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遊戲的“四兩”撥教育的“千斤”?

幼兒園 陳鶴琴 早期教育 教育 爾雅潤育 2019-02-13

為什麼在幼兒園裡,老師們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遊戲,但孩子們對這些遊戲卻沒有興趣?

老師們辛辛苦苦準備了豐富逼真的材料,為什麼孩子們卻不投入去玩?

讓孩子們盡興地玩“想玩兒的遊戲”,但又如何在其中學習和成長呢?

如何以遊戲的“四兩”撥教育的“千斤”?

“遊戲”看似簡單,可是要真正懂得遊戲,把握好老師之“導”與孩子為“主”之間的平衡關係,最終達到“解放孩子的同時,也可解放老師,讓孩子自主學習”,卻並不簡單!

“為師者要先有一桶水,才可能給予一杯水”,針對自主遊戲中的問題,日敦社攜手北京天下溪自然學園園長郝冰老師,推出“自主遊戲工作坊”,讓老師先學“會”玩,“懂”得玩,進而引導孩子們在自主、自發和自由的遊戲中,獲得最大程度的學習和成長。

什麼是自主遊戲?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先生曾說:“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遊戲。”

如何以遊戲的“四兩”撥教育的“千斤”?

所謂“以遊戲為生命”,意味著兒童在其現實世界中進行的一系列活動都可被看做遊戲,它們成為兒童的一種生存方式。

因此,我們的教育裡,不能不重視“遊戲”本身帶來的力量,只要是順勢借力,就可四兩撥千斤。

而“自主遊戲”就是遊戲中的“四兩”。它強調“自主性”,讓遊戲不再是在外在強制情況下進行,而是出於兒童本身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活動空間、材料和玩伴,自主發展遊戲情節等。

“自主”二字之間的“力”,非同小可。對孩子來說,他們在遊戲中展現的一系列的價值觀念、語言系統以及行為方式等,都是自己通過主動參與來獲得理解和建構的,教師只要撥動起孩子在遊戲中的“主動性”,提供給孩子“想要玩兒”的遊戲自由和空間,才能為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提供廣闊的天地。

自主遊戲的奇妙能量

目前,許多幼兒園的遊戲活動,為了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仍不敢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教師過多地干預和介入,使孩子在被動無趣的同時,也收效甚微。

如何以遊戲的“四兩”撥教育的“千斤”?

但在自主遊戲過程中,孩子成為了遊戲的主體,老師的角色更多轉變為觀察者和支持者。老師的內在姿態發生了重要的轉變,開始觀察、理解和支持孩子。

也正因老師角色的轉化,內心更加從容,因此也給孩子帶來了平靜專注的氛圍。北京現在,在一些園所裡,自主遊戲教育也已成為主體,併成效顯著。

孩子們除了吃飯、點心、午睡等生活環節,集體教育活動被規定在每日不超過一次,一次不超過20分鐘。保證了幾乎全部的課程時間都用於室內和戶外的自主遊戲。

如何以遊戲的“四兩”撥教育的“千斤”?

在這些園所裡,自主遊戲幫助兒童架起了現實世界與可能世界的橋樑。它不僅能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自發的再現,而且為幼兒今後的各種能力的培養開發出各種潛在的可能性。

比如,“自主”可以培養幼兒的獨立決策、思考、行動的能力,有益於促進幼兒獨立性的發展。而獨立性培養過程,又可建立自我決定的責任感,並建構自主、創新型人格。

再有,自主遊戲有利於滋養幼兒的觸覺、生命覺、運動覺和平衡覺等基礎感覺,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同時特別有益於幼兒創造力、專注力、合作性的培養。

總而言之,“自主遊戲”有讓人出乎意料的奇妙能量,但四兩是否能撥動千斤,教師介入的質量則至關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