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內陸西南,有片被群山峻嶺拱衛著的盆地,盆地中星羅棋佈著大堆城市,其中有個城市位於嘉陵江和長江交匯處,美其名曰,重慶。名字來源為某皇帝,先封王,而後繼位稱帝的“雙重喜慶”。比起一線城市的北上廣圈子,這個立志成為一線城市的二線城市,在各種技術和政策推動下,其社會的發展和變遷,更具廣泛性和代表性。

雖然美味鐵板章魚不是美國人,無法目睹遊戲產業的誕生,以及這個新興行當早期七、八十年代的種種嘗試。不過,作為八零後,卻有幸在重慶這座城市裡親歷了,整個遊戲產業在中國的歷程。宏觀層面的發展經過,也許大家都已經多多少少知道,但覺得微觀上的變化也值得探究,畢竟這才是更容易被忽略的事。如此,有了自告奮勇的觀察者,也有了值得觀察的對象,但我們還需要個具體的環境。

那麼,現在就按每五年一個時間段,梳理這些發展和變遷,並且會在章節開頭結尾部分,提供該時間段內的環境生態、時代小結和歲月剪影,以便更好地瞭解——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的概況。

好的,讓我們開始。

■ 1985年—1989年

背景標註

改革開放後,開放國策既定,頃刻之間有實力或有海外關係的人紛紛出國,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增長見聞的先行人群,開始將西方的成熟商品,大量輸送運回國內,然後銷售給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雅達利2600就是其中之一。

發展變遷

最初版本發售於1977年9月的雅達利2600,當年售出25萬臺,至 1981年雅達利年銷售額,已達10億美元,到1982年時售出1000萬臺,該遊戲機的早期售價為199美元。而1980年中國人均收入僅255美元,對當時的中國市場而言,這簡直就是個難以置信,無法理喻的瘋狂價格。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1982年11月推出的雅達利5200失敗,電影改編遊戲《E.T.》失敗,雙重打擊下引發了1983年美國遊戲業蕭條, 1983年7月任天堂遊戲機在發售日本獲得成功,競爭對手的失敗,就是自己的成功,以此為契機日本人開始建立在遊戲產業的霸權地位。不過任天堂,就如它後來一樣,繼續小心翼翼地觀察事態,直到1986年9月才在美國發售美版任天堂。

這些事對於我們有什麼影響嗎?當然。

全新的雅達利也許昂貴,需要一個家庭的兩三年工薪才能購買,但畢竟發售數年後,銷售量已經上千萬臺,而且經過1983年的大蕭條,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二手、次品、樣品等等,如此順理成章也有了利潤空間。至於更廉價的,比如在美國購買整下集裝箱數量的,淘汰、返修和壞損的雅達利2600,再海運回到國內,進行維修、保養、拆卸、拼裝、重組之後,就有了廉價的雅達利,這也是八十年代,相當數量商品的操作方法。

無論事情到底如何,從1985年開始,街面上漸漸出現了全新的生意,由個體經營的家用機出租,向消費者提供使用雅達利2600的服務。和你想象的有些不一樣,當時還沒有店鋪之類,所以這生意是露天經營,而經營場所多為電影院、居民區、學校之類場所附近,經營設備也很簡陋質樸,厚重的木造四腳方箱被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空間大,用來裝著彩色電視,下層空間小,用來放置遊戲機、遊戲卡帶、手柄、電源、線板、線纜和其他雜物。

四腳方箱正面有塊可以開合的蓋板,朝上揭開後用老式窗戶拉扣固定,再用夾子夾上大塊藍布,如此就能消除放置在方箱裡面電視屏幕上的反光。而下面有兩個拇指頭大小的小孔讓手柄線出入,有塊木板被合頁鉸鏈固定在上面,也用老式窗戶拉扣作支撐,以形成平臺放置手柄,或者顧客隨身攜帶的輕盈物品。其他設備就是座椅和電線之類。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這是個利潤頗豐的行當,最早的時候,雖說投資是筆鉅款,電視、遊戲機等等設備需要花費將近兩千元,這意味著普通家庭數年積蓄,但全天經營只需一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然後就是雨後春筍吧,短短兩三年時間在電影院周邊,出現至少十幾家從事此類經營的露天店鋪。所以,競爭如此激烈,從按小時收費,變成了按局、場次、遊戲人物的生命數等,更為廉價親民的收費。

我們姑且,將這個興起的行業,稱之為“家用機時租業”吧……

與此同時出現的,還有另外一種遊戲時租服務,不過這次不是美國貨,而是我們島國鄰居出產的商品,Game & Watch手持式遊戲機。任天堂公司研發,並於1980年4月發售,沒錯就是那個任天堂,想不到當年還搞過這小買賣吧,不過這生意並不小,1991年停產時,全球銷量竟然超過4300萬。

作為任天堂Game Boy之類後續掌機的早期雛形,遊戲操作非常簡單,就是左右兩個按鍵,如此改變位置,避免接觸傷害,並達成遊戲目標。但Game & Watch到中國後,畫風也隨之轉變,不需要電視,也不需要卡帶,後續開支只是鈕釦電池,而且還很省電。相對低廉的價格和運營成本,能讓個體經營商,一口氣投資購買幾十臺,然後靜待年齡小的孩子們,支付幾毛錢後換取片刻娛樂體驗。這算是……“掌機時租業”?(笑)

章魚在此相當得意的告訴大家,自己也有一臺,還是任天堂原裝,來自親戚的饋贈,大家都應該很清楚,在那個時代這意味著什麼,其實無非就是肩膀上的兩根槓臂牌,學習委員的頭銜之類虛名罷了。遺憾的是,這款助我在人生中唯一一次當“官”的遊戲機,經歷多次搬家後,不知不覺間遺失了……(我那款日版是暗紅色)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任天堂遊戲機,即FC在大陸出現了,更好的畫面,更多的色彩細節,更好的音樂音效,嗅覺敏銳的經營商紛紛開始升級換代。淘汰下來的雅達利2600,以更優厚實惠的價格,迅速進入平民家中,成為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家用機,這個時間段,差不多是在八十年代中後期。

甚至軍隊退休老幹部的休息室也有一臺,平日下午時分,老爺子們會湊一起,哈哈大笑著玩遊戲,還大呼小叫。別問怎麼知道,畢竟當時的我作為箇中高手、鶴立雞群……

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競爭優勝劣汰,雅達利2600無法與任天堂競爭,無論任何一方面都是如此,對於從事家用機時租業務的經營商,要麼換代,要麼出局,越早升級越早獲利,第一臺任天堂營業時,簡直門庭若市,數百人圍觀的盛景持續了數週有餘,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市場考驗,升級換代宣告結束。

在露天家用機時租競爭日趨白熱,經營者紛紛升級換代之際,另一種需要商鋪才能進行的生意,也開始隨著沿街店面的增多出現了。街機廳,是的,街機廳。這種經營方式,更貼近於其發源地——美國。街機是笨重而巨大的設備,投資耗費頗大,經營起來也會有損耗,比如操作的按鈕和搖桿,耗電也更高,顯然經營者不可能等顧客登門,指定某款遊戲才打開電源,遊戲結束又重新關上。

新事物總會被追捧,街機廳開門營業後,可謂生意興旺,人頭攢動,挨肩擦背,百餘平米的商鋪卻連空氣都變得渾濁。但並非你以為的那樣,一整排街機把房間塞得嚴嚴實實,排成規規矩矩的隊列,而是大屋子裡稀疏地散佈著有限的設備,兩臺街機之間還有幾米間距。還不能理解場面火爆到什麼程度的話,假如你年齡太小,個頭不夠高,那麼看到的只有後背。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街機廳也漸漸變多。但與家用機出租業務群聚經營不同,街機廳相互之間都相隔甚遠,以今日所知所學,露天家用機出租群聚是為求所謂的商業集約效應,街機廳則是對市場進行更廣泛覆蓋,同時也減少競爭壓力,如此清晰且截然不斷的經營手法,很難相信那是八十年代,而且當時並沒有從西方引進詳細的現代商業理論。

時代小結

個體經營的家用機時租業出現,經營者不久後,面對了首次升級換代,業界從雅達利2600進入任天堂8位機FC的時代,淘汰下來的機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家用機。投入和後續支出最小的經營項目Game & Watch也分得一杯羹。投入和運營消耗較大的街機廳也已出現。

歲月剪影

沿街店鋪漸漸增多,城市居民紛紛大街小巷上擺攤設點,從傳統的老蔭茶、紅糖水、冰粉、涼蝦,到新式的機制酸梅湯,西瓜攤則是切成長條一列排開,還有隨時可加調料的涼麵涼粉和米粥。至於其他商品的攤位,通常在黃昏時分稀疏地出現,行人們來來往往,或駐足討價還價,或張望邊逛邊走,但國營百貨公司仍是主要消費場所。來自西方歐美日澳的商品出現,作為身份、地位、能力的象徵,成為吹噓炫耀嫉妒羨慕的對象。

■ 1990年—1994年

背景標註

國家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積累,改革開放下面對豐碩成果的同時,卻有各種擔憂。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重申繼續改革開放,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廣東20年內追上亞洲四小龍的期許。這期許的結果對遊戲產業造成的結果,就是由此開始香港成為大陸相對於歐美日澳等地,更為重要的商品來源地之一。接下來,我們就將看到,此舉對大陸游戲產業影響,不過在此之前,家用機時租服務,經歷了另一次升級。

發展變遷

通過整個學期的努力,章魚躥升十多名進入前五,此驚豔表現,令班主任以及各科老師讚不絕口,可惜事情他們認為的有些不一樣。期末考結束後,父親按照約定購入售價三百元有餘的山寨版任天堂,包括八合一卡帶,這成為章魚的第二臺遊戲機,也因此幸運,或不幸地避開了——“啊哦,小霸王其樂無窮啊!”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以現在的視角回頭評論小霸王學習機,其實就是山寨任天堂的8位機FC,再進行本地化的商業適應,利用長輩們的己難成龍,那就望子成龍的心態,大肆鼓吹寓教於樂,再用一些所謂的學習軟件,配合上正確的營銷手段,最終成就這段輝煌,但沒有唐老鴨配音演員李楊,精妙的廣告詞配音,恐怕這輝煌也要失色不少。

雅達利和任天堂時代,家用機時租服務,大多以露天模式集中進行營業,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事情開始產生變化,不少經營者搬遷進自家,或者租來的沿街店鋪中,這種類似街機廳的經營方式,雖然也因此削弱了利潤,但免去了日晒風吹雨打的種種不便,各方面都有改善。

與此同時發生的是,經營者再次面對技術進步,世嘉公司的16位機Mega Drive,已經於1988年10月發售,經歷兩年時間的積累,已有數量充足的遊戲可供選擇,也出現被追捧的大作,如《夢幻模擬戰》《光明與黑暗》《忍者武雷傳說》等等。

淘汰下來任天堂,部分迴歸家用機,部分前往較偏僻地區,部分進入規模更大的經營者手中,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經營者沒有資金擴大規模,只能採用賣掉舊機型,回籠資金在升級換代的方式。而另一些人,已經敏銳地意識到換代不可避免,必須大規模運營才能大量獲利,結果就是出現擁有十幾臺二十臺機器的室內經營者,而其他經營者繼續保持低成本露天經營。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掌機時租服業閃瞬即逝,提前已出局,Game & Watch的相關生意結束後,取代它的並不是任天堂的後續產品Game Boy,而是俄羅斯方塊機。這種便攜機出現後不久,短短數年時間迅速橫掃整個中國,不分年齡,無論貧富,無不將其視為非常正確恰當的娛樂。甚至學者撰文言,玩俄羅斯方塊對大腦有益,建議老年人每天娛樂一小時云云。嚴格說來,這算是視頻遊戲首次大眾化普及,而且獲得了巨大成功。

有天放學回家,見有些人正在從車上卸下街機,順著他們的路徑,抬頭才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新開的專門從事街機銷售的公司,二樓應該是倉庫,透過玻璃看到堆放著的街機框體。公司的老闆正在清點什麼。看上去很面熟,是這片最早的街機店經營者,轉讓街機廳開了販售街機的公司,顯然他從街機獲得的,遠比最初以為的更多。

《街霸2》的出現讓街機廳再度喧囂,最初的一個多月時間,每天都有大堆的人排隊對戰,可以肯定這款遊戲,僅在這段時間至少獲利上萬。隨後漸漸回落,但新任街機廳老闆非常聰明,他設計了一套比賽。每次參賽人數為八名,參賽費為1元,即三個遊戲幣,最後的冠亞軍名可以得到十個和五個遊戲幣。

冠亞軍有資格參加週末的正式比賽,參賽費為五元,獎品自然也是現金。而且週末比賽日那天,人氣爆棚的街機廳流水可達上千,在九十年代初可算驚人的數字,真是個有趣的時代,聰明才智的確能夠致富。按多年損友所言,他認為這些比賽,就是當下電競的某種早期雛形,但我卻難以苟同……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少數家用機時租業的經營者,開始新的“升級換代”至同為16位機的SFC,這批SFC是在1990年11月發售的日版,但價格因素是個大問題,而已成熟的世嘉MD較為廉價,也具備強勁競爭力。於是,市場的供應和銷售,經營者和消費者,兩端都產生了分歧,MD還是SFC?

行文至此,似乎始終沒有提及香港,香港到底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其實香港加速了大陸整個商業運轉,比如需要一年,甚至兩年時間才能出現的新品,通過香港可以在大半年,或半年,甚至三五個月時間,就讓其出現在貨架上。尤其是遊戲這類獲利豐厚的商品,比如發售於1991 年 2 月的《街霸2》,僅僅過了四個多月,我就將遊戲幣投了進去,請收起看到“四個多月”展露的笑容,務必理解在當時,商品和信息流通,是遠不像今天這樣便捷迅速。

這些還僅是轉運性質的銷售,港澳臺地區對大陸游戲產業影響最大的,顯然是SFC的磁碟機系統,磁碟機系統源自FC,本意是為了保護遊戲卡帶本體,不過技術傳播開來,落入港澳臺地區的商人手中,立刻變了個樣子。假如要給世界所有盜版橫評,那麼這套系統,絕對是盜版領域的聖盃,沒錯,就是如此“尊崇的地位”。

事情並不複雜。通過轉錄設備將遊戲卡數據轉存至光盤,然後將新遊戲的光盤送到各地代理商手裡,而遊戲會按照其內存容量分為4M、8M、10M、12M、16M、24M、32M、48M,再將其儲存至每張磁盤容量為8M的磁盤,容量大的遊戲要多用幾片磁盤。比如,《最終幻想6》為24M,需三張磁盤,《時空之旅》為32M,要磁盤四張。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遊戲通過磁盤讀入磁碟機後,即可開始遊戲,磁碟機本身也可以刻錄遊戲。簡單來說,用廉價3.5寸的磁盤取代了昂貴的卡帶,這是一套依靠SFC,卻完全獨立於SFC的完整系統。在磁碟機最紅火的歲月,還出現了大量品牌貨,比如博士、UFO、龍系列、霸王等,其中最優秀兼容和質量最好的,當然是博士7。

結果?結果就是“一次投資終生受益”,以及隨之而來的SFC大爆發。先前提到的MD和SFC的分歧,被迅速瓦解,美版SFC加磁碟機系統,相比世嘉MD和卡帶,簡直廉價得後者望塵莫及。這對大陸游戲產業的影響是空前的,家用機時租業的運營商們,首次能免去後續投資之慮,將投資全部用於SFC和磁碟機系統。

稍微試探之後,很快便出現了擁有三五十臺,七八十臺,甚至擁有上百臺SFC的經營者,租下半個足球場大小的物業,拉通整個房間的條桌上擺放著電視、SFC和磁碟機,提供更舒適的可摺疊沙灘躺椅,僱傭三班倒的女工日常運營管理,並有10元從11點到次日7點的通宵特惠價,以及各個餐點時間和非餐點時間的飲食服務……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前面那位損友說,當年的SFC大通場,就是網吧的雛形。好吧, 這次我無法反駁,很遺憾,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也找不到圖了,各位自行腦補吧。紅色座椅請腦補白色沙灘椅,顯示器腦補大屁股電視,顯示器旁邊是SFC和磁碟機,再把房屋空間高度翻倍就差不多了。

那時候,每個玩家都會有張3.5寸的磁盤,用來儲存自己的遊戲進度,磁盤被裝在透明塑料殼中,售價竟然要五元,現在想來真是昂貴到邪惡的地步。我們這些年紀小一些的,會在上面會貼自己喜歡的動漫貼紙,當年都是貼聖鬥士、七龍珠或者機器貓,班上男生大約三分之一都有,這就是流行、時尚和身份標籤。

時代小結

任天堂8位機FC,及其山寨貨成為家用主流。而世嘉的16位機MD,成為家用機時租主流機型。街機廳變得習以為常,同家用機時租業平分秋色。後期美版SFC加磁碟機系統出現,無需後續投資,由此經營商們的規模變得更大。

歲月剪影

夜市升級換代,從一小塊塑料布,變成了由竹竿、鐵架和摺疊床組成的立體攤位,商品琳琅滿目,從玩具到工具,從衣褲到鞋襪,從擺件到裝飾應有盡有,國有百貨公司成為選項之一。燈光照明成為標配後,夜市營業時間逐漸延長,從早期的17點-20點,慢慢持續到22點,而提供小吃、水果、食物和飲料的攤販,甚至會經營到凌晨,後期夜市,還出現了麻辣燙,即菜量、味道、價格均縮水的火鍋。重慶人吃火鍋可是宗教活動(笑)。

1985-1995:我在重慶看到的中國遊戲產業

曾經的,我們。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