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藝術 泥塑 語文 書法 天天天水網 2017-04-29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非遺”知識進校園現場會

□天天天水網記者 劉曉亞

4月26日下午,一場暮春的細雨滋潤著秦州的山山水水,伴隨著雨聲和風聲,一陣陣秦州小曲悠揚的唱腔從天水市三中的一間教室裡飄蕩而出,循著優美的唱腔,記者走進一間教室,教室坐滿了學生,原以為這是學生在上音樂課,可是多媒體投影屏上“秦州小曲”幾個大字多少讓人摸不著頭腦,看到記者有些疑惑,一起走進教室的三中教務處的老師小聲說:“這是我們學校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知識進課堂活動,也是我們校本課程建設的一部分,就是立足本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這是省級秦州小曲代表性傳承人李亮在給高二的部分學生開展戲曲教學。”說話間,李亮已經給學生講完一段《珍珠衫》的唱腔特點,舞臺表演形式等專業知識後,亮起嗓子給學生們唱起來了,那神情、那身法、那腔調深深的吸引了所有的孩子。

在三中教學樓一樓的一間教室,透過窗戶,看到一位滿頭銀髮的老者在給學生們授課,可奇怪的是這位老者講課用的是一水的天水話,“這老師咋用天水話在講課?”聽到記者的質疑,教務處的張老師說,這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吳治中老師在給學生上“秦州方言”課,吳老師的課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深受學生喜愛,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當天下午,三中還邀請了中書協會員馬春林、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白海燕到學校給不同年級的學生教授書法和剪紙。在此之前,中書協會員劉強、省級泥塑傳承人何彥雲已經給學生教授了書法和泥塑課程。

據三中教務處張老師介紹,為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高中教育任務,市三中在“文化立校、特色辦學、內涵發展”的辦學理念下,堅持“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三步發展戰略,積極打造“三課、兩轉變、以核心”的高效課堂,在開足開全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十分重視國家課程的二次開發,以學科為軸心,進行課程橫向拓展與縱深發掘。以語文和英語兩個學科為突破口,分別開發了《經典誦讀》等14種校本教材,開設了“英語閱讀”、“傳統體育”等精品課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思維、認知、審美、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學校與秦州區文化館合作,積極邀請天水文化名人,走進課堂,親自授課,讓“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和伏羲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同時,學校還提供一定條件,幫助學生組建各種社團,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市三中以課程為載體,突出立德樹人,彰顯辦學特色,緊緊圍繞學校優勢學科、傳統特色優勢項目,為學生全面發展搭建了一個高層次、高起點的平臺。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語文課改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秦州方言課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秦州小曲課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書法課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剪紙課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魔方社活動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棋牌社活動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文學社活動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辯論社活動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學生課間參觀校陳列室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經典誦讀

天水市三中校本課程見聞

英語角活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