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殤?壺商?壺傷?!

藝術 陶瓷 DIY 收藏 紫砂百科君 2017-07-16

這是一個讓我糾結許久的問題,一個讓我難以入眠的問題,紫砂壺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是工藝出了問題?材料出了問題?需求導向出了問題?還是產業鏈出了問題?應該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概括和解釋的,姑且叫他壺殤吧。。。。。(長文)

這是一個紫砂壺的無奈,但是也是世界藝術領域行業的一個小小縮影,這個縮影凝結在了宜興丁山這一個小地方,這個自明代以來就以做壺聞名於世的小地方。

壺殤?壺商?壺傷?!

丁山小城

說紫砂存在問題,都有哪些問題呢?

其一:泥料作假,紫砂和景德鎮陶瓷,柳州坭興陶,潮州手拉胚紅泥壺等存在本質上的不同的直接原因就是原材料的不同。

丁蜀黃龍山紫砂礦脈出產的紫砂原礦和其他幾種具有本質上的不同,紫砂原礦製作出來的紫砂原材料,由於它特殊的成分和結構特徵,使其具有雙向透氣性,吸水性,可塑性,可玩性,在輔助以傳統的藝術文化裝飾,把玩性和藝術價值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宜興紫砂,他的根在於原材料獨一無二,那就是原礦紫砂。

壺殤?壺商?壺傷?!

紫砂原礦

離開了紫砂原礦談紫砂壺,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因為根不在了,任憑你技藝多好,只要用料不對,根基就不存在,倒不如說是陶瓷合適。

但為何在原材料上作假呢?這個“作假”其實是以程度而言。嚴重一些的直接是造假的泥料,根本就不是紫砂泥,而是用別的陶土加化工料,調製而成,此為化工料,化工料兩個字:噁心,確實挺噁心的。為何這麼說,因為這破壞了紫砂藝術的根,甚至對人體有不好的影響,作假的化工泥料一般用在一些網絡平臺商店的極致價格作品,低至百元甚至幾十元的作品,只能是化料了。

壺殤?壺商?壺傷?!

化料的作品一般都是灌漿或者機車壺,以及拉胚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但是購買者壓根不知道,淘寶京東的大環境下,誰的價格低就有極致的競爭力,毫無疑問,作假成了任何一個行業都有的老鼠屎,但殊不知,這壓根不是老鼠屎的概念了,而是堂而皇之的作假,整個電商網絡,難得一片清淨,也許,馬克思資本論早就下了定論: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剩下的可自行百度哦)適用於幾百年的資本時代吧。

泥料的作假第二個稍微好點的程度就是欺騙,雖然用的大多還是紫砂原礦,但是為了製造噱頭和賣點,弄一些花花綠綠的和備受關注的品種,譬如天青泥(現代存留的天青泥少之又少),譬如大紅袍,譬如民國綠,墨綠泥,黑金剛等等,市面上的此類泥料大部分都是假的,都是通過添加氧化物添加劑等調配出來的所謂(稀有泥料)壓根就不稀有,壓根就不是什麼好泥料,只不過您不知道而已,倒不是說不是真紫砂,但是要明白,是此種泥料和後期製作而成的有著本質的區別,一個是原始一個是仿的,怎麼能一樣呢?差別大了去了。

壺殤?壺商?壺傷?!

添加氧化鈷燒製成很綠的作品

泥料上最後的就是外山冒充本山,酸洗,去鐵質等等,都是小兒科了,此類都是稍微對紫砂原礦的輕加工,讓紫砂更好把控,也更迎合現代人的喜好,但是依舊是抹去了真正原礦紫砂的不少本該有的特性,譬如鐵質。

其二就是職稱了和名氣了,職稱這潭水,可夠深,這也是市場的怪物,是消費者和壺商一起堆積出來的一個壺傷。

在沒有職稱的年代,購買紫砂作品一般看作者名氣和作品本身的品質藝術性等,有了職稱之後的那段時間正好是整個世界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階段,炒作和職稱論就開始慢慢的佔據了一定的話語權,大部分消費者只看職稱,因為他不知道該購買什麼類型的作品,壺商和有職稱的藝人也樂意炒作,正合我意。。。您說是不,壺商提供“有職稱”的作品,您看職稱選購。。貌似很融洽,但細心一看,荒唐,著實荒唐。

壺殤?壺商?壺傷?!

發展到現在那就更加荒唐了,壺商聯合有職稱的藝人,購買藝人的職稱版權和肖像權,搞出來臭名昭著的東西:代工。

為何今天我敢說出這個事實,而不再謹慎的考慮可能會遭受到的人身攻擊,因為無所謂了,這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祕密,潛規則,已經無需我來捅破這張窗戶紙。也無需我來充當這個行業的攪局者了,如果您還未聽說那真的應該挺小白的了。。。。

為何我要把“代工”稱為臭名昭著?因為破壞了平衡。本身做壺藝人、壺商、消費者(壺友)是一個動態平衡,但是若前兩者聯合起來,那第三方則是被孤立和被欺騙的狀態了,為什麼代工如此的讓人討厭,還不僅僅是如此,而在於代工讓人難以分辨,化工壺等還是比較容易辨別的,少貪小便宜大多數的陷阱都可以避開,但是代工則是相當難分辨,紫砂一切該有的東西都有,原礦紫砂,手工製作,證書,甚至持壺照都有!但是你依然不知道這作品是不是他本人所做!這一下子讓整個行業產生嚴重的信任危機。

SO 我該相信誰?如果您是一位忠實的紫砂愛好者,或者其他行業的(也大概都有嚴重的代工問題吧)您該怎麼辦,毫無疑問,也是茫然的,因為紫砂行業是比較少權威和監管的,最大的權威就是作品製作者本人,他若是能把本不屬於他的作品可以蓋他的章,放在他的手中拍照說是我的,您能怎麼辦??您告訴我該怎麼辦?(當然辦法還是有的,在此下篇文章會詳細說一下如何分辨代工作品,歡迎訂閱和關注我)

所以雖然代工本質上依舊是紫砂壺,手工製作,甚至有的還不錯,不過說回來,其一涉及到欺騙,其二傷害行業信任,其三,因為直接從老師拿貨並要求是本人制作成本高昂,利益必然會少,而代工的工手按人工算,相比直接拿貨低太多了,但是因為太多消費者以職稱看價格,代工又以購買的作者價格出售,利潤極大的放大,一般來說代工作品做工品質也不會高到哪去。

壺殤?壺商?壺傷?!

代工往往會強調職稱

最嚴重的依舊是傷害了行業的信任,難以撫平的傷口,賣家無法證明自己的作品了,買家無法相信賣家了。連做壺藝人都難無法輕易的證明此作品是出自他本人之手了。這不是行業的悲劇,紫砂壺之殤嗎?

寫到這裡,我想您回頭一看是不是除了紫砂,其他譬如書畫等也有點類似?應該是的,這並不是簡單的歸結為某個人某些壺商亦或者某些藝人的貪婪,他們的的錯或者是某一類公司的導引等等,這很幼稚。這種狀況一定是這個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這幾十年來,經濟發展了,所謂的社會主義,您也應該知道,閉著眼睛也能明白這是資本的時代吧。是的一切以資本說話,以資本為導向,有的發展的早,很多後續的管理規範以及行業規範都跟上了,商家也懂得了生意得做長久的,不能追求一時的利潤損害了一世的口碑。只不過現在這時代法律,管理還是遠遠的滯後的,跟不上時代的。固然你不去做,但為了利益,一定會有更多人去作假,去代工。因為這是利益,你不做一定有別人去做。就看眼光如何,思考的角度如何罷了。

壺殤?壺商?壺傷?!

大千對壺

藝人、壺商、壺友本身是一個動態平衡,一個行業上的節點,藝人需要商人鏈接消費者,把他們的作品推廣出去,消費者需要商人連接藝人,本身是不可或缺的,無論這條鏈上哪個點偏向任何一塊,都會產生很大的破壞性的效果。

都怪那些該死的壺商和貪婪的藝人嗎?這都是很幼稚的想法,怪不了誰,如不是消費者喜歡便宜,超級便宜,越便宜越好,用化工泥料的灌漿壺和拉胚壺會被髮明出來嗎?

如不是消費者喜歡職稱,那麼多有職稱的,工藝師,高工,大師燈會利用這點,賣職稱,代工,敲章嗎?都是一條鏈上的,只要那一個點出了偏差或者問題,剩下的都一定不會好過。傷害的一定是整個行業。

結語:希望每一個喜歡紫砂的壺友,朋友們,重新建立起正確的消費導向,淡化職稱,重新認識一下,紫砂不可能如此之便宜,少想撿漏和良心價,幾十一百的東西放現在會是“手工”做的?您真的想太多。對作品的態度重新回到作品還是看作品本身的原則上,以實物為標準,好的就是好的,做工泥料好,藝術性好的作品就應該貴,差的作品就該一毛不值。同時也多勸告丁山的壺商、藝人,賺錢可以,但是可否多讀書,認清做長久的事業比貪圖一時的金錢更好?

壺殤?壺商?壺傷?!

這是時代之殤,也是壺友、壺商之殤,藝人之殤,也是整個行業之傷。

感謝您的分享,此文純屬一時牢騷,不成大體。

喜歡可裝載關注我的頭條,收藏分享,紫砂知識和行業知識也歡迎找我單獨探討,點擊頭像-底部聯繫小編,更多紫砂諮請關注我的頭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