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自習之語文


"

引自習之語文


語文學習|一輩子的道路,決定於語文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源自網絡

當下教育最響亮的口號,一是國際化,二是專業化。這兩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犧牲“母語教育”或“中國文辭”為代價,則又實在有點可惜。

110年前,具體說是光緒29年(1903)11月,晚清最為重視教育的大臣張之洞在奉旨參與重訂學堂章程時,在規定“中學堂以上各學堂,必全勤習洋文”的同時,強調“學堂不得廢棄中國文辭”。之所以刻意凸顯“中國文辭”,不是基於文學興趣,而是擔心西學大潮過於凶猛,導致傳統中國文化價值的失落。此立場曾被批得“體無完膚”,今天看來頗有預見性。

01 閱讀與寫作課:國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課,我們還在由大學“自作主張”。

北大中文系百年系慶時,我曾談及:“‘母語教育’不僅僅是讀書識字,還牽涉知識、思維、審美、文化立場等。我在大陸、臺灣、香港的大學都教過書,深感大陸學生的漢語水平不盡如人意。”前一句好說,後一句很傷人,這其實跟我們整個教育思路有關。

教育部在啟動此次新高考改革時,已明確宣佈取消中學的文理分科。但至於今後大學是否要開設“大一國文”或“大學語文”,教育部不敢硬性規定,任憑各大學自作主張。相比之下,臺灣教育界目前還在堅持6個學分的“大一國文”,顯得彌足珍貴。

記得4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成立會上,與哈佛大學英文系教授交流各自的心得與困惑,我談及“大一國文”的沒落以及大學生寫作能力的下降,對方很驚訝,因對他們來說,“閱讀與寫作”是必修課,抹不掉的。準確、優雅地使用本國語言文字,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的大學生都很重要。而這種能力的習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課或通識課所能取代的。


學習本國語言與文學,應該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時,此課程牽涉甚廣——語文知識、文學趣味、文化建設、道德人心、意識形態,乃至“國際關係”等。最後一點是我的即興發揮,起源於一件小事。

多年前,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很悲傷地告訴我,日本的中學國文課本將刪去魯迅的《故鄉》,理由是國文不該收外國人的作品。表面上爭的是“譯作”算不算“國文”,背後則是國民心態;長遠看,此舉多少會影響日後的中日關係。我們的中學語文課本是收譯作的,除了承認現代漢語受外來詞彙及表達方式的深刻影響,還顯示了國人的開放心態及國際視野。

02 今人讀書如投資,都希望收益最大化。這一思路明顯不適合語文教學。

我從16歲開始教書,最初教小學及初中的語文課,後來在大學主講文學史。記得“文革”時知青下鄉,若被請去教書,十有八九是從語文教起——我自己的經歷也是這樣。因為校長們覺得,凡有一定文化修養的,只要滿腔熱情且肯用心,都能教好語文課。換句話說,語文很重要,但教語文課的門檻很低,完全可以“無師自通”。

40多年後的今天,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當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不管教的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不太容易了。但即便如此,高中的語文課或大學的文學史課程,依舊注重自由自在的閱讀,沒有那麼多“先修課程”的限制,也不太講究“循序漸進”。面對浩如煙海的名著或名篇,你願意跳著讀、倒著讀,甚至反著讀,問題都不大。這也是大學裡的“文學教育”不太被重視的原因——“專業性”不強,缺幾節課,不會銜接不上。

可這正是中學語文或大學的文學課程可愛的地方,其得失成敗不是一下子就顯示出來的,往往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比如多年後回想,語文課會勾起你無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幾冊老課本,閒來不時翻閱;數學或物理就算了,因為相關知識你已經掌握了。另外,對於很多老學生來說,語文老師比數學、英語或政治課老師更容易被追懷。不僅是課時安排、教師才華,更與學生本人的成長記憶有關。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小學語文課很重要,影響學生一輩子,一點都不誇張。別的課程若非做專門研究,大都畢業就擱下,惟有研習本國語文,是“活到老,學到老”。

語文教學的門檻很低,堂奧卻極深。原因是,這門課的教與學,確實是“急不得也麼哥”,就像廣東人煲湯那樣,需要時間與耐心。現代社會“知識大爆炸”,學生需要修習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讀“四書五經”;但貪多求快,道聽途說,壓縮餅乾式的教學,對於中學語文或大學的文學史課程,損害尤其明顯。因此,如何在沉潛把玩與博覽群書之間,找到合適的度,值得讀書人認真思考。

今人讀書如投資,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可這一思路,明顯不適合語文教學。實際上,學語文沒什麼捷徑可走,首先是有興趣,然後就是多讀書、肯思考、勤寫作,這樣,語文就一定能學好。《東坡志林》裡提到,有人問歐陽修怎麼寫文章,他說:“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見之。”這樣的大白話,是經驗之談。歐陽修、蘇東坡尚且找不到讀書作文的“訣竅”,我當然更是“無可奉告”了。據葉聖陶先生的長子葉至善稱,葉老從不給他們講授寫作方法,只要求多讀書;書讀多了,有感覺,於是落筆為文。文章寫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寫作能力逐漸提升。葉老這思路,跟歐陽修的說法很接近。

03我特別擔心慕課風行的結果。別的課我不懂,但深知語文課不能對著空氣講,“現場感”很重要,必須盯著學生們的眼睛。

為何先說“學”,再說“教”?因本國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靠學生自覺。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這門課上表現特別突出。教師能做的,主要是調動閱讀熱情,再略為引點方向。若學生沒興趣,即便老師你終日口吐蓮花,也是不管用的。十年前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小說欣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我在“前言”中稱:“除了母語教學、人文內涵、藝術技巧等,我們更關注‘閱讀快感’——讀小說,如果味同嚼蠟,那將是極大的失敗。”其實,不僅是選修課,語文課本都得考慮學生的閱讀趣味。記得小時候新學期開學,最期待的就是領到語文課本,然後搶先閱讀,半懂不懂,但非常愉快。

說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閱讀快感:一是訴諸直覺,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咀華,來得遲,去得也遲。“經典閱讀”與“快樂閱讀”,二者並不截然對立。我只是強調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發現的目光”。發現什麼?發現表面上平淡無奇的字裡行間所蘊涵著的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而這種“發現”的能力,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長期的訓練與培育。這方面,任課教師的“精彩演出”與“因勢利導”,都很重要。

在拙作《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的“開場白”中,我提及大物理學家費恩曼如何精心準備,投入極大熱情,把物理學講得出神入化,讓人著迷,當時借用《迷人的科學風采--費恩曼傳》裡的一段話:“對費恩曼來講,演講大廳是一個劇院,演講就是一次表演,既要負責情節和形象,又要負責場面和煙火。不論聽眾是什麼樣的人,大學生也好、研究生也好、他的同事也好、普通民眾也好,他都真正能做到談吐自如。”不一定是學術大師,任何一個好老師,每堂課都是一次精心準備的演出,既充滿激情,又不可重複。

如承認講課是一門藝術,課堂即舞臺,單有演講者的“談吐自如”遠遠不夠,還必須有聽講者的“莫逆於心”,這才是理想狀態。去年我在《文匯報》發文章,承認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在普及教育、傳播知識方面的巨大優勢,同時又稱:從事文學教育多年,深知“面對面”的重要性。打個比喻,這更像是在幹“農活兒”,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很難“多快好省”。這“教育的性質類似農業,而絕對不像工業”的妙喻,不是我的發明,其實來自葉聖陶、呂叔湘二位老前輩。我特別擔心慕課風行的結果,使得第一線的語文教師偷懶或喪失信心,自覺地降格為某名校名師的助教。別的課我不懂,但深知語文課不能對著空氣講,“現場感”很重要,必須盯著學生們的眼睛,時刻與之交流與對話,這課才能講好。只顧擺弄精美的PPT,視在場的學生為“無物”,這不是成功的教學,也不是稱職的教師。

04 某種意義上,學文學的,太富貴、太順暢、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

關於中學語文課以及大學的文學教育,我說過兩句話:一是請讀無用之書,二是中文系是為你的一生打底子;現在看來,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語文學習與人生經驗密不可分

先說第一句,那是答記者問時說的。我談到提倡讀書的三個維度,其中包括“多讀無用之書”。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今天中國人的閱讀,過於講求“立竿見影”了。在校期間,按照課程規定閱讀;出了校門,根據工作需要看書。與考試或就業無關的書籍,一概斥為“無用”,最典型的莫過於擱置文學、藝術、宗教、哲學、歷史等。而在我看來,所謂“精英式的閱讀”,正是指這些一時沒有實際用途,但對養成人生經驗、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義的作品

第二句則是在北大中文系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貶抑為‘萬金油’,從政、經商、文學、藝術,似乎無所不能;如果做出驚天動地的大成績,又似乎與專業訓練無關。可這沒什麼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訓練,本來就是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後的天馬行空,逸興遄飛。有人問我,中文系的畢業生有何特長?我說:聰明、博雅、視野開闊,能讀書,有修養,善表達,這還不夠嗎?當然,念博士,走專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這就說到了第三句。引述章太炎“餘學雖有師友講習,然得於憂患者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譜》),似乎有點高攀;那就退一步,說說普通大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中學畢業生,通過高考的選拔,走到一起來了;可實際上,他們的學習能力及生活經驗千差萬別。一般來說,大城市重點中學的學生學業水平高,眼界也開闊,鄉村裡走出來的大學生,第一年明顯學得很吃力,第二年挺住,第三、四年就能漸入佳境——其智力及潛能若得到很好的激發,日後的發展往往更令人期待。如果讀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其對於生活的領悟,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對於幸福與苦難的深切體會,將成為學習的重要助力。

某種意義上,學文學的,太富貴、太順暢、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難興邦,逆境勵志,家境貧寒或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大學生,完全不必自卑。

05大學生一定要學會表達。有時候,一輩子的道路,就因這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發言或面試決定,因此,不能輕視。

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來說,單講認真讀書不夠,還得學會獨立思考與精確表達。這裡的表達,包括書面與口頭。幾年前,我寫《訓練、才情與舞臺》,談及學術會議上的發言、傾聽與提問,其中有這麼幾句:作為學者,除沉潛把玩、著書立說外,還得學會在規定時間內向聽眾闡述自己的想法。有時候,一輩子的道路,就因這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發言或面試決定,因此,不能輕視。中國大學沒有開設演講課程,很多學者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具體的論述容或不準確,但強調口頭表達的重要性,我想八九不離十。大陸、香港、臺灣三地大學生在一起開會,你明顯感覺到大陸學生普遍有才氣,但不太會說話——或表達不清,或離題發揮,或時間掌握不好。這與我們的課堂教學傾向於演講而不是討論有關。實行小班教學,落實導修課,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並記分數,若干年後,這一偏頗才有可能糾正過來。相對於其他課程來說,語文課最有可能先走一步。

我博士剛畢業那陣子,曾被老先生誇獎“會寫文章”。當初還覺得挺委屈的,因為,比起“思想深刻”或“功底紮實”來,這“會寫文章”不算專業評價,更像是雕蟲小技。教了30年書,逐漸體會此中甘苦。我終於明白,作為學者,會不會寫文章,確實是個“事”——而且是不小的事。最近10年,我撰寫了若干關於“現代中國述學文體”的論文,一半是學術史研究,一半則為了教學需要。不說成為大學者,即便只是完成博士或碩士論文,也都不是“動手動腳找東西”,或引進最新潮的理論,就能手到擒來的。

在一個專業化時代,談“讀書”與“寫作”,顯得特別小兒科。或許正因此,當大學老師的大都不太願意接觸此類話題。既然沒有翅膀,若想渡江,就得靠舟楫。不管小學中學大學,對於老師來說,給學生提供渡江的“舟楫”,乃天經地義——雖然境界及方法不同。在北京大學的專題課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講論會上,每當循例點評學生的論文時,我不僅挑毛病、補資料、談理論,更設身處地幫他們想,這篇文章還可以怎麼做。學生告訴我,這個時候他們最受益。

說到底,中學語文課以及大學人文學科,就是培養擅長閱讀、思考與表達的讀書人。只講“專業知識”不夠,還必須“能說會寫”——這標準其實不低,不信你試試看。


"

引自習之語文


語文學習|一輩子的道路,決定於語文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源自網絡

當下教育最響亮的口號,一是國際化,二是專業化。這兩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犧牲“母語教育”或“中國文辭”為代價,則又實在有點可惜。

110年前,具體說是光緒29年(1903)11月,晚清最為重視教育的大臣張之洞在奉旨參與重訂學堂章程時,在規定“中學堂以上各學堂,必全勤習洋文”的同時,強調“學堂不得廢棄中國文辭”。之所以刻意凸顯“中國文辭”,不是基於文學興趣,而是擔心西學大潮過於凶猛,導致傳統中國文化價值的失落。此立場曾被批得“體無完膚”,今天看來頗有預見性。

01 閱讀與寫作課:國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課,我們還在由大學“自作主張”。

北大中文系百年系慶時,我曾談及:“‘母語教育’不僅僅是讀書識字,還牽涉知識、思維、審美、文化立場等。我在大陸、臺灣、香港的大學都教過書,深感大陸學生的漢語水平不盡如人意。”前一句好說,後一句很傷人,這其實跟我們整個教育思路有關。

教育部在啟動此次新高考改革時,已明確宣佈取消中學的文理分科。但至於今後大學是否要開設“大一國文”或“大學語文”,教育部不敢硬性規定,任憑各大學自作主張。相比之下,臺灣教育界目前還在堅持6個學分的“大一國文”,顯得彌足珍貴。

記得4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成立會上,與哈佛大學英文系教授交流各自的心得與困惑,我談及“大一國文”的沒落以及大學生寫作能力的下降,對方很驚訝,因對他們來說,“閱讀與寫作”是必修課,抹不掉的。準確、優雅地使用本國語言文字,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的大學生都很重要。而這種能力的習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課或通識課所能取代的。


學習本國語言與文學,應該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時,此課程牽涉甚廣——語文知識、文學趣味、文化建設、道德人心、意識形態,乃至“國際關係”等。最後一點是我的即興發揮,起源於一件小事。

多年前,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很悲傷地告訴我,日本的中學國文課本將刪去魯迅的《故鄉》,理由是國文不該收外國人的作品。表面上爭的是“譯作”算不算“國文”,背後則是國民心態;長遠看,此舉多少會影響日後的中日關係。我們的中學語文課本是收譯作的,除了承認現代漢語受外來詞彙及表達方式的深刻影響,還顯示了國人的開放心態及國際視野。

02 今人讀書如投資,都希望收益最大化。這一思路明顯不適合語文教學。

我從16歲開始教書,最初教小學及初中的語文課,後來在大學主講文學史。記得“文革”時知青下鄉,若被請去教書,十有八九是從語文教起——我自己的經歷也是這樣。因為校長們覺得,凡有一定文化修養的,只要滿腔熱情且肯用心,都能教好語文課。換句話說,語文很重要,但教語文課的門檻很低,完全可以“無師自通”。

40多年後的今天,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當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不管教的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不太容易了。但即便如此,高中的語文課或大學的文學史課程,依舊注重自由自在的閱讀,沒有那麼多“先修課程”的限制,也不太講究“循序漸進”。面對浩如煙海的名著或名篇,你願意跳著讀、倒著讀,甚至反著讀,問題都不大。這也是大學裡的“文學教育”不太被重視的原因——“專業性”不強,缺幾節課,不會銜接不上。

可這正是中學語文或大學的文學課程可愛的地方,其得失成敗不是一下子就顯示出來的,往往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比如多年後回想,語文課會勾起你無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幾冊老課本,閒來不時翻閱;數學或物理就算了,因為相關知識你已經掌握了。另外,對於很多老學生來說,語文老師比數學、英語或政治課老師更容易被追懷。不僅是課時安排、教師才華,更與學生本人的成長記憶有關。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小學語文課很重要,影響學生一輩子,一點都不誇張。別的課程若非做專門研究,大都畢業就擱下,惟有研習本國語文,是“活到老,學到老”。

語文教學的門檻很低,堂奧卻極深。原因是,這門課的教與學,確實是“急不得也麼哥”,就像廣東人煲湯那樣,需要時間與耐心。現代社會“知識大爆炸”,學生需要修習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讀“四書五經”;但貪多求快,道聽途說,壓縮餅乾式的教學,對於中學語文或大學的文學史課程,損害尤其明顯。因此,如何在沉潛把玩與博覽群書之間,找到合適的度,值得讀書人認真思考。

今人讀書如投資,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可這一思路,明顯不適合語文教學。實際上,學語文沒什麼捷徑可走,首先是有興趣,然後就是多讀書、肯思考、勤寫作,這樣,語文就一定能學好。《東坡志林》裡提到,有人問歐陽修怎麼寫文章,他說:“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見之。”這樣的大白話,是經驗之談。歐陽修、蘇東坡尚且找不到讀書作文的“訣竅”,我當然更是“無可奉告”了。據葉聖陶先生的長子葉至善稱,葉老從不給他們講授寫作方法,只要求多讀書;書讀多了,有感覺,於是落筆為文。文章寫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寫作能力逐漸提升。葉老這思路,跟歐陽修的說法很接近。

03我特別擔心慕課風行的結果。別的課我不懂,但深知語文課不能對著空氣講,“現場感”很重要,必須盯著學生們的眼睛。

為何先說“學”,再說“教”?因本國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靠學生自覺。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這門課上表現特別突出。教師能做的,主要是調動閱讀熱情,再略為引點方向。若學生沒興趣,即便老師你終日口吐蓮花,也是不管用的。十年前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小說欣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我在“前言”中稱:“除了母語教學、人文內涵、藝術技巧等,我們更關注‘閱讀快感’——讀小說,如果味同嚼蠟,那將是極大的失敗。”其實,不僅是選修課,語文課本都得考慮學生的閱讀趣味。記得小時候新學期開學,最期待的就是領到語文課本,然後搶先閱讀,半懂不懂,但非常愉快。

說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閱讀快感:一是訴諸直覺,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咀華,來得遲,去得也遲。“經典閱讀”與“快樂閱讀”,二者並不截然對立。我只是強調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發現的目光”。發現什麼?發現表面上平淡無奇的字裡行間所蘊涵著的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而這種“發現”的能力,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長期的訓練與培育。這方面,任課教師的“精彩演出”與“因勢利導”,都很重要。

在拙作《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的“開場白”中,我提及大物理學家費恩曼如何精心準備,投入極大熱情,把物理學講得出神入化,讓人著迷,當時借用《迷人的科學風采--費恩曼傳》裡的一段話:“對費恩曼來講,演講大廳是一個劇院,演講就是一次表演,既要負責情節和形象,又要負責場面和煙火。不論聽眾是什麼樣的人,大學生也好、研究生也好、他的同事也好、普通民眾也好,他都真正能做到談吐自如。”不一定是學術大師,任何一個好老師,每堂課都是一次精心準備的演出,既充滿激情,又不可重複。

如承認講課是一門藝術,課堂即舞臺,單有演講者的“談吐自如”遠遠不夠,還必須有聽講者的“莫逆於心”,這才是理想狀態。去年我在《文匯報》發文章,承認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在普及教育、傳播知識方面的巨大優勢,同時又稱:從事文學教育多年,深知“面對面”的重要性。打個比喻,這更像是在幹“農活兒”,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很難“多快好省”。這“教育的性質類似農業,而絕對不像工業”的妙喻,不是我的發明,其實來自葉聖陶、呂叔湘二位老前輩。我特別擔心慕課風行的結果,使得第一線的語文教師偷懶或喪失信心,自覺地降格為某名校名師的助教。別的課我不懂,但深知語文課不能對著空氣講,“現場感”很重要,必須盯著學生們的眼睛,時刻與之交流與對話,這課才能講好。只顧擺弄精美的PPT,視在場的學生為“無物”,這不是成功的教學,也不是稱職的教師。

04 某種意義上,學文學的,太富貴、太順暢、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

關於中學語文課以及大學的文學教育,我說過兩句話:一是請讀無用之書,二是中文系是為你的一生打底子;現在看來,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語文學習與人生經驗密不可分

先說第一句,那是答記者問時說的。我談到提倡讀書的三個維度,其中包括“多讀無用之書”。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今天中國人的閱讀,過於講求“立竿見影”了。在校期間,按照課程規定閱讀;出了校門,根據工作需要看書。與考試或就業無關的書籍,一概斥為“無用”,最典型的莫過於擱置文學、藝術、宗教、哲學、歷史等。而在我看來,所謂“精英式的閱讀”,正是指這些一時沒有實際用途,但對養成人生經驗、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義的作品

第二句則是在北大中文系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貶抑為‘萬金油’,從政、經商、文學、藝術,似乎無所不能;如果做出驚天動地的大成績,又似乎與專業訓練無關。可這沒什麼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訓練,本來就是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後的天馬行空,逸興遄飛。有人問我,中文系的畢業生有何特長?我說:聰明、博雅、視野開闊,能讀書,有修養,善表達,這還不夠嗎?當然,念博士,走專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這就說到了第三句。引述章太炎“餘學雖有師友講習,然得於憂患者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譜》),似乎有點高攀;那就退一步,說說普通大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中學畢業生,通過高考的選拔,走到一起來了;可實際上,他們的學習能力及生活經驗千差萬別。一般來說,大城市重點中學的學生學業水平高,眼界也開闊,鄉村裡走出來的大學生,第一年明顯學得很吃力,第二年挺住,第三、四年就能漸入佳境——其智力及潛能若得到很好的激發,日後的發展往往更令人期待。如果讀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其對於生活的領悟,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對於幸福與苦難的深切體會,將成為學習的重要助力。

某種意義上,學文學的,太富貴、太順暢、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難興邦,逆境勵志,家境貧寒或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大學生,完全不必自卑。

05大學生一定要學會表達。有時候,一輩子的道路,就因這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發言或面試決定,因此,不能輕視。

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來說,單講認真讀書不夠,還得學會獨立思考與精確表達。這裡的表達,包括書面與口頭。幾年前,我寫《訓練、才情與舞臺》,談及學術會議上的發言、傾聽與提問,其中有這麼幾句:作為學者,除沉潛把玩、著書立說外,還得學會在規定時間內向聽眾闡述自己的想法。有時候,一輩子的道路,就因這十分鐘二十分鐘的發言或面試決定,因此,不能輕視。中國大學沒有開設演講課程,很多學者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具體的論述容或不準確,但強調口頭表達的重要性,我想八九不離十。大陸、香港、臺灣三地大學生在一起開會,你明顯感覺到大陸學生普遍有才氣,但不太會說話——或表達不清,或離題發揮,或時間掌握不好。這與我們的課堂教學傾向於演講而不是討論有關。實行小班教學,落實導修課,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並記分數,若干年後,這一偏頗才有可能糾正過來。相對於其他課程來說,語文課最有可能先走一步。

我博士剛畢業那陣子,曾被老先生誇獎“會寫文章”。當初還覺得挺委屈的,因為,比起“思想深刻”或“功底紮實”來,這“會寫文章”不算專業評價,更像是雕蟲小技。教了30年書,逐漸體會此中甘苦。我終於明白,作為學者,會不會寫文章,確實是個“事”——而且是不小的事。最近10年,我撰寫了若干關於“現代中國述學文體”的論文,一半是學術史研究,一半則為了教學需要。不說成為大學者,即便只是完成博士或碩士論文,也都不是“動手動腳找東西”,或引進最新潮的理論,就能手到擒來的。

在一個專業化時代,談“讀書”與“寫作”,顯得特別小兒科。或許正因此,當大學老師的大都不太願意接觸此類話題。既然沒有翅膀,若想渡江,就得靠舟楫。不管小學中學大學,對於老師來說,給學生提供渡江的“舟楫”,乃天經地義——雖然境界及方法不同。在北京大學的專題課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講論會上,每當循例點評學生的論文時,我不僅挑毛病、補資料、談理論,更設身處地幫他們想,這篇文章還可以怎麼做。學生告訴我,這個時候他們最受益。

說到底,中學語文課以及大學人文學科,就是培養擅長閱讀、思考與表達的讀書人。只講“專業知識”不夠,還必須“能說會寫”——這標準其實不低,不信你試試看。


語文學習|一輩子的道路,決定於語文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源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