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擁抱廣闊市場

——永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系列報道之二

永州日報記者 孫存準

永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系列報道:深情擁抱廣闊市場

5月29日,藍山縣塔峰鎮巖口村永州神濃有機農牧科研有限公司,菜農在蔬菜大棚採摘有機蔬菜。該村種植小白菜、奶白菜、甜菜心、生菜等高端有機蔬菜600多畝,年產有機蔬菜100餘噸,直接供應粵港澳市場。楊雄春 攝

先行的業績是我們對接的最大底氣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永州先行的步履,走出了一片豔陽天。

——示範基地應運而生。如今,全市基本建成100萬畝優質蔬菜基地、200萬畝綠色高產高效高檔優質稻基地、100萬畝優質綠色柑橘基地、100萬畝高產優質油茶基地、20萬畝生態有機茶葉基地和500萬頭綠色生態生豬養殖基地,創建省、市、縣現代農業產業園134個,建立標準化示範基地272個。去年3月,永州水果蔬菜出口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今年4月,獲得商務部正式授牌。2018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270萬畝,總產量516.8萬噸,居全省第一位。據省商務廳統計:2018年湖南省出口的蔬菜有83.8%來自永州,創利15.4億元;湖南省供港蔬菜中有87.3%來自永州。近日,記者走進新田縣蓮花鄉的東昇農場,秀峰無公害蔬菜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道忠告訴記者:“我們2008年開始與香港人合作,流轉5000畝水田,建立供港蔬菜基地。我們還在寧夏建了一個2萬畝的蔬菜基地,以彌補我們當地3至7月葉子菜不足的短板。”記者來到道縣營江辦事處崗下村,湖南原地正禾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日忠對記者說:“我們公司2012年在這裡流轉了5380畝土地,建起供港蔬菜基地,去年還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建了一個2000畝的基地,種植道州遲菜心。”

——優質產品暢銷不衰。我市的優質大米、生豬、蔬菜、油茶、柑橘等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廣受歡迎。11個縣區均與廣東溫氏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全市現有4個出口註冊豬場,生豬出口量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在香港市場賣價一直位居第一、第二位。零陵天順公司年對港出口生豬4至5萬頭,全港95%的烤豬由天順提供。江華源源興公司佔據香港蔬菜市場10%的份額;新田東昇農場與廣州、香港大型超市合作,年銷售額5億元人民幣;東安霞棲雙孢菇單品佔香港雙孢菇市場的62%。

——永州品牌口碑傳遍大灣區。去年11月,我市正式發佈了全省第一個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市級農業公用品牌“永州之野”。我市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湘南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大力推進蔬菜、柑橘等優勢產業和“一縣一特”建設,打造了江永香柚、新田大豆、道州臍橙等100多個名特優新農產品。新田大豆、陶嶺三味辣椒、江永香柚、江永香姜、江永香芋、道州臍橙、祁陽檳榔芋、江永夏橙等產品獲國家級各類地理標誌產品。全市已創建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6件,湖南省著名商標57件、湖南名牌產品15個和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401個。江永香柚、新田大豆獲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果秀獲湖南省十大企業品牌。

——研發創新漸入佳境。我市引導基地內企業注重研發創新,積極開展專利申請、參加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等各項工作,提升產品技術和質量。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近年來獲得了杏鮑菇培育的多項發明專利,並主持制定了《杏鮑菇工廠化瓶栽技術規程》,參與制定了《綠色食品(A級)柑桔罐頭加工技術規程》;湖南都成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新增10項專利,其中4項已獲得正式專利證書;湖南恆豐糧油有限公司開發的“西薯米”獲正式專利。

——平臺建設卓有成效。我市全力推進全市開放平臺建設,助推永州農產品“走出去”。10個縣區獲批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全市11個縣區實現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全覆蓋;2017年,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疊加公路口岸)正式封關試運行,2018年7月10日,首次開通香港直通車,搭載經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口岸聯檢單位查驗的供香港蔬菜運往香港;2017年,長沙海關駐永州辦事處江華工作站開關運行,2018年在江華建成啟動了全市第一個進口保稅倉和出口監管倉;原國家質檢總局富硒食品檢測區域性中心實驗室基本竣工並安裝部分設備;園區外貿服務中心協助全市68家企業實現了外貿業務破零……

記者為此採訪了多名專家,他們一致認為,先行者是可敬的,先行的業績更加可貴,這是我們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底氣,是我們繼續一路前行的不竭動力!

現存的差距是我們發展的巨大空間

連日來,記者穿行於深圳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東莞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不僅為偌大的市場、穿梭的運菜車、繁忙的交易場景而驚歎,更為我市先行一步進入這些市場而點贊。然而,相對於十分龐大且日益增長的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而言,永州菜的分量還不夠大,市場佔有率還不夠高。應當承認,這是客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或問:具體的差距和不足在哪?

譬如供港證問題。港商鄭繼昌在深圳設立瑋鴻科技有限公司,專事從內地組織供港蔬菜。下面是記者採訪鄭繼昌時的部分對話:“鄭總是專做供港蔬菜生意的?”“Yes.”“拉過永州菜進港嗎?”“要有供港證才可。”“你是否知道永州蔬菜富硒?”“湖北恩施的蔬菜也富硒。”“現在你們主要組織哪些內地菜到港?量有多大?”“全國都有基地。量很大。”“湖南也有吧?”“永州有個縣曾申請供港證,但沒批下來。”很顯然,鄭繼昌說話有所保留,也許是出於商人的精明,也許是出於對新聞從業者的“防範”,但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他知道永州菜,也想組織永州菜進港,但因供港證問題還沒有組織永州菜進港。

譬如永州菜售價上不去問題。項瑞海是四川南充人,在東莞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經銷鮮菜已達17年,銷售過永州和湖南其他地方的白菜、包菜、冬瓜、南瓜等,一般一天可賣一車永州或湖南菜。但他對記者說,每當永州或湖南菜“新鮮”上市時,往往會遭遇湖北、河南同類菜同時間段的惡性降價競爭,導致永州菜或湖南菜往往賣不起價。

譬如少數品種與消費者不對“口味”問題。記者在廣州、東莞、深圳採訪時瞭解到,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我市少數蔬菜品種存在不對“口味”的現狀,如永州產的本地南瓜碩大而笨重,他們要的是翠綠精瓜;永州產的旱地玉米不甜,他們要的是甜玉米;永州產的黃瓜大而長,他們要的是山東產的那種小青瓜;還有菜心、紅薯等。

譬如擴大生產基地面臨現實困難問題。湖南原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道縣建有蔬菜基地,在江華有一個瑤山雪梨項目,皆為5000畝,產品主銷粵港澳大灣區。該公司總經理陳春良告訴記者,產品銷路都沒問題,公司也想擴大基地,搞規模種植。但當地的農民工年齡大,不懂技術,也學不會,公司要請貴州、雲南、廣西的農民工來種植和收割,花費大,又麻煩,加上土地流轉也有困難,擴大基地有些難度。

當然,上述所列既是差距和不足,更是發展空間和潛力。不少永州菜種植人和經銷商表示,相對不少地方而言,永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菜籃子”更具優勢:永州接壤廣東,物品運輸可朝發夕至;永州是農業大市,永州人素有種養的習慣和傳統;永州地處冷暖空氣交匯之地,有利於蔬菜生長,特別是晝夜溫差大,種出來的蔬菜脆嫩可口;永州水質好,土壤富含硒,食用這裡種植的蔬菜健康、環保;廣東人吃過永州菜,也信得過永州菜……

詩人汪國真有詩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套這句詩而用之:既然選擇了對接大灣區,便深情擁抱這片廣闊的市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