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

新華網體育成都9月10日電(王劍冰)近日,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在陝西省榆林市開跑。這是榆林從2018年以來,第二次以馬拉松的形式,向大眾揭開“塞上明珠”的神祕面紗。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黃土高原是大眾對榆林的傳統印象。60年前,榆林北部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但現在,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在地圖上抹去了。

本次比賽的主題,就是“從沙漠跑向綠洲”。沙漠有不毛之地的含義,而綠洲則是希望的象徵。從榆林市世紀廣場、鐘樓、新明樓、鎮遠門、河濱公園等地標奔跑而過,不僅能感受榆林“從沙漠到綠洲”的環境變化,也能感受榆林從古老到現代、從單一到多彩的遷躍。

“從沙漠跑向綠洲”也是榆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主題。通過馬拉松,榆林描繪出一座資源型城市,向“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奔跑的身影。

“塞上明珠”的軟實力

“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是以前榆林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史社強向媒體介紹,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歷史上曾經是林草茂密、群羊塞道、宜農宜牧的膏腴之地。然而,漢唐以後,由於過度墾殖、氣候變化等原因,境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大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作力度,把陝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實現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和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這些成就,在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完賽獎牌的方寸之間,得到了集中呈現。

完賽獎牌背面由明亮漸變的色塊組成,上半部分,設計師為每個項目設計了不同的色彩:全程的自然綠,半程的天空藍,歡樂跑的桃花粉,與下半部分代表著沙漠的橙黃色產生鮮明對比。色彩的漸變過渡,體現了原本毛烏素的漫天黃沙向綠洲、藍天、桃花轉變的過程,彰顯了幾代榆林人在這座塞上古城的奮鬥拼搏。

"

新華網體育成都9月10日電(王劍冰)近日,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在陝西省榆林市開跑。這是榆林從2018年以來,第二次以馬拉松的形式,向大眾揭開“塞上明珠”的神祕面紗。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黃土高原是大眾對榆林的傳統印象。60年前,榆林北部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但現在,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在地圖上抹去了。

本次比賽的主題,就是“從沙漠跑向綠洲”。沙漠有不毛之地的含義,而綠洲則是希望的象徵。從榆林市世紀廣場、鐘樓、新明樓、鎮遠門、河濱公園等地標奔跑而過,不僅能感受榆林“從沙漠到綠洲”的環境變化,也能感受榆林從古老到現代、從單一到多彩的遷躍。

“從沙漠跑向綠洲”也是榆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主題。通過馬拉松,榆林描繪出一座資源型城市,向“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奔跑的身影。

“塞上明珠”的軟實力

“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是以前榆林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史社強向媒體介紹,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歷史上曾經是林草茂密、群羊塞道、宜農宜牧的膏腴之地。然而,漢唐以後,由於過度墾殖、氣候變化等原因,境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大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作力度,把陝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實現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和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這些成就,在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完賽獎牌的方寸之間,得到了集中呈現。

完賽獎牌背面由明亮漸變的色塊組成,上半部分,設計師為每個項目設計了不同的色彩:全程的自然綠,半程的天空藍,歡樂跑的桃花粉,與下半部分代表著沙漠的橙黃色產生鮮明對比。色彩的漸變過渡,體現了原本毛烏素的漫天黃沙向綠洲、藍天、桃花轉變的過程,彰顯了幾代榆林人在這座塞上古城的奮鬥拼搏。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總面積4.36萬平方公里的榆林,每平方公里擁有約10億元地下財富,已發現的礦產達48種。大多數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也停留在“黃土高原上的能源化工基地”。而榆林生態環境等“軟實力”的提升,急需一個出口向大眾進行展示。

除了在賽事獎牌等細微處的呈現,榆林更想用整座城市來展示其自然風光和歷史風貌。

榆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馬拉松路線設置很有用意,途經建於明嘉靖年間的新明樓、榆林老城門鎮遠門等景點,又穿越榆林學院、市體育局、榆林科技館、朝陽大橋等新地標。

一路從歷史厚重的古城,跑向現代化的榆林高新區,參賽選手一天之內“從沙漠到綠洲”,也從古老到現代。

站在新時期城市競爭的起跑線,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通過體育賽事充分展示城市“軟實力”,是榆林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必然進程。

城市發展的硬功夫

馬拉松從榆林古城奔跑向高新區,而高新區,則是城市發展“硬功夫”的呈現——榆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方向,更多地體現在榆林高新區。

5月12日,是榆林高新區的一個“大日子”。當天,榆林高新區管委會舉行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9個,投資總額148.68億元。

榆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華林在現場介紹,榆林高新區經過20年的發展建設,區內科創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電商服務平臺運營良好。2019上半年,榆林高新區包裝策劃了新材料、電子科技、裝備製造等產業領域36個招商引資項目,多數項目都代表榆林目前發力的升級轉型項目。

不久前,榆林高新區還獲批為陝西省唯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此外,榆林高新區還在文旅產業佈局和招商引資方面發力。榆林市“三館”、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榆林文化藝術中心、榆溪河生態長廊部分景觀工程等項目均計劃年內建成。

李華林表示,未來5到10年,榆林高新區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的創新引領高地,成為陝甘寧蒙晉最具影響力城市的核心示範區、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靚麗窗口。

這個目標包含了幾個方面,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體現生態宜居的城市建設理念。

高新區官方資料顯示,該區域基礎條件正日趨完善,區內建成道路橋樑170公里,總投資23.4億元,形成了五縱五橫大通道。此外還建成陽光廣場、榆林大道景觀公園、沙河公園、南區生態公園,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7500多畝,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0.8%。

2018年,榆林高新區實現營業總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13.2%;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增長14.5%。

榆林市委書記戴徵社此前強調,要把推動體育工作,放在建設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的大局中來把握和謀劃。榆林高新區在榆林馬拉松中的露出展示,成為打造區域影響力,拉動投資和推進產業化發展的路徑之一。

"

新華網體育成都9月10日電(王劍冰)近日,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在陝西省榆林市開跑。這是榆林從2018年以來,第二次以馬拉松的形式,向大眾揭開“塞上明珠”的神祕面紗。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黃土高原是大眾對榆林的傳統印象。60年前,榆林北部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但現在,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在地圖上抹去了。

本次比賽的主題,就是“從沙漠跑向綠洲”。沙漠有不毛之地的含義,而綠洲則是希望的象徵。從榆林市世紀廣場、鐘樓、新明樓、鎮遠門、河濱公園等地標奔跑而過,不僅能感受榆林“從沙漠到綠洲”的環境變化,也能感受榆林從古老到現代、從單一到多彩的遷躍。

“從沙漠跑向綠洲”也是榆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主題。通過馬拉松,榆林描繪出一座資源型城市,向“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奔跑的身影。

“塞上明珠”的軟實力

“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是以前榆林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史社強向媒體介紹,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歷史上曾經是林草茂密、群羊塞道、宜農宜牧的膏腴之地。然而,漢唐以後,由於過度墾殖、氣候變化等原因,境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大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作力度,把陝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實現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和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這些成就,在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完賽獎牌的方寸之間,得到了集中呈現。

完賽獎牌背面由明亮漸變的色塊組成,上半部分,設計師為每個項目設計了不同的色彩:全程的自然綠,半程的天空藍,歡樂跑的桃花粉,與下半部分代表著沙漠的橙黃色產生鮮明對比。色彩的漸變過渡,體現了原本毛烏素的漫天黃沙向綠洲、藍天、桃花轉變的過程,彰顯了幾代榆林人在這座塞上古城的奮鬥拼搏。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總面積4.36萬平方公里的榆林,每平方公里擁有約10億元地下財富,已發現的礦產達48種。大多數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也停留在“黃土高原上的能源化工基地”。而榆林生態環境等“軟實力”的提升,急需一個出口向大眾進行展示。

除了在賽事獎牌等細微處的呈現,榆林更想用整座城市來展示其自然風光和歷史風貌。

榆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馬拉松路線設置很有用意,途經建於明嘉靖年間的新明樓、榆林老城門鎮遠門等景點,又穿越榆林學院、市體育局、榆林科技館、朝陽大橋等新地標。

一路從歷史厚重的古城,跑向現代化的榆林高新區,參賽選手一天之內“從沙漠到綠洲”,也從古老到現代。

站在新時期城市競爭的起跑線,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通過體育賽事充分展示城市“軟實力”,是榆林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必然進程。

城市發展的硬功夫

馬拉松從榆林古城奔跑向高新區,而高新區,則是城市發展“硬功夫”的呈現——榆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方向,更多地體現在榆林高新區。

5月12日,是榆林高新區的一個“大日子”。當天,榆林高新區管委會舉行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9個,投資總額148.68億元。

榆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華林在現場介紹,榆林高新區經過20年的發展建設,區內科創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電商服務平臺運營良好。2019上半年,榆林高新區包裝策劃了新材料、電子科技、裝備製造等產業領域36個招商引資項目,多數項目都代表榆林目前發力的升級轉型項目。

不久前,榆林高新區還獲批為陝西省唯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此外,榆林高新區還在文旅產業佈局和招商引資方面發力。榆林市“三館”、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榆林文化藝術中心、榆溪河生態長廊部分景觀工程等項目均計劃年內建成。

李華林表示,未來5到10年,榆林高新區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的創新引領高地,成為陝甘寧蒙晉最具影響力城市的核心示範區、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靚麗窗口。

這個目標包含了幾個方面,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體現生態宜居的城市建設理念。

高新區官方資料顯示,該區域基礎條件正日趨完善,區內建成道路橋樑170公里,總投資23.4億元,形成了五縱五橫大通道。此外還建成陽光廣場、榆林大道景觀公園、沙河公園、南區生態公園,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7500多畝,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0.8%。

2018年,榆林高新區實現營業總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13.2%;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增長14.5%。

榆林市委書記戴徵社此前強調,要把推動體育工作,放在建設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的大局中來把握和謀劃。榆林高新區在榆林馬拉松中的露出展示,成為打造區域影響力,拉動投資和推進產業化發展的路徑之一。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打造最具影響力城市的決心

一個城市的發展,應當是立體、多元的,不同時期側重點不同。

眼下,榆林正建設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既然是最具影響力城市,就得培育一批聚攏效應強的產業,體育、文化、旅遊首當其衝。

發展體育,從鼓勵大眾參與開始。戴徵社向媒體表示,“榆林要樹立‘大體育’思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挖掘體育文化內涵,促進群眾性體育活動經常化、普遍化、多樣化開”。最近兩三年來,榆林在體育事業上加大了馬力,著力構建“體育強市”。榆林國際馬拉松,就是榆林打造“體育強市”的舉措之一。

榆林全市群眾體育工作正蓬勃開展,體育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隨著榆林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公園綠地明顯增多,也增加了城市休閒運動場地。目前,榆林全市體育人口已超四成。本屆榆林馬拉松總人數為10000人的參賽名額,在8月8日報名結束之前已經早早報滿。

"

新華網體育成都9月10日電(王劍冰)近日,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在陝西省榆林市開跑。這是榆林從2018年以來,第二次以馬拉松的形式,向大眾揭開“塞上明珠”的神祕面紗。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黃土高原是大眾對榆林的傳統印象。60年前,榆林北部還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但現在,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在地圖上抹去了。

本次比賽的主題,就是“從沙漠跑向綠洲”。沙漠有不毛之地的含義,而綠洲則是希望的象徵。從榆林市世紀廣場、鐘樓、新明樓、鎮遠門、河濱公園等地標奔跑而過,不僅能感受榆林“從沙漠到綠洲”的環境變化,也能感受榆林從古老到現代、從單一到多彩的遷躍。

“從沙漠跑向綠洲”也是榆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主題。通過馬拉松,榆林描繪出一座資源型城市,向“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奔跑的身影。

“塞上明珠”的軟實力

“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是以前榆林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陝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史社強向媒體介紹,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歷史上曾經是林草茂密、群羊塞道、宜農宜牧的膏腴之地。然而,漢唐以後,由於過度墾殖、氣候變化等原因,境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大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作力度,把陝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實現區域性的荒漠化逆轉和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這些成就,在2019榆林國際馬拉松完賽獎牌的方寸之間,得到了集中呈現。

完賽獎牌背面由明亮漸變的色塊組成,上半部分,設計師為每個項目設計了不同的色彩:全程的自然綠,半程的天空藍,歡樂跑的桃花粉,與下半部分代表著沙漠的橙黃色產生鮮明對比。色彩的漸變過渡,體現了原本毛烏素的漫天黃沙向綠洲、藍天、桃花轉變的過程,彰顯了幾代榆林人在這座塞上古城的奮鬥拼搏。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總面積4.36萬平方公里的榆林,每平方公里擁有約10億元地下財富,已發現的礦產達48種。大多數人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也停留在“黃土高原上的能源化工基地”。而榆林生態環境等“軟實力”的提升,急需一個出口向大眾進行展示。

除了在賽事獎牌等細微處的呈現,榆林更想用整座城市來展示其自然風光和歷史風貌。

榆林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馬拉松路線設置很有用意,途經建於明嘉靖年間的新明樓、榆林老城門鎮遠門等景點,又穿越榆林學院、市體育局、榆林科技館、朝陽大橋等新地標。

一路從歷史厚重的古城,跑向現代化的榆林高新區,參賽選手一天之內“從沙漠到綠洲”,也從古老到現代。

站在新時期城市競爭的起跑線,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通過體育賽事充分展示城市“軟實力”,是榆林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必然進程。

城市發展的硬功夫

馬拉松從榆林古城奔跑向高新區,而高新區,則是城市發展“硬功夫”的呈現——榆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方向,更多地體現在榆林高新區。

5月12日,是榆林高新區的一個“大日子”。當天,榆林高新區管委會舉行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19個,投資總額148.68億元。

榆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華林在現場介紹,榆林高新區經過20年的發展建設,區內科創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電商服務平臺運營良好。2019上半年,榆林高新區包裝策劃了新材料、電子科技、裝備製造等產業領域36個招商引資項目,多數項目都代表榆林目前發力的升級轉型項目。

不久前,榆林高新區還獲批為陝西省唯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此外,榆林高新區還在文旅產業佈局和招商引資方面發力。榆林市“三館”、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館、榆林文化藝術中心、榆溪河生態長廊部分景觀工程等項目均計劃年內建成。

李華林表示,未來5到10年,榆林高新區將打造成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的創新引領高地,成為陝甘寧蒙晉最具影響力城市的核心示範區、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靚麗窗口。

這個目標包含了幾個方面,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體現生態宜居的城市建設理念。

高新區官方資料顯示,該區域基礎條件正日趨完善,區內建成道路橋樑170公里,總投資23.4億元,形成了五縱五橫大通道。此外還建成陽光廣場、榆林大道景觀公園、沙河公園、南區生態公園,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7500多畝,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0.8%。

2018年,榆林高新區實現營業總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13.2%;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增長14.5%。

榆林市委書記戴徵社此前強調,要把推動體育工作,放在建設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的大局中來把握和謀劃。榆林高新區在榆林馬拉松中的露出展示,成為打造區域影響力,拉動投資和推進產業化發展的路徑之一。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打造最具影響力城市的決心

一個城市的發展,應當是立體、多元的,不同時期側重點不同。

眼下,榆林正建設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既然是最具影響力城市,就得培育一批聚攏效應強的產業,體育、文化、旅遊首當其衝。

發展體育,從鼓勵大眾參與開始。戴徵社向媒體表示,“榆林要樹立‘大體育’思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挖掘體育文化內涵,促進群眾性體育活動經常化、普遍化、多樣化開”。最近兩三年來,榆林在體育事業上加大了馬力,著力構建“體育強市”。榆林國際馬拉松,就是榆林打造“體育強市”的舉措之一。

榆林全市群眾體育工作正蓬勃開展,體育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隨著榆林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公園綠地明顯增多,也增加了城市休閒運動場地。目前,榆林全市體育人口已超四成。本屆榆林馬拉松總人數為10000人的參賽名額,在8月8日報名結束之前已經早早報滿。

從沙漠跑向綠洲!“塞上明珠”用馬拉松促城市轉型

旅遊業也是聚攏和輻射效應十分明顯的產業,而馬拉松,一直以來都有帶動城市旅遊業發展的屬性。當下的榆林在經濟發展領域已經廣為人知,但就城市形象而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一座陝北城市、一座沙漠邊緣的文化古城、一座依靠能源發展起來的城市……這是榆林給外地人一個模糊的印象。而馬拉松賽可以通過健康、體育和全民運動,為榆林貼上全新的標籤。

榆林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許多資源有待深度開發。最近幾年,榆林市和下轄12個縣(區、市)都把旅遊作為新型支柱產業來發展。2017年,榆林提出實施“旅遊建設百億工程”,計劃近10年內,構建“一核、三帶、四大板塊、十二大景區”的旅遊空間發展格局。

9月2日,榆林市長李春臨在陝西省“奮力追趕超越,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上說,70年來,榆林在城市形態、城市規模、城市功能上實現了由內陸小城向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歷史性轉變。

2018年,榆林實現GDP3848.62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7700倍,經濟總量躍居中國西部城市經濟體第六位、非省會地級市第一位。

縱覽榆林70年發展歷程,如今的榆林已邁上新的臺階。而這座城市奔跑的身影,還沒有停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