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順治審批刑部呈報的處決囚犯奏章時,她會提醒說“民命之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參稽之。”而對於朝廷政事,她也會推辭說“斯事良非妾所敢預”,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識大體。

早些的時候,董鄂氏長出入後宮,這個婚姻感情極其不幸運的福臨,逐漸就跟自己的弟媳婦摩擦出愛情的火花。後來不久就出現了董鄂氏出氣打襄陽親王的事,襄親王憂憤而死,疑似自殺。襄親王死後兩個月福臨就立董鄂氏為賢妃。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順治審批刑部呈報的處決囚犯奏章時,她會提醒說“民命之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參稽之。”而對於朝廷政事,她也會推辭說“斯事良非妾所敢預”,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識大體。

早些的時候,董鄂氏長出入後宮,這個婚姻感情極其不幸運的福臨,逐漸就跟自己的弟媳婦摩擦出愛情的火花。後來不久就出現了董鄂氏出氣打襄陽親王的事,襄親王憂憤而死,疑似自殺。襄親王死後兩個月福臨就立董鄂氏為賢妃。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這件事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不符合道德規範,但在入關之前的滿人還保留著少數民族的舊俗,兄納弟妻在他們看來不算多大的事兒。後來她為福臨生了個兒子,雖然是第四子,福臨卻在詔書中稱他為第一子。

福臨在《端敬皇后行狀》中也用了不少筆墨寫董鄂妃的“孝”,“皇太后身體違和,董鄂妃朝夕侍奉,廢寢食。”,“事皇太后左右藹走,無異侍女。”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順治審批刑部呈報的處決囚犯奏章時,她會提醒說“民命之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參稽之。”而對於朝廷政事,她也會推辭說“斯事良非妾所敢預”,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識大體。

早些的時候,董鄂氏長出入後宮,這個婚姻感情極其不幸運的福臨,逐漸就跟自己的弟媳婦摩擦出愛情的火花。後來不久就出現了董鄂氏出氣打襄陽親王的事,襄親王憂憤而死,疑似自殺。襄親王死後兩個月福臨就立董鄂氏為賢妃。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這件事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不符合道德規範,但在入關之前的滿人還保留著少數民族的舊俗,兄納弟妻在他們看來不算多大的事兒。後來她為福臨生了個兒子,雖然是第四子,福臨卻在詔書中稱他為第一子。

福臨在《端敬皇后行狀》中也用了不少筆墨寫董鄂妃的“孝”,“皇太后身體違和,董鄂妃朝夕侍奉,廢寢食。”,“事皇太后左右藹走,無異侍女。”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然而天妒紅顏,董鄂妃生的兒子不滿百日就夭折了,過了兩年,董鄂妃也在22歲的妙齡香消玉殞,這個唯一能在壓抑的生活下給福臨帶來些許安慰的女人也消失了,給福臨帝留下了無窮的哀思。

順治十七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清宮內突然沸反盈天。後宮中的皇太后和皇后都氣得說不出話,原來是福臨,在近一個月看似情緒安穩的福臨突然宣佈自己要剃髮為僧,不聽任何人阻撓勸說。其實福臨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四皇子的死本來對他就有非常大的打擊,從那時起就有了出家的意思,而且在他睡覺的時候不允許有任何人待在屋裡,不能聞到一絲氣息,要麼註定今夜無眠。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順治審批刑部呈報的處決囚犯奏章時,她會提醒說“民命之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參稽之。”而對於朝廷政事,她也會推辭說“斯事良非妾所敢預”,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識大體。

早些的時候,董鄂氏長出入後宮,這個婚姻感情極其不幸運的福臨,逐漸就跟自己的弟媳婦摩擦出愛情的火花。後來不久就出現了董鄂氏出氣打襄陽親王的事,襄親王憂憤而死,疑似自殺。襄親王死後兩個月福臨就立董鄂氏為賢妃。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這件事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不符合道德規範,但在入關之前的滿人還保留著少數民族的舊俗,兄納弟妻在他們看來不算多大的事兒。後來她為福臨生了個兒子,雖然是第四子,福臨卻在詔書中稱他為第一子。

福臨在《端敬皇后行狀》中也用了不少筆墨寫董鄂妃的“孝”,“皇太后身體違和,董鄂妃朝夕侍奉,廢寢食。”,“事皇太后左右藹走,無異侍女。”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然而天妒紅顏,董鄂妃生的兒子不滿百日就夭折了,過了兩年,董鄂妃也在22歲的妙齡香消玉殞,這個唯一能在壓抑的生活下給福臨帶來些許安慰的女人也消失了,給福臨帝留下了無窮的哀思。

順治十七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清宮內突然沸反盈天。後宮中的皇太后和皇后都氣得說不出話,原來是福臨,在近一個月看似情緒安穩的福臨突然宣佈自己要剃髮為僧,不聽任何人阻撓勸說。其實福臨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四皇子的死本來對他就有非常大的打擊,從那時起就有了出家的意思,而且在他睡覺的時候不允許有任何人待在屋裡,不能聞到一絲氣息,要麼註定今夜無眠。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木陳忞說:“皇上是和尚轉世,所以不忘禪門習氣。”福臨聽了非常認真的說:“我想我前身的確是僧,每次來廟裡,見到你們住的地方窗明几淨,就徘徊著不願離去。”福臨再說著說著便想歲老和尚出家去。木陳忞勸他:“只顧個人修行是不夠的,大乘教義,菩薩轉成人間帝王宰輔,是讓他們保持國土,弘揚佛法,這遠遠比一個人出家的作用大得多,所以皇上千萬不要有出家的念頭。”福臨覺得他說得對所以才暫時放下了出家的念頭。

董妃去世,對福臨幾乎是致命的打擊,急火攻心,幾乎快要發瘋,幾天後雖然看似冷靜了下來,但人在金殿寶座上,心卻不知飛向哪裡。

退朝後,他整日和茚溪森、旅庵、山曉等僧人在一起,談經論道。僅僅他自己就三十八次到他們館舍親訪,到半夜才回宮,不知道福臨怎樣說服了茚溪森為自己剃度,當日舉行。

眾僧著法衣,兩旁肅穆,福臨虔誠地跪在堂前,頭髮已經剃去一半。這時殿外茚溪森的師傅玉林秀一聲“住手!”來到殿前,太后、皇后緊跟其後,這才制止。

"

​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大清北京皇宮彩燈高掛,鼓樂飛揚,諸王公大臣對端莊坐在金鑾殿上的福臨行三拜九叩禮,殿上殿下一片山呼萬歲聲。十三歲的福臨登基了。

歷史上對“順治出家”眾說紛紜,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團。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有兩後、十五妃,但是他的婚姻生活非常卑微,他的兩個皇后都是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福臨並不喜歡這兩個姑娘,而立她們為皇后只有一個目的,--聯姻。既能聯合又能控制強悍善戰的蒙古族。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不喜歡孝莊太后為他挑選的兩個蒙古姑娘,卻喜歡上了同父異母弟襄親王博木博果爾的福晉董鄂氏,也就是福臨的弟媳婦,於是一時間宮中母子不和、婆媳不和、夫妻不和等各種矛盾激化。

關於董鄂氏,《清稗類鈔》有一些記載。文中首先說:後董氏滿洲人,父親是大臣鄂碩,一積勳封至伯。在描寫董鄂氏的善良、賢惠、勤儉、孝順等美德的時候,寫到“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恩惠,不以貴自矜。”而且她用的飾品,像簪子、耳環一類的,從來不用金銀玉石製作,而是用動物的骨頭獸角代替。她每次收到賞賜的時候,都會分給手下的丫環僕人一些,用來不會吝嗇。董鄂氏絕不會干政,始終堅持“婦無外事”。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順治審批刑部呈報的處決囚犯奏章時,她會提醒說“民命之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參稽之。”而對於朝廷政事,她也會推辭說“斯事良非妾所敢預”,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識大體。

早些的時候,董鄂氏長出入後宮,這個婚姻感情極其不幸運的福臨,逐漸就跟自己的弟媳婦摩擦出愛情的火花。後來不久就出現了董鄂氏出氣打襄陽親王的事,襄親王憂憤而死,疑似自殺。襄親王死後兩個月福臨就立董鄂氏為賢妃。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這件事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有些不符合道德規範,但在入關之前的滿人還保留著少數民族的舊俗,兄納弟妻在他們看來不算多大的事兒。後來她為福臨生了個兒子,雖然是第四子,福臨卻在詔書中稱他為第一子。

福臨在《端敬皇后行狀》中也用了不少筆墨寫董鄂妃的“孝”,“皇太后身體違和,董鄂妃朝夕侍奉,廢寢食。”,“事皇太后左右藹走,無異侍女。”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然而天妒紅顏,董鄂妃生的兒子不滿百日就夭折了,過了兩年,董鄂妃也在22歲的妙齡香消玉殞,這個唯一能在壓抑的生活下給福臨帶來些許安慰的女人也消失了,給福臨帝留下了無窮的哀思。

順治十七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清宮內突然沸反盈天。後宮中的皇太后和皇后都氣得說不出話,原來是福臨,在近一個月看似情緒安穩的福臨突然宣佈自己要剃髮為僧,不聽任何人阻撓勸說。其實福臨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四皇子的死本來對他就有非常大的打擊,從那時起就有了出家的意思,而且在他睡覺的時候不允許有任何人待在屋裡,不能聞到一絲氣息,要麼註定今夜無眠。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木陳忞說:“皇上是和尚轉世,所以不忘禪門習氣。”福臨聽了非常認真的說:“我想我前身的確是僧,每次來廟裡,見到你們住的地方窗明几淨,就徘徊著不願離去。”福臨再說著說著便想歲老和尚出家去。木陳忞勸他:“只顧個人修行是不夠的,大乘教義,菩薩轉成人間帝王宰輔,是讓他們保持國土,弘揚佛法,這遠遠比一個人出家的作用大得多,所以皇上千萬不要有出家的念頭。”福臨覺得他說得對所以才暫時放下了出家的念頭。

董妃去世,對福臨幾乎是致命的打擊,急火攻心,幾乎快要發瘋,幾天後雖然看似冷靜了下來,但人在金殿寶座上,心卻不知飛向哪裡。

退朝後,他整日和茚溪森、旅庵、山曉等僧人在一起,談經論道。僅僅他自己就三十八次到他們館舍親訪,到半夜才回宮,不知道福臨怎樣說服了茚溪森為自己剃度,當日舉行。

眾僧著法衣,兩旁肅穆,福臨虔誠地跪在堂前,頭髮已經剃去一半。這時殿外茚溪森的師傅玉林秀一聲“住手!”來到殿前,太后、皇后緊跟其後,這才制止。

水落石出:這才是順治皇帝出家的真正原因

福臨再次與茚溪森相見時,福臨雖穿蟒袍,卻光頭禿髮,兩人不免相視而笑。福林說:“我想上古之人,只有釋迦牟尼如來捨棄了王官而成正果,達摩亦是舍國位而為禪林之族。我想效仿他們,您看怎樣!”結果又經歷了一番脣槍舌戰說服了福臨。

順治十八年初,福臨乳母死,福臨請茚溪森來京操辦法事,不料,第三天福臨自己一病不起,待茚溪森趕到京城時,竟為這位知心天子親自送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