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最後參觀的地方是三殿,三殿看起來也非常古老,殿前有幾棵茂盛的樹木,沿著臺階而上,就進入了殿內,這座殿內陳放的是一些書畫文物,最讓我驚訝的是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棉花畫,用布料、顏料彩繪剪樣的畫作,看起來栩栩如生,技藝精湛,構圖新穎、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到現在棉花畫已經成為了精美珍貴的饋贈品,同時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以及居家廳堂優雅大方的裝飾品。不得不說這東嶽廟裡面的寶貝還真是不少。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最後參觀的地方是三殿,三殿看起來也非常古老,殿前有幾棵茂盛的樹木,沿著臺階而上,就進入了殿內,這座殿內陳放的是一些書畫文物,最讓我驚訝的是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棉花畫,用布料、顏料彩繪剪樣的畫作,看起來栩栩如生,技藝精湛,構圖新穎、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到現在棉花畫已經成為了精美珍貴的饋贈品,同時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以及居家廳堂優雅大方的裝飾品。不得不說這東嶽廟裡面的寶貝還真是不少。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最後參觀的地方是三殿,三殿看起來也非常古老,殿前有幾棵茂盛的樹木,沿著臺階而上,就進入了殿內,這座殿內陳放的是一些書畫文物,最讓我驚訝的是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棉花畫,用布料、顏料彩繪剪樣的畫作,看起來栩栩如生,技藝精湛,構圖新穎、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到現在棉花畫已經成為了精美珍貴的饋贈品,同時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以及居家廳堂優雅大方的裝飾品。不得不說這東嶽廟裡面的寶貝還真是不少。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因為廟內的二殿並不對外開放,所以我們沒能進去參觀。其實原來的東嶽廟建築規模很大,佔地24畝,有殿堂百餘間。但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東嶽廟毀於兵火。從1917年開始這裡便慢慢淪為了小學,所以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直至2004年才將小學遷出,隨後進行改造,最後“變身”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西安市內竟然還藏著這麼一個寺廟,如今在這個七月流火的季節去剛剛好,漫步其中,清幽寂靜,古樹參天,鬧中有靜。在我們慢慢往出走的時候,還看到了一片佈滿樹木和雕像的“花園”,為這座不大的寺廟增添了幾分古樸的意境。如今它和西安民俗博物館融為一體,也可以幫你更好地瞭解西安的風情民俗,所以來一趟還是值得的!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最後參觀的地方是三殿,三殿看起來也非常古老,殿前有幾棵茂盛的樹木,沿著臺階而上,就進入了殿內,這座殿內陳放的是一些書畫文物,最讓我驚訝的是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棉花畫,用布料、顏料彩繪剪樣的畫作,看起來栩栩如生,技藝精湛,構圖新穎、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到現在棉花畫已經成為了精美珍貴的饋贈品,同時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以及居家廳堂優雅大方的裝飾品。不得不說這東嶽廟裡面的寶貝還真是不少。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因為廟內的二殿並不對外開放,所以我們沒能進去參觀。其實原來的東嶽廟建築規模很大,佔地24畝,有殿堂百餘間。但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東嶽廟毀於兵火。從1917年開始這裡便慢慢淪為了小學,所以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直至2004年才將小學遷出,隨後進行改造,最後“變身”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西安市內竟然還藏著這麼一個寺廟,如今在這個七月流火的季節去剛剛好,漫步其中,清幽寂靜,古樹參天,鬧中有靜。在我們慢慢往出走的時候,還看到了一片佈滿樹木和雕像的“花園”,為這座不大的寺廟增添了幾分古樸的意境。如今它和西安民俗博物館融為一體,也可以幫你更好地瞭解西安的風情民俗,所以來一趟還是值得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

西安古城牆,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吧,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國家級5A景區。渾厚結實的老青磚,古色古香的城門樓彷彿再向世人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和巍峨壯觀的氣勢。有一首歌裡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其實,西安城牆下除了火車,還有一座歷史久遠的寺廟,它可不是廣仁寺,廣仁寺是在西北角,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寺廟,它卻是隱藏在東門的城牆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對於老一輩的西安人來說,可能還有點印象,它就是東嶽廟。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東嶽廟位於東門裡西北側,距離古城牆只有不到50米,是一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園1116年)的古廟,在明清時期曾多次修葺和擴建,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座古老的寺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儘管它身處鬧市之中,但東嶽廟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知道這座古廟的人並不多,當地人便稱它是西安市“最低調的古廟”。在2012年年底,東嶽廟動工實施保護開發工程,在經過了全面整修後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我去東嶽廟是乘坐的203路公交車,在東門裡這一站下車,再走一段路就來到了東嶽廟門前。站在廟門前,能看到灰瓦灰牆的建築,中間的門是大紅色的,門的兩側有“西安市民俗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幾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院牆外,有一塊文物保護的石碑,上面寫有“東嶽廟”三個紅色大字。廟門前的左側有一塊紅色的提示牌,上面寫有“請前往窗口領票”的提示,領票的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大家拿著身份證到左側的窗口,刷下身份證就可以領取到門票了,並不需要支付門票。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進了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很莊嚴的殿宇,這就是東嶽廟的主殿。主殿前還有一棵很古老的柏樹,它雖然不像其他樹木那麼茂盛,但卻是三級保護古樹,名為“側柏”。主殿的門窗和門前的柱子都是硃紅色的,但屋簷下的雕樑畫棟已經褪色,只留下了一些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既古老又滄桑,如果古時的色彩還在的話,想必更加宏偉壯觀吧。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在硃紅色的門窗上,有一塊斑駁的匾額,上面寫有“帝出乎震”四個大字,濃重的歲月痕跡刻畫在匾額上,上面的小字已經很難分辨了。進入主殿內,看到的是“金壁輝彩”幾個字和兩塊很奇特的雕刻,雕刻的樣子似乎是龍頭魚身,並且中間還刻著小龍,從文字介紹來看,這雕刻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鴟吻。除了這兩塊奇特的雕刻以外,主殿內就剩下了各種精美的壁畫展品。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據介紹,這座主殿內的壁畫是所有東嶽廟中現存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精美的壁畫,壁畫描繪的是很多民間故事和鬼怪傳說等,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比如老虎吃人的走獸司圖、雷公電母降雨的風雨司圖以及古代開倉放糧的功德司圖等。現在四周牆壁上的壁畫均已看不清晰,只能從展品和牆上留下的斑駁的壁畫痕跡中感受主殿的輝煌過往。據瞭解這些線條遒勁,色彩濃重的壁畫繪製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園1715年,這樣算下來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文化藝術價值珍貴,全國罕有。另外,主殿現在是不允許拍照的,建議大家去實地感受一番。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從主殿出來右拐,就來到了“鏡映流年”的第一展室,裡面陳放著宋代湖州石家鏡,鏡子大多是花朵的樣子,這是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的鏡子樣式。關於這個石家鏡據我所知還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在宋朝時,北方戰亂頻繁,很多北方人南遷,使得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鑄造業也日漸繁榮,因為銅鏡鑄制在鑄造業中屬於利潤較高的門類,因而湖州、杭州、蘇州、明州、揚州等地都將鑄鏡產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來源,工藝精美的湖州鏡最後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後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地方品牌產品,其中以“石家鏡”最為有名,連官府當地都在湖州境內設立鑄鏡機構,遠銷於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隨後轉過來你會看到休息處,裡面放置著飲水機和一些桌凳,可以供遊客休息和飲水,牆壁上則貼著有關西安傳統造紙技藝、戶縣龍窩酒釀造工藝、西安社火等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瞭解關中地區的風俗文化。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坐在木桌凳上休息了片刻,就進入了“鏡映流年”的第二展室,裡面同樣陳放著很多湖州鏡展品以及一些古鏡拓片,從鏡子的展品和一些繪畫中,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更讓人體會到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含義。古人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化妝品,但從這些梳妝打扮的物品上來看,古人也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儀容儀表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最後參觀的地方是三殿,三殿看起來也非常古老,殿前有幾棵茂盛的樹木,沿著臺階而上,就進入了殿內,這座殿內陳放的是一些書畫文物,最讓我驚訝的是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棉花畫,用布料、顏料彩繪剪樣的畫作,看起來栩栩如生,技藝精湛,構圖新穎、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到現在棉花畫已經成為了精美珍貴的饋贈品,同時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以及居家廳堂優雅大方的裝飾品。不得不說這東嶽廟裡面的寶貝還真是不少。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因為廟內的二殿並不對外開放,所以我們沒能進去參觀。其實原來的東嶽廟建築規模很大,佔地24畝,有殿堂百餘間。但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東嶽廟毀於兵火。從1917年開始這裡便慢慢淪為了小學,所以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對外開放,直至2004年才將小學遷出,隨後進行改造,最後“變身”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西安市內竟然還藏著這麼一個寺廟,如今在這個七月流火的季節去剛剛好,漫步其中,清幽寂靜,古樹參天,鬧中有靜。在我們慢慢往出走的時候,還看到了一片佈滿樹木和雕像的“花園”,為這座不大的寺廟增添了幾分古樸的意境。如今它和西安民俗博物館融為一體,也可以幫你更好地瞭解西安的風情民俗,所以來一趟還是值得的!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西安最低調的寺廟,塵封半個世紀終於開放,很多稀世珍寶鮮為人知

【旅遊小提示】

古廟地址:陝西省西安市東門內昌仁裡

門票價格:免費(憑藉身份證領取門票)。

交通路線:乘坐235路、37路、203路、43路、45路、300路、8路、102路、47路、612路等公交車到東門裡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