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語文 文章 高考 北師大 光明網 2017-06-14

——看一張思想文化大報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

光明日報記者 靳曉燕

編者按

2017年,四篇出自《光明日報》的作品入選高考題。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光明日報》貢獻了多篇高考閱讀、作文的材料,僅2013年以來就有十篇。發表於《光明日報》的文章屢次入選高考題,彰顯了《光明日報》的思想文化厚度以及在讀者中形成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本版關注入選高考題的光明現象,為您解析現象背後的光明故事。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作品《讀三本書 走歸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讀書感悟”》成為2017年浙江卷作文命題材料。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光明日報》文章《數字敦煌:換種方式感受敦煌魅力》成為2017年北京卷閱讀試題。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光明日報》評論《溫暖的書店是“城市之光”》成為2017年山東卷作文命題材料。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散文《在母語的屋簷下》成為2016年天津高考語文閱讀題考試內容。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首發於《光明日報·文薈》版的作家葉梅文章《根河之戀》成為2017年北京卷小作文命題材料。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的背後

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作品《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成為2016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命題材料。

“值得關注。”作為清華附中的一名語文教師,舒遲發現,《光明日報》的文章今年確實在高考中出現頻率很高。

《光明日報》作品屢次入選高考題成為人們最近談論的話題。細細數來,《光明日報》的4篇作品成為2017年浙江卷、山東卷、北京卷的試題材料。

其實,《光明日報》與高考的淵源由來已久——1985年高考作文以“給《光明日報》寫一封信”為題,成為不少學子的青春記憶。

一份報紙,記錄著時代。在恢復高考40週年的日子裡,人們發現,《光明日報》在某種程度上也參與其中,見證著高考的發展、變化。

“大視野”“大擔當”“大教育”,一份思想文化大報的特質與擔當

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報·光明講壇》版刊發盧新華的文章《讀三本書 走歸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讀書感悟”》成為浙江卷作文命題材料,此文源自作者在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次演講。

“盧新華是‘應我之邀’到北師大講座的,這次講座內容也是‘經我之手’刊發於《光明日報》的。”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導萬安倫談道。

其時,在講座的開場,萬安倫曾說,1978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有兩篇文章註定要被歷史銘記,一篇是《光明日報》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篇是上海《文匯報》刊發的盧新華短篇小說《傷痕》,這兩篇文章對當時的思想啟蒙作用非常大。

“能刊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文章,正源於‘思想文化大報’的特質與擔當。”萬安倫說。

他將《光明日報》梳理為“三大”“四度”。“三大”即“大視野”“大擔當”“大教育”。“大視野”,站位高遠,視野宏闊,世界風雲,盡收眼底;“大擔當”,報系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情牽社會發展和歷史責任;“大教育”,高度重視“塑魂工程”“立德樹人”一馬當先。“四度”即“思想深度”“文化厚度”“情懷溫度”“傳播角度”。這些特點與品質,與高考及中國教育存在內在邏輯的高度一致性,也與當下教育理念高度一致。

顧之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在他眼中,《光明日報》就是一份“思想文化大報”。“《光明日報》一向以思想深度、精神厚度、文化廣度和新聞溫度著稱,觀點立報,內容為王,知識性、思想性與學術性‘三性合一’,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張名副其實的思想文化大報,傳播量廣,引導性強,影響面大,公信力好,成為廣大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這樣的定位自然與高考語文的價值導向相契合,因而其所發表的作品,近年來多次被選作高考語文閱讀或寫作試題材料,如《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在母語的屋簷下》《根河之戀》等,不僅實現了高考與主流媒體的良好互動,也進一步擴大了這些優秀新聞作品的傳播力與精神輻射力。”顧之川解讀,比如《光明日報》今年入選浙江卷作文材料人生要讀好“有字之書”“無字之書”與“心靈之書”,引導學生把讀書、思考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抒寫理性思辨,展現理想信念,表現青春活力,謳歌生命激情,有利於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品質和表達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人格養成。而入選山東卷作文材料“書店”,通過靈活巧妙的設計,把情感態度價值觀蘊含於對事實現象的客觀描述中,不僅呼應了全民閱讀、書香社會的時代主題,也反映了追求真善美、提升文化品位的社會氛圍。

“思想深度”“文化厚度”“情懷溫度”,和高考的需求完全貼合

作為新聞紙,《光明日報》對熱點的關注及時而深入。在備考階段,北京四中語文教師、2017屆年級組長陳年年對學生進行指導時,就用到了《光明日報》的一篇報道《共享單車如何實現文明共享》。“文中提出的‘行業規則制定’‘政府監管到位’‘公民共享倫理構建’等角度和建議就給了學生很好的啟發。”而這個話題,也出現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

“高考題不只是要考查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還要有價值導向意義和一定的文化品位。《光明日報》的價值導向意義和文化品位,和高考的需求完全貼合。”陳年年舉例,比如評論《捍衛英雄榮光激發奮進力量》,辨明是非,以理服人,是價值導向。

陳潔是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孩子也即將邁入高三。她一直關心高考語文的命題趨勢。“社會熱點、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這是高考語文命題的三個關鍵詞。而這三點,正好與《光明日報》吻合。報紙的本職就是關注社會新聞;《光明日報》的定位就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突出。”

“實事求是地說,以前沒想到過高考和《光明日報》有關係,這些天,大家都在談這個話題,細想還真是。試想,從‘關銘聞’的評論文章出觀點和立場,《光明文化週末》《文史哲週刊》《國際教科文週刊》等週刊給內容,其他各版的社會文化新聞提供素材和資訊,配以合適的語言和文章結構,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就妥妥的了。”陳潔告訴記者,看來為了孩子高考,有必要訂一份《光明日報》。

萬安倫特別提到,“思想深度”,這個“光明”報人的一貫追求,契合了當前高考作文命題的思路和走向,從“偽抒情”“雞湯文”轉向“思想性”“邏輯性”;“文化厚度”,這個“光明”的品質,也是黨和人民對新一代青年的期望和要求,反映到高考試卷上就是從“信息性”“知識性”轉向“文化性”“社會性”;“情懷溫度”,《光明日報》不但在思想立場上堅持黨性和人民性,而且在感情和情懷上堅持做“有溫度”的媒體,這與當下的情懷教育和情感照亮的教育理念高度一致;“傳播角度”,面對新媒體衝擊,《光明日報》近年來發行卻逆勢上揚,說明傳播角度有獨特之處,拓展“傳播”路徑,具有新時代傳媒人的敏感和自覺。

“這就不難理解高考試題出自‘光明’,看似偶然,其實必然。”萬安倫認為。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13日 05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