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和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家長就要把立場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和孩子處於對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處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裡面,才能讓他真正的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2、誇獎孩子的正向表現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裡面曾經曾提到這樣一個經歷,小時候他是一個不敢當眾發言的人。有一次老師推薦他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結果他臨時忘詞了,還當眾尿失禁,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逃出了學校。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和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家長就要把立場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和孩子處於對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處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裡面,才能讓他真正的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2、誇獎孩子的正向表現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裡面曾經曾提到這樣一個經歷,小時候他是一個不敢當眾發言的人。有一次老師推薦他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結果他臨時忘詞了,還當眾尿失禁,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逃出了學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但後來老師又找到了竇文濤跟他說:“你那天的表現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你之前背誦的那兩段深情並茂,所以這次我推薦你去區裡面比賽。”竇文濤去區裡面比賽之後得了第2名,從此之後他再也不害怕上臺講話了。

故事的前半段其實是一個比較悲劇的開頭。經過那次失敗之後,竇文濤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失敗者,他就可能再也無法當眾演講。而這位老師卻告訴竇文濤,他確實有演講的天分。正是由於這句話,改變了竇文濤對自己的角色設定,從此他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碰到這樣的狀況,我曾經因為害怕上臺給大家講故事,而請了一個月的病假,直到現在,都不敢在不熟悉的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生如果在這種時候能夠像竇文濤一樣在關鍵時刻遇到伯樂可以推你一把,就很有可能前進到一個,更繽紛多彩絢爛的世界。

而我們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伯樂。

父母批評孩子的錯誤,無補於事,他既聽不進去,就更不會改正。錯誤都是過去的事,更重要的是未來,父母要在孩子的錯誤中發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繼續前進突破自己。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和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家長就要把立場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和孩子處於對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處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裡面,才能讓他真正的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2、誇獎孩子的正向表現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裡面曾經曾提到這樣一個經歷,小時候他是一個不敢當眾發言的人。有一次老師推薦他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結果他臨時忘詞了,還當眾尿失禁,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逃出了學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但後來老師又找到了竇文濤跟他說:“你那天的表現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你之前背誦的那兩段深情並茂,所以這次我推薦你去區裡面比賽。”竇文濤去區裡面比賽之後得了第2名,從此之後他再也不害怕上臺講話了。

故事的前半段其實是一個比較悲劇的開頭。經過那次失敗之後,竇文濤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失敗者,他就可能再也無法當眾演講。而這位老師卻告訴竇文濤,他確實有演講的天分。正是由於這句話,改變了竇文濤對自己的角色設定,從此他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碰到這樣的狀況,我曾經因為害怕上臺給大家講故事,而請了一個月的病假,直到現在,都不敢在不熟悉的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生如果在這種時候能夠像竇文濤一樣在關鍵時刻遇到伯樂可以推你一把,就很有可能前進到一個,更繽紛多彩絢爛的世界。

而我們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伯樂。

父母批評孩子的錯誤,無補於事,他既聽不進去,就更不會改正。錯誤都是過去的事,更重要的是未來,父母要在孩子的錯誤中發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繼續前進突破自己。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3、界定規則

在給孩子設角色設定的時候,我們要界定清楚一個明顯的界限規則。比如告訴孩子,他已經是一個可以獨立的大孩子了。所以每天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做,早上起床就不能賴床了,刷牙洗臉,穿衣服,這些都是大孩子必須學會自己獨立做的事情。

到了幼兒園一個老師都和小朋友們都喜歡的孩子,不僅要將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學會如何去照顧別人,如何與團隊協作與他人溝通。

在界定完規則之後,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情緒的發洩口。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港灣,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任何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回來告訴父母。但這並不會影響他是個好孩子的形象。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和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家長就要把立場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和孩子處於對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處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裡面,才能讓他真正的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2、誇獎孩子的正向表現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裡面曾經曾提到這樣一個經歷,小時候他是一個不敢當眾發言的人。有一次老師推薦他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結果他臨時忘詞了,還當眾尿失禁,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逃出了學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但後來老師又找到了竇文濤跟他說:“你那天的表現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你之前背誦的那兩段深情並茂,所以這次我推薦你去區裡面比賽。”竇文濤去區裡面比賽之後得了第2名,從此之後他再也不害怕上臺講話了。

故事的前半段其實是一個比較悲劇的開頭。經過那次失敗之後,竇文濤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失敗者,他就可能再也無法當眾演講。而這位老師卻告訴竇文濤,他確實有演講的天分。正是由於這句話,改變了竇文濤對自己的角色設定,從此他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碰到這樣的狀況,我曾經因為害怕上臺給大家講故事,而請了一個月的病假,直到現在,都不敢在不熟悉的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生如果在這種時候能夠像竇文濤一樣在關鍵時刻遇到伯樂可以推你一把,就很有可能前進到一個,更繽紛多彩絢爛的世界。

而我們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伯樂。

父母批評孩子的錯誤,無補於事,他既聽不進去,就更不會改正。錯誤都是過去的事,更重要的是未來,父母要在孩子的錯誤中發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繼續前進突破自己。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3、界定規則

在給孩子設角色設定的時候,我們要界定清楚一個明顯的界限規則。比如告訴孩子,他已經是一個可以獨立的大孩子了。所以每天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做,早上起床就不能賴床了,刷牙洗臉,穿衣服,這些都是大孩子必須學會自己獨立做的事情。

到了幼兒園一個老師都和小朋友們都喜歡的孩子,不僅要將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學會如何去照顧別人,如何與團隊協作與他人溝通。

在界定完規則之後,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情緒的發洩口。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港灣,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任何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回來告訴父母。但這並不會影響他是個好孩子的形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4、榜樣的力量

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最完美的。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最喜歡參照的就是父母的行為和語言。要持續的對孩子有正向的角色設定,父母必須自己也按照同樣的價值觀,正向的價值觀去做去說。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喜歡玩手機,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父母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就等於告訴了孩子,玩手機是一個正確的行為。即使父母說再很多次玩手機是不好的,也無濟於事,因為父母已經用行為告訴孩子了。孩子並不傻,他們可以從父母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當中辨別出父母真正的價值觀。

所以言行一致,這是給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中最重要的一環。

"

幼兒園開學一週了,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總有一些孩子在那邊哭鬧,抱著家長的腿,在地上撒潑,吵著哭著要回家。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朋友林靜的女兒小月兒卻特別乖巧,每天自己吃完早飯,就把書包背起來,在小區門口和小夥伴一起等校車來接。

我們這些寶媽就很好奇,一起去向她取經是怎樣養成的天使寶寶。

“其實很簡單呀,之前我每天在家裡,給他灌輸他已經是個要上幼兒園的大孩子了,就該有大孩子的樣子,我們在家每天就按照幼兒園的標準,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讓他自己吃飯,中午午睡的時間,讓他自己把小被子鋪好睡覺。”

“還有如果要上廁所,小月兒都會主動和奶奶說。這樣作息習慣完全參照了幼兒園的標準,孩子去了幼兒園也不會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

“另外我們每天下午都會帶她去小區的遊樂園和其他小朋友玩。小月兒會帶兩樣玩具,在遊樂園裡可以和其他小夥伴交換著玩,這樣她就學會了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做朋友。”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林靜這麼一說,讓我恍然大悟:她提前已經幫孩子預演了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做好了上幼兒園是大孩子的角色設定,小月兒接受新角色的同時就會做新角色對應該做的那些事。等到小月兒到了幼兒園,雖然換了環境,但是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角色,並且生活並沒有特別大的改變,所以適應起來特別快。

難怪有一個網友說,她家孩子吵著要去幼兒園,還說這是他的工作,反而讓家長們不要阻止他耽誤他的工作——孩子已經將上幼兒園當成工作,將自己設定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你說孩子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

角色設定就是提前給孩子設定了一個角色,包括這個角色擁有的特定品質會在面對的特定環境時,有對應的反應和行為。就像例子中的家長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就是大孩子了,而大孩子應有的表現就是,不吵不鬧準時上幼兒園,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孩子接受了給他的人設,也就會按照人設的要求去做。

在著名的斯坦福實驗中,心理學家津巴多將實驗的志願者分為囚犯和獄卒。在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後,囚犯和獄卒都入戲太深,扮演獄卒的人開始對囚犯們瘋狂的施暴,而扮演囚犯的仁澤每天都沉浸在絕望和恐懼中。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這一實驗充分表明了角色設定對人行為和心理的巨大影響。

就像人們常說的:你說孩子是什麼樣,他就會變成什麼樣。這似乎是在說,父母都有預言的能力,但這確實就是事實。

《中毒的父母》裡說:小孩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思想家顏元曾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要讓他們接受批評,受點挫折,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一蹶不振。

但事實是真是這樣嗎?這幾年來,原生家庭的問題被越來越重視,這是因為有太多的人從小揹負著父母的詛咒而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小琴是一個有社交障礙的女孩。從小他幾乎都不出門,一直待在家裡。她說,自己很自卑,很怕交朋友,害怕陌生人會嘲笑他,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談。

小琴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被反鎖在家看電視。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關心她,媽媽每天都在外面搓麻將到半夜才回來,而爸爸開出租車,幾乎也見不到人。

小琴的媽媽對其他人形容自己女兒:她唯一的優點就是很乖,從來不出門,也不會說話,甚至連鄰居都不認識她。

小琴媽媽說的時候,臉上不知道是得意還是輕蔑的表情。無論如何她女兒最終還是活成了她說的那樣。

今年暑期檔包火的兩部親子劇,《銀河補習班》和《哪吒》,在父母圈子裡特別火爆。細想一下這兩部劇的共同點,都是講親子關係,電影裡面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信任,並且,都給孩子做了超強的角色設定。

《銀河補習班裡》七年級的馬飛逃課,不聽講,每回考試都是倒數第1名,學校教導主任已經打算開除他的學籍,連馬飛的媽媽,都放棄了他,“你就這樣吧,你就這樣吧,你一輩子都完了。”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連馬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爸爸這太難了,這是不可能的。”

但馬浩文卻告訴兒子:“別別人說是什麼你就信什麼,只要你腦子裡一直想,你便可以做地球上所有的事。”

而揹負著魔丸命運出生的哪吒從出生就遭全村人的厭惡,父親李靖卻從始至終一直保護他支持他,他告訴哪吒自己可以選擇成為英雄。最後哪吒顛覆了命運,拯救了整個陳塘關,成為了英雄。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句話讓他成佛,一句話讓他墮魔。孩子的表現正是參照著父母對他們的角色設定去做的,父母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就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

2018年7月22日,世紀之星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國乒傳奇劉國樑的愛女劉宇婕,贏得女子組8歲及8歲以下組別的冠軍,這是她第一個高爾夫球世界冠軍。

在公開場合,劉國樑曾多次直言不諱的表示,要將孩子培養成高爾夫世界冠軍。他在微博上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對女兒的期待:他寫道“你3歲開始打球,6歲開始征戰,我在里約奧運會,你在美國集訓,在追求大滿貫的路上我們一起努力。”

劉國樑對女兒的“預言”成真了,這就是正向積極的角色設定的魔力,你播下種子,花自會開好。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如何對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

1、用同理心代替批評

父母特別害怕孩子犯錯,好像犯了一個錯就會從此進入一個無地的深淵。所以總是忍不住,喋喋不休的反覆批評孩子的錯誤,不知這樣一來的,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會接受父母的建議,更不要說改正行為了。

著名的公安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自己和女兒的故事,當她發現女兒早戀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寫了封信:媽媽很替你高興,你有人愛你,說明我女兒可愛,但是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你,其實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李玫瑾教授在信裡先誇讚了女兒,讓女兒覺得媽媽是站在她這邊的,再從媽媽的經驗和女兒分享,告訴她,真正的愛是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學業要緊,如果你們是真愛,可以再等等。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和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家長就要把立場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不要和孩子處於對立的角度,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所處的角色,替她分析她遇到的事情的利弊。只有先走到了孩子的心裡面,才能讓他真正的將父母的話聽進去。

2、誇獎孩子的正向表現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裡面曾經曾提到這樣一個經歷,小時候他是一個不敢當眾發言的人。有一次老師推薦他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言,結果他臨時忘詞了,還當眾尿失禁,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逃出了學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但後來老師又找到了竇文濤跟他說:“你那天的表現雖然不是特別好,但你之前背誦的那兩段深情並茂,所以這次我推薦你去區裡面比賽。”竇文濤去區裡面比賽之後得了第2名,從此之後他再也不害怕上臺講話了。

故事的前半段其實是一個比較悲劇的開頭。經過那次失敗之後,竇文濤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失敗者,他就可能再也無法當眾演講。而這位老師卻告訴竇文濤,他確實有演講的天分。正是由於這句話,改變了竇文濤對自己的角色設定,從此他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碰到這樣的狀況,我曾經因為害怕上臺給大家講故事,而請了一個月的病假,直到現在,都不敢在不熟悉的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生如果在這種時候能夠像竇文濤一樣在關鍵時刻遇到伯樂可以推你一把,就很有可能前進到一個,更繽紛多彩絢爛的世界。

而我們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伯樂。

父母批評孩子的錯誤,無補於事,他既聽不進去,就更不會改正。錯誤都是過去的事,更重要的是未來,父母要在孩子的錯誤中發現他的閃光點,鼓勵他繼續前進突破自己。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3、界定規則

在給孩子設角色設定的時候,我們要界定清楚一個明顯的界限規則。比如告訴孩子,他已經是一個可以獨立的大孩子了。所以每天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做,早上起床就不能賴床了,刷牙洗臉,穿衣服,這些都是大孩子必須學會自己獨立做的事情。

到了幼兒園一個老師都和小朋友們都喜歡的孩子,不僅要將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學會如何去照顧別人,如何與團隊協作與他人溝通。

在界定完規則之後,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情緒的發洩口。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港灣,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任何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回來告訴父母。但這並不會影響他是個好孩子的形象。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4、榜樣的力量

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最完美的。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最喜歡參照的就是父母的行為和語言。要持續的對孩子有正向的角色設定,父母必須自己也按照同樣的價值觀,正向的價值觀去做去說。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喜歡玩手機,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父母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就等於告訴了孩子,玩手機是一個正確的行為。即使父母說再很多次玩手機是不好的,也無濟於事,因為父母已經用行為告訴孩子了。孩子並不傻,他們可以從父母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當中辨別出父母真正的價值觀。

所以言行一致,這是給孩子進行正向角色設定中最重要的一環。

第一天上幼兒園,為何有些孩子不哭?學會4點,給娃做好角色設定

總結: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面對生活,但卻能夠幫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而父母對孩子的角色設定,正是給了孩子勇氣,讓孩子相信,他值得一切美好的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