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說他最會吹牛,他把華為手機幹上了天!

運營商 任正非 餘承東 智能手機 華商韜略 2017-07-06

任正非說他最會吹牛,他把華為手機幹上了天!

|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

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召開了“2017內部質量大會”。會議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態,華為要堅守自己的質量底線。

這種表態和華為手機上半年遇到的風波不無關係。

從今年2月底,華為旗艦手機P10在國內接連遭遇輿論危機,這也讓華為內部開始反省。4月底,一向被認為“口無遮攔,橫衝直撞”的餘承東在自己的微博上公開發文,表達反省態度。

而這次大會上,餘承東更是反覆強調,質量優先於成本,優先於利潤;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切考量都應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沒有質量,一切都無從談起。

其實作為將華為手機品牌一手帶大的人,餘承東比消費者更加重視質量。而且,他是個實幹派,從來都是“不能坐而論道,必須起而行之”,這在華為手機初創時,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臨危受命-做手機】

在接受手機業務之前,餘承東曾為華為征戰歐洲市場、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他受命發展一項華為比較弱勢的業務——手機。這一工作讓他真正聲名鵲起。

在初期,手機業務在華為體系裡並沒有那麼重要。2003年,華為做手機是被逼無奈,因為不做移動終端,3G系統就賣不出去。2009年,公司還考慮過將其整體出售。

此後,隨著智能手機和蘋果崛起,任正非決定做自己的品牌。但此時的華為,依舊在為運營商打工,生產廉價的定製機,連自己的LOGO也只能憋屈地藏在電池裡面。要想打開局面,他必須選擇一名得力的干將。剛剛在歐洲市場上凱旋的餘承東進入他的視線。

2011年,餘承東出任華為終端董事長。上任伊始,他就面臨一個內外交困的局面:

在外部,儘管華為的定製機每年有幾千萬的出貨量,但大多數定價只有幾百元,利潤更是寥寥無幾。更致命的是,運營商的定製機更新速度快,三個月一代產品,功能上完全不考慮用戶,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而在內部,華為的管理層和員工已經習慣了定製機模式,利潤低但也勉強能接受,大多數人沒有動力打破僵局。再加上,當時的華為手機,要品牌沒品牌,要渠道沒渠道,做自己的品牌機,談何容易?

這些困難下,大部分人選擇墨守成規,但餘承東是個例外。從小就是孩子王的他,做事從來天不怕地不怕。在他看來,定製機再做下去,必定是一條不歸路。

於是,他開始放“大招”,大幅縮減定製機比例。這個決定遭到了內部的反對,因為定製機是當時華為終端的主要業務,放棄它,業績勢必會出現雪崩式下滑。

很快,質疑聲便排山倒海而來。不但本土員工質疑,海外員工也紛紛發難,不少人對餘承東的做法表示不滿。那段時間,餘承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他下課的消息。很多人說,餘承東快“犧牲”了!

運營商聽說後,也開始撤銷與華為的合作。在歐洲,15個手機定製客戶最後只剩下1個,終止合作的客戶包括沃達豐、法國電信等巨頭。這些客戶都是當初華為花大力氣爭取來的。儘管華為做了大量解釋,說這只是戰略調整,但還是失去了合作的機會。

內憂外患之下,餘承東沒有辦法,只能死扛。儘管深受任正非器重,但餘承東很清楚,在公司裡他沒有特權,任正非也不可能給他太多的試錯機會。如果完不成任務,他只能捲鋪蓋走人。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逼迫自己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地啃下。

任正非說他最會吹牛,他把華為手機幹上了天!

【只爭第一】

任正非曾開玩笑地揄揶他,餘承東是華為最會吹牛的人。

一般來講,愛吹牛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吹完牛就不了了之了;另一種是吹完牛後,逼著自己去實現它。餘承東就屬於第二種人。

而獅子座的餘承東,骨子裡本就有一種霸氣,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第一。

入住華為終端後,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餘承東提出,要用三年的時間,打造出全球頂級的手機品牌。說這話時,臺下鴉雀無聲,幾乎沒有人相信他的豪言壯語。

當天的會議,本來是要討論2012年第一季度的產品預測,大家的目光停留在過去的標準上:四寸屏、1G的CPU、500萬像素、10毫米厚屏。至於定價,必須在2000元以下。

餘承東聽了,怒火中燒,他說華為要做就做數一數二的高端手機,定價在4000元以上。理由很簡單,手機是個啞鈴形的市場,低端和高端用戶最多。說到激動時,他還以珠穆朗瑪峰為例,說人們只會記住第一,沒有人記得住第二。

最後舉手表決時,有2/3的人反對。理由也很簡單,這樣的手機即使生產出來,也賣不掉。因為在此之前,華為從來沒有賣過2000元以上的手機。

儘管反對聲很大,但餘承東做高端手機的心意已決。

在他接手前,華為的海外定製機雖然銷量大,但定價被運營商壓低至50美元。在拉美,部分運營商甚至要求華為承擔全程運費。餘承東對此深惡痛絕。

在他看來,華為手機再這樣做下去,離關門也就不遠了。

他決心終結這一切。他告訴員工,華為必須從成本導向中轉變過來,不能以壓低產品器件規格來換取成本優勢,相反要以極限標準來要求自己,務必做到“世界一流水準”。

為此,他下令上海研究所專注於數一數二的高端機研發,低端機則遷往西安。工程師們有三個選擇:上海,西安,不然走人!

一時間,上海飛西安的航班上擠滿了華為工程師,他們的密碼箱裡裝著待交接的產品雛形。留在上海的人,磨刀霍霍,準備大幹一場。

為了讓工程師們放開手腳,餘承東鼓勵他們大膽試錯,同時最大限度地動用公司的資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據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回憶,僅僅為美國運營商開發一款型號為M735的手機,華為的單筆研發費用就高達數千萬。

在餘承東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師們不負眾望。

2012年,華為先後推出P1和D1兩款高端手機。其中,P1定價2999,主打輕薄;D1定價3999,主打快速。這兩款手機獲得了不少運營商的好評,之前一直用三星、蘋果手機的華為員工,也開始用上自己家的產品。

“在我餘承東的字典裡,沒有第二,只有第一。”三年後,在華為Mate S手機柏林發佈會上,餘承東這樣闡述自己的產品開發哲學。

任正非說他最會吹牛,他把華為手機幹上了天!

【從不妥協】

其實除去年初的風波,華為手機的質量,一直以來有口皆碑。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餘承東對品質、技術近乎偏執的追求。

他經常給下屬下達一些看似完不成的任務,而且從不妥協。“這個參數達不到,你必須做出來!”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

在產品研發週期內,餘承東經常晚上10點之後給下屬打電話,反饋自己的意見,多數時候是批評和抱怨:為什麼還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不能變?面對歇斯底里般的要求,員工們叫苦連天,他們私底下管餘承東叫“餘瘋子”。

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拗勁兒,在餘承東上學時就顯露無疑。初中時他差點沒學上,後來父親給他找了縣城最差的中學。他每天往返走四個小時的路,很多人勸他放棄,說那個中學從來沒人考上過大學。他不聽,堅持上學,最終以全縣最高分考上西北工業大學。

P6研發時,餘承東要求工程師在研發中心搭建主客觀場景,模擬不同的色溫,並對200多個場景進行優化,以獲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到了P7時,為了做好外觀設計,工程師嘗試了光啞、批花、噴砂等不同的效果,樣品累計超過40種。

但餘承東還不滿意,直到上市前一週,他還在做優化。他經常從兜裡掏出手錶,對比樣機的光澤,然後對工程師說:“你看,這個感覺還是有點差距的。”

P7上市兩個月後,餘承東對電池蓋的顏色不滿意,希望修改。工程師告訴他,光打樣就需要十天,而且會給備料帶來大量的麻煩。餘承東不管,堅持要改。

餘承東對員工嚴苛,對自己也毫不手軟。

最忙的時候,他一度身兼五職,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半夜還在發微博,宣傳華為的手機。

每個月,光是需要參加的例行會議就超過25個,有些會議會持續一整天。據說,相比他征戰歐洲時,這還“輕鬆”了很多。

長期的工作壓力和缺乏睡眠,讓他的身體處於極度的透支狀態。有一次,他因為熬夜實在是太困,在停車時打瞌睡,恍惚中直接撞上車庫內牆,差點要了他的命。

但就是這種死磕自己的玩命工作態度,讓餘承東和他同事們不斷創造著華為手機的神話,直至今天。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頭條號】,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就在華商韜略!

版權聲明:版權歸華商韜略所有,轉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回覆“轉載”獲取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