄉村從教三十多年的語文老師,李老師講述了自己當初是如何上了中師,如何到鄉村中學教書,三十多年來,他堅守三尺講臺的收穫和失落。真情吐露,讓人無限的敬佩。

文章說:如果我不上中師,現在的我一定不是現在的我,這一點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不上中師,我想我的物質境遇一定要比現在好得多。如果我不上中師,我是不是還會把讀書當作我生命的一種基本狀態,我不知道。如果我不上中師,我就不會有對音樂戲曲的痴迷。如果我不上中師,我應該會上大學的。

一位老師說:如果不上中師,我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在中師生中,有太多的優秀者,李老師應該是其中最為出色者。首先,李老師當年考中師時,是全校的唯一人選,並一舉成功考入中師。其次,李老師是一位愛讀書的人。多讀書的人,其知識面,素質水平一定差不了。他自學拿到到大專、本科文憑,也證明其是一位天資聰慧和努力的人。再次,李老師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得過書畫展覽一等獎,對音樂戲曲痴迷。能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演唱演奏進行全方位的拓展。

命運如此,沒有假設。但是,初中畢業考中師,確實人生的一次抉擇,一次造化。

謝新茂老師他在文章《初中畢業上中師:教育之大幸與個人之不幸》說:“國家只給他們提供了當中小學教師的平臺,他們自己想要在教師崗位之外,再給自己營造一個更好的平臺,就非常艱難了,也就只能紮根於教師崗位。

這批人加入到基礎教育行列,確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中國現在的基礎教育尚不至於坍塌,關鍵是還有這批人在那裡撐著。而對他們個人的前途來說,選擇鄉村中小學教師這個行業,確實又是大不幸。他們都應該是國家的棟樑之材,卻成了墊在金字塔最底層的鋪路石,這讓他們的人生之路,充滿了悲情的色彩。 ”

一位老師說:如果不上中師,我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筆者比李老師年少幾歲,同樣也是初中畢業上中師。李老師的經歷和筆者的經歷,幾近相同。當年,像李老師一樣,筆者也有機會可以去本地最好的高中讀書,但是,提前被中師錄取,收到通知書,沒有什麼猶豫,倒感動非常的高興,因為不用再讀高中,直接就成了國家的人。當時,能考上中師,是讓別的學生羨慕的事情。

筆者讀了三年中師,回到家鄉的小學教書,因為年輕氣盛,看不慣校長的驕橫跋扈,欺上瞞下,和校長髮生矛盾,就想離開那裡,幾經折騰,中間經歷了太多的故事,最終折戟沉沙,也沒能離開自己的“宿命”,一直在鄉村學校的講臺,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成績,過著一眼能看到退休的日子。如今,二十三年的教子齡,中教二級職稱,每月3500元的工資。

在李老師的文章中,筆者看到了一代中師生的群體形象。每一個讀中師的人,都曾經有過一個未了大學夢,而現實是自己丟了夢、含著淚,還要繼續教書育人。就如李老師在文章說,我如果不去上中師而是去上高中,三年後我一定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大學畢業我一定能被分配到大城市工作,那麼現在的我就一定不是一個有資格領取“從教30年以上鄉村教師”國家榮譽證的鄉村教師了。

一位老師說:如果不上中師,我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也許,當年的每一位中師生,如果讀高中,都有機會讀大學,其中的大部分人,不會像現在多無奈的堅守在鄉村。這即如謝老師所說,教育之大幸與個人之不幸,又如李老師所說,我可能會當上官。甚至,說不定我也成了一個60後大貪官。不論怎樣,許多人的人生之路不是現在的樣子,中國教育也不會是當下的景況。

天無絕人之路。在此,願所有的中師生,大家不抱怨,積極生活,快樂工作,樂觀人生。筆者願意和更多的有中師生經歷的教師交朋友。

吾有一壺酒,專斟中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