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3月份是傳統的重卡銷售旺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燃氣重卡的訂單增長迅速。較為專注於這一領域一汽、陝汽準確的挖到了這一波紅利,而銷量排行前列的幾大重卡企業如重汽、東風、福田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經歷了自2011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到2015年的下跌,再到2017年重回火爆,燃氣重卡的發展軌跡有什麼規律可尋?我們到底又該買傳統燃油車還是天然氣車呢?

一、天然氣重卡的起起落落

實際上,燃氣發動機最早並非應用於卡車。在剛剛建國的50年代,我國石油資源內無油田自給,外無進口貿易支撐,因地制宜研發了一批氣體燃料替代汽油機的車,也就是車頂氣包儲存氣體。

一直到90年代壓縮天然氣CNG出現後,才因其體積的大量減小被更多地用在了公交車和出租車上,但由於受續航里程限制,卡車上仍然很難見到。直到後來,液化天然氣LNG技術普及解決了續航里程的難點,燃氣卡車才有了遍地開花的條件。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011年是個重要的爆發節點,這一年油價基本在7元/升以上徘徊,此時氣價的優勢逐漸體現了出來,燃氣重卡銷量首次出現大幅增長,年度總銷量達到了5000輛。

今天看這個銷量似乎很小,但當年這可是敢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正是他們親身驗證了天然氣的經營效益。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之後的四年時間裡,受油氣價差影響,燃氣重卡的銷量在持續增長,這一盛況一直持續到2015年。當年,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將國內成品柴油價格拉低至了5元/升左右,天然氣的價格優勢迅速被削弱,銷量自然也是直線下滑,只有1.4萬輛。

終於在2016年下半年油價逐漸回升,燃氣重卡再次因其燃料經濟性優勢受到購車者的青睞,並於2017年銷量增長到了10萬輛。

就在接近年末時,社會上普遍認為是受民用煤改氣因素影響,國內LNG價格飆升,部分區域甚至達到10元/公斤以上。然而貴只是一方面,加不到氣才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

一時間,燃氣車主們苦不堪言,嶄新的重卡只能白扔著沒法經營。其實這裡要插一句,煤改氣只是氣價上漲的一個方面,液化加工企業的生產力瓶頸也是這次“氣荒”的一個重要因素。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因此在2018年形成了一個現象:明知燃氣比燃油經濟型好得多,很多購車者還是畏手畏腳,不敢輕易選擇選擇燃氣重卡。

直到供暖季來臨,國家有效的調控政策加上液化加工企業產能的提升,這一波“氣荒”終究沒有出現,從四季度開始燃氣重卡再次迎來了爆發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之所以講述這一段歷史,是要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當柴油價格持續高位之時,購車者會更加傾向於購買燃氣車;

二是之前對於“氣荒”的擔憂限制了燃氣重卡的銷量增長。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那麼,今後燃氣重卡到底值不值得購買的?大饅頭認為,可以!

從經濟性方面來看。首先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增長比較難,每當歐佩克通過協議準備拉昇原油價格之時,就會因以美國為首的頁岩油企業增加產能打壓而難以實現。

雖然國內成品油價格經常性的“難降易升”,但總不會與實際面脫離太大。另一方面,成品油價格再回到2015、2016的低位水平已經不太可能。

所以長期來看成品油的價格不會出現“過山車”式的波動,油氣價格差會長期存在。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再看天然氣供應方面,2018年中國進口LNG總量為5388萬噸,預計2019年LNG進口量有望突破7000萬噸,較2018年增長30%。加上國家各項政策的保障,除了供暖季價格會有一定上浮外,LNG的供應量和供應價格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車輛性能方面,燃氣重卡在性能上已經與燃油車差距越來越小,超過500馬力的燃氣車已不鮮見,品質也更加穩定,故障率大大降低。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政策方面,隨著“打贏藍天保衛戰”戰略的落地,國六排放升級在即,清潔能源重卡的需求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在當前純電動產品還存在續航、充電等痛點,氫燃料和甲醇燃料技術尚不成熟的時期,燃氣車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加氣站方面。2011年底,我國僅有101座LNG加氣站;到2014年,國內LNG加氣站數量增加到2000餘座;2016年,LNG加氣站已近3000座。預計到2020年,國內LNG加氣站數量將超過10000座。隨著未來燃氣車佔比的增加,將會出現市場按需的自行調節。

燃氣重卡又賣火了,今年換車你會考慮LNG卡車嗎?

雖然前面說了那麼多燃氣重卡的利好,但最後還要提醒,目前加氣站分佈密集的區域還是比較少,代表性的省份僅有陝西、山西、河北等有限的幾個。

購車者在選擇燃氣重卡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自己經營路線的加氣便利性,以及未來加氣站的建社趨勢,更加理性地選擇車型。

本文特約作者:大饅頭

關注卡車之家(手機卡車之家_商用車互動服務平臺),網聚卡車人的力量

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