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語文老師的十條建議'

語文 不完美媽媽 讀書 文學 文化 黃岡新聞網 2019-08-28
"

教語文39年來,我耳聽目驗,感慨良多。現在有些教師不重視筆順筆畫,不注重基礎知識,拒絕記憶背誦,不再用粉筆板書,一切向形式化、網絡化、碎片化、空洞化、百度化發展,有席捲橫掃包舉之勢。因此,在憂慮之餘,我有十條建議。

語文教師,請少開書目。我一向反對給中學生開什麼必讀書目,讓一個留守的農村孩子讀《紅樓夢》,讓一個錦衣玉食的孩子讀《平凡的世界》,他們都反感。將課本知識學懂消化,就是一個合格的中學生;若有餘力,則任其自尋興趣,自覓徑途,在書山學海中暢遊,這才是正理,才是真理。

語文教師,請少用教輔。沒有教輔,老師不能上課,學生無法學習。猶如病軀腿軟,無拐則不能行。減少教輔,讓老師根據體會講課,學生根據喜好讀書,讓他們有時間看電影,遊春賞秋,健身打球,才能在萬千書海中補鈣。

語文教師,請回歸課文。老師將課文的字詞語句講通講明,將基本的課程內容講懂講透,事畢矣。上下五千年,跨地近萬里,過求艱深,於一字一詞中求所謂微言大義,實是刁難學生,何苦來哉。

語文教師,請拿起粉筆。語文教師上課,不用粉筆,不寫板書,等於自斷雙手。有多少學生熱愛語文,是從老師一筆瀟灑的板書開始的,很多學生的字也是從老師的一筆漂亮的字而練出一筆好字的。

語文教師,請注重實踐。語文不僅是文學和語言,還是文化、社會與生活的大語文,語文只有部分在課堂,其他都在窗外人間,在社會大觀園,給孩子實習實踐的機會,去認識、瞭解與體驗社會生活,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

語文教師,請寫真生活。寫作課,一味追求探究未來,捉摸心靈,抒發崇敬,欽慕英雄,孩子討厭至極,無話可說,越寫越澀,越寫越怕。何不降下高度,放回地面,讓孩子寫寫生活,寫寫校園,寫寫同桌,寫寫霧霾,寫寫熱鬧的十字街頭,他們會有說不完的話,有寫不完的事情。

語文教師,請讀出聲來。我以為,教師自身的領讀誦讀,或師生共讀共賞,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就是世間最美好的朗誦。放棄誦讀,沒有對話與表達,就無法領略漢語之美,是乾枯無味的啞巴語文。

語文教師,請放下電腦。師生每人持掌上電腦,一會兒百度搜索,一會兒統計答案,熱鬧非凡,手忙腳亂,看似先進無比,課後問學生老師講了什麼,則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老師手中應該拿著課本,學生手中應該握著筆,邊學邊劃邊寫,找到重點難點,體會形象感情,領悟性格特徵。

語文教師,請慎用PPT。網絡教學風靡全球,各色PPT,音畫動漫,五光十色,千變萬化。一堂課畢,上百頁翻轉,流光溢彩,或雞湯酸汁,或宏大敘事,爭奇鬥豔,愈翻愈烈。效果呢,或許一概不知。

語文教師,請少用道具。老師的形體動作,舉手投足,扭腰揮臂,翹嘴瞪眼,轉頭跺腳,就是最好的演技和道具,就是最強大的氣場。

現在的高中、初中,從校長到師生,都在努力改革,但高考的壓力,使他們苦不堪言。但我們必須要自振自救:堅決拋棄附加在語文課上的承載物,果斷扔掉背在自己身上的無用物,解放手腳,降低“高度”“難度”,迴歸課文,迴歸本真,一切就會好起來。

常有同行和家長問我,您認為學語文什麼最重要?我說,培養興趣外就是打基礎,打基礎,打基礎。

(編輯:白楚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