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

在中山市石岐區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曲藝活動室,群聲曲藝社的粵劇愛好者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正一展唱腔。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傳統粵劇唱譜。這是活躍在中山民間150多個私夥局、曲藝社中,日常切磋交流的一幕。

而每週六上午10點開始,在中山市紫馬嶺公園香山大戲臺上,作為專業院團的香山粵劇團,會為市民準時響鑼,獻上一個半小時的免費粵劇演出。

在粵劇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中山,民間粵劇愛好者與專業粵劇團體,以不同形式開展活動。在熱鬧之餘,中山粵劇如何能唱新唱響,吸引培育更多年輕人蔘與,也是中山粵劇人遭遇與探索的命題。

"

在中山市石岐區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曲藝活動室,群聲曲藝社的粵劇愛好者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正一展唱腔。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傳統粵劇唱譜。這是活躍在中山民間150多個私夥局、曲藝社中,日常切磋交流的一幕。

而每週六上午10點開始,在中山市紫馬嶺公園香山大戲臺上,作為專業院團的香山粵劇團,會為市民準時響鑼,獻上一個半小時的免費粵劇演出。

在粵劇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中山,民間粵劇愛好者與專業粵劇團體,以不同形式開展活動。在熱鬧之餘,中山粵劇如何能唱新唱響,吸引培育更多年輕人蔘與,也是中山粵劇人遭遇與探索的命題。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群聲曲藝社:一群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

“中山民間大概活躍有150多個私夥局,而在石岐區就有40多個。石岐是中山私夥局數量最多的鎮區之一。”石岐區文體教育局常務副局長王毅斯介紹。

事實上,石岐桂園社區正是原中山縣粵劇團辦公所在地。解放後中山粵劇主要力量就在石岐區,是中山粵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粵劇在石岐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群聲曲藝社便是石岐區40多個私夥局團體中的一個。今年75歲的群聲曲藝社社長繆柏江人稱“江叔”,曾是原中山縣粵劇團的文武生。1982年原中山縣粵劇團改制解散,離開劇團後,他一直活躍在民間粵劇活動中。2000年,江叔發動成立群聲曲藝社,通過曲藝社,維繫了不少原中山縣粵劇團的老員工以及粵劇愛好者。曲藝社中掌板(鑼鼓)、二胡、花旦等,都是過往粵劇團的相關人員。“可以說秉承了原來中山縣粵劇團的衣缽和傳統。”繆柏江說。

2006年,作為社區內的熱心者和老黨員,江叔向石岐區桂園社區建議,社區可以給曲藝團一個場地,而曲藝團則可反過來以送戲演戲的方式服務社區。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回覆,桂園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曲藝社騰出一間活動室。而繆柏江以及曲藝社成員們也出錢出力,對社區提供的場地進行重新裝修。群聲曲藝社終於“從愛好者家裡搬出來”,有了自己的固定場所。

從此,群聲曲藝社一邊開展粵劇活動,一邊慢慢吸引培養新的成員。從2006年的十幾人發展到2018年的四五十人。除了人數增加之外,曲藝社專業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2018年,群聲曲藝社的熱心人們聚在一起,大家決心排一出長戲,弘揚粵劇文化。粵劇長劇又叫大戲,不同於摺子戲,一般有六到八場,會有更多角色和曲目,對於參演者的要求也更高。從編劇、演員、舞臺設計到美編、服裝都有綜合性的更高要求。

“做這件事情全憑愛好者們的一腔熱情,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江叔說,當時他自己拿出1萬元。有移居國外的愛好者甚至為此專程趕回來排戲,並自掏腰包拿出7萬元支持。

2019年3月17日下午,由群聲曲藝社的長戲《牆頭馬上》在石岐影劇院開演。回憶起長戲上演的場景,江叔至今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當時可以說整個石岐的戲迷都動起來了!”他說,《牆頭馬上》下午2點開演,到下午4點多,有些上了年紀的婆婆本來要去買菜、帶孫子,都坐在那裡不動了一直追看下去,現場稱讚聲連連。“這可以說得上是中山本地粵劇迷近年來少見的一出自編自排自演的大戲。”江叔無不驕傲地說。後來,有粵劇愛好者還贊助群聲曲藝團去中山三鄉、東鳳演出這部長戲。

在群聲曲藝社倡導和石岐區的支持下,今年6月底,以群聲曲藝社為班底的中山石岐粵劇團在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繆柏江擔任團長。王毅斯表示,這是石岐區首次成立區級的粵劇團,希望使石岐區粵劇文化傳承和發展工作步入新的階段,為居民群眾瞭解粵劇、欣賞粵劇提供便利條件。

"

在中山市石岐區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曲藝活動室,群聲曲藝社的粵劇愛好者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正一展唱腔。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傳統粵劇唱譜。這是活躍在中山民間150多個私夥局、曲藝社中,日常切磋交流的一幕。

而每週六上午10點開始,在中山市紫馬嶺公園香山大戲臺上,作為專業院團的香山粵劇團,會為市民準時響鑼,獻上一個半小時的免費粵劇演出。

在粵劇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中山,民間粵劇愛好者與專業粵劇團體,以不同形式開展活動。在熱鬧之餘,中山粵劇如何能唱新唱響,吸引培育更多年輕人蔘與,也是中山粵劇人遭遇與探索的命題。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群聲曲藝社:一群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

“中山民間大概活躍有150多個私夥局,而在石岐區就有40多個。石岐是中山私夥局數量最多的鎮區之一。”石岐區文體教育局常務副局長王毅斯介紹。

事實上,石岐桂園社區正是原中山縣粵劇團辦公所在地。解放後中山粵劇主要力量就在石岐區,是中山粵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粵劇在石岐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群聲曲藝社便是石岐區40多個私夥局團體中的一個。今年75歲的群聲曲藝社社長繆柏江人稱“江叔”,曾是原中山縣粵劇團的文武生。1982年原中山縣粵劇團改制解散,離開劇團後,他一直活躍在民間粵劇活動中。2000年,江叔發動成立群聲曲藝社,通過曲藝社,維繫了不少原中山縣粵劇團的老員工以及粵劇愛好者。曲藝社中掌板(鑼鼓)、二胡、花旦等,都是過往粵劇團的相關人員。“可以說秉承了原來中山縣粵劇團的衣缽和傳統。”繆柏江說。

2006年,作為社區內的熱心者和老黨員,江叔向石岐區桂園社區建議,社區可以給曲藝團一個場地,而曲藝團則可反過來以送戲演戲的方式服務社區。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回覆,桂園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曲藝社騰出一間活動室。而繆柏江以及曲藝社成員們也出錢出力,對社區提供的場地進行重新裝修。群聲曲藝社終於“從愛好者家裡搬出來”,有了自己的固定場所。

從此,群聲曲藝社一邊開展粵劇活動,一邊慢慢吸引培養新的成員。從2006年的十幾人發展到2018年的四五十人。除了人數增加之外,曲藝社專業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2018年,群聲曲藝社的熱心人們聚在一起,大家決心排一出長戲,弘揚粵劇文化。粵劇長劇又叫大戲,不同於摺子戲,一般有六到八場,會有更多角色和曲目,對於參演者的要求也更高。從編劇、演員、舞臺設計到美編、服裝都有綜合性的更高要求。

“做這件事情全憑愛好者們的一腔熱情,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江叔說,當時他自己拿出1萬元。有移居國外的愛好者甚至為此專程趕回來排戲,並自掏腰包拿出7萬元支持。

2019年3月17日下午,由群聲曲藝社的長戲《牆頭馬上》在石岐影劇院開演。回憶起長戲上演的場景,江叔至今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當時可以說整個石岐的戲迷都動起來了!”他說,《牆頭馬上》下午2點開演,到下午4點多,有些上了年紀的婆婆本來要去買菜、帶孫子,都坐在那裡不動了一直追看下去,現場稱讚聲連連。“這可以說得上是中山本地粵劇迷近年來少見的一出自編自排自演的大戲。”江叔無不驕傲地說。後來,有粵劇愛好者還贊助群聲曲藝團去中山三鄉、東鳳演出這部長戲。

在群聲曲藝社倡導和石岐區的支持下,今年6月底,以群聲曲藝社為班底的中山石岐粵劇團在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繆柏江擔任團長。王毅斯表示,這是石岐區首次成立區級的粵劇團,希望使石岐區粵劇文化傳承和發展工作步入新的階段,為居民群眾瞭解粵劇、欣賞粵劇提供便利條件。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香山粵劇團:一個專業院團的體制機制嘗試

在綠樹成蔭、風景秀美的中山紫馬嶺公園內,有幾棟成片的小樓,而在小樓盡頭,則分別坐落有室內、室外兩個戲劇舞臺。這裡是香山粵劇團的所在地。

2008年,為推動中山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繁榮粵劇藝術,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香山粵劇團正式成立。這是在時隔三十多年後,中山再次成立全市層面的專業粵劇團。

“區別於以往粵劇團的單位體制,香山粵劇團在成立之初,就在機制體制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香山粵劇團負責人鄧志駒介紹,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山部分企業的支持贊助下,利用紫馬嶺公園閒置的配套建築重新裝修,香山粵劇團順利組建,並在辦團體制、經營管理等方面嘗試新型公司化運作模式。

通過政府購買項目,香山粵劇團開展送戲下鄉下社區,送戲進校園等活動。每年到每個鎮區送上一場粵劇演出,一年累計至少24場。先後去到中山40多家學校,讓中小學生們學習唱唸欣賞、身段體驗、表演互動、色彩內涵、服飾文化、歷史知識的傳遞和普及。每年,香山粵劇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執行的大大小小演出約有一百多場。這些活動不僅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欣賞粵劇藝術及互相交流的機會,也為香山粵劇團的持續發展提供了項目和資金保障。

2014年“五一”節開始,香山粵劇團在紫馬嶺公園劇團內廣場設立一個固定的演出舞臺,每逢星期六上午10:00-11:30 ,免費向市民提供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只要天氣允許,每週準時響鑼。

在紫馬嶺公園內的“香山大戲臺”前,只要粵劇唱聲一響起,臺下觀眾們都會格外安靜,六七十歲的老人則不約而同、顫顫巍巍地掏出手機,或拍照,或錄音。不算太小的內廣場中,擺放好的凳子被坐得滿滿當當,平均每次觀看的市民超過300 人。

除了劇團的專業演員外,“香山大戲臺”每週還會邀請一個樂曲曲藝社或愛好者社團來參與演出互動,並對業餘愛好者們進行交流、輔導和提升。“這個大戲臺很受粵劇愛好者的喜歡,很多鐵桿戲迷會來圍觀看戲。不少人還從沙溪、三鄉專程過來。” 鄧志駒說,香山粵劇團發揮體制靈活性,通過政府項目採購、企業贊助、商業演出等多渠道辦團。同時,也不放棄核心價值,為社會群眾豐富文化生活作出一份貢獻。

目前,香山粵劇團演員、樂隊、舞臺、行政人員在內共有28人,在大型演出時,會根據項目需求另外聘請人員。鄧志駒說表示,“在大型演出時,我們可以組建一支七八十人的隊伍,但是平時保持日常人員不超過30人,這樣可以使劇團更加精煉有彈性。”

在大型演出和創作方面,香山粵劇團也收穫頗豐。劇團相繼創作了《血沃共和花》《南國菩提》劇目,代表中山市分別參加第11屆、12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得了優秀劇目二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音樂創作獎等獎項。《南國菩提》還到澳門、新加坡等地演出,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與共鳴。

"

在中山市石岐區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曲藝活動室,群聲曲藝社的粵劇愛好者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正一展唱腔。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傳統粵劇唱譜。這是活躍在中山民間150多個私夥局、曲藝社中,日常切磋交流的一幕。

而每週六上午10點開始,在中山市紫馬嶺公園香山大戲臺上,作為專業院團的香山粵劇團,會為市民準時響鑼,獻上一個半小時的免費粵劇演出。

在粵劇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中山,民間粵劇愛好者與專業粵劇團體,以不同形式開展活動。在熱鬧之餘,中山粵劇如何能唱新唱響,吸引培育更多年輕人蔘與,也是中山粵劇人遭遇與探索的命題。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群聲曲藝社:一群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

“中山民間大概活躍有150多個私夥局,而在石岐區就有40多個。石岐是中山私夥局數量最多的鎮區之一。”石岐區文體教育局常務副局長王毅斯介紹。

事實上,石岐桂園社區正是原中山縣粵劇團辦公所在地。解放後中山粵劇主要力量就在石岐區,是中山粵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粵劇在石岐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群聲曲藝社便是石岐區40多個私夥局團體中的一個。今年75歲的群聲曲藝社社長繆柏江人稱“江叔”,曾是原中山縣粵劇團的文武生。1982年原中山縣粵劇團改制解散,離開劇團後,他一直活躍在民間粵劇活動中。2000年,江叔發動成立群聲曲藝社,通過曲藝社,維繫了不少原中山縣粵劇團的老員工以及粵劇愛好者。曲藝社中掌板(鑼鼓)、二胡、花旦等,都是過往粵劇團的相關人員。“可以說秉承了原來中山縣粵劇團的衣缽和傳統。”繆柏江說。

2006年,作為社區內的熱心者和老黨員,江叔向石岐區桂園社區建議,社區可以給曲藝團一個場地,而曲藝團則可反過來以送戲演戲的方式服務社區。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回覆,桂園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曲藝社騰出一間活動室。而繆柏江以及曲藝社成員們也出錢出力,對社區提供的場地進行重新裝修。群聲曲藝社終於“從愛好者家裡搬出來”,有了自己的固定場所。

從此,群聲曲藝社一邊開展粵劇活動,一邊慢慢吸引培養新的成員。從2006年的十幾人發展到2018年的四五十人。除了人數增加之外,曲藝社專業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2018年,群聲曲藝社的熱心人們聚在一起,大家決心排一出長戲,弘揚粵劇文化。粵劇長劇又叫大戲,不同於摺子戲,一般有六到八場,會有更多角色和曲目,對於參演者的要求也更高。從編劇、演員、舞臺設計到美編、服裝都有綜合性的更高要求。

“做這件事情全憑愛好者們的一腔熱情,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江叔說,當時他自己拿出1萬元。有移居國外的愛好者甚至為此專程趕回來排戲,並自掏腰包拿出7萬元支持。

2019年3月17日下午,由群聲曲藝社的長戲《牆頭馬上》在石岐影劇院開演。回憶起長戲上演的場景,江叔至今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當時可以說整個石岐的戲迷都動起來了!”他說,《牆頭馬上》下午2點開演,到下午4點多,有些上了年紀的婆婆本來要去買菜、帶孫子,都坐在那裡不動了一直追看下去,現場稱讚聲連連。“這可以說得上是中山本地粵劇迷近年來少見的一出自編自排自演的大戲。”江叔無不驕傲地說。後來,有粵劇愛好者還贊助群聲曲藝團去中山三鄉、東鳳演出這部長戲。

在群聲曲藝社倡導和石岐區的支持下,今年6月底,以群聲曲藝社為班底的中山石岐粵劇團在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繆柏江擔任團長。王毅斯表示,這是石岐區首次成立區級的粵劇團,希望使石岐區粵劇文化傳承和發展工作步入新的階段,為居民群眾瞭解粵劇、欣賞粵劇提供便利條件。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香山粵劇團:一個專業院團的體制機制嘗試

在綠樹成蔭、風景秀美的中山紫馬嶺公園內,有幾棟成片的小樓,而在小樓盡頭,則分別坐落有室內、室外兩個戲劇舞臺。這裡是香山粵劇團的所在地。

2008年,為推動中山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繁榮粵劇藝術,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香山粵劇團正式成立。這是在時隔三十多年後,中山再次成立全市層面的專業粵劇團。

“區別於以往粵劇團的單位體制,香山粵劇團在成立之初,就在機制體制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香山粵劇團負責人鄧志駒介紹,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山部分企業的支持贊助下,利用紫馬嶺公園閒置的配套建築重新裝修,香山粵劇團順利組建,並在辦團體制、經營管理等方面嘗試新型公司化運作模式。

通過政府購買項目,香山粵劇團開展送戲下鄉下社區,送戲進校園等活動。每年到每個鎮區送上一場粵劇演出,一年累計至少24場。先後去到中山40多家學校,讓中小學生們學習唱唸欣賞、身段體驗、表演互動、色彩內涵、服飾文化、歷史知識的傳遞和普及。每年,香山粵劇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執行的大大小小演出約有一百多場。這些活動不僅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欣賞粵劇藝術及互相交流的機會,也為香山粵劇團的持續發展提供了項目和資金保障。

2014年“五一”節開始,香山粵劇團在紫馬嶺公園劇團內廣場設立一個固定的演出舞臺,每逢星期六上午10:00-11:30 ,免費向市民提供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只要天氣允許,每週準時響鑼。

在紫馬嶺公園內的“香山大戲臺”前,只要粵劇唱聲一響起,臺下觀眾們都會格外安靜,六七十歲的老人則不約而同、顫顫巍巍地掏出手機,或拍照,或錄音。不算太小的內廣場中,擺放好的凳子被坐得滿滿當當,平均每次觀看的市民超過300 人。

除了劇團的專業演員外,“香山大戲臺”每週還會邀請一個樂曲曲藝社或愛好者社團來參與演出互動,並對業餘愛好者們進行交流、輔導和提升。“這個大戲臺很受粵劇愛好者的喜歡,很多鐵桿戲迷會來圍觀看戲。不少人還從沙溪、三鄉專程過來。” 鄧志駒說,香山粵劇團發揮體制靈活性,通過政府項目採購、企業贊助、商業演出等多渠道辦團。同時,也不放棄核心價值,為社會群眾豐富文化生活作出一份貢獻。

目前,香山粵劇團演員、樂隊、舞臺、行政人員在內共有28人,在大型演出時,會根據項目需求另外聘請人員。鄧志駒說表示,“在大型演出時,我們可以組建一支七八十人的隊伍,但是平時保持日常人員不超過30人,這樣可以使劇團更加精煉有彈性。”

在大型演出和創作方面,香山粵劇團也收穫頗豐。劇團相繼創作了《血沃共和花》《南國菩提》劇目,代表中山市分別參加第11屆、12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得了優秀劇目二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音樂創作獎等獎項。《南國菩提》還到澳門、新加坡等地演出,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與共鳴。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共同的挑戰:資金緊缺、人才受眾培養乏力

無論是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還是專業院團的體制機制嘗試,熱鬧背後,中山粵劇傳承與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與隱憂。

原中山市曲藝家協會主席,現中山市公共文化促進會副祕書長何詠梅介紹,中山目前已正式註冊的曲藝團體約有近百個。不過大多數曲藝團體以自娛自樂為主,水平和能力還有待提升。

鄧志駒則指出,活躍在中山24個鎮區的一百多個曲藝社、私夥局,是中山粵劇傳承和推廣的一支重要隊伍,但民間區域愛好者的水平還是有一定侷限性,特別是體現在樂隊水平上。一個好的樂隊,往往能夠對粵劇唱腔水平提升給予很大幫助,而目前民間曲藝社、私夥局擁有上述條件的並不多。另外,協助民間粵劇團體提升水平、培養新的粵劇人才,需要一定師資力量沉到鎮區基層進行輔導培訓,這些力量目前也明顯缺乏。

王毅斯說,以石岐區內的40多個私夥局為例,大多靠社團成員自發繳納籌集社費資金進行維持。部分粵劇愛好者可能是企業人士,會對私夥局有所贊助,但是一般數額不會很多,也不會很穩定。

“民間這類自娛自樂的活動,如果沒有政府的組織、支持和指導,很難發展壯大。沒有經費也不容易走得長遠。”繆柏江說,即使業餘愛好節省著用,也有不少費用是免不了的:排戲演習的交通費、餐費、邀請樂隊伴奏的費用等,雖然不多,但是一年算下來也好幾萬元 ,而把樂器、音響等“家當”們基本購置齊,也要有十萬元以上。

他認為,如果能有經費支持,曲藝社、粵劇團可以召集人員編排演練,購置服裝器樂,不斷提升水平,這樣可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但經費不足,則容易陷入另一個方向的惡性循環。

資金是在物質保障方面集中體現的一個問題。而中山粵劇面臨的一個更深層次挑戰,則是新的人才和觀眾如何培養的問題。

“群聲曲藝社裡最年輕成員的都已四十多歲了。”繆柏江說,他在桂園社區培訓的時候,也有過一兩個小朋友說要來學。他把學習資料給對方後,上不了幾堂課就不見人了。“這也不能怪孩子們,連我家裡的年輕人也整天對著電視看綜藝和流行歌曲,對粵劇不感興趣。” 同時,石岐區目前僅有一位粵劇編劇,為區粵劇團和相關曲藝社排戲演戲出謀劃策,不過也僅此一位,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

而在香江粵劇團的主要演出和購買服務中,商業性演出的佔比也非常小,鄧志駒說,除了上了一定年紀的中老年人,粵劇在年輕人中還是較“冷”,也不太受到商業市場的熱衷。

王毅斯坦言,從更大的角度而言,粵劇文化一定要推陳出新,有所變革。“可以看到,現在粵劇的受眾越來越少,如果吸引不到年輕人,粵劇走向式微是一種必然。”他指出,如果傳統文化不自我革新、挖掘新亮點,很容易會走向衰亡,這是歷史上很多文化發展的前車之鑑。

"

在中山市石岐區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曲藝活動室,群聲曲藝社的粵劇愛好者們在樂師的伴奏下,正一展唱腔。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傳統粵劇唱譜。這是活躍在中山民間150多個私夥局、曲藝社中,日常切磋交流的一幕。

而每週六上午10點開始,在中山市紫馬嶺公園香山大戲臺上,作為專業院團的香山粵劇團,會為市民準時響鑼,獻上一個半小時的免費粵劇演出。

在粵劇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中山,民間粵劇愛好者與專業粵劇團體,以不同形式開展活動。在熱鬧之餘,中山粵劇如何能唱新唱響,吸引培育更多年輕人蔘與,也是中山粵劇人遭遇與探索的命題。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群聲曲藝社:一群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

“中山民間大概活躍有150多個私夥局,而在石岐區就有40多個。石岐是中山私夥局數量最多的鎮區之一。”石岐區文體教育局常務副局長王毅斯介紹。

事實上,石岐桂園社區正是原中山縣粵劇團辦公所在地。解放後中山粵劇主要力量就在石岐區,是中山粵劇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粵劇在石岐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群聲曲藝社便是石岐區40多個私夥局團體中的一個。今年75歲的群聲曲藝社社長繆柏江人稱“江叔”,曾是原中山縣粵劇團的文武生。1982年原中山縣粵劇團改制解散,離開劇團後,他一直活躍在民間粵劇活動中。2000年,江叔發動成立群聲曲藝社,通過曲藝社,維繫了不少原中山縣粵劇團的老員工以及粵劇愛好者。曲藝社中掌板(鑼鼓)、二胡、花旦等,都是過往粵劇團的相關人員。“可以說秉承了原來中山縣粵劇團的衣缽和傳統。”繆柏江說。

2006年,作為社區內的熱心者和老黨員,江叔向石岐區桂園社區建議,社區可以給曲藝團一個場地,而曲藝團則可反過來以送戲演戲的方式服務社區。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回覆,桂園社區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曲藝社騰出一間活動室。而繆柏江以及曲藝社成員們也出錢出力,對社區提供的場地進行重新裝修。群聲曲藝社終於“從愛好者家裡搬出來”,有了自己的固定場所。

從此,群聲曲藝社一邊開展粵劇活動,一邊慢慢吸引培養新的成員。從2006年的十幾人發展到2018年的四五十人。除了人數增加之外,曲藝社專業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2018年,群聲曲藝社的熱心人們聚在一起,大家決心排一出長戲,弘揚粵劇文化。粵劇長劇又叫大戲,不同於摺子戲,一般有六到八場,會有更多角色和曲目,對於參演者的要求也更高。從編劇、演員、舞臺設計到美編、服裝都有綜合性的更高要求。

“做這件事情全憑愛好者們的一腔熱情,大家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江叔說,當時他自己拿出1萬元。有移居國外的愛好者甚至為此專程趕回來排戲,並自掏腰包拿出7萬元支持。

2019年3月17日下午,由群聲曲藝社的長戲《牆頭馬上》在石岐影劇院開演。回憶起長戲上演的場景,江叔至今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當時可以說整個石岐的戲迷都動起來了!”他說,《牆頭馬上》下午2點開演,到下午4點多,有些上了年紀的婆婆本來要去買菜、帶孫子,都坐在那裡不動了一直追看下去,現場稱讚聲連連。“這可以說得上是中山本地粵劇迷近年來少見的一出自編自排自演的大戲。”江叔無不驕傲地說。後來,有粵劇愛好者還贊助群聲曲藝團去中山三鄉、東鳳演出這部長戲。

在群聲曲藝社倡導和石岐區的支持下,今年6月底,以群聲曲藝社為班底的中山石岐粵劇團在桂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繆柏江擔任團長。王毅斯表示,這是石岐區首次成立區級的粵劇團,希望使石岐區粵劇文化傳承和發展工作步入新的階段,為居民群眾瞭解粵劇、欣賞粵劇提供便利條件。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香山粵劇團:一個專業院團的體制機制嘗試

在綠樹成蔭、風景秀美的中山紫馬嶺公園內,有幾棟成片的小樓,而在小樓盡頭,則分別坐落有室內、室外兩個戲劇舞臺。這裡是香山粵劇團的所在地。

2008年,為推動中山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繁榮粵劇藝術,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香山粵劇團正式成立。這是在時隔三十多年後,中山再次成立全市層面的專業粵劇團。

“區別於以往粵劇團的單位體制,香山粵劇團在成立之初,就在機制體制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香山粵劇團負責人鄧志駒介紹,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山部分企業的支持贊助下,利用紫馬嶺公園閒置的配套建築重新裝修,香山粵劇團順利組建,並在辦團體制、經營管理等方面嘗試新型公司化運作模式。

通過政府購買項目,香山粵劇團開展送戲下鄉下社區,送戲進校園等活動。每年到每個鎮區送上一場粵劇演出,一年累計至少24場。先後去到中山40多家學校,讓中小學生們學習唱唸欣賞、身段體驗、表演互動、色彩內涵、服飾文化、歷史知識的傳遞和普及。每年,香山粵劇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執行的大大小小演出約有一百多場。這些活動不僅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欣賞粵劇藝術及互相交流的機會,也為香山粵劇團的持續發展提供了項目和資金保障。

2014年“五一”節開始,香山粵劇團在紫馬嶺公園劇團內廣場設立一個固定的演出舞臺,每逢星期六上午10:00-11:30 ,免費向市民提供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只要天氣允許,每週準時響鑼。

在紫馬嶺公園內的“香山大戲臺”前,只要粵劇唱聲一響起,臺下觀眾們都會格外安靜,六七十歲的老人則不約而同、顫顫巍巍地掏出手機,或拍照,或錄音。不算太小的內廣場中,擺放好的凳子被坐得滿滿當當,平均每次觀看的市民超過300 人。

除了劇團的專業演員外,“香山大戲臺”每週還會邀請一個樂曲曲藝社或愛好者社團來參與演出互動,並對業餘愛好者們進行交流、輔導和提升。“這個大戲臺很受粵劇愛好者的喜歡,很多鐵桿戲迷會來圍觀看戲。不少人還從沙溪、三鄉專程過來。” 鄧志駒說,香山粵劇團發揮體制靈活性,通過政府項目採購、企業贊助、商業演出等多渠道辦團。同時,也不放棄核心價值,為社會群眾豐富文化生活作出一份貢獻。

目前,香山粵劇團演員、樂隊、舞臺、行政人員在內共有28人,在大型演出時,會根據項目需求另外聘請人員。鄧志駒說表示,“在大型演出時,我們可以組建一支七八十人的隊伍,但是平時保持日常人員不超過30人,這樣可以使劇團更加精煉有彈性。”

在大型演出和創作方面,香山粵劇團也收穫頗豐。劇團相繼創作了《血沃共和花》《南國菩提》劇目,代表中山市分別參加第11屆、12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得了優秀劇目二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音樂創作獎等獎項。《南國菩提》還到澳門、新加坡等地演出,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與共鳴。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共同的挑戰:資金緊缺、人才受眾培養乏力

無論是民間粵劇愛好者的探索還是專業院團的體制機制嘗試,熱鬧背後,中山粵劇傳承與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與隱憂。

原中山市曲藝家協會主席,現中山市公共文化促進會副祕書長何詠梅介紹,中山目前已正式註冊的曲藝團體約有近百個。不過大多數曲藝團體以自娛自樂為主,水平和能力還有待提升。

鄧志駒則指出,活躍在中山24個鎮區的一百多個曲藝社、私夥局,是中山粵劇傳承和推廣的一支重要隊伍,但民間區域愛好者的水平還是有一定侷限性,特別是體現在樂隊水平上。一個好的樂隊,往往能夠對粵劇唱腔水平提升給予很大幫助,而目前民間曲藝社、私夥局擁有上述條件的並不多。另外,協助民間粵劇團體提升水平、培養新的粵劇人才,需要一定師資力量沉到鎮區基層進行輔導培訓,這些力量目前也明顯缺乏。

王毅斯說,以石岐區內的40多個私夥局為例,大多靠社團成員自發繳納籌集社費資金進行維持。部分粵劇愛好者可能是企業人士,會對私夥局有所贊助,但是一般數額不會很多,也不會很穩定。

“民間這類自娛自樂的活動,如果沒有政府的組織、支持和指導,很難發展壯大。沒有經費也不容易走得長遠。”繆柏江說,即使業餘愛好節省著用,也有不少費用是免不了的:排戲演習的交通費、餐費、邀請樂隊伴奏的費用等,雖然不多,但是一年算下來也好幾萬元 ,而把樂器、音響等“家當”們基本購置齊,也要有十萬元以上。

他認為,如果能有經費支持,曲藝社、粵劇團可以召集人員編排演練,購置服裝器樂,不斷提升水平,這樣可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但經費不足,則容易陷入另一個方向的惡性循環。

資金是在物質保障方面集中體現的一個問題。而中山粵劇面臨的一個更深層次挑戰,則是新的人才和觀眾如何培養的問題。

“群聲曲藝社裡最年輕成員的都已四十多歲了。”繆柏江說,他在桂園社區培訓的時候,也有過一兩個小朋友說要來學。他把學習資料給對方後,上不了幾堂課就不見人了。“這也不能怪孩子們,連我家裡的年輕人也整天對著電視看綜藝和流行歌曲,對粵劇不感興趣。” 同時,石岐區目前僅有一位粵劇編劇,為區粵劇團和相關曲藝社排戲演戲出謀劃策,不過也僅此一位,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

而在香江粵劇團的主要演出和購買服務中,商業性演出的佔比也非常小,鄧志駒說,除了上了一定年紀的中老年人,粵劇在年輕人中還是較“冷”,也不太受到商業市場的熱衷。

王毅斯坦言,從更大的角度而言,粵劇文化一定要推陳出新,有所變革。“可以看到,現在粵劇的受眾越來越少,如果吸引不到年輕人,粵劇走向式微是一種必然。”他指出,如果傳統文化不自我革新、挖掘新亮點,很容易會走向衰亡,這是歷史上很多文化發展的前車之鑑。

粵韻流長:中山粵劇如何唱新唱響

路徑與期盼:加大支持與自我創新提升同步

中山粵劇所面臨的挑戰,事實上也是粵劇業界所有從業者、愛好者共同面臨的話題。如何進行破解?

鄧志駒認為,有政府層面的資金支持固然好,但是粵劇團體也不能依賴等靠要的思維。“在全省有一些地方,由政府包辦或者資源傾斜的粵劇團體,就發展得很好;沒有政府支持背景的,連生存都很困難。”他認為這不是一種健康的粵劇發展思路,從體制機制和經營運作上都比較落後,沒有真正跟社會接軌。

他表示,粵劇團體要提高自身的演出水平和服務能力,用質量來打動受眾,從而獲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支持。要從自我提升中找辦法,多與高層次的粵劇團體和高校建立溝通合作渠道,吸引和培養粵劇人才,這樣才有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才能破除行業發展的瓶頸。

鄧志駒覺得,對於中山而言,做好粵劇傳承與發展,並不意味著每年有大筆資金或者產生好幾個大規模專業劇團才是出路。中山可以根據自身的文化資源和特點,打造出具有中山特色,可持續發展的粵劇項目。如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圍繞孫中山文化以及中山歷史上的粵劇名家打造相應劇目。以粵劇文化為紐帶,推出灣區大戲臺,邀請粵港澳的粵劇團來交流演出,促進大灣區的文化融合。

“中山還可以參考蘇州園林與崑曲融合、廣州珠江夜遊與紅船粵劇表演結合的方式,將中山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粵劇表演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相生相伴’、可持續的演出方式。”鄧志駒說。

作為香山粵劇團負責人,鄧志駒也正在聯繫規劃與中山職業學院等院校開展合作,建立培養粵劇人才的平臺,使中山擁有常態化的本地粵劇師資力量和學生儲備。“我們希望未來通過合作和支持,在職校開設粵劇專業或演藝文化二級學院,側重在中山本地範圍招收學生,培養後備力量,為中山粵劇長遠發展做儲備。”他說。

目光回到石岐區,在成立區級粵劇團後,石岐下一步準備全力爭取中山市粵劇傳承基地落地。“如能爭取到這塊‘牌子’,則會有專項經費,可以進一步重點培養提升有實力的私夥局、曲藝社。”王毅斯說。

他介紹,下一步石岐區還希望能讓粵劇推廣與時俱進,通過粵劇走進區內中小學校園等形式,吸引年輕一代,培養更多觀眾,讓更多人喜歡、學習粵劇。

【採寫】吳帆

【圖片】王雲 香山粵劇團

【作者】 吳帆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