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五大行的年報在上個月底就已經湊齊了,但由於瘋牛君這幾天一直在跟“雄安新區”這一熱點,所以直到今天,才有機會跟朋友們盤點一下五大行2016年的年報數據。

朋友們都知道,作為五大行的對手,民營銀行在近幾年逐漸崛起,截至2017年初,已有16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其中包括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等;同時,作為銀行業的對手,互聯網金融經過了野蠻生長的時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與之爭奪相關市場份額。

那麼,作為傳統銀行業大佬的五大行們面對這樣的衝擊,到底是“日漸式微”還是“雄風猶在”?

營收PK:四個增速為負

“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數據來源:瘋牛直播)

我們可以看出,五大行在2016年的營收增速除了中國銀行為正,其餘四家全線呈現負值;在總營收數據上,工商銀行不愧是“宇宙第一行”,雖然增速下滑,但其2016年總營收仍以6759億元位列第一,與建設銀行拉開了近700億元的差距。

但是,增速大部分下滑呈現負值,不就是相當於五大行所獲取的“蛋糕”沒有以前多了嗎?

是不是表示,民營銀行確實對傳統五大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瘋牛君認為,要看影響,光看營收增速是不夠的,還要看一下五大行的淨利潤增速。

淨利PK:中行淨利增速竟為負

“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數據來源:瘋牛直播)

看過了五大行2016年的淨利數據對比,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國銀行的營收增速雖然位列五大行之首,但淨利增速卻在五大行中墊底,而農業銀行正好與之相反。

不過,還是可以從數據中看出,五大行的淨利潤總體是回暖的;還可以瞭解到,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五大行產生的影響並沒有想象中大,起碼就目前而言根基還在。

而且,根據五大行的年報顯示,雖然五大行的利息淨收入均有所下滑,但作為商業銀行轉型重點的中間業務表現良好,各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均有所增長。這也就表明,五大行正在轉型,雖然總營收在下降,但獲利能力得到了提高。

不良貸款餘額PK:農行質量堪憂

“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數據來源:瘋牛直播)

從五大行2016年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農行的淨利增速位列五大行第一,但其壞賬率最令人擔憂。

並且,相較於2015年,除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外,其他三大行的不良貸款率都在增長。

“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當然,根據目前商業銀行通用的資產五級分類法,“次級”、“可疑”、“損失”三類為不良資產,其中也只有“損失”類是難以收回的資產,銀行可能通過一些保全措施將大部分前兩類不良資產進行轉化,並非完全的資產損失。所以,對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也不必過分悲觀。

還未步入寒冬 金飯碗卻已不再

數據對比到這裡,瘋牛君想到了有關於近段時間五大行員工的離職潮和降薪的事情,而且根據《2016中國薪酬白皮書》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五大行人均薪酬均低於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人均薪酬較2015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員工薪酬減少的同時,五大行員工人數較2015年末均有縮減,共減少員工25837人。

五大行作為整個銀行業的風向標,所以大部分的朋友在看到以上數據,肯定會認為銀行業已經一步步地進入行業凜冬。

“五大行”年報有喜有憂!銀行業步入寒冬?

(截圖來源:瘋牛直播)

對此,瘋牛君認為:銀行員工減少現象,一部分是因為目前整體經濟下行,銀行需要消腫;還有一部分是電子渠道替代率上升導致人工需求下降。並且,除了縮減人工成本外,主動壓縮業務和管理成本銀行的年報中顯現了出來。

綜上所述,銀行業離寒冬還遠,這塊蛋糕還很大,並且民營銀行對於五大行的衝擊力也沒有想象中的大;雖然銀行工作的吸引力確實下降了不少,銀行業所面對的環境壓力也逐漸加大,但正是這樣才能夠讓銀行有危機感和充滿活力,有利於銀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