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幼兒園 語文 高考 教育 江蘇教育報 2018-11-29
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鏡頭一

開學了,一些家長又開始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報輔導班?給孩子報什麼樣的?報幾個?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對於“要不要報”,多數家長几乎不假思索:“報!”理由是:人家都報了,我家不報不是落後了嗎?

不上輔導班真的會落後嗎?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不少孩子剛從學校的大門出來,就立馬被家長送去輔導班,手上拿著水壺和晚餐。在日復一日的奔波中,有的孩子的成績或許的確有起色,而有的孩子卻鮮有進步。若是付出沒有回報,孩子和家長的辛苦又是否值得呢?

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作家周國平有了女兒之後也曾一度陷入焦慮,他的體會是,只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質,應試會是相當輕鬆的事。於是,關於女兒應該接受怎樣的教育,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以素質的優秀為目標,把應試的成功當作副產品。在此基礎上,他和女兒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堅決不上補習班。小學6年實踐下來,女兒的考試成績在班上始終名列前茅,比如語文,她的成績總是前一二名,這和她喜歡讀書直接有關。周國平認為,這無疑是得益於綜合素質。

看過上面的案例,也許並不能解決家長們心中“上不上補習班”的糾結,但是小編覺得,至少家長們要意識到,“上不上”都是自己孩子的事兒,在考慮的時候,不妨問問孩子,不妨想一想孩子以前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最適合ta的學習方法。

鏡頭二

你有“名校情結”嗎?昂貴的學區房、上不起的國際幼兒園、擠不進的優質小學……這些,讓你苦惱嗎?據小編所知,許多學霸家庭一開始並沒有“名校情結”,一組數據看一下——

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2018年高考成績發佈後,澎湃向全國31個省份的60餘名學霸考生髮去一份獨家制作的問卷,請他們回答58道題,以還原他們真實的學習和生活狀況。

從收回的27份有效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義務教育階段,大部分受訪學生並沒有比其他同齡人有著更高的起點,27人中81.48%上的是普通幼兒園,66.66%上的是普通小學,44.45%上的是普通初中。

“學霸”上的不是國際私立幼兒園?也沒有上學區房“死貴”的小學?是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以後選擇更好的中學甚至大學。自打母胎就有的“名校情結”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何不讓孩子先體驗一下學校生活,再根據他們的性格、學習習慣等等幫助他們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說:“‘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什麼是“適合的教育”?平衡充分發展的教育,才是“適合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就是要適合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適合自己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應該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與社會角色的適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適合的教育,中學校長怎麼看?

江蘇省蘇州中學校長衛新:“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的方法求和諧的發展。”

南京市第一中學校長尤小平:“尊重規律,才能培養出既有才華又靈魂豐滿的人。”

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讓孩子成為“有才華”又“靈魂豐滿”的人吧,讓他們在有限的童年裡既能感受到世界的廣袤又能對未來充滿期待、對自己充滿信心,用“適合的教育”成就最好的他們!

綜合整理自澎湃新聞等

微信編輯:管鈺

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沒上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怎樣了?沒上過名校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