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領域併購活動持續活躍。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自 2008 年起,美國的 IT 巨頭在雲計算領域進行了活躍的併購活動,希望借收購補足其產品短板,提高其雲解決方案和雲服務能力,如 IBM 收購 Platform,戴爾收購 Force10,微軟收購 Opalis,Verizon 收購 Terremark 等。此外,我們對世界多家雲計算廠商的商譽值進行分析,包括亞馬遜、google、微軟、IBM、阿里巴巴、騰訊、SAP、Salesforce。2013 年-2018 年,以上 8 家雲計算廠商商譽總值每年維持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7.46%。2017 年,以上 8 家公司商譽值全部增長;2018 年,除 IBM 外,其餘七家全部上升。因此,可以看到,頭部集團希望通過併購活動完善自身雲計算業務,增強競爭力。

全球:場內場外併購搶佔雲計算市場。我們選取了 2018 年十大雲計算領域併購事件分析,併購案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芯片、安全、多雲、SaaS 等。從併購方以及被併購對象分析,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規律,但是如果從結果導向看,就會出現一個規律:以自有技術通過併購實現在雲計算領域的擴展。例如,Salesforce 是一家客戶關係管理軟件服務供應商,是 SaaS 概念的提出者,也是 CRM 市場的“領頭羊”。Mulesoft是一家提供基於雲計算的企業集成服務,包括 SOA 集成、iPaaS 平臺、API 管理等。Salesforce 對 Mulesoft 的併購可以加強自身產品在 SaaS 領域的產品生態。再例如,西門子對 Mendix 的併購。西門子世界工業巨頭,擁有 MindSphere 工業平臺。Mendix,成立於 2005 年,主要提供 IBM、SAP 和 Pivotal 的雲服務,是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導者。西門子通過併購 Mendix,增加自身的集成軟件部門實力,進軍雲計算領域。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領域併購活動持續活躍。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自 2008 年起,美國的 IT 巨頭在雲計算領域進行了活躍的併購活動,希望借收購補足其產品短板,提高其雲解決方案和雲服務能力,如 IBM 收購 Platform,戴爾收購 Force10,微軟收購 Opalis,Verizon 收購 Terremark 等。此外,我們對世界多家雲計算廠商的商譽值進行分析,包括亞馬遜、google、微軟、IBM、阿里巴巴、騰訊、SAP、Salesforce。2013 年-2018 年,以上 8 家雲計算廠商商譽總值每年維持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7.46%。2017 年,以上 8 家公司商譽值全部增長;2018 年,除 IBM 外,其餘七家全部上升。因此,可以看到,頭部集團希望通過併購活動完善自身雲計算業務,增強競爭力。

全球:場內場外併購搶佔雲計算市場。我們選取了 2018 年十大雲計算領域併購事件分析,併購案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芯片、安全、多雲、SaaS 等。從併購方以及被併購對象分析,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規律,但是如果從結果導向看,就會出現一個規律:以自有技術通過併購實現在雲計算領域的擴展。例如,Salesforce 是一家客戶關係管理軟件服務供應商,是 SaaS 概念的提出者,也是 CRM 市場的“領頭羊”。Mulesoft是一家提供基於雲計算的企業集成服務,包括 SOA 集成、iPaaS 平臺、API 管理等。Salesforce 對 Mulesoft 的併購可以加強自身產品在 SaaS 領域的產品生態。再例如,西門子對 Mendix 的併購。西門子世界工業巨頭,擁有 MindSphere 工業平臺。Mendix,成立於 2005 年,主要提供 IBM、SAP 和 Pivotal 的雲服務,是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導者。西門子通過併購 Mendix,增加自身的集成軟件部門實力,進軍雲計算領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3 IDC 設備需求增加,IDC 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熱點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拉動數據中心設備需求上升。雲計算產業的興起,除了有亞馬遜這種以電商起家的企業,還包括有以 IBM 這種傳統 IT 巨頭的參與。根據雲計算架構的介紹,雲計算產業不僅有以軟件為主的 SaaS,開發平臺為主的 PaaS,還有以基礎硬件設施為主的 IaaS。因此,對於傳統 IT 而言,具有介入雲計算的先天優勢。國際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的方式一般以重新整合已有產品和服務,迅速提供雲計算解決方案。例如,IBM 的“藍雲”平臺,就整合了其 Tivoli 管理軟件、WebSphere 應用服務器、DB2數據庫等多款已有產品。國際 IT 巨頭對雲計算產業的介入促進了數據中心相關硬件的投資。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介紹,雲計算的發展帶動了全球數據中心的發展建設和資源整合步伐不斷加快,在 2012 年使全球數據中心硬件投資規模增幅超過 10%。

基礎設施服務價格戰出現。當市場存在競爭時,價格戰往往成為商家的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慣用手段。2006 年-2014 年期間,AWS 降價 30 餘次,7 年間價格下降了 20 多倍。2012年底,谷歌、亞馬遜和微軟分別下調其雲存儲服務價格;2014 年 3 月,Google 再次宣佈下調雲計算價格 32%、下調雲存儲價格 68%,下調數據庫服務 Big Query 價格 85%。亞馬遜 S3 存儲服務平均降價 51%,EC2 計算服務降價 38%。分析以上降價情況,我們發現多數降價集中在基礎層的計算服務以及存儲服務。

數據中心資源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焦點。在維持公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降價的前提是要做到成本較低,存在可降價空間。由於國際雲計算大廠擁有充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並且具有較好的融資環境,所以雲計算公司會選擇自行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根據資料顯示,早在 2011 年,亞馬遜旗下雲計算公司 Amazon Web Services 已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馬蒂拉新建一座新數據中心,在該地進行服務託管的公司花費較亞馬遜加州、維吉尼亞州數據中心低 10%。2014 年,谷歌投資 7.72 億美元在歐洲建第四座數據中心。由此可見,雲計算巨頭廠商通過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擴大自身的優勢。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截至 2018 年 5 月,AWS 在全球有 18 個基礎設施區域,其中可用區達到了 55 個;微軟 Azure 在全球 50 個區域建立了數據中心,覆蓋 140 個國家和地區。SynergyResearch的調查報告表明,全球數據中心收購交易量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數據中心收購交易 48 宗,併購交易規模達到 200 億美元,超過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 45 宗收購交易的總和。因此,數據中心市場火爆,數據中心資源已經成為雲計算公司的競爭焦點。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領域併購活動持續活躍。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自 2008 年起,美國的 IT 巨頭在雲計算領域進行了活躍的併購活動,希望借收購補足其產品短板,提高其雲解決方案和雲服務能力,如 IBM 收購 Platform,戴爾收購 Force10,微軟收購 Opalis,Verizon 收購 Terremark 等。此外,我們對世界多家雲計算廠商的商譽值進行分析,包括亞馬遜、google、微軟、IBM、阿里巴巴、騰訊、SAP、Salesforce。2013 年-2018 年,以上 8 家雲計算廠商商譽總值每年維持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7.46%。2017 年,以上 8 家公司商譽值全部增長;2018 年,除 IBM 外,其餘七家全部上升。因此,可以看到,頭部集團希望通過併購活動完善自身雲計算業務,增強競爭力。

全球:場內場外併購搶佔雲計算市場。我們選取了 2018 年十大雲計算領域併購事件分析,併購案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芯片、安全、多雲、SaaS 等。從併購方以及被併購對象分析,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規律,但是如果從結果導向看,就會出現一個規律:以自有技術通過併購實現在雲計算領域的擴展。例如,Salesforce 是一家客戶關係管理軟件服務供應商,是 SaaS 概念的提出者,也是 CRM 市場的“領頭羊”。Mulesoft是一家提供基於雲計算的企業集成服務,包括 SOA 集成、iPaaS 平臺、API 管理等。Salesforce 對 Mulesoft 的併購可以加強自身產品在 SaaS 領域的產品生態。再例如,西門子對 Mendix 的併購。西門子世界工業巨頭,擁有 MindSphere 工業平臺。Mendix,成立於 2005 年,主要提供 IBM、SAP 和 Pivotal 的雲服務,是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導者。西門子通過併購 Mendix,增加自身的集成軟件部門實力,進軍雲計算領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3 IDC 設備需求增加,IDC 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熱點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拉動數據中心設備需求上升。雲計算產業的興起,除了有亞馬遜這種以電商起家的企業,還包括有以 IBM 這種傳統 IT 巨頭的參與。根據雲計算架構的介紹,雲計算產業不僅有以軟件為主的 SaaS,開發平臺為主的 PaaS,還有以基礎硬件設施為主的 IaaS。因此,對於傳統 IT 而言,具有介入雲計算的先天優勢。國際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的方式一般以重新整合已有產品和服務,迅速提供雲計算解決方案。例如,IBM 的“藍雲”平臺,就整合了其 Tivoli 管理軟件、WebSphere 應用服務器、DB2數據庫等多款已有產品。國際 IT 巨頭對雲計算產業的介入促進了數據中心相關硬件的投資。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介紹,雲計算的發展帶動了全球數據中心的發展建設和資源整合步伐不斷加快,在 2012 年使全球數據中心硬件投資規模增幅超過 10%。

基礎設施服務價格戰出現。當市場存在競爭時,價格戰往往成為商家的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慣用手段。2006 年-2014 年期間,AWS 降價 30 餘次,7 年間價格下降了 20 多倍。2012年底,谷歌、亞馬遜和微軟分別下調其雲存儲服務價格;2014 年 3 月,Google 再次宣佈下調雲計算價格 32%、下調雲存儲價格 68%,下調數據庫服務 Big Query 價格 85%。亞馬遜 S3 存儲服務平均降價 51%,EC2 計算服務降價 38%。分析以上降價情況,我們發現多數降價集中在基礎層的計算服務以及存儲服務。

數據中心資源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焦點。在維持公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降價的前提是要做到成本較低,存在可降價空間。由於國際雲計算大廠擁有充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並且具有較好的融資環境,所以雲計算公司會選擇自行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根據資料顯示,早在 2011 年,亞馬遜旗下雲計算公司 Amazon Web Services 已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馬蒂拉新建一座新數據中心,在該地進行服務託管的公司花費較亞馬遜加州、維吉尼亞州數據中心低 10%。2014 年,谷歌投資 7.72 億美元在歐洲建第四座數據中心。由此可見,雲計算巨頭廠商通過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擴大自身的優勢。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截至 2018 年 5 月,AWS 在全球有 18 個基礎設施區域,其中可用區達到了 55 個;微軟 Azure 在全球 50 個區域建立了數據中心,覆蓋 140 個國家和地區。SynergyResearch的調查報告表明,全球數據中心收購交易量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數據中心收購交易 48 宗,併購交易規模達到 200 億美元,超過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 45 宗收購交易的總和。因此,數據中心市場火爆,數據中心資源已經成為雲計算公司的競爭焦點。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4 企業生態形成數字產業競爭力

企業生態形成數字產業競爭力。雲計算在一定程度僅僅只是一種技術手段,或者僅僅只是一種產品。客戶在使用某種產品的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問題,同時會產生多種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雲計算廠商僅僅依靠一種產品或者一種技術而成就一個廣闊的商業願景,在實踐中具有較大的困難。因此,為了保證雲計算服務能夠真正落地,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國際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形成產業生態以構建競爭優勢。國際雲服務商將應用開發、集成、諮詢、培訓等相關環節進行整合,豐富自身的業務種類、培育合作伙伴,建立產業生態。

應用生態形成:2012 年,亞馬遜、蘋果、Facebook、谷歌、微軟和索尼這六大科技巨頭都涉足了電影與音樂、電子書、遊戲、移動、桌面、購物與支付和社交領域,並在這些領域進行整合,建立了各自的數字生態系統。通過形成數字生態系統,消費者只需要一個賬戶就能獲取一切服務,簡化了用戶運用服務的流程,提供了整套完善的且個性化的服務,最重要是增強了用戶對公司產品的使用粘性,為公司未來服務的推出打下基礎。

以亞馬遜為例,除 50 餘種基本雲服務外,還可提供多達 2300 多種第三方應用,包括基礎軟件、應用軟件、開發和測試工具等,且每年更新的特性超過 500 個。

業務拓展與整合:諮詢業務方面,傳統的大型跨國 IT 企業、信息技術及外包服務機構,如 IBM、Accenture、戴爾的業務都向雲規劃和諮詢服務拓展。IBM 在 2008 就推出了面向企業雲計算的行業諮詢服務。培訓業務方面,IBM、惠普、EMC、SAP 等跨國企業往往擁有自己的培訓課程,主要正對雲計算軟件開發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對購買其設備、軟件的客戶提供使用技能培訓。

合作伙伴形成: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亞馬遜通過開展合作伙伴計劃 APN 為客戶提供技術、業務和營銷支持,2015 年召開的“AWS Re :Invent”雲計算技術峰會吸引超過 19000 人蔘加,會上 AWS 宣佈與更多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如美國知名金融企業 CapitalOne、General Electric(GE)和 John Deers、諮詢公司 Accenture、美國職業棒球聯盟 MLBAM、用 Drupal 開源工具提供網站搭建和管理服務的公司 Acquia 等。

總結:根據目前的中美兩國在雲計算產業的領軍公司的市場、雲計算業務營收規模、到國家雲計算產業政策頒佈時間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 3-6 年的差距。西學東漸,從美國雲計算產業巨頭預測我國未來雲計算產業發展的三大發展方向:

(1)無論是雲計算公司,還是非雲計算公司,大公司會通過併購活動,結合自身優勢介入雲計算市場,搶佔雲市場份額,因此,雲計算市場競爭將會加劇。

(2)當出現競爭加劇後,產品價格戰或將發生。進行價格戰的前提是要先有效降低自身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降低基礎設施使用的成本。因此,雲計算公司未來會通過收購或者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通過多業務、高上架率攤薄成本。數據中心將成為雲計算公司塑造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

(3)為了保證雲計算服務能夠真正落地,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國際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形成產業生態以構建競爭優勢。國際雲服務商將應用開發、集成、諮詢、培訓等相關環節進行整合,豐富自身的業務和業務種類、培育合作伙伴,建立產業生態。

5、透析雲計算產業鏈

由於大數據的爆發催生了對雲計算的使用。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27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1%,呈現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經過前文介紹,我們熟知的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 IaaS、PaaS、SaaS 在雲計算產業鏈中處於中游的位置,並不是雲計算的全部。以下,我們將會對雲計算產業鏈進行梳理。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流量數據爆發,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

1.1 移動設備加速普及,移動流量正值爆發

移動設備滲透率持續提升。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和移動設備價格回落,移動手機普及率迅速提升,從 2000 年平均每百人僅擁有 6.7 部手機上升至每百人平均人手一部手機花費了 17 年,2018 年更達到 112.2 部/百人,較 2017 年提升 10.2 部。隨著 5G 商用進程漸行漸近,疊加 2019 年屏下指紋、柔性 OLED 等多種新型技術的突破,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眼球,集中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高峰期,預計移動設備的普及率有望繼續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高速網絡用戶群體不斷擴大,移動流量爆發可期。近年來,我國對基礎信息網絡的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有效地推動了移動高速網絡的發展。從目前移動寬帶發展的情況來看,3G/4G 用戶逐漸飽和,2018 年新增 1.74 億戶,同比下降 8.9%;滲透率達到 83.4%,同比提升了 3.6pct。隨著移動網絡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在網絡視頻、網絡遊戲、生活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應用包圍滲透下,用戶對移動流量的需求日漸旺盛。2018 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711 億 GB,較 2017 年同比提升 1.89 倍;人均每月接入移動流量 4.42GB,同比增長 1.55 倍,增長幅度顯著。由於 5G 將支持 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峰值速率達到數十 Gbps,我們預計 5G 的普及有望進一步刺激用戶流量消費的慾望,移動流量或迎來新的爆發期。

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流量需求巨大。自 2015 年起,我國各地區集中進入流量需求爆發期,各地區移動流量連續 4 年保持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地區的流量需求極為旺盛,在 2017 年和 2018 年集中大規模爆發,分別同比增長 198.1%和 209.2%,增速連續 2 年領跑全國地區。預計未來各地區移動流量需求將維持增加,西部地區增速或繼續領跑全國。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1.2 固定寬帶縱向橫向同步發展

固定寬帶逐漸普及,農村寬帶用戶增長明顯。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寬帶入家、提速降費等信息建設專項行動,目的在於迅速提升我國固定寬帶的普及率。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累計達到3.94億戶,普及率達到86.1%,同比提升了11.7pct,專項行動進展效果良好。其中,據工信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農村寬帶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農村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17億戶,同比提升24.47%,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出約11.4pct。同時,農村用戶佔全國寬帶用戶佔比持續提升,2018年達到28.8%,同比升了1.9pct。未來在網絡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下,農村用戶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網絡提速加快,高速寬帶滲透率提升。城市及老舊小區光纖網絡鋪設的進一步完善,為網絡的提速提供了穩定的傳輸渠道,疊加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扶持,用戶寬帶逐步實現從低速率向高速率遷移。其中,2018年百兆(100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達到2.86億戶,佔固定寬帶總用戶的比例高達70.3%,同比提升了31.4pct,提升速度明顯;50M以下的低速固定寬帶逐步出清,2018年合計佔寬帶總用戶的比例僅為10.4%,同比下降了19.6pct。分地區來看,全國地區百兆寬帶滲透率提速,東、中、西部分別達到71.7%、70.6%和67.4%,分別同比提升了29.7pct、36.2pct和30.4pct。預計百兆寬帶滲透率將持續加速提升,千兆寬帶未來可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大數據時代正式來臨。從覆蓋面上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終端普及率加速上升;固網建設工程已經從城市傳導到農村,由東部發達城市傳遞到中西部地區。從數據產生的方式看,移動端從過去在 2G 時代的短信消費,到目前 4G 時代的社交媒體及、遊戲、視頻等流量消費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時,現階段大量的內置的具有電子神經功能的感知設備,如傳感器,紅外線設備,射頻設備等,埋藏於社會的各個角落,通過感知功能,用數字化的形式記錄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各項活動,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巨量數據。因此,綜合以上兩個維度即可說明當前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過去 5 年實現年增長率達到 202%的原因。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按照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速度,經過多年的沉澱,數據的體量是非常巨大。其次,這些數據由於來源不同的設備和軟件,格式各異,因此,這些數據種類繁雜。再者,由於製造數據的速度加快,因此要求處理數據的速度也需要加快。最後,這些數據部分會出現破碎的,不完整的,不可靠的和真偽難辨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綜合以上的特點,這些極大量、極龐雜、起不斷變動、難辨真偽的數據成為大數據。因此,大數據時代來臨了。

大數據分析挖掘商機決定企業未來。西班牙服裝品牌 ZARA 在多個國家成立了網絡商店,ZARA 通過網絡舉辦消費者意見調查與網絡回饋,獲取客戶意見,改善實際出貨產品為商品上市前做試金石,實體店中 ZARA 則通過攝像機及店經理每日彙報結賬,盤點上下架情況,購買與退貨率統計做出分析報告,並將數據直達 ZARA 倉儲系統。這些巨量的顧客資料,能讓決策者精準找出目標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準確的時尚資訊。通過以上例子,在商業上,大量的數據能夠讓一個企業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瞭解自身產品的特性與缺陷,瞭解市場發展的動態,從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獲得市場競爭力。

2、摩爾定律或將失效,雲計算成有力支撐

2.1 摩爾定律出現與失效

摩爾定律受到三方面額制約。在集成電路領域中存在一個摩爾定律,即集成電路中的元件數每 18-24 個月翻一番。根據摩爾定律的集成電路發展路徑,集成電路加工線寬逐漸減少,2015 年最小線寬已經達到 7nm,進入介觀物理學的範疇。繼續單純縮小寬度將受到三方面的制約。首先是物理制約。介觀尺度的材料,一方面,含有一定量粒子,無法用薛定諤方程求解;另一方面,其粒子數又沒有多到可以忽略統計漲落的程度。第二是功能制約。隨著技術節點的推進,器件的時鐘頻率以 20%的幅度提高,但器件的功率密度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功率密度維持在 40W/平方釐米,則最高時鐘頻率有無法提高,甚至採用 14nm 技術節點之後,其時鐘頻率反而有所下降。最後是經濟制約,90nm 技術節點的每百萬門成本為 0.0636 美元,其後 65nm、40nm 至 28nm 的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在進入 20nm 技術節點後,每百萬門的成本將不再按摩爾定律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也就是說,今後在更高速度,更低工號和更低成本這三者中,如果以成本作為主要需求,則性能和功耗再難有大的改善;單隻,芯片廠商和用戶若以性能和功耗為主要需求,則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不再享受摩爾定律帶來的成本降低的“福利”。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2 雲計算成優秀解決方案

雲計算成為大數據分析優秀技術支持。面對物理、性能、經濟等三方面的制約,摩爾定律將失效的情況或將出現。大數據分析需要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與高性能的計算能力支撐,面對摩爾定律失效的可能性,企業在進行大數據分析的成本將會增加,對於企業而言可能得不償失。雲計算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被催生出來的一種基礎架構和商業模式。NIST 將雲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收費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提供可用、便捷、按需使用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雲計算關鍵技術中的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含量,數據管理技術,MapReduce 編程模型是大數據分析的核心基礎技術。雲計算是大數據的 IT 基礎,大數據是雲計算的一個應用,雲計算提供了技術架構平臺大數據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大數據著眼於數據,關注實際業務提供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看中的是信息沉澱;雲計算著眼於計算,關注 IT 解決方案,提供 IT 基礎,看重的是計算能力及數據處理能力。

雲計算的本質包括兩方面。第一,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資源共享。第二,按照使用量進行付費。雲計算服務是通過網絡媒介提供的,即雲計算用戶要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網去租用雲計算資源或服務。雲端計算資源通過池化以便通過多租戶形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通過池化才能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分配或者再分配各種物理的和虛擬的資源。由於雲計算資源已經實現池化和虛擬化,雲計算服務資源能夠根據用戶租用資源的多少實行快速而彈性地伸縮。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根據用戶使用雲計算資源的時間長短和資源的多少進行收費,與水電、煤氣等收費形式相當類似。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2.3 雲計算優勢明顯,政府大力推動

雲計算在商業應用上優勢明顯。首先,在雲模式下,用戶只需要通過網絡媒介直接租用IT 資源,這可以節省前期 IT 投資,也可以避免建設、維護上的大量時間消耗,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主營業務的開拓。第二,使用雲計算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當用戶把自己的數據放到“雲”端時,就享受了專業的 IT 團隊維護和管理數據的服務,雲端系統的可靠運行和數據多個備份的措施,保證了數據的不易丟失性。第三,大型昂貴軟件平民化:ERP 系統、CRM 系統、商業智能系統等過去只有大型企業使用的軟件系統,在雲化之後以 SaaS 模式出租,減少 IT 設備部署的費用後,使用的費用大大降低,促使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的使用。第四,在傳統 IT 系統下,一項新業務對 IT 資源的擴容要求,往往在數月或者一年後才能得到滿足,這使得市場人員和管理層往往難以接受。在雲模式下,客戶所需的服務以及產生的數據已實現雲端化,當客戶需要添加額外的服務時,雲服務供應商能快速響應消費者對計算資源的彈性需求,從而能及時滿足企業的業務變化。

以下將以雲計算與數據中心進行對比以作說明。雲計算採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按量付費的方式極大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在傳統網絡架構中,企業服務器被固定安裝在硬件之內,即使只需要其中一部分資源,也需要為此全程買單,造成服務器算力資源的浪費;此外,當企業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原有的服務器計算能力已無法滿足需求時,企業還需另行付費進行相關硬件/軟件的升級。雲計算改變了傳統網絡架構,多個服務器已經事先配置完畢處於待用狀態,通過虛擬化按需提供資源,終端用戶只需按需付費,硬件更新升級已在資源池完成,無需用戶另付其他費用。因此,雲計算可認為是傳統網絡層次結構的重構改良,相比傳統 IDC 業務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平臺運行效率、服務類型、收費模式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對社會發展貢獻不可忽略。由於雲計算通過池化虛擬化的技術,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雲計算資源的充分使用,減少計算資源擱置率。因次,雲計算的使用可以提高全社會的 IT 設備使用率,並降低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從而減少因設備淘汰而產生的電子產生垃圾,實現資源與環境而定保護。第二,由於高功率計算設備的使用,碳排放將有望降低。第三,雲計算的推廣可以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進一步分工,雲計算所需要的後臺硬件設備和軟件的運維,乃至數據安全都講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專業人士眾多的機構負責建設並進行管理,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信息技術處理環境的可靠性。第四,有利於全社會共享數據信息,打破信息孤島。尤其是涉及公民的身份信息、檔案信息、信用信息、健康信息及教育工作信息等的全國性公有云平臺,帶來的社會效益更是巨大。

政策體系日趨完善,助力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2015 年是我國雲計算政策元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三項與雲計算密切相關的政策文件,分別從產業發展、行業推廣、應用基礎、安全管理等多重要環節進行調控。接下來是雲計算政策的實施、落地元年。2017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佈了《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年)》。《計劃》要求,到 2019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4300 億元,連續 4 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 30%,並且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2018 年 8 月,工信部頒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指出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臺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IaaS 領域快速成長

3.1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混合雲有望快速增長

雲計算有多重分類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兩種:(1)根據雲計算使用範圍進行分類;(2)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雲的部署模式和使用範圍可以將雲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三類。

公有云是面向公眾開放租售的雲系統,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運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 IT 資源。

私有云是企業獨立擁有的雲系統,是由企業自建自用的雲計算中心。相對於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動態靈活的基礎設施,降低 IT 架構的複雜度,是各種 IT 資源得以整合、標準化,更加容易地滿足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同時有私有云用戶擁有整個雲計算中心的設施。

混合雲是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結合到一起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部分擁有、部分與他人共享。企業可以利用公有云的成本優勢,將非關鍵的應用部分運行在公有云商;同時將安全性要求更高,關鍵性更強的主要應用通過內部的私有云提供服務。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趨於穩定。在經歷了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速開始放緩,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 Gartner 數據,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 13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01%,增速相較 2017 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 2019 年至 2021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 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 2022 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 2700 億美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公有云市場仍是主力軍。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國雲計算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提升空間巨大。2018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 926.8 億元,增速為 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 到 2022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及2017年增長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私有云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混合雲有望異軍突起。順應雲計算已成全球商業信息消費新趨勢,面對在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以及重要信息數據安全之間的平衡,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根據 Right Scale 2019 年雲狀態報告,有 84%的受訪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繼續提高——由 2018 年的 51%增長到 2019 年的 58%。從國內市場來看,企業應用混合雲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統計,2018 年我國企業應用雲計算的比例接近 6 成,其中採用混合雲比例為 14%,相比2017 年小幅度上升。半數以上的企業將加大在混合雲領域的投入力度。已經應用混合雲的企業中,54.7%的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將加大在混合雲上的投入力度。其中,投入增幅超過 50%的企業佔比為 19%。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3.2 SaaS 佔據主要份額,IaaS 快速增長

根據雲計算服務類型可分為三種:IaaS、PaaS、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低端。指的是 IaaS 服務供應商將 IT 最初的設施(如服務器、存儲、CPU、網絡等)通過互聯網租用給用戶並維護這些設備正常運行,然後根據用戶對資源的實際使用量或佔有量進行計費的一種服務。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和應用程序。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 Service),PaaS 位於雲計算服務的最中間,為用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應用開發環境,包含開發所需的各種軟件如數據庫、中間件、和開發工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以服務形式通過互聯網提供。用戶在其平臺基礎上定製或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並通過服務器和互聯網將其傳輸給其他客戶。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 Service), SaaS 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位於雲計算三層服務的最上層。他市值雲計算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績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訂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並根據所用功能類型、數據存儲容量、使用時間長短等因素支付服務費用。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及相關基礎設施,也無需對軟件進行升級維護。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範圍內 SaaS 佔比最大,IaaS 增速最快。由於 SaaS 對於租戶而言只需要想雲計算供應商購買相應的服務,無需對服務後臺的軟件、硬件、數據安全進行負責,在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中,使用門檻最低,因此,SaaS 在雲計算三種模式中佔比最高。2018 年,SaaS在全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中佔 63.9%,預計到 2020 年依然保持最大份額,達到 57.11%。另一方面,由於 SaaS 的的需求增加,導致對雲計算底層的算力、存儲的基礎設施增加,因此,促進了 IaaS 的需求。目前全球前五大雲計算廠商都有涉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額建設。

IaaS 成我國公有云主力軍,雲主機需求旺盛。2017 年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規模為 148.7億元,同比增長 70.1%,2012-2017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96%。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 家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雲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 IaaS 服務商進入,預計未來幾年 IaaS 仍將快速增長。其中,由於企業的上雲應用場景增加,企業對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等相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已經使用了雲主機和雲存儲,與 2016 年相比分別上升了 4.1%和 1.4%。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西學東漸看我國發展趨勢,併購外延時代拉開序幕

4.1 我國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差距

從歷史預測我國雲計算市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雲計算市場對比歐美髮達市場啟動時間較晚,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屬於新興市場。同時,由於我國目前雲計算尚未完全對外資開放,因此,我國雲計算市場目前以國內供應商為主,相對國際市場較為獨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中找到啟示。首先我們要確認我們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時間差距。

從領軍企業成立時間看:美國:十多年前,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在線零售商,開始面臨網站訪問不斷攀升問題。後來亞馬遜在試圖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時發現,假如運用自身在網絡優化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亞馬遜可以將這些存儲、服務器、帶寬、CPU 資源作為一種打包產品租給第三方用戶。這就是亞馬遜推出雲計劃的初衷,也就是後期全球知名的 AWS 的原型。2006 年,AWS 正式上市。當前 AWS 已經覆蓋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我國:從目前的我國雲計算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阿里雲以國內 43%的市場份額,國際 4%的市場份額排名我國雲計算公司的第一名。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 9 月,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並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是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阿里雲產品是“飛天”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阿里雲的“飛天”平臺包括 IaaS、PaaS,以及建有自身的數據中心。

從市值上分析,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亞馬遜的市值是 7374.67 億美元,而同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3525.34 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的市值相當於亞馬遜 2015 年-2016 年的水平。從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水平上看,2019 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營收是 35.68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45.24 億美元;2019 年一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為 76.96 億美元,預計 2019 年全年雲計算營收為 362.81 億美元。從雲計算業務營收情況看,我們根據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的增速推算,我們認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體量相當於亞馬遜 2013 年-2014 年的水平。因此,從領軍企業的對比,我們認為,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差距是在 3-6 年的水平。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從政策上看,我們選取相同領域的政務雲作為分析。2011 年美國政府宣佈了“雲優先”戰略,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統,將優先考慮採用雲平臺。美國政府 IT 預算的 25%用於雲計算應用上,並且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了一個“一站式”政務雲,在這個雲平臺上可以下載全國政府數據,並提供多雲產品供各級政機構購買。

2012 年我國工信部印發了《給予雲計算的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探索政務集中管理模式。至此,我國政務雲建設全面進入實踐應用,並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隻是在地方層面上對政務雲進行試點工作,尚未向美國那樣的國家層面上開展政務雲平臺建設。直到 2015 年,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強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政部門雲計算服務網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從此政務雲的使用才正式拉開序幕。

綜上所述,從領軍企業的市值與營收,到政策的發佈以及應用的層面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的雲計算產業差距大約在 3-6 年。

4.2 併購持續活躍,補齊短板搶佔份額

全球:領先集團加速擴張佈局。根據 Canalys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8 年,以亞馬遜為首的世界 5 大雲計算廠商中,除了 IBM 公司外,其餘四家在全球市場中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亞馬遜提升了 0.20 個百分點,微軟提升了 3.30 個百分點,谷歌提升了 2.10 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提升了 1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除 5 大雲計算廠商外的雲計算廠商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6 個百分點。當前,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增長,但是雲計算領先集團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由此可以說明,雲計算領先集團正在加速擴張。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全球:雲計算領域併購活動持續活躍。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自 2008 年起,美國的 IT 巨頭在雲計算領域進行了活躍的併購活動,希望借收購補足其產品短板,提高其雲解決方案和雲服務能力,如 IBM 收購 Platform,戴爾收購 Force10,微軟收購 Opalis,Verizon 收購 Terremark 等。此外,我們對世界多家雲計算廠商的商譽值進行分析,包括亞馬遜、google、微軟、IBM、阿里巴巴、騰訊、SAP、Salesforce。2013 年-2018 年,以上 8 家雲計算廠商商譽總值每年維持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7.46%。2017 年,以上 8 家公司商譽值全部增長;2018 年,除 IBM 外,其餘七家全部上升。因此,可以看到,頭部集團希望通過併購活動完善自身雲計算業務,增強競爭力。

全球:場內場外併購搶佔雲計算市場。我們選取了 2018 年十大雲計算領域併購事件分析,併購案涉及多個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芯片、安全、多雲、SaaS 等。從併購方以及被併購對象分析,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規律,但是如果從結果導向看,就會出現一個規律:以自有技術通過併購實現在雲計算領域的擴展。例如,Salesforce 是一家客戶關係管理軟件服務供應商,是 SaaS 概念的提出者,也是 CRM 市場的“領頭羊”。Mulesoft是一家提供基於雲計算的企業集成服務,包括 SOA 集成、iPaaS 平臺、API 管理等。Salesforce 對 Mulesoft 的併購可以加強自身產品在 SaaS 領域的產品生態。再例如,西門子對 Mendix 的併購。西門子世界工業巨頭,擁有 MindSphere 工業平臺。Mendix,成立於 2005 年,主要提供 IBM、SAP 和 Pivotal 的雲服務,是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導者。西門子通過併購 Mendix,增加自身的集成軟件部門實力,進軍雲計算領域。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3 IDC 設備需求增加,IDC 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熱點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拉動數據中心設備需求上升。雲計算產業的興起,除了有亞馬遜這種以電商起家的企業,還包括有以 IBM 這種傳統 IT 巨頭的參與。根據雲計算架構的介紹,雲計算產業不僅有以軟件為主的 SaaS,開發平臺為主的 PaaS,還有以基礎硬件設施為主的 IaaS。因此,對於傳統 IT 而言,具有介入雲計算的先天優勢。國際 IT 巨頭介入雲計算產業的方式一般以重新整合已有產品和服務,迅速提供雲計算解決方案。例如,IBM 的“藍雲”平臺,就整合了其 Tivoli 管理軟件、WebSphere 應用服務器、DB2數據庫等多款已有產品。國際 IT 巨頭對雲計算產業的介入促進了數據中心相關硬件的投資。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介紹,雲計算的發展帶動了全球數據中心的發展建設和資源整合步伐不斷加快,在 2012 年使全球數據中心硬件投資規模增幅超過 10%。

基礎設施服務價格戰出現。當市場存在競爭時,價格戰往往成為商家的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慣用手段。2006 年-2014 年期間,AWS 降價 30 餘次,7 年間價格下降了 20 多倍。2012年底,谷歌、亞馬遜和微軟分別下調其雲存儲服務價格;2014 年 3 月,Google 再次宣佈下調雲計算價格 32%、下調雲存儲價格 68%,下調數據庫服務 Big Query 價格 85%。亞馬遜 S3 存儲服務平均降價 51%,EC2 計算服務降價 38%。分析以上降價情況,我們發現多數降價集中在基礎層的計算服務以及存儲服務。

數據中心資源成雲計算公司競爭焦點。在維持公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降價的前提是要做到成本較低,存在可降價空間。由於國際雲計算大廠擁有充分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並且具有較好的融資環境,所以雲計算公司會選擇自行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根據資料顯示,早在 2011 年,亞馬遜旗下雲計算公司 Amazon Web Services 已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馬蒂拉新建一座新數據中心,在該地進行服務託管的公司花費較亞馬遜加州、維吉尼亞州數據中心低 10%。2014 年,谷歌投資 7.72 億美元在歐洲建第四座數據中心。由此可見,雲計算巨頭廠商通過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擴大自身的優勢。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截至 2018 年 5 月,AWS 在全球有 18 個基礎設施區域,其中可用區達到了 55 個;微軟 Azure 在全球 50 個區域建立了數據中心,覆蓋 140 個國家和地區。SynergyResearch的調查報告表明,全球數據中心收購交易量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數據中心收購交易 48 宗,併購交易規模達到 200 億美元,超過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 45 宗收購交易的總和。因此,數據中心市場火爆,數據中心資源已經成為雲計算公司的競爭焦點。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4.4 企業生態形成數字產業競爭力

企業生態形成數字產業競爭力。雲計算在一定程度僅僅只是一種技術手段,或者僅僅只是一種產品。客戶在使用某種產品的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問題,同時會產生多種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雲計算廠商僅僅依靠一種產品或者一種技術而成就一個廣闊的商業願景,在實踐中具有較大的困難。因此,為了保證雲計算服務能夠真正落地,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國際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形成產業生態以構建競爭優勢。國際雲服務商將應用開發、集成、諮詢、培訓等相關環節進行整合,豐富自身的業務種類、培育合作伙伴,建立產業生態。

應用生態形成:2012 年,亞馬遜、蘋果、Facebook、谷歌、微軟和索尼這六大科技巨頭都涉足了電影與音樂、電子書、遊戲、移動、桌面、購物與支付和社交領域,並在這些領域進行整合,建立了各自的數字生態系統。通過形成數字生態系統,消費者只需要一個賬戶就能獲取一切服務,簡化了用戶運用服務的流程,提供了整套完善的且個性化的服務,最重要是增強了用戶對公司產品的使用粘性,為公司未來服務的推出打下基礎。

以亞馬遜為例,除 50 餘種基本雲服務外,還可提供多達 2300 多種第三方應用,包括基礎軟件、應用軟件、開發和測試工具等,且每年更新的特性超過 500 個。

業務拓展與整合:諮詢業務方面,傳統的大型跨國 IT 企業、信息技術及外包服務機構,如 IBM、Accenture、戴爾的業務都向雲規劃和諮詢服務拓展。IBM 在 2008 就推出了面向企業雲計算的行業諮詢服務。培訓業務方面,IBM、惠普、EMC、SAP 等跨國企業往往擁有自己的培訓課程,主要正對雲計算軟件開發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對購買其設備、軟件的客戶提供使用技能培訓。

合作伙伴形成: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亞馬遜通過開展合作伙伴計劃 APN 為客戶提供技術、業務和營銷支持,2015 年召開的“AWS Re :Invent”雲計算技術峰會吸引超過 19000 人蔘加,會上 AWS 宣佈與更多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如美國知名金融企業 CapitalOne、General Electric(GE)和 John Deers、諮詢公司 Accenture、美國職業棒球聯盟 MLBAM、用 Drupal 開源工具提供網站搭建和管理服務的公司 Acquia 等。

總結:根據目前的中美兩國在雲計算產業的領軍公司的市場、雲計算業務營收規模、到國家雲計算產業政策頒佈時間上看,我國雲計算產業與美國雲計算產業存在 3-6 年的差距。西學東漸,從美國雲計算產業巨頭預測我國未來雲計算產業發展的三大發展方向:

(1)無論是雲計算公司,還是非雲計算公司,大公司會通過併購活動,結合自身優勢介入雲計算市場,搶佔雲市場份額,因此,雲計算市場競爭將會加劇。

(2)當出現競爭加劇後,產品價格戰或將發生。進行價格戰的前提是要先有效降低自身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降低基礎設施使用的成本。因此,雲計算公司未來會通過收購或者建設自身的數據中心,通過多業務、高上架率攤薄成本。數據中心將成為雲計算公司塑造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

(3)為了保證雲計算服務能夠真正落地,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國際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形成產業生態以構建競爭優勢。國際雲服務商將應用開發、集成、諮詢、培訓等相關環節進行整合,豐富自身的業務和業務種類、培育合作伙伴,建立產業生態。

5、透析雲計算產業鏈

由於大數據的爆發催生了對雲計算的使用。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27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1%,呈現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經過前文介紹,我們熟知的雲計算三種服務模式 IaaS、PaaS、SaaS 在雲計算產業鏈中處於中游的位置,並不是雲計算的全部。以下,我們將會對雲計算產業鏈進行梳理。

雲計算行業專題報告:大數據時代的雲計算空前景

上游產業:雲計算的使用是需要通過網絡連接實現的,對網絡帶寬、穩定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良好的網絡性能是保證雲計算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雲計算的實現需要大量的硬件設備支持,包括服務器,存儲等。最後,對用於雲計算業務的大量設備進行集中管理,保證雲計算硬件的持續穩定使用,以保證雲計算使用質量,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維業務是必要的。因此,上游產業主要包括三部分:通信網絡運營、通信設備製造、數據運維產業。

(1) 通信網絡運營:通信網絡運營產業是指搭建運行通信網絡平臺的產業,在我國主要以三大運營商為主,包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2) 通信設備製造:作為雲計算的基礎設備,數據中心需要保證網絡的穩定性。數據中心的通信網絡是通過路由器、交換機及其連線構建起來的。

⚫ 路由器方面,根據 IHS Markit 數據顯示,2018 年,華為路由器在運營商市場年度收入增長 8.6%,以 30%的市場份額位居排行榜首位。目前路由器國內供應商包括:華為、紫光股份(新華三)、中興通訊等。

⚫ 交換機方面:根據 IDC 數據顯示,2019 年第一季度思科的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為 53.7%;華為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上升至 8.9%;Arista Networks 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為 7.5%;HPE 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為 5.3%。Juniper 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為 2.6%。國內交換機供應商包括華為、中興通訊、紫光股份(新華三)、星網銳捷等。

(3)數據運維產業:數據運維產業主要是指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及數據中心內部設備的維護。對於雲計算而言,數據中心中較為重要的兩種設備是服務器與存儲。

存儲:根據 IDC 數據顯示,我國 2019 年第一季度,華為市場佔有量達到 17.4%,市場份額第一, 同比增長 36.4%;Dell EMC 在整體存儲市場排名第二;H3C 在整體市場中以同比 15.2%的增長率排名第三。存儲的國內供應商主要包括:華為、紫光股份(新華三)、兆易創新、長江儲存、合肥睿力。

服務器:根據數據顯示,2019 年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戴爾以 20.2%的收入份額位列全球服務器市場第一;新華三以 17.8%收入份份額排名第二。浪潮、聯想和思科並列第三,收入份額分別為 6.2%、5.7%和 5.3%。在中國市場方面,浪潮以27.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戴爾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 17.1%;華為以 15.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我國服務器供應商包括浪潮、紫光股份(新華三)、華為、中科曙光等。

中游產業:雲計算的中游產業主要就是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包括 IaaS、PaaS、SaaS。

(1)IaaS:從全球的市場份額看,亞馬遜排名第一。事實上,亞馬遜也是全球最早嘗試推出雲計算服務的公司之一。在雲計算的最早期,亞馬遜就已經推出了彈性雲計算、簡單存儲服務、簡單數據庫等一系列服務。除此以外,AWS 還擁有一個健康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在國內,阿里雲以在全球以及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優勢排在第一位。與亞馬遜相同,阿里雲在建立 IaaS 建立優勢的同時,也打造了自身的 PaaS,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應用生態。

(2) PaaS:微軟的市場份額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二。微軟在業內已成熟軟件平臺、豐富的互聯網服務經驗、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提供了最為全面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微軟的雲計算平臺 Windows Azure Platform 是其各種合作伙伴在上面開發ERP、CRM 等各種雲計算應用,並在 Windows Azure Platform 上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國內以騰訊雲在 PaaS 較為傑出,騰訊雲覆蓋了計算雲、數據雲和個人雲三個層面、包括雲服務器、雲數據庫、NoSQL 高速存儲等產品。

(3) SaaS:SAP 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信息管理體制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全球商業軟件市場的領導廠商,也是 ERP 產品的最大生產商。2007 年,SAP 推出了基於“雲計算+SaaS”的 ERP 解決方案 SAP ByD。經過多年的發展,解決方案已經較為成熟,並受到中、小型企業的關注。國內在 SaaS 領域以用友網絡作為較為出色的代表。據賽迪顧問報告顯示,用友網絡自 2016 年連續 2 年在我國企業級應用軟件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細分市場來看,2017 年 ERP 軟件、財務管理軟件、資產管理軟件的國內市佔率分別為 28.9%、24.6%、12.8%,細分市場份額同樣大幅領先行業競爭對手,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下游產業:雲計算的下游產業以終端以及應用為主。終端包括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

應用包括物聯網、車聯網等。

……

(報告來源:東莞證券;分析師:魏紅梅/陳偉光)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

立即登錄:「鏈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