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幼兒園 地球 中醫 亞里士多德 人神共奮的職場心理 2018-12-14

1/4、區分“事實與觀點”,要從娃娃抓起

有博主介紹了國外幼兒園進行一種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實與觀點)” 的教育,讓兒童判斷一句話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比如:

糖是甜的(事實)

糖很好吃(觀點)

波比是一個男孩子(事實)

波比很膽小(觀點)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簡單說,事實就是客觀存在的現象,觀點是人的主觀看法。

從形式上說:事實是一句陳述,而觀點常常以“我認為”、“我覺得”、“在我看來”的形式出現。

評價一個事實陳述,你可以認為它是“真”或“假”,但觀點並不分“真假”,只能說“我同意”或“我反對”。

教育學家認為,這是在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至少當大人們誇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時,你要知道,這不過大人在表達一個觀點,並不是在講述一個事實。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其實中國的學生到了初中也有類似的作業:給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觀點”句劃線,在“材料”句劃波浪線。

區分“事實與觀點”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為很多成年人確實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美國的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對5035位美國人進行測試,看看他們能不能否分清報紙上的“事實”和“觀點”。結果令人沮喪:五條題全部正確的僅佔四分之一,而全部錯誤竟佔了四分之一,只比瞎蒙的概率只高了一丟丟。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別笑美國人了,我們能分清“事實”和“觀點”嗎?比如下面三句話:

1、中醫負責廣告,西醫負責療效。

2、明星的收入太高了。

3、轉基因食品會導致一些不可知的環境問題。

這三句話,有兩句是觀點,只有一句是事實,到底是哪一句呢?

2/4、事實不是一定是真的,觀點無所謂真假

前面我列舉了很多“觀點和事實”的特徵,但它們並不可靠,比如下面兩句:

我認為地球是圓的。(用了觀點的形式,但它是事實)

地球很大。(用了事實的形式,但它是觀點陳述)

區分“觀點和事實”,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唯一的指標,那就是——可證偽性。

簡單的說:事實可以被證明是“真的或假的”,觀點卻無法被證明,它是說話者內心的看法,別人只能同意或反對,既無法證明是“真的”,也無法證明是“假的”。

“中醫負責廣告,西醫負責療效”,這句話毫無疑問是觀點,因為它提出的事實,不但本身無法被證明,而且“負責”“廣告”“療效”這些詞都是模糊化、情緒化的表達。

前面說過,“糖是甜的”這一句是事實,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也未必。比如幼兒園老師讓小朋友嚐嚐糖的味道,小朋友嚐了之後回答“糖是甜的”,此時,這應該是觀點,是小朋友的感受,是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

“事實和觀點”之所以難以區分,因為它們可以相互轉化,很多事實,都曾經是觀點。

“糖是甜的”從一種觀點到一個事實,要有兩個前提,第一是明確“甜”的內涵外延,第二是大部分人都認同這個看法。前者是讓一種觀點“可被證明”,後者是證明的過程。

再來看第二句“明星的收入太高了”,看上去很像事實,“明星”和“高收入”都可以建立標準,但問題在於“太高”這個詞,是一個永遠無法證明的主觀感受,所以是一個觀點。

再舉一個例子:“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命題,在今天肯定是一個事實,但當年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說——太陽繞著地球轉”,它到底是一個觀點,還是一個事實呢?

還是這個標準,事實不一定是真的,觀點無所謂真假。

事實與觀點的區別是“可不可以被證明或證偽”,“太陽繞著地球轉”當然可被證偽,而且已經被證明是“假的”,所以“太陽繞著地球轉”是“事實”而非“觀點”。

再來看“轉基因食品會導致一些不可知的環境問題”這個命題,它和“地心說”一樣,都屬於“事實”,只不過“地心說”已經被證明是“假的”,而“轉基因問題”是“可以被證偽”的,只是目前無法分辨“真假”。

而像“上帝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存在”“我比任何人都愛你”這些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被證偽的的命題,才是觀點。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區分“觀點與事實”並不容易,但卻是成年人必備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討論“基因修改嬰兒”事件時,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正在討論的對象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現在事件當事人提出的命題是“對人類的基因進行修改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件”,很明顯它是“可以被證偽,但未被證明”的事實。

既然是事實,那判斷標準就是“真假”,所以我們討論的立足點應該在“利弊”的標準是什麼,如何進行“利弊比較”。

但就是有人喜歡從這個角度評論:“歷史上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是當時的人類所無法理解的。”這就偏離了事實的“真假”判斷,而是在對當事人進行“對錯”的價值判斷。

非常遺憾,大部分討論都把“基因修改嬰兒利弊(事實判斷)”和“當事人做法的對錯(觀點評價)”混為一談,這就是典型地無法區別“事實”與“觀點”的現象。

3/4、警惕包裝成事實的觀點

因為事實總是比觀點更能說服我們,所以很多人說話寫文章時,總喜歡把自己的觀點包裝成事實。

其實,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事實陳述”,大部分嚴格分析下來,都是作者的觀點,基本上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在事實的陳述中,夾雜著“無法證偽”的個人感受

被動吸菸同樣有害健康,政府有必要擴大禁菸範圍;

房價十年漲了十倍,買得起房的人越來越少了;

五星級酒店竟然用馬桶刷刷茶杯?

第二類是把一種價值觀以“事實陳述”的形式表達出來: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愛你;

第三類看上去完全是事實,但其用詞中隱藏著觀點,比如下面這個新聞的標題中的“女司機”。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這些容易被當成事實的觀點,有沒有什麼共同特徵?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皮尤研究中心把測試者分為“不同黨派支持者”,對他們的測試結果進入了分析,發現共和、民主兩黨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黨”的“觀點表述”看作“事實陳述”:

民主黨人更可能把“種族平權”“禁槍”“性別自由”“環境問題”等觀點當成“事實陳述”;

共和黨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槍自由”“反墮胎”等觀點當成“事實陳述”。

結論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事實比觀點更可信”,所以,對於那些自己更認同的觀點,我們更容易當成事實,以支持我們的信念。

我在《為什麼大部分人喜歡別人誇自己“聰明”,而不是“努力”?》一文中介紹過一種叫“自我妨礙”心理現象:

上個世紀的網壇傳奇女將納夫拉蒂洛娃擁有59個大滿貫冠軍頭銜,有一段時間狀態不佳,在連續敗給幾個小將之後,曾經對媒體反省自己的心態:“在比賽時不敢盡全力……,唯恐發現自己雖盡全力仍被擊敗,因為一旦如此,就證明我完了。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很多人寧可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努力的印象,也不願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這種心理也可以用上面的結論解釋:成績不好的人,為了保持內心的平衡,容易把他人的鼓勵性的觀點當成事實,比如“你很聰明,只是不夠努力”。

把觀點包裝成事實,看上去很有說服力,但這種習慣放在日常溝通中,往往成為衝突的根源。

4/4、解決問題的思維

同事對你說:“你昨天和今天早上,還有上週五都遲到了”,這是一個事實。

同事對你說:“你最近工作狀態很不好啊”,這是一個觀點,它讓你有點不開心。

同事對你說:“你最近總是遲到”,它讓你很不開心,因為這看上去是一個事實,卻是一個偽裝成事實的觀點,問題就在“總是”這兩個字上——你很清楚,同事並不是在告訴你一個“遲到”的事實,而是在評價你“工作不負責”。

第三種表達方式在職場中很常見,有時候我們想批評別人,又不願直接評價,就把評價附加在事實上,但實際效果卻跟我們的設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狀態很不好”這句話,在別人聽來就是一個個人觀點,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嘛,但“你最近總是遲到”這句話,就很容易讓人懟回去:“我不過遲到了三次,你上週不也遲到了?還有人遲到得比我更多,你這是什麼意思,你看不慣我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前面說過,我們容易把有利於自己的觀點當成事實,欣然接受;反之,當那些比較負面的觀點被包裝成事實時,比直接批評我們還容易讓我們惱羞成怒。

容易上當的人,是因為幼兒園沒教這個……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觀點與事實是一個重要的邏輯概念,我最後把劃一下重點:

1、區分“觀點與事實”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

2、事實可以被證明是“真的或假的”,觀點卻無法被證明,別人只能同意或反對。

3、我們更有可能把我們支持的觀點當成事實,把我們不喜歡的事實,當成觀點;

4、很多文章喜歡把大眾認同的觀點包裝成事實,把這些“事實”辨識出來,是反洗腦的第一步;

5、對別人提出批評建議,事實就是事實,觀點就是觀點,不要把觀點包裝成事實,這樣會更讓人反感。

最後補充一點:觀點與事實的區別標準“可證偽性”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具體到某個例子,一定會有意見分歧,這主要是因為語言的模糊性,同一句話每個人理解的重點不一致。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週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獨立思考能力”相關的文章

三觀不同,命中貴人來相逢

“降維攻擊”是屌絲逆襲的唯一手段

走出思維陷阱,高手的三個“反直覺”思維習慣

《奇葩說》那些跳出常規思維的能力,到底是如何練成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