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抑鬱症 經濟 戶外運動 張國榮 觀心視界 2017-05-30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 by · 莫泊桑

然而,他卻自行結束了這不好不壞的一生。

自殺,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關注,並且想努力改善的一個社會問題。

據統計,全球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

而全球每年100萬自殺身亡的人群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學術界曾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中國每年超過25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率為14.5/10萬人,屬於高自殺率的國家。自殺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第一類:抑鬱症自殺

對於抑鬱症自殺我們並不陌生,媒體在報道藝人自殺原因的時候,我們經常能看到這三個字“抑鬱症”。

比如說我們的哥哥張國榮,2003年4月1日,他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沒人知道,在臨死前他的內心是否也有過掙扎。

哥哥患病的那段時間,見過他的人對他的描述是:“張國榮面色蒼白、神情憔悴、手指抖得厲害”,在採訪中,他自己也坦言:“根本無法入睡。”

抑鬱症最嚴重的危害就是自殺,抑鬱症自殺率為15%,其自殺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群的30倍。

重度抑鬱患者,長期嚴重失眠,似乎每一處神經都被受折磨,情緒低落,無法感知喜怒哀樂,對生活充滿了恐懼。

對於他,人生不再是新鮮和快樂的旅程,而變成痛苦的煉獄,無人能救贖。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是他對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禦方式。

而自殺對於抑鬱者來說就是最快捷、最有效,也是最徹底的終極防禦。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當然,這絕不是擺脫抑鬱症的正確方式。能拯救自己的一定還是自己。

專家指出,抑鬱患者要試著放慢生活節奏,適當休息,積極運動,多與他人溝通。

代表人物——陳坤,曾在人生輝煌時期患有嚴重抑鬱症,不止一次想過自殺,靠吃藥維持。

為調節情緒,找回自我,陳坤毅然決然放棄已有的輝煌。息影禪坐、行走,在行走中獲取正面能量,對人生有了更深感悟的同時,並將能量傳播給他人。最終重獲快樂人生。

第二類:企圖自殺,後被路人煽動自殺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報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姓姜的先生,生活遭遇變故,想告別人生,爬至頂樓,準備跳樓自盡。

也許生命中還有某些東西令他留念,讓他坐在頂樓有了些許猶豫。

他向樓下看去,驚奇的發現,地面上密密麻麻站滿了看客,他們翹首以待,甚至有人朝他喊著讓他趕快跳下去,罵他膽小鬼。

那嘈雜的叫喊聲、嬉笑聲,那惡意舞動的手臂,一切都令他徹底絕望了。

最終,姜先生縱身一躍,從高高的樓頂上跳了下去,生命的最後軌跡就是一條短短的弧線。

姜先生倒在了血泊中,營救的警察伸開雙臂,幾乎哭喊著責問那些起鬨的人:“再喊啊!再喊啊!不是你們叫他往下跳的嗎?!”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姜先生本可以不去死的,最終卻被逼的無路可退,這齣戲他必須演完,必須用生命來謝幕,也告別這醜陋的人間。

姜先生並不是個例,當今層出不窮的自殺現象就是由於有了麻木不仁者的無動於衷和旁觀者的隔岸觀火,才加重了它的悲劇意味。

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請人們保持嚴肅。面對生命難道我們不應該懷揣尊重嗎?我們不談論個人,我們只針對生命。又有哪一個生命是可以被隨意嘲弄和無視的呢?

即使說話,也請人們說出能溫暖人心的話,讓那些對人生失去希望的人重新擁有活下去的勇氣。

第三類:因長期承受巨大壓力自殺

2015年5月24日,一名18歲的女高中生從後窗墜下,經全力搶救也沒有挽回生命。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顯示,青少年輕生案例中,75%系學習壓力大所致。

報告指出:中小學生的自殺並不是單純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學習壓力導致普遍心理崩潰。

誰也沒想到,因長期承受巨大壓力而自殺的高危人群竟然會是一群小P孩兒…

成人表示不理解,把一切歸結於缺少挫折、缺少磨鍊,內心太脆弱。

大人們請別急於下定論,聽聽的孩子們的聲音:我們承認我們心理髮育不健全,稍顯脆弱。可是大人們真的理解我們嗎?

越來越繁重的課業,越來越多的課外學習。你們說我們要像國外學習,不能只會死讀書,也要琴棋書畫全面發展,可是外國小朋友有那麼多作業嗎?有那麼難的數學題嗎?為了能全面發展,不輸在起跑線上,一週兩天的休息時間我們也被強行剝奪。

這些我們可以忍,為了將來成為最好的自己,我們認為付出一些努力是應該的。可是,為什麼你們大人總是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我們?把你們大人之間的攀比強加於我們?甚至有時你們會把承受不住的壓力無意識的發洩在我們身上。

爸爸媽媽,有時我們真的很累。請放過我們!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大人們,你們是否該反省自己。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瞭解孩子。

建議家長強化“努力學習可以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弱化“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應告訴孩子只要努力了,今後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為社會做貢獻,自己都不會留有遺憾。

也呼籲學校教育應該將高度單一的唯分數至上的評價體系改革為以個體能力為核心的個性化和多樣性的評價,將每個孩子內在潛能激發出來,讓他們在不同領域發揮自己創造力。

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杜絕語言、身體和精神暴力的發生。

當然,如果大人和學校都靠不住的話,青少年也只能靠自己緩解壓力。不妨學習一下2B少年的快樂人生,再大的壓力,也要任性的做一會自己。(此方法可用於緩解壓力時使用,不建議經常使用)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第四類:因生活處境困難自殺

常發人群農村婦女。有調查顯示,丈夫外出打工的“留守婦女”有著巨大的心理壓力,90%的婦女認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經濟。

她們既不能逃離更不能改變既定的生存困境。沒有良好的文化教養,缺少足夠的生存能力,習慣於服從,未獲得自主個性、獨立人格,這些都是農村婦女不可逾越的障礙。

在物質和精神都貧乏的生存環境,各種壓力的侵蝕之下,本已脆弱的婦女再被操持家務的生活所吞沒,尋求解脫的願望就會上升。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不過,有數據表明,近些年農村婦女自殺率明顯降低,原因與她們進城務工規避自殺風險有密切關係。

首先,她們遠離了在人際關係中地位低下的現實,遠離了在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中的從屬地位,內心不再有委屈感,心情愉悅。

其次,農村女性生活環境改變使她們遠離了既往的自殺工具。《亞洲的自殺與自殺預防》報告介紹,中國農民最常使用的自殺工具是殺蟲劑,每100例自殺案件中就有62例。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第五類:老年人自殺

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我國自殺率最高人群是老年人,每年至少有10萬5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死亡,其中95%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礙。

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直接面對的就是年老體弱,各方面機能都不如從前,心裡產生了落差,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可能鑽了牛角尖。

心理越來越脆弱,對他人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若得不到兒女及時慰藉,就會心情沮喪、孤寂,長期積累就有可能抑鬱失衡,甚至心理崩潰而放棄生活希望。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作為子女不僅要做到在生活上的照顧,更要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常回家看看,常和老人通電話,時刻掌握老人動態。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儘量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

作為老人自己,應及時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現狀,走出家門,多參與老年團體活動,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有益身心。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第六類:季節性自殺

有研究表明,自殺跟季節也有關係。秋天被稱為自殺季節。

秋天是自殺案件的多發期,由於天氣逐漸轉冷,樹葉漸漸脫落,常常給人蕭瑟的淒涼感。

這個季節要特別留意有心理疾病或心情不佳的人。萬物蕭條的景象,會讓他們睹物傷神,心情更加抑鬱,自殺的情緒因此更容易產生。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專家建議,秋季要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陽光的照射時間。另外要多與朋友交流,及時排解不良情緒。

這個季節,當上班感到情緒不佳時,不妨暫時放下工作,到室外走走。如果抑鬱症狀比較嚴重,最好能到正規心理諮詢機構接受治療。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進入陵園,看到一座座冰冷的墓碑,想到這就是人消逝後最後的歸宿,觸景生情,突然覺得自己還活著真是萬幸,餘生必須好好活。

生命是極端脆弱的。對於那些徘徊在生死邊緣、孑然無助的自殺者而言,生死就在一瞬間。

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世界預防自殺日”,為了讓公眾對自殺引起關注,共同提高公眾對自殺問題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殺率的意識。

尊重和愛惜生命是人類的本能和責任,對自殺行為的有效防治亦是一個現代國家文明進步的標誌。

自殺,一個都太多!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自殺?如果你身邊有這些行為的人,請注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