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藝術 花鳥畫 美術 國畫 藝境 藝境 2017-10-23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人物介紹】

張之光,1944年出生,陝西涇陽縣人。1959年至1976年在陝西機械廠(現西飛集團)當工人。1972年至1973年在西安美術學院進修。1976年至1980年在《延安畫刊》任編輯。1980年至今在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任教,曾任該系花鳥教研室主任、中國畫系主任等職,現為中國畫系退休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春雷》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並參加文化部舉辦的“百年中國畫大展”。出版有《張之光畫集》《張之光小品集》《中國逸品十家》《長安十家》等。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春消息 44x48cm 2010年

張之光先生是全國畫壇關注的畫家。閱讀他的作品,既有傳統文人的自然與心靈合一,又有時代精神的自由超越。那些有情有味的畫作,總能釋放出“藍田玉暖日生煙”的流動性情懷。作為陝西畫壇有實力的畫家,張之光先生的畫作始終保持或堅守著屬於他自己的那種精神的柔韌性和心靈的獨立性,他所追求的是藝術與人格的結晶、筆墨與情感的和諧、心性與詩性的共鳴、審美與自由的一體。我解讀過當代許多名家的花鳥畫、人物畫,也深入地比較過張之光先生與其他畫家的同與不同,我覺得張之光先生的作品實現了藝術對心靈的開放、對精神的開放、對情感的開放,從而儘可能地賦予作品以“內心獨自”的體驗形式和美學境界。一直以“工人出身的畫家”為榮的張之光先生,對於中國畫創作有著令人澄淨的見解:花鳥使人純粹,人物使人沉醉,畫畫就要畫出塵世間的滋味和沙漠中的甘露。張之光先生試圖通過刪繁就簡的筆墨,用簡約的、動感的花鳥和飄逸的、精緻的人物,抒發他的“心跡和靈蹟”,以求抵達古典與現代不謀而合的美學真諦。在很多人眼中,陝西畫家整體厚重、沉雄、古樸,相對缺少靈動、心動乃至騷動,其實不然,包括張之光先生在內的陝西畫家實力超群,畫風多樣,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本,他們很少有地域的禁錮封閉,而充滿了對陝西八百里秦川的夢幻般的美學視野,這一點令人非常羨慕。我從張之光先生的畫作中所看到的就是一種夢想的力量,他在俯瞰,他在貼近,他在透視,他在花鳥與人物的表現力上找到了生命的符號。我確定,張之光先生的作品既是一種藝術的騰躍,也是一種情緒的淋漓,同時也是人格的化身。有人說他的花鳥畫像詩,他的人物畫像詞,的確如此。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始終給情感、感覺、夢幻、鄉愁、精神、靈魂留出足夠的位置,讓深入作品的讀者品味到超越時空的精神話語,誠如賈平凹先生的率真評價:“我最欣賞的更是畫中的藝術家的那一種啟悟的心態,流水心不竟,雲在意俱遲。這種對於宇宙自然的理解,對於時空的理解,對於人生和藝術的理解,散發著古氣,又充滿了現代的氣息。”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寒香 44x48cm 2010年

一、拈花一笑為哪般

藝術家的首要職責在於讓作品引發心靈的陶醉,這是一種美的歷程,也是一種審美立場。張之光先生的作品罕見地洋溢著言之不盡、覓之不盡、思之不盡的心態美,情態美,生態美。我一直認為,好的畫家要敢於“捕風捉影”,善於“長袖起舞”,勤於“化實為虛”。張之光先生的奇特之處或過人之處就在於:有細膩入微的神韻,有纖毫畢現的意境,有神來天外的筆墨,有一觸即在的情趣,有不事張揚的飄逸。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掠 45x45cm 2010年

他的花鳥畫永遠是沒有病態的那麼一種既熱情又冷靜的,令人樂不思蜀的,精緻、溫馨、典雅、秀麗、清潤的作品。中國的花鳥畫在世界美術史上都是閃爍東方智慧的最佳典範,代表著中國藝術家對自然、對生活、對蘊含著靈性的一切生命的高度尊重。張之光先生的花鳥畫,芬芳入骨,形式袖珍而精神博大,筆調簡約而情感深厚,彷彿是對大自然的無限接近和親近。他並不是簡單地追求詩意,或刻意地尋求簡單,而是以一種迎合和接納的態度向心中的花鳥傾訴或獨白,表現的是畫家心靈的疆界與自然的疆域的吻合,其靈感的節奏和筆墨的力度恰到好處地將花鳥的美學內涵和情感元素呈現出來。在我看來,精彩的花鳥畫離不開四種美學支點:一是思想要流暢而不能凝固;二是詩意要空靈而不能束縛;三是語言要含蓄而不能嘶吼;四是筆墨要輕盈而不能重壓。這些支點在張之光先生作品中幾乎全部覆蓋,並滲透著異乎尋常的藝術質量。如《臨潼山下秋風老》《秋風大漠動菰蒲》《細雨新荷》《河洲清趣》《鴨趣》等,都是令人情不自禁、賞心悅目的珍品,其中所傳遞的深度的愛意與詩意玲瓏剔透,有一種與大自然的景、物、形、韻相濡以沫的濃郁情調,讓人不由自主讚歎藝術的能量和美學的純淨。這些畫作多情而高貴,不可抗拒地引導著心靈的到訪,讓讀者在作品的滋味非凡的藝術魅力中,看到精神河流淋漓在其中波飛浪湧的痕跡,並從中汲取到花鳥畫的心靈源泉和靈魂血脈。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秋水芙蓉 44x48cm 2010年

張之光先生的花鳥畫已經不是簡單地畫出花鳥的動態美、鮮活美、寧靜美,而是加入了自由的不受羈絆的藝術精神。他的畫一方面充滿了獨樹一幟的創造性語言,在抽象和變形之中複製了大自然的細微之美;另一方面則大膽融入了畫家的精神人格,每一幅畫都很少有雷同,猶如詩人在字裡行間創造自己的靈魂一樣,他以花鳥的形式和形態提示著對大千世界的奇思妙想。法國文學家波德萊爾曾經說過:“我讚賞一幅畫經常是單憑著它在我的思想中帶來的觀念和夢幻。”張之光先生帶給我的感動在花鳥畫中非常清晰地表現為:第一,真正的情趣不在於感官的驚醒,而在於心靈的解放和富有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力,讀張之光先生作品其實就是還原心靈的天然性和率真性;第二,對花鳥的迷戀始於花鳥代表著作者內心所向往的溫馨之美、溫情之德、溫柔之力,堅守傳統花鳥的清靜、清新,拓展現代花鳥的生動、含情,這是張之光先生對花鳥畫的永恆的心靈化處理;第三,花鳥畫不能是沉默的花鳥畫,而應是飽含誘惑和自然本性的語言無限多樣的花鳥畫,張之光先生通過花鳥畫的情趣盎然的表現方式,為我們創造了一種非物質的精神品質,使花鳥畫在一點也不令人眩暈的美感上覆活了我們對大自然的完整熱愛;第四,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這三種中國畫基本樣式中,花鳥畫最適合作為溝通東西方美術精神的媒介,因為花鳥畫的形態、色彩、結構、蘊含完全可以為不同文化背景的東西方美術家接受並持續深入地加以解構,特別是張之光先生把花鳥畫的傳統和當代的藝術思維很好地交匯在一起,使花鳥畫成為一種開放的藝術系統,增強了花鳥畫的主觀性、體驗性和夢幻性。譬如《薰風》《香馨》《山花淡而適》《八哥紅葉》《天寒紅葉稀》等,都是讓人忍不住要銘刻在心頭的佳作。這些作品的濃郁詩意勿庸置疑,而我更看重的是其獨特的花鳥畫創作觀念,即花鳥畫不是展示花、把玩鳥,而是建立人與花鳥之間的親合性、親切性,讓人們在花鳥的存在中看到生命的有韻味的影像,並讓自由的心性以自由的筆墨表現出來。把任何花鳥用筆墨畫出來是不難的,難的是讓花鳥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物,而是生動的心。張之光先生做得出色的地方就是有意識地讓花鳥畫滲透著靈性,用情感的力量攪動一池春水。花鳥畫如果僅僅是以裝飾性呈現著美,那就只是小美;真正大美的花鳥畫應該是童話、神話、情話三合一。能夠創作大美花鳥畫的畫家也必然是童心永不枯竭、愛心永不流失、真心永不凋零的。張之光先生就是這樣令人陶醉的畫家,他將筆下最純粹的花鳥畫變成了心靈的肖像,畫花鳥就是畫生命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層積澱。所以,閱讀張之光先生的花鳥畫作品,最核心的關鍵密碼就是:矇矓的感覺,加思想的流動和詩意的輕吟。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日長如小年 45x45cm 2010年

二、夢痕猶在現實中

在花鳥畫上顯露出來的獨特創造性用之於人物畫創作,同樣讓張之光先生成為備受推崇的畫家。張之光先生的人物畫最令人欽佩的不是他對人物畫的超凡脫俗的理解與把握,而是他將人物畫與花鳥畫的創作元素進行了有意義的對接,有一種叫人不能不折服的“天人合一”的美學高度。畫人物畫,張之光先生既不走西方的藝術技法,也不走傳統式的復古路線,而是獨闢蹊徑,把人物畫的精神和情感空間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在張之光先生的筆下,人物畫講究的是整體感,整體的表現符號毫無障礙地穿行於筆墨之間,那流動的線條、互不排斥的人物主體與背景,以及相互滲透的花鳥與人物的共存性,都時刻表達著張之光先生的藝術精神。他的筆下人物不醜、不瘋、不黑、不怪,有著或溫暖,或安寧,或愉悅,或清新的姿容。西方藝術家有一個很人性化的觀點,即認為創作乃是尋找溫暖,“溫暖乃是幸福意識的源頭”,優秀的作品都會有一種“對於暖乎乎的幸福的深刻意識”。張之光先生在這一點上非常契合這種“溫暖”理念,把人物畫的內在本質定格為三個層次:一是生命本身就是令人欣喜的,畫人物畫就是讓生命變得生動起來;二是每個人物都是有靈魂的,畫人物畫就是對人類靈魂的藝術觀照;三是溫暖的畫面給人以幸福的體驗,彷彿畫中的人物就是我們自己或我們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前世今生。讀這樣的人物畫就不會感到笨重和壓抑,更不會感到消極和沉淪。在張之光先生的創作歷程中,人物畫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高峰,也是他堪稱雄奇的創作體系中最有魅力的資源。我認為,較之於他的花鳥畫的美學風格,他的人物畫更加忠實地揭示了他對人生和生活的全部體驗和經驗、智慧,其中所蘊藏的十分豐富絢爛的美感是讓人過目難忘的。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天下英雄爭何事 44x48cm 2010年

有意思的是作為花鳥畫家的張之光先生與作為人物畫家的張之光先生完美地複合在一起,我在他的花鳥畫中可以認出他的人物畫筆觸,又在他的人物畫中洞察到花鳥畫的某些細節,這種奇妙的聯合讓我分外懂得他的兩種畫作的統一的畫風和相通的情感。他創作的大量古典人物畫,讓我在閱讀期間產生了許多聯想,譬如:時光在若明若暗、若有若無地微笑,恍若驚夢的人生似遙遠又似在眼前,生活的誘惑在於聽命於心靈,天地間流動著心懷柔情的溫暖,在寂靜的日子裡不應該缺席的是詩意,最有咀嚼價值的人生其實就是“傳達著一種偉大的、莊重的、充實的快樂”等等。這樣的聯想真的是讀其他作品所不曾有過的,真的有一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喜悅之情躍然心間。人物畫一旦具有了花鳥的靈氣、山水的精神、生命的律動,就是了不起的精神象徵和靈魂故鄉,我從張之光先生的作品中讀到了人物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詩韻!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昔日王謝堂前燕 44x48cm 2010年

《春在枝頭已十分》《我醉欲眠卿且去》《醉扶怪石看飛泉》《但得酩酊酬佳節》等酣暢淋漓的作品,在我看來就是貫通古今的藝術邂逅,它們將生活的情趣、人性與詩性的關聯、身體與心靈的和諧,表現得非常機智乃至頑皮,充滿了畫家本人對詩意萬千的古典人生的一種敬意。張之光先生的人物畫很節制,用筆不狠,用墨不重,也不縱情、煽情,但每幅作品的精神流量都很充沛,並且他有意識地汲取了西洋人物畫的某些有韻味的形式如圖形、色彩、光線、形態,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更為難得的是張之光先生重視人物畫與花鳥畫的內在聯繫,讓二者渾然一體,充分發揮了自己在這兩個領域的特點和優勢,使人物與自然相契合,使花鳥與人物、情景與心境熔於一爐,這種開放式的結構極大地豐富了人物畫的藝術表現力和精神折射力!從繪畫本質上來說,人物畫突出的不是“像不像”的問題,而是神韻“到不到”、“夠不夠”的問題。張之光先生足以令人稱道的是,他從不依附於形象、具象上,也不偏安於抽象、無象上,而是避實就虛,隱逸高蹈,讓筆底人物的情態與大自然的生態以及作者本人的心靈充分交融起來,成為藝術尺度和精神尺度都源源不斷地得以放大的審美源頭!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明月小橋人歸漁》 67x43cm 2011年

《黑白真世界》、《萬卷古今消永日》、《明月小橋人歸漁》、《梅窗校書》、《一蓑煙雨任平生》、《只許高僧領鶴行》等都是令人安靜的作品,在我看來它們就是一首首夢幻曲,瀰漫著流動在時空中的詩情畫意。這些畫作沒有躁動,沒有喧囂,甚至讓時間凝固成一花一草一世界的模樣,所有的人物都在亙古的詩意中把明月清輝灑向塵世。這種美不勝收的閱讀不光是眸子中的明亮的享受,更是心靈間永恆博大的期待和溫暖。張之光先生似乎在用他的人物畫表現他對古人、古風、古韻、古樸衷腸的纏綿悱惻,同時也是在混合著今天的情深似海的靈魂氣息,其中依稀可辨的正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曠世情懷。讀這樣的人物畫不僅感受深切,而且可以讓我們真的發現:“感情為我們進入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的更大世界提供了方便之門。”(哲學家舍勒)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新荷 45x45cm 2010年

我非常贊同一種觀點:畫人物畫的畫家是不能關閉夢境的。張之光先生創作人物畫時彷彿是以時間為筆,以情感為墨,以難以說得清楚的依戀與惆悵為過往的歷史煙雲和芸芸眾生作出心靈的觀照和解讀。因而,觀賞他的人物畫最好有這樣四個切入點:一是在偶然的作品中尋找必然的詩意;二是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確立美的精神;三是相信大自然中擁有數不盡的吸引人生的力量;四是在詩韻閃爍的情景交融的人物畫中總有我們自己的影子。在我揣摩的張之光先生的各種代表性作品中,他最優秀的人物畫都充滿清澈而透亮的柔情。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張之光先生人物畫的最深邃的美學風範就是:歷盡滄桑而永不失落的人生,將會給我們莫可名狀的驚喜,作為畫家,心中應該始終讓筆墨盪漾著清新的微風!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宿雨初收 44x48cm 2010年

無論是他的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在不知不覺地隨著時間流和意識流走向藝術與情感的深處。在這個十字交叉的小徑上,張之光先生抱著對人生、對自然、對心靈最誠懇的態度進行藝術的創造,為世人提交了一份品味夢想的美學藍圖。這一點,賈平凹先生眼光很準:“他的畫是他的心跡和靈蹟,所以他無所謂什麼題材,一切都是靈性之載體,即使隨便抹一下,都能看出他的精神。”張之光先生的藝術精神或美學精神,在我看來,就是帶著夢想走進藝術,帶著仁慈和包容,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發現並開墾藝術的力量,在花鳥、人物、自然、心靈的變幻無窮中展現藝術的神奇和生活的源泉。工人出身的張之光先生,至今仍就不想褪去工人本色,保持著可貴的低調。生活在低處,藝術在高處;低是高的鋪墊,高是低的目標!張之光先生用他那令人心滿意足的溫馨佳作,為溫暖地追求藝術的人們搭建了一條通往藝術高地的心靈之路。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雪域 44x48cm 2010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不飢不寒萬事足》51x70cm 2016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品山亭》51x70cm 2016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清江漁隱圖》51x70cm 2016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西嶽崢嶸何壯哉》51x70cm 2016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湖山帆影》67x43cm 2011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雲淡清風圖》51x70cm 2016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亭皋木葉下》67x43cm 2011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小雨藏山客坐久》67x43cm 2011年

筆墨情懷——張之光藝術品鑑

《幸有我來山不孤》67x43cm 2011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