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藝術 美術 建築 民俗 三希堂線裝書 2017-06-17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旅順博物館藏清·孫溫繪《紅樓夢》圖共24冊,除其中一冊空白外,其餘23冊每冊有10頁畫面,共為230頁。絹本,工筆設色。畫心縱41釐米,寬75.2釐米,保存完好,1959年入館藏。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全面再現《紅樓夢》場景,人物活動細緻入微

孫溫這套繪本,設色凝重,筆法精細,故事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整套畫冊以石頭記大觀園全景為開篇,畫面鳥瞰構圖,將大觀園諸多景緻悉數入畫,一覽無餘。從第二開畫面開始,依次描繪出全本《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每冊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每個章回情節所用畫幅數量不盡相同。畫面圍繞原著的故事情節,將主要人物活動表現得細緻入微,楚楚動人。畫面除了圍繞故事情節、人物活動場景和描繪大觀園的優美景緻外,還繪有山水人物、花卉樹木、亭臺樓閣、珍禽走獸、舟車轎輿、鬼怪神仙及博古雜項等,幾近包括全部畫科內容,僅人物就達3700餘人,主要人物採用“寫真”技法,注重面部膚色肌紋之渲染、形神兼備。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主要人物採用“寫實”技法,注重面部膚色肌紋之渲染,力求形神兼備。

在構圖上採用了“遠大近小” 的西洋繪畫技法。縱覽全圖,設色凝重,筆法精細,故事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與《紅樓夢》原著“將真事隱去”的寫作特點如出一轍,整套畫冊在表現思想內涵方面同樣也非常隱晦。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的畫面中,佔了很大面積的假山石看起來好似一條面目猙獰的惡龍。同樣的情形在許多畫面上都有所表現,山巒和湖石很多都被演化成各種鬼怪和猛獸,面目猙獰,虎視眈眈,讓人聯想到,表面“風和日暖、安靜祥和”的大觀園實則是勾心鬥角、危機四伏。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兼具明清兩代南北特色生活習俗生動有趣這部鉅作,為同題材繪畫作品所僅見。

縱覽畫冊全圖,構圖嚴謹、筆法精細、設色濃麗、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圖中人物的服飾、髮髻等基本為明末清初的裝束,各種樓臺亭閣既有江南園林的建築特點,也有北方皇家園囿的氣派。畫冊對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用具和生活細節都有具體的表現。至於婚喪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貼楹聯、划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當時生活習俗的描繪更是生動有趣。這不僅是研究傳統民間習俗、晚清民間繪畫的重要資料,同時也為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貴內容。該畫冊不僅是晚清繪畫研究和紅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紅學泰斗周汝昌稱孫溫畫作為“紅樓瑰寶”,價值非凡。正是因為這些特點,這部繪本受到紅樓劇組的青睞,作為電視劇在服 飾、用具、建築等方面的參照物。

作品的總體風格是中國傳統的界畫,界畫以工筆嚴謹、造型準確為創作宗旨,其最大的特點是採用散點透視,無論何種風格的建築,每一間每一層中欄杆窗櫺與人物活動皆極為精細,一目瞭然——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3700多人個個“寫真”——圖中繪有各種人物多達 3700餘人,其中重要的3000多人都採用了“寫真”的技法,非常注重面部膚色肌紋的渲染,形神兼備。在“寶黛初會”的畫面中,寶玉頭戴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刻畫女性細緻入微——畫家對《紅樓夢》中女性角色的刻畫更為講究。年輕的女子個個彎眉、細眼、櫻桃小口;身材窈窕、長頸削肩、楊柳細腰,人物的衣褶裙帶勾染並用,線條流暢飄逸,給人以纖瘦柔媚、弱不禁風的感覺,頓生憐愛。人物面部的眉毛、眼瞼、髮絲都用筆細緻。連一根根的頭髮絲都能看清楚。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泥金勾染,效果特殊——為了追求特殊效果,主要人物的服飾圖案、佩飾和陳設古玩等有的施加厚粉,有的則以泥金勾染。使畫面增添了富麗堂皇的氣氛,一些花卉、地毯、甬道和虎皮牆還施加了厚粉,看上去有種凸起來的質感。各種花木或勾花點葉,或沒骨畫法,極盡表現其各自的生態。山巒湖石勾皴兼用,並 敷染石青、石綠和赭石,與人物服飾和花卉的暖色,形成柔和對比。全圖色彩濃郁潤澤,光華絢爛,呈現出清雅明亮的基調。樓臺亭閣等建築遠大近小,建築的斗拱、立柱和窗隔門楞等亦有明暗轉折變化,這些都可以看出在技法上已吸納了西洋繪畫的因素。圖中用來渲染氣氛的“畫中畫(書)”題材廣泛,其許多內容並非原著所特定。圖中山巒和湖石多被演化成各種鬼怪和猛獸,面目猙獰,虎視眈眈,表現手法隱晦,內涵深刻,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習俗用具細緻生動——畫面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用具:腳踏、蝦鬚簾、坐墩、炭爐、窗屜,還有造型別致的玻璃穿衣鏡、自鳴鐘等舶來品,甚至連懸掛書畫的鐵釘、吊束床幔的繫繩、丫鬟煽風燒水等生活細節也都有具體的表現。至於婚喪嫁娶、祭祖拜神、划拳行令、貼楹聯、放煙火、掛花燈、放風箏、划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當時生活習俗的描繪更是生動有趣。這不僅是研究傳統民間習俗、晚清民間繪畫的重要資料,同時也為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內容和參考。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前80回後40回畫風不同——有關專家介紹,整套畫冊前80回畫面與後40回畫面在畫風上存在明顯差異,顯然並非出自同一人的手筆。這與《紅樓夢》原著前80回系曹雪芹所著,而後40回由高鶚續寫情況有關。全圖畫風之變選定在第八十回與八十一回之間,這正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專家們還從圖中缺少部分章回情節的畫面分析,原圖畫面應為240幅,後因故缺失10幅,所以在畫冊裝裱時增補了一本空白冊。原有畫面上均有作者標註的文字註解和順序編號,在圖冊裝裱時均被裁割。

《清 ·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鮮為人知的故事(三)——3700多人個個“寫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