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關於古玉沁色,玩家們講得比較多的是接觸處受沁、薄弱處受沁、有沁必有門,常見的仿古玉沁色通常比較鮮豔、老料新工會出現工斷沁,還有一些仿古玉器利用皮色充當沁色等等。本文分享五種特殊沁色,是在古玉鑑賞中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

一是妖嬈之沁。有些玉器的沁色十分鮮豔,但它卻並不一定是假沁。請看幾件沁色妖嬈的館藏古玉。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為北京故宮藏雞心佩

這件雞心佩的沁色真可謂嬌顏如畫、豔麗無比,但卻是真古玉。所以,上手一塊玉器需從玉質、工痕、神韻、熟舊感、沁色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切實搞清看真的原因是什麼、斷假的依據在哪裡、看真的原因和斷假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這種求是的精神是玩玉之人必備的品質。實際上,沁色比較鮮豔的古玉並不少。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北京故宮藏漢代勾連雲紋玉燈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揚州博物館藏漢代玉劍格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北京故宮藏漢代玉盤

這三件館藏古玉都是白玉紅沁,沁色也都十分鮮豔。

二是無門之沁。常言道,沁色不入無門之玉。這個觀點絕對正確,容易理解錯的是沁門這個概念,一些朋友常常簡單地把沁門等同於綹裂、蝕斑、蝕孔,實際上沁門包括但並不限於綹裂、蝕斑、蝕孔,一塊玉器的玉質疏鬆處、打磨較多處都可能成為沁門。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天津博物館藏戰國雙人玉佩

這塊戰國玉佩局部受沁,原因應該是受沁處玉質相對疏鬆。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藏漢代玉劍格

這件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藏漢代螭紋玉劍格邊緣一點受沁,可能原因是受沁處因雕刻時打磨較多或碰磕造成玉質疏鬆。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北京故宮藏玉貔貅

這件玉貔貅角部受沁處並無綹裂、蝕孔,可能是該部位由於雕刻打磨或碰磕造成玉質疏鬆。

三是工斷之沁。工斷沁的情況有可能是老玉新玉或者玉皮冒充沁色,但也非絕對,別忘了古玉受沁還有“接觸處受沁”這一說,一些陰線槽較深的古玉,在接觸色源較淺的環境中,可能只有玉表受沁,而較深的陰線槽裡面受沁少或乾脆不受沁。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臺北故宮藏漢代玉辟邪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臺北故宮藏漢代玉辟邪

這件玉辟邪比較明顯的特點是玉表受沁較重,而深陰線裡幾乎沒有沁。可能的原因是,由於玉表沁重而深陰線裡沁淺或者未沁,經盤玩後深陰線裡沁淺玉質恢復快、玉表沁重玉質恢復慢,導致現在看起來似乎是工斷沁。

四是斑斕之沁。玉得三色沁,勝過十萬金,多色沁相對少見,也正因為如此有的朋友一見多色沁就覺得不靠譜。實際上,仿古做多色沁比做全色、單色成本更高。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北京故宮藏戰國龍紋玉璧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圖為安徽文物局藏宋代雙龍首玉玦

這兩件古玉都是多色沁,十分漂亮。

五是類皮之沁。許多時候,玉器邊緣因為打磨、碰磕等原因,雖然沒有綹裂但也能成為沁門。市場上也經常可見一些古玉只有邊緣有沁,而其它部位沒有沁。究竟是沁還是皮,需要注意區分。具體的區別方法,戰漢古玉在其它文章中已有介紹,在此就不展開了。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北京故宮藏魏晉時期螭紋玉劍璏

這件玉劍璏上的黑、紅色有暈散過渡,應為沁色,但沁色的位置特殊,看上去更像玉皮。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北京故宮藏戰國玉螭鳳雲紋璧

這件玉璧邊緣受沁鈣化,但明顯有沁門,當是沁色。

五種容易被錯殺的特殊沁色——古玉沁色

北京故宮藏明代青玉瑞獸

這件明代青玉瑞獸玉表明顯為既有皮也有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