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四、鎮區規劃

1、用地佈局結構

“一心、三軸、七組團”。

一心:即生活服務中心,沿昌國路、馬南路、城東路和灃水路集中佈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在昌國路南側魯山大道東側的鎮駐地區域構築灃水鎮的生活服務中心。

三軸:沿魯山大道、馬南路和昌國路打造生活、產業組團,形成灃水鎮城鎮發展軸。

七組團:即宜居樂活小鎮組團、特色物流小鎮組團、中鋁工業園組團、東部產業園區組團、都市農業觀光區組團、現狀工業提升區組團和炒米山生態休閒區組團。

2、採空區和壓礦區

灃水鎮的建設用地內存在採空區和壓礦區,在《張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中已規劃為建設用地,經分析論證,灃水鎮規劃建設用地內的採空區和壓礦區可以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在總體規劃實施時,須做《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報告》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並經土地部門確認後,可作為規劃建設用地,併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有壓礦區的用地,其地下礦區不得繼續開採。

3、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為250.3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0.96%,人均用地25.04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魯山大道以西區域。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四、鎮區規劃

1、用地佈局結構

“一心、三軸、七組團”。

一心:即生活服務中心,沿昌國路、馬南路、城東路和灃水路集中佈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在昌國路南側魯山大道東側的鎮駐地區域構築灃水鎮的生活服務中心。

三軸:沿魯山大道、馬南路和昌國路打造生活、產業組團,形成灃水鎮城鎮發展軸。

七組團:即宜居樂活小鎮組團、特色物流小鎮組團、中鋁工業園組團、東部產業園區組團、都市農業觀光區組團、現狀工業提升區組團和炒米山生態休閒區組團。

2、採空區和壓礦區

灃水鎮的建設用地內存在採空區和壓礦區,在《張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中已規劃為建設用地,經分析論證,灃水鎮規劃建設用地內的採空區和壓礦區可以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在總體規劃實施時,須做《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報告》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並經土地部門確認後,可作為規劃建設用地,併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有壓礦區的用地,其地下礦區不得繼續開採。

3、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為250.3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0.96%,人均用地25.04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魯山大道以西區域。

灃水,灃水

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1.0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2.60%,人均用地3.10平方米。

5、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63.0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5.28%,人均用地6.31平方米。

6、工業用地規劃

工業用地集中在中鋁工業園片區和東部產業園片區。規劃在現狀工業企業基礎上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重點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規劃工業用地面積452.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37.89%,人均用地45.27平方米。

7、物流倉儲用地規劃

整合現狀零散的物流用地,規劃保留邊灃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的魯中公鐵聯運物流園,發展沿昌國路兩側、魯山大道東側的傳化金泰公路港,佈設國際農產品冷鮮港、國際農產品集配港,打造物流小鎮。規劃物流倉儲用地面積130.1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10.89%,人均用地13.10平方米。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四、鎮區規劃

1、用地佈局結構

“一心、三軸、七組團”。

一心:即生活服務中心,沿昌國路、馬南路、城東路和灃水路集中佈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在昌國路南側魯山大道東側的鎮駐地區域構築灃水鎮的生活服務中心。

三軸:沿魯山大道、馬南路和昌國路打造生活、產業組團,形成灃水鎮城鎮發展軸。

七組團:即宜居樂活小鎮組團、特色物流小鎮組團、中鋁工業園組團、東部產業園區組團、都市農業觀光區組團、現狀工業提升區組團和炒米山生態休閒區組團。

2、採空區和壓礦區

灃水鎮的建設用地內存在採空區和壓礦區,在《張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中已規劃為建設用地,經分析論證,灃水鎮規劃建設用地內的採空區和壓礦區可以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在總體規劃實施時,須做《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報告》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並經土地部門確認後,可作為規劃建設用地,併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有壓礦區的用地,其地下礦區不得繼續開採。

3、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為250.3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0.96%,人均用地25.04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魯山大道以西區域。

灃水,灃水

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1.0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2.60%,人均用地3.10平方米。

5、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63.0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5.28%,人均用地6.31平方米。

6、工業用地規劃

工業用地集中在中鋁工業園片區和東部產業園片區。規劃在現狀工業企業基礎上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重點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規劃工業用地面積452.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37.89%,人均用地45.27平方米。

7、物流倉儲用地規劃

整合現狀零散的物流用地,規劃保留邊灃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的魯中公鐵聯運物流園,發展沿昌國路兩側、魯山大道東側的傳化金泰公路港,佈設國際農產品冷鮮港、國際農產品集配港,打造物流小鎮。規劃物流倉儲用地面積130.1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10.89%,人均用地13.10平方米。

灃水,灃水

8、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158.3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13.25%,人均用地15.83平方米。規劃道路系統由城市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組成。

主幹路紅線寬度30-60米,規劃形成“四橫五縱”的主幹路系統;次幹路紅線寬度21-30米,規劃形成“七橫五縱”的次幹路系統;支路一般為生活性道路,紅線寬度12-24米。

9、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103.49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8.67%,人均用地10.35平方米。

10、給水工程規劃

灃水鎮供水水源來自太河水、黃河水和大武水,規劃供水水廠為淄博灃泰供水有限公司和東部化工區北側配水廠。

11、排水工程規劃

採用雨汙分流制,昌國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角規劃1處汙水處理廠,用地面積13.93公頃,魯山大道以東汙水排放到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8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澇淄河;魯山大道以西汙水排放到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10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豬龍河。

12、供電工程規劃

規劃保留現狀惠灃220kV變電站、灃水110kV變電站和圍子110kV變電站,規劃在馬南路與馮官路交叉口西北新建一處110kV變電站。調整全鎮內10KV中壓配電網,降低線損,提高供電可靠性。

13、通信工程規劃

規劃在鎮區設置電信模塊局,結合公共設施用地設置,電信模塊局應大力發展接入網設備,電話用戶500個以上需設一個接入網站,電信光纜接入小區。

規劃保留現狀位於城東路與灃水路交叉口東北的灃水郵政局,作為灃水鎮的郵政處理中心。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四、鎮區規劃

1、用地佈局結構

“一心、三軸、七組團”。

一心:即生活服務中心,沿昌國路、馬南路、城東路和灃水路集中佈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在昌國路南側魯山大道東側的鎮駐地區域構築灃水鎮的生活服務中心。

三軸:沿魯山大道、馬南路和昌國路打造生活、產業組團,形成灃水鎮城鎮發展軸。

七組團:即宜居樂活小鎮組團、特色物流小鎮組團、中鋁工業園組團、東部產業園區組團、都市農業觀光區組團、現狀工業提升區組團和炒米山生態休閒區組團。

2、採空區和壓礦區

灃水鎮的建設用地內存在採空區和壓礦區,在《張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中已規劃為建設用地,經分析論證,灃水鎮規劃建設用地內的採空區和壓礦區可以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在總體規劃實施時,須做《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報告》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並經土地部門確認後,可作為規劃建設用地,併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有壓礦區的用地,其地下礦區不得繼續開採。

3、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為250.3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0.96%,人均用地25.04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魯山大道以西區域。

灃水,灃水

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1.0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2.60%,人均用地3.10平方米。

5、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63.0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5.28%,人均用地6.31平方米。

6、工業用地規劃

工業用地集中在中鋁工業園片區和東部產業園片區。規劃在現狀工業企業基礎上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重點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規劃工業用地面積452.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37.89%,人均用地45.27平方米。

7、物流倉儲用地規劃

整合現狀零散的物流用地,規劃保留邊灃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的魯中公鐵聯運物流園,發展沿昌國路兩側、魯山大道東側的傳化金泰公路港,佈設國際農產品冷鮮港、國際農產品集配港,打造物流小鎮。規劃物流倉儲用地面積130.1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10.89%,人均用地13.10平方米。

灃水,灃水

8、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158.3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13.25%,人均用地15.83平方米。規劃道路系統由城市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組成。

主幹路紅線寬度30-60米,規劃形成“四橫五縱”的主幹路系統;次幹路紅線寬度21-30米,規劃形成“七橫五縱”的次幹路系統;支路一般為生活性道路,紅線寬度12-24米。

9、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103.49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8.67%,人均用地10.35平方米。

10、給水工程規劃

灃水鎮供水水源來自太河水、黃河水和大武水,規劃供水水廠為淄博灃泰供水有限公司和東部化工區北側配水廠。

11、排水工程規劃

採用雨汙分流制,昌國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角規劃1處汙水處理廠,用地面積13.93公頃,魯山大道以東汙水排放到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8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澇淄河;魯山大道以西汙水排放到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10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豬龍河。

12、供電工程規劃

規劃保留現狀惠灃220kV變電站、灃水110kV變電站和圍子110kV變電站,規劃在馬南路與馮官路交叉口西北新建一處110kV變電站。調整全鎮內10KV中壓配電網,降低線損,提高供電可靠性。

13、通信工程規劃

規劃在鎮區設置電信模塊局,結合公共設施用地設置,電信模塊局應大力發展接入網設備,電話用戶500個以上需設一個接入網站,電信光纜接入小區。

規劃保留現狀位於城東路與灃水路交叉口東北的灃水郵政局,作為灃水鎮的郵政處理中心。

灃水,灃水

14、供熱工程規劃

灃水鎮熱源來自灃水鎮西側的南定熱電廠和東部化工區內的淄博熱電廠。

15、燃氣工程規劃

規劃氣源為現狀大高村南側的一處燃氣輸氣站、一處泰青威燃氣中轉站和誠意次高壓燃氣管線共同為灃水鎮提供燃氣。

16、消防規劃

根據消防分區、消防站責任區面積等要求,規劃在邊灃路以南、旭灃路以西、河莊舊村以東設1處一級普通消防站,佔地面積0.70公頃。

17、防洪規劃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一般城市人口小於20萬人,防洪標準為20~50年;大型工業企業、重要中型企業防洪標準為50~100年。

灃水鎮區遠期規劃人口規模為10.0萬人,按小城市考慮,鑑於灃水鎮域內企業的規模及重要性,規劃鎮區按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防。

18、抗震防災規劃

抗震主要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小於15米,次要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小於10米。

避難疏散場地按人均不小於2平方米的標準進行配置,城鎮內部可結合公園、廣場、體育場、學校操場等設置。

19、人防規劃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加強人防工程建設與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規劃要求對已建人防工程的現有地下空間進行加固改造,同時新建項目的人防工程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行。

"灃水,灃水

灃水鎮地處淄博市中心城區——張店區東南郊,轄21個行政村,面積42平方公里, 人口近4萬。鎮駐地為範王村。

灃水,灃水

很多人覺得灃水就在張店城邊,沒啥好看好玩的,其實,這裡也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祕密,許多值得尋訪的歷史……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灃水,探訪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嗎?灃水曾有座千年古橋!

在張店區灃水鎮的南灃村、北灃村與寨子村三村交界處,現灃水學校大門外,當年曾佇立著一座氣勢宏偉的千年古橋。

大橋高4米,寬5.5米,橋面長約30多米,五孔青石橋墩。每孔橋的孔徑3.5米,橋面均有青條石鋪就,上有石欄圍遮,下有潺潺流水,造型古樸端莊。河邊楊柳倒映水面,水中魚蝦豐美,清澈的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養育著一方勤勞的人民。

古大橋南通淄川、博山、萊蕪,北至桓臺、青苑,西達濟南,東至青州、膠東等地,四通八達,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行軍、通商之道。

灃水,灃水

該橋始建年代無從考證,隋代有之,唐朝張亮東征擴建成大橋規模(三孔)。到了金朝泰和年間(公元1204年),對大橋又進行了一次重修,便成了今日所存的五孔大橋了。據地理考察,當年橋下的流水,是彙集了豬龍河、李家溝、大堰溝的三條河流之水。每到汛期來臨,山洪暴發之時,波濤洶湧,水勢甚大,河床既深又寬,不建此橋,交通受阻,行人往來,實難通過。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應高麗國王之求,為平定高麗叛亂,太宗李世民決定命邢部尚書張亮為水路主帥東征高麗。那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出行將士汗透鎧甲,酷熱難當,張亮率軍行至此後,佇立橋頭,但見兩岸柳暗花明,頓覺涼風習習,暑氣頓消。於是,下令三軍將士在此安營紮寨,消暑歇馬。訪貧救災,除暴安良。當年,此橋橋面狹窄,橋身短小,為便於大軍順利通過,遂下令廣徵良匠,擴建大橋。

一天,張亮帶領幾個隨從沿河信步查訪民情,只見一座不大但是香火很是旺盛的廟宇。鄉民、遊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前去進香。經詢問得知,這條河名叫二浪水,這座廟叫靈顯真君廟。

原來,隋朝隋煬帝時,當每年汛期來臨,內有兩條惡蛟乘水勢興風作浪,貽害農田,或化為人形,潛入農家偷吃人畜,地方百姓恨之入骨,可又苦於無法。嘉州太守趙昱得悉此情後,決定為民除此一害。一天,驕陽似火,晴空萬里,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他率領七名千挑萬選,深識水性且又武藝高強的勇士,手執長戈,腰懸利刃,潛入水中與惡蛟大戰,三天三夜河水盡赤,入水勇士無一生還。

從此,蛟患隨絕。以後太守多次在雲中顯聖,仍然念念不忘這方百姓。尤其久旱無雨,求之無不甘霖普降,當地莊稼豐收,百姓殷實富足。十里八鄉群眾為感謝太守神靈,隨之立廟祭祀,尊稱靈顯真君,名震一時。

張亮聽後,感觸頗多,思忖良久。前朝官吏,為國為民尚且如此忠勇,我大唐明主,今東征高麗,我身為三軍總管,當血灑疆場,為國立功。

吩咐隨從拿來筆紙憤然疾書:

二浪河水除蛟龍,

太守赴死救蒼生。

真君助我東征去,

男兒熱血染青鋒!

吩咐隨從把真君廟修茸一新,並在大橋頭立碑刻石,記述唐太宗東征之舉,為唐皇歌功頌德,樹碑立傳。隨即,率大軍從水路與從旱路進發的唐太宗會師大舉進攻高麗。

如今,河水早已枯竭,廟宇蕩然無存,只保留下一方斬蛟碑記錄著往日那動人故事。(該碑現存放於淄博市博物館)。

這座千年古橋在2007年灃水學校擴建校門時全部掩埋地下。

此遺址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掉土方,露出原貌,設圍欄,立標誌,充填文化介紹,供遊人參觀古時文化遺存風貌,回味當年張亮率領千軍萬馬東征高麗,行軍路過此橋時,浩浩蕩蕩,盔甲粼粼的壯觀場景,定當別有一番滋味。

小小東高村,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祕密!

文 /鶴 影

東高村,位於張店區灃水鎮,坐落在張店東南方的木荊山下。於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莊”。1945年劃入淄川縣,1958年改為“東高莊”至今,1965年歸張店區管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灃水,灃水

走進東高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奇井——東高古井。元朝初年,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忽一日狂風大作,烏雲密佈。但見形似巨龍的閃電從天而降,直衝村內玉皇廟。一聲巨響,將廟前松樹劈為兩半,大雨下了四個時辰。雨過天晴,人們發現廟前池塘西三丈遠處,有一幾十米深井,井水噴湧而出,水質清澈甘甜。因為此井來於春天,且春天無巨雷,春雨貴如油。故命名“東高油井”,後改名為“東高水井”延用至今。

灃水,灃水

此水不僅清澈甘甜,用此井水泡豆子來磨豆腐,可以多出一斤豆腐且口感細膩爽滑。幾百年來,從未乾涸。

井口,被繩子磨出的凹痕清晰可見。

灃水,灃水

上蒼賜予的古井,養育著淳樸善良的東高人。

石磨、石碾靜靜地陪伴著勤勞本份的東高人,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灃水,灃水

東高村的村民大多都已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但舊村依然整理的整潔乾淨。

延著漂亮的衚衕往村內走,你腳下面掩埋的是幾百年前的青石古道。

我們期望著東高人把它挖掘整理出來,讓世人一睹它的壯觀風彩。

灃水,灃水

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株元代古槐。

據村裡人講:古槐旺盛時,中間樹杈上可容納木桌木櫈,供人們在上面喝水、納涼。經過數次大火和風雨的侵襲,老槐樹早已面目全非,成了現在的樣子。老槐樹雖然渾身刻滿了歲月的風霜,但依然頑強的挺立在這裡,每到春天,繼續生長著綠枝新芽。

老槐樹,見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滄桑。也預示著東高的未來必將興旺發達!

灃水,灃水

再往裡走,那座高聳的小樓就是當年聞名遐邇的大藥店——致和堂。同時也是灃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所在地。

灃水,灃水

這是個有著二層門樓的大院子,建築保存完好。門樓上面一層,可做瞭望觀察及禦敵之用,文革期間,還做過村裡的廣播室。

灃水,灃水

當年的廣播器依然陳列在那裡,供遊客參觀。

灃水,灃水

進的門來,裡面還有兩個小院,是民國初年趙氏三兄弟居住和製作藥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這裡是灃水乃至張店地區紅色革命的揺藍。

灃水,灃水

院中這棵百年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革命的烽火從這裡燃起;當年先烈們誓死如歸,在這裡建起了第一個黨支部;當年勝利的火種從這裡瞭原,又殺向了抗日的戰場……

院中的老棗樹一定會記得:當年的趙氏三兄弟,以藥店為掩護暗中進行共產黨的地下活動;當年是怎樣的出生入死救護受傷的前線將士;災荒之年,又是怎樣的賑濟災民救助百姓……

灃水,灃水

這是院中和房內土炕上的地道口

灃水,灃水

當年藥店的用具等

灃水,灃水

東高世代出英才。在大革命中,一個又一個英雄從這裡走出,走向了全國的革命戰場。廖容標、翟緒、李蘭溪、李裕深……

這些歷史的見證和建國後的一些珍貴資料,現今都完好無缺的保存在這裡。

灃水有個鄒家大院!也是張店唯一清代官宅

鄒家大院,為南北軸向,三進門的三套四合院,是清代光緒年間順天府(現天津市)知府鄒振嶽的故居,佔地20多畝,是張店區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官宅。

灃水,灃水

鄒家大院坐落在灃水鎮昌城村,雖然歷經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多次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的摧殘,仍然基本保存了原貌和建築結構。該故居建築幽雅,莊重,美觀堅固,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特色。

整座建築框架為即相互貫通,又相對獨立的三套四合院。每套四合院為進院廳堂,左右廂房和南北朝向的主房。其建築多采用雕琢精細的大方石砌牆基,大青磚磊牆,四樑八柱做房架,木椽黃板做屋頂,其門窗寬大厚重,窗櫺多采用優質木豎櫺或方櫺,有的木結構上雕飾精靈圖案,房頂一律精細黑瓦。許多石雕精美異常,充滿清代文化特徵。鄒家大院的建築風格無疑是清代建築官宅的典型縮影。

灃水,灃水

鄒振嶽,字岱東,出生於灃水鎮昌城村,從小聰穎好學,喜歡讀書,時在濟南府濼源書院任主講的湖南道州名士何紹基聞此子之名,便將其收歸門下,成為他的得意弟子。從此,鄒振嶽在名師指導下,學識,書法突飛猛進,並在科舉場上連奏高歌,咸豐11年,(公元1861年)中舉人,同治2年,(公元1863年)中進士,同年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在翰林院時有一往事一直被傳為美談。一年,鄒被派往江浙一帶巡視學政。

自古以來,江浙一帶輩有才子,文風頗盛。清朝年間,朝廷許多重要的官吏出自江浙。特別是來該地區上任的文官,沒有幾份真才實學難當其任。鄒振嶽雖然不是到當地任職,但是,受朝廷委派來巡視教育,那也非同小可。可偏偏當地官員聽說派一山東人尋視江南學政,未免有輕慢之意,想出幾多招數以試其能。

一天,他們陪鄒振嶽乘船穿水緩緩而行,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一魚翁持篙擊打躍出水面的飛魚。地方官員即興賦詩:

萬頃碧波立魚叟,綠水皓髮何風流;

竹篙作筆任瀟灑,銀光粼粼飛紅綢。(一種魚)

船上陪同人員擊掌叫好,乘機說到;久聞鄒大人素有才名,請指教。鄒振月微微一笑,隨口吟來:

手執長篙杖激流,高聲喝斷吳江秋。

一條玉帶分再合,萬斛明珠散復收。

眾人聽罷,無不為他氣勢磅礴的詩句所震撼。鄒振嶽到某地後,要巡視學館。當地教諭率諸多學子迎接,大門外還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民眾。只見學館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上聯是;“咱江南,多詩多畫多才子”,下聯卻空著。鄒振嶽知是有意發難。健步向前,提筆寫道;“俺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在場的都是讀書之人,知道;一山------ 泰山;一水------黃河;一聖人-----孔子。無不名揚海外!自此對鄒振嶽另眼相看,謙恭有加。

同治5年,(公元1865年)鄒振嶽外放出任直隸省懷安縣知縣。那時,懷安縣地處邊遠荒涼之地,文化落後,鄉人愚昧,民眾多不習文,歷史上從未有人中過功名。鄒振嶽知懷安縣後,積極籌建書院,廣招名師,興辦教育。自此以後,懷安縣文化層次逐漸提高,生員金榜題名者絡繹不絕。

鄒振嶽從小跟著繼母長大,事母至孝,繼母亡後,即上奏朝廷,回鄉守孝三年。守孝期滿後,歷任饒陽,清苑縣令。在知清苑縣時,時逢大旱,鄒振嶽帶領從人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經數月,引濼水入清苑縣境內,灌溉農田,使廣大窮苦百姓順利度過難關。不久,鄒振嶽因政績突出,升任易州,直隸州知州。

易州是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重地,守護陵寢的官員多為滿洲旗人,他們所需的日常費用多由易州供給,旗人專橫跋扈,少不如意,便惡語相加。鄒振嶽到任後,整頓州治,巧妙的處理和化解了各種矛盾。

在直隸州任知州時,鄒振嶽集石口,張家口,多輪諾爾三地的民眾,開墾荒地九十餘頃,使得昔日荒坡變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僅此一項,不僅解決了當地人民的溫飽,每年還可為朝廷徵銀一萬餘兩。時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對其才能讚賞有加。曾國藩在任直隸總督時,對他的薦語是:“才優,守潔,振奮,有為,育土,愛民,均能出以實心。”

當時任大清軍機重臣的李鴻章看到曾國藩的舉薦信後,十分驚訝:“文正公薦賢考績,評語從來沒有超過八個字的,對此人如此看重,看來確是一位能臣。”因而對鄒振嶽青眼有加,將他升為宣化府知府,既而調直隸首府保定府任知府,不久,因功升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加二品銜,賞帶花翎。

光緒19年夏,(公元1893年)子牙河氾濫成災,滔滔洪水危及兩岸人民,鄒振嶽帶病與軍民日夜堅持在抗洪第一線,終因積勞成疾,死於任所,終年63歲。鄒公死訊上奏朝廷後,光緒帝下詔國史館為其立傳,以表彰他的功績。

灃水,灃水

(鄒振嶽書法)

鄒振嶽的書法在當時堪稱一絕,他精通漢隸晉草,特別是他晚年後的行書,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他的作品深受當朝權貴李鴻章的賞識,為當時達官貴人爭相購買的藏品。在昌城村南,過去曾有鄒振嶽的一座神道碑,當時老百姓稱作誇官碑,頂端刻有“聖旨”二字,下端刻有“皇清誥授資政大夫,在任候補道臺天津知府岱東鄒公神道。”可惜石碑毀於十年動亂。現在鄒家後人依然人才輩出,多人在北京或外地為官從政。

灃水,灃水

筆者曾到鄒家大院實地考察,除了對其故居建築風格與規模親眼目睹外,一些散落在大院內的文物,也引起本人極大關注。鄒家大院圇廓基本完整,只要遷出現居住的幾戶村民,投入部分資金進行整修維護,即可恢復原貌。為發揮其效益,可考慮建成昌國古城“民俗博物館。”

灃水鎮範王村的童年時光……

(文 / 孟 靜)

依稀記得,我五、六歲時跟著母親去她的姥姥家,我得叫“老姥姥”。老姥姥家住灃水鎮範王村,那時村北邊有一條河,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速度很快,我總想嘗試著用手去抓一條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讓人很愜意,那就是河裡的水能從村裡每一家門前的水渠流過,水渠寬約半米,水深也半米多,夏天,潺潺的流水又清又涼,在村裡轉來轉去,像是天然空調。我和母親邊走邊不時地戲水,母親撩起一把水撒在我身上,哇塞,爽極了!一路走、一路玩、一路笑,走了十幾裡的路,小小的我竟然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我“老姥姥”家。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家有我的一個小表姨,她比我大幾歲,我倆經常在她家的後院裡,後院裡有一棵大桑樹,玩兒累了,我倆就躺在桑樹底下張著嘴,等著樹上熟透的桑葚掉在嘴裡,看誰接得準、吃得多,其實也真沒接住幾個,可我們還就是樂此不彼、饒有興趣,一直到長大了我還經常夢見桑葚掉到嘴裡,吃得有滋有味。

灃水,灃水

(網絡配圖)

老姥姥那時有七十多歲,身體很健康,滿滿的一“土籃子”(土語,即柳編的筐)土,提起來就走,還一臉的輕鬆。但是老姥爺卻遠不如老姥姥,不僅耳朵背、頭髮稀少,背也有些馱了,家裡全是老姥姥當家主事,只要我一回去,老姥爺的任務就是陪我玩兒。

有一次我倆追著玩,不小心我的手被門板夾破了,我疼的哇哇大哭,可了不得了!一家人都圍了過來,老姥姥一邊給我包紮受傷的手,一邊怪罪和數落起老姥爺來,老姥爺到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的那份自責、心疼,過來許多年,我仍不能忘卻,記憶猶新……

灃水,灃水

(現在的範王村衛星圖,一片樓房,不見小河)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曾抽空去過幾次範王村,小河早已不見了蹤影,桑樹也因舊村改造被砍掉,更讓我失望、失落和心痛的是,我再也見不到我的老姥姥、老姥爺了。兩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在村裡八十多歲已算是高壽了,可我多麼希望兩位老人依然健在,還能陪我玩兒,更希望範王村依然水清、草綠,讓我兒時的記憶再能重現……

灃水鎮未來二十年將這樣發展!

灃水,灃水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總體規劃(2017-2035)》主要內容簡介

一、總則

1、規劃期限

近期:2017年–2022年

遠期:2023年–2035年

2、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與灃水鎮行政轄區範圍一致,總面積約42.45平方公里。

鎮區規劃範圍:鎮區分為兩部分,西片區範圍北至市場路,南至淄河大道,東起旭灃路,西至劉灃路東四路,東片區北至銳陽路,南至工業園中路,東起馮官路,西至高炳路,總計鎮區面積約23.45平方公里。

3、規劃目標

依託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成為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二、城鎮性質和城鎮規模

1、城鎮性質和職能

城鎮性質:淄博主城區東南部生態複合型產業組團。

城鎮職能:作為張店區東南部的產業基地,是以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組團和中心城區化工企業搬遷改造的承載區。

2、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規模:2022年為6.5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鎮區人口規模:2022年為6.0萬人,2035年為10.0萬人。

(2)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22年)城鎮建設用地879.79公頃,人均146.63平方米。

遠期(2035年)城鎮建設用地1194.57公頃,人均119.46平方米。

三、鎮域村鎮體系規劃

1、鎮域村鎮體系結構

規劃形成兩個居住組團和一個居住社區:即城北居住組團、城南居住組團、炒米社區。

2、鎮域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期末主要形成以昌國路、馬南路、邊灃路、淄河大道、東四路、魯山大道、旭灃路為骨架的“三縱四橫”的鎮域道路網絡。

3、城鄉產業發展與產業空間佈局

(1)產業發展目標

優先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第一產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緊密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聚區,提升主導產業在區域範圍的影響力。

(2)產業發展重點

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產業,作為灃水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合理佈局特色物流小鎮片區、中鋁工業園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充分利用自身的景觀資源和生態資源,發展炒米山生態旅遊產業。

灃水,灃水

四、鎮區規劃

1、用地佈局結構

“一心、三軸、七組團”。

一心:即生活服務中心,沿昌國路、馬南路、城東路和灃水路集中佈置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在昌國路南側魯山大道東側的鎮駐地區域構築灃水鎮的生活服務中心。

三軸:沿魯山大道、馬南路和昌國路打造生活、產業組團,形成灃水鎮城鎮發展軸。

七組團:即宜居樂活小鎮組團、特色物流小鎮組團、中鋁工業園組團、東部產業園區組團、都市農業觀光區組團、現狀工業提升區組團和炒米山生態休閒區組團。

2、採空區和壓礦區

灃水鎮的建設用地內存在採空區和壓礦區,在《張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中已規劃為建設用地,經分析論證,灃水鎮規劃建設用地內的採空區和壓礦區可以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但在總體規劃實施時,須做《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報告》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並經土地部門確認後,可作為規劃建設用地,併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明確有壓礦區的用地,其地下礦區不得繼續開採。

3、居住用地規劃

規劃居住用地為250.3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0.96%,人均用地25.04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魯山大道以西區域。

灃水,灃水

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1.0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2.60%,人均用地3.10平方米。

5、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63.0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5.28%,人均用地6.31平方米。

6、工業用地規劃

工業用地集中在中鋁工業園片區和東部產業園片區。規劃在現狀工業企業基礎上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重點鋁產業、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規劃工業用地面積452.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37.89%,人均用地45.27平方米。

7、物流倉儲用地規劃

整合現狀零散的物流用地,規劃保留邊灃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的魯中公鐵聯運物流園,發展沿昌國路兩側、魯山大道東側的傳化金泰公路港,佈設國際農產品冷鮮港、國際農產品集配港,打造物流小鎮。規劃物流倉儲用地面積130.1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10.89%,人均用地13.10平方米。

灃水,灃水

8、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158.3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13.25%,人均用地15.83平方米。規劃道路系統由城市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組成。

主幹路紅線寬度30-60米,規劃形成“四橫五縱”的主幹路系統;次幹路紅線寬度21-30米,規劃形成“七橫五縱”的次幹路系統;支路一般為生活性道路,紅線寬度12-24米。

9、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103.49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8.67%,人均用地10.35平方米。

10、給水工程規劃

灃水鎮供水水源來自太河水、黃河水和大武水,規劃供水水廠為淄博灃泰供水有限公司和東部化工區北側配水廠。

11、排水工程規劃

採用雨汙分流制,昌國路與魯山大道交叉口東北角規劃1處汙水處理廠,用地面積13.93公頃,魯山大道以東汙水排放到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8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澇淄河;魯山大道以西汙水排放到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劃南定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10萬m³/d,經處理後排放到豬龍河。

12、供電工程規劃

規劃保留現狀惠灃220kV變電站、灃水110kV變電站和圍子110kV變電站,規劃在馬南路與馮官路交叉口西北新建一處110kV變電站。調整全鎮內10KV中壓配電網,降低線損,提高供電可靠性。

13、通信工程規劃

規劃在鎮區設置電信模塊局,結合公共設施用地設置,電信模塊局應大力發展接入網設備,電話用戶500個以上需設一個接入網站,電信光纜接入小區。

規劃保留現狀位於城東路與灃水路交叉口東北的灃水郵政局,作為灃水鎮的郵政處理中心。

灃水,灃水

14、供熱工程規劃

灃水鎮熱源來自灃水鎮西側的南定熱電廠和東部化工區內的淄博熱電廠。

15、燃氣工程規劃

規劃氣源為現狀大高村南側的一處燃氣輸氣站、一處泰青威燃氣中轉站和誠意次高壓燃氣管線共同為灃水鎮提供燃氣。

16、消防規劃

根據消防分區、消防站責任區面積等要求,規劃在邊灃路以南、旭灃路以西、河莊舊村以東設1處一級普通消防站,佔地面積0.70公頃。

17、防洪規劃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一般城市人口小於20萬人,防洪標準為20~50年;大型工業企業、重要中型企業防洪標準為50~100年。

灃水鎮區遠期規劃人口規模為10.0萬人,按小城市考慮,鑑於灃水鎮域內企業的規模及重要性,規劃鎮區按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防。

18、抗震防災規劃

抗震主要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小於15米,次要疏散通道的寬度不小於10米。

避難疏散場地按人均不小於2平方米的標準進行配置,城鎮內部可結合公園、廣場、體育場、學校操場等設置。

19、人防規劃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加強人防工程建設與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規劃要求對已建人防工程的現有地下空間進行加固改造,同時新建項目的人防工程應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行。

灃水,灃水

淄博二三事綜合編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